朱锐广 张建新
2009年下半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活疫苗在全国范围内的强制性计划免疫,标志着中国临床猪病进入了后蓝耳病时代。
后蓝耳病时代临床猪病具有如下典型的不确定性特征。首先,蓝耳病病毒自身结构不稳定,极易变异。截止2010年底,中国在世界基因bank申请注册的蓝耳病病毒已经达到29株,表明国内猪群病原复杂。临床猪蓝耳病病原的不确定性,给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其次,大范围存在的流感和口蹄疫病毒,同样具有结构不稳定的特点,同样存在变异的可能,进一步加剧了临床疫情表现形式和病原的不确定性。其三,规模饲养和散养两种不同饲养方式并存的现实,加大了防控工作的难度。其四,不同类型猪场自身存在的选址不当、间距不够、结构不良、通风受阻和品种类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缺陷,短期内难以纠正,加上猪瘟、伪狂犬、圆环病毒等和支原体、放线杆菌、副放线杆菌、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动辄在规模猪场内或局部区域形成“以育肥猪猝死、仔猪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疫情,已经成为猪病疫情的“新常态”。
多种病毒和细菌的混合感染、或者继发感染的病例,在临床占主导地位,本来就是一种很难收拾的局面,加上病毒的不断变异,以及法制社会对抗病毒药品、抗生素残留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猪病治疗面临严峻挑战。坦白地讲,依靠抗病毒西药、抗生素类药物控制猪群疫病的路子已经走到尽头,单纯依靠免疫技术控制猪群疫情方法值得怀疑,效果更难预测。严峻的现实要求人们重新审视疫病防控的思路,转变观念,更新思维,开辟猪群疫病防控新路子已经成为兽医界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1限制猪生物学特性的发挥是猪群疫病多发的内在根本原因
作为接近生物链末端的物种,猪是喜欢块根多汁饲料的杂食性动物,采食植物的果实、禾本科植物的子实和鲜嫩的叶片,小动物、昆虫、动物尸体等作为动物蛋白的补充原料也被猪采食,然后猪成为人类和肉食动物、肉食猛禽的蛋白质来源。生物链中的低下地位决定了猪必须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延续后代,生命活动中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奔逃能力才能躲避天敌,得以存活,所以,猪有灵敏的嗅觉和逃生能力。逃生能力依赖于后天的锻炼和自然选择,其躯体结构基础是可塑性极为强大的呼吸器官。并且猪没有汗腺,呼吸系统器官在支撑躯体气体交换的同时,还要满足热交换的需求。
猪的呼吸频率具有很大的差异。安静状态下,猪呼吸15~25次/min;天气炎热或者运动后,可达到60-70次/min,最高可达124次/min;作者在临床诊断中的测定结果为128次/min。表明猪的呼吸功能可塑性很大。猪强大的呼吸功能依赖于先天的遗传,也有赖于后天的锻炼和自然选择。这一点都不难理解,在野外,野猪仔满月后跟随母猪外出觅食,遇到天敌后的奔逃是保命的需要,也是锻炼的过程,自然选择的过程。那些反应迟钝、奔逃能力差的个体成为肉食动物的美餐,存留下来的个体伴随着生命中的每一次成功逃避,肺脏功能得到一步步提升。散养条件下的家猪,虽然没有野猪那样的严酷生存环境,但是非圈养或面积充裕的猪圈内,奔跑、打斗、嘻戏这些自由还是有保证的,尽管没有逃命那样的运动强度,锻炼的机会还是有的。规模饲养条件下,育肥圈的高密度饲养,尤其是空怀和妊娠中前期母猪固定钢栏的使用,剥夺了猪后天运动锻炼、塑造强大肺脏功能的机会。审视现阶段的规模养猪会看到,正因为人们片面放大其一年多胎、一胎多仔的高繁殖性能,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等对人类有利的产肉性能,过度追求“高瘦肉率”的一系列做法,尤其是忽略猪的生物学特性的设计理念、管理措施的失误,促成了品种雷同、抗病力和抗逆性下降的个体特征,群体体质逐代次虚弱、疫病危害日趋严重的局面。
在规模饲养条件下,集群后的猪舍,空气质量污浊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表现在猪舍内氨气、硫化氢、粪臭素的超标。白云鹤等报道,20ppm时人们能够嗅到氨气,40ppm时会有刺眼感觉。2012年伍清林,金兰梅等研究报告,猪舍内氨气、H2S同外界环境相比,春季分别提高了8倍和46倍。二是病原微生物超标。浙江大学余慎平等在2008年就已经报道“健康猪舍空气中病原微生物1500样本,病猪舍5500~7000样本,工具间、走道、粪堆上空只有500样本”。春季舍内质量最差,舍内病原微生物为环境的8.75倍,秋季6011倍,冬季5.29倍,夏季因为开放通风而五明显差异。告诉人们猪舍空气质量低劣已经成为当前猪病频发的直接原因。三是粉尘超标。这是圈舍内密度增高的副产品,因为走动、打斗、嘻戏,都会导致空气中粉尘含量的升高;要命的是又采用了干料饲喂技术,干粉料在猪采食时造成粉末飞扬又加剧了空气尘埃量的升高;火上浇油的是自动给料仓的推广,更是将这种恶化空气质量的功能放大到极致。混有土壤、粪便和饲料粉末的空气,潮湿温暖的环境,通风不良的猪舍建筑,这几个因素的人为集结,为规模饲养猪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方便(因猪场和季节而异,建群种分别为肺炎支原体、大肠杆菌、链球菌)。近30年规模饲养猪场大剂量使用针对支原体的土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替米考星,以及针对大肠杆菌的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类药品,但是猪喘气病和大肠杆菌病的控制,直至目前仍并取得理想效果,成为规模饲养猪场猪舍内空气质量恶劣的最好印证。
