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的五大支柱:以出版社为视角的解读

2016-07-23 16:30海天出版社韩海彬
中国商论 2016年12期
关键词:品牌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科学管理

海天出版社 韩海彬



企业文化建设的五大支柱:以出版社为视角的解读

海天出版社韩海彬

摘 要:出版社是人才荟萃之地,出版人就是文化人。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出版社应将学习团队建设、科学管理建设、品牌打造建设、人文关怀建设、纪律奖惩建设这五项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支柱。本文详细阐明了出版社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应当实施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 学习团队 科学管理 品牌建设 人文关怀 纪律奖惩

市场竞争实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没有文化支撑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企业。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护卫舰,决定着企业的存亡成败。企业文化是一个单位的生长素,一个单位如果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也就丧失了生机和活力。

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只有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保证出版社的基业常青,焕发企业活力,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展现自信、从容、朝气蓬勃的团队风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保持出版社的金字品牌屹立不倒,确保出版社的平稳发展和持续创利增值能力。

1 学习团队“聚力”

人是一个企业里最重要的资源,堪称出版社的第一财富。企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员工,员工个人的发展又会推动企业的进步,这是一个双向的相互推进关系。因而构建学习团队,建设一支团结一心的出版社团队,才能保证整个出版社的人力资源形成合力,并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出版社积极倡导“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时时注重求知好学,事事注重以学求进”,实行务实、踏实、求实的学习之风。大家一起互学互助、取长补短,学习、交流、探讨,情趣盎然,生动活泼。

在业务培训方面,出版社可以通过“请过来”的方式,邀请出版界或相关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地来出版社开讲座,传授新知识新技术。另外一种方式是出版社的人“走出去”,勇于走到社外,走出国门。出版社的一线编辑,不仅要走出社外,还要走向国外。在社外,编辑要构建作者圈、媒体圈、营销圈,方便日后开展组稿和图书营销推广工作。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途中,出版人也要让世界了解中国,与国外开展双向交流的版权交易,积极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等国外的图书展会,以便更进一步地开阔自己的眼界。

针对每年的新入社员工,社里要安排各部门的相关领导对其培训,使其学习社规和业务基础知识,参加市场调研和拓展训练,通过多种多样的灵活方式,使新员工有主心骨,得压舱石,吃定心丸,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使其做到“人到出版社,心系出版社”,在他们的脑海中深深打下出版社企业文化的烙印。出版界目前已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机制,多家出版社目前实行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由具有编审、编审职称的资深编辑或担任过重大项目负责人的资深人士担任新员工的导师,随时指导,随时回答新员工工作中点点滴滴的小疑惑。使新员工不但可以得到技术上的得升,而且老员工的榜样作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新员工一辈子的财富。

一个家庭需要有好的家风,一个学校需要有好的校风,一个出版社需要有一个好的社风。向气所向,就是一个学习团队的风尚。“学习型出版社,学习型团队”不是空洞的教条,而是激发团队成员战斗力、凝聚力、执行力的催化剂。良好的社风一旦形成并固定下来,出版社的员工就会自觉自愿地主动学习和自发学习,提升业务水平。经过良好风气的熏陶,出版社就会出现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愿意学习的和谐氛围。

出版社应大力进行企业宣传和培训,培育职工对企业理念的认同感,常抓不懈。出版社不是单个人的舞台,而是多个合唱队的共同合奏。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甚至是对台的反调。为了尽量保持整个团队的整齐划一,就得抓人心,抓行为,抓制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一个马蹄铁可以导致国王输掉一场战场,一些长期积压的矛盾可能导致团队的离心离德。而认同感和认同度较高的出版社,这种认同会转化成积极的力量,成为出版社不断开拓创新的不竭源泉,保障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

出版社建设的良善型团队,大家都心底坦荡敞明,大力杜绝由于互不信任、互相猜忌所导致的无原则纠纷。经过团队建设,形成“多补台,少拆台”的良善风气,生长“多种花,少栽刺”的成美之风,使“多点赞,少吐槽”的正能量充盈全社。

2 科学管理“强体”

坚持科学有效的现代管理,明确职位职责、任务、权利和利益,保证“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组织化、流程化管理,确立社领导威权,确保社委员决议的落实贯彻做到“不落空,不走样,不变调”,严禁那种“不请示,不汇报”的无组织无纪律的自