2“三全防控”的内涵
审视、回顾和分析表明,规模饲养条件下,猪群疫病多发的内在的根本原因:在于猪舍设计理念中忽略了猪的生物学特性,忽视了锻炼肺脏功能的重要性,剥夺了后天塑造强大功能的机会;在于通风不良的猪舍内的空气质量低下,在于空气质量低下的猪舍内又采用了自动给料仓和干粉料、颗粒料工艺;在于猪群内猪群内广为存在的猪瘟、伪狂犬、口蹄疫、蓝耳病等病毒和其他病原微生物。所以,有专家认为,解决中国猪群疫病的关键在于解决猪舍的通风换气,在于增强猪群的抗病力和抗逆性,在于增强猪群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增强猪群的抗病力,不仅仅是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力,还应包括增强其非特异性免疫力,也应包括增强抗逆性。从后蓝耳病时代疫病防控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实际操作的难易程度看,首先要做的是改善猪的基本生存环境,利用和发挥猪的生物学特性,为其脏器的基本功能形成和发挥创造条件,为增强猪群的抗逆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提供保障。
显然,要发挥猪的生物学特性,增强猪群的抗逆性和抗病力(包括特异性免疫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就要树立生猪福利观念,考虑在规模饲养中,如何创造适于猪生物学特性发挥的基本条件,需要猪场老板、设计或管理人员,以及饲养员、饲料加工人员、仓库保管员观念的转变,需要规模养猪场设计理念、工艺、流程和设备的改进,从猪场的选址、设计、场内布局、建筑物结构做起,从饲料的采购、加工、保管和日常饲养管理做起,从产后的粪便、污水、病死猪的处理和利用做起,从种猪品种选择、杂交方案的确定和杂交组合的选定、生产母猪的选择差的确定做起,从饲料、饮水、空气质量的管控和改进做起,这不就是实实在在的“全过程防控、全员防控、全方位防控”(简称“三全防控”)吗?
3“三全防控”的核心是“全员防控”
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防控”是新时期猪病复杂、猝死发病率高的客观要求。其核心是“全员防控”。因为“全方位防控”和“全过程防控”都要具体的个人去落实,若这些参与的个人思想认识没有转变,就很难保证相关技术措施的落实,或者落实不到位。
1)老板本人确立“生猪福利”观念,形成发挥和利用猪的生物学特性,通过“三全防控”提升猪群体质的认识至为重要。
2)场长经理应当把握“三全防控”的真谛,就是要通过各项技术措施和工艺设备的改造,通过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调动全场职工参与猪群疫病防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预防和控制。
3)作为猪场中坚力量的技术人员,一是自己在编制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猪的福利,将为猪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作为基本追求。二是在日常技术工作中教育员工树立“生猪福利”观念,引导饲养员观察、了解猪的行为、习性,及其在不同季节、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扑捉其异常,学会通过行为习性的变化判断猪群健康状况。三是利用接触老板、场长等决策人员的机会,宣传“生猪福利”的内涵和意义,为在技术管理中落实创造条件。
4)“三全防控”在饲养工人的体现,就是牢记健康猪的刚性模型,熟练掌握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不同生理状态下猪的行为特性,学会运用猪的行为异常判断健康状况。
5)“三全防控”要求饲料采购人员严把饲料和原料进场关口,拒绝霉败变质饲料及其原料进场。加工人员拒绝加工霉败变质饲料。保管人员一是严格遵守各项技术规程,避免保存中霉变;二是发放中做到凡是疑似霉变的饲料不出库。
6)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人员要自觉服务于一线生产,自觉监督饲料加工、饲养管理、废弃物处理等生产环节的不利于疫病防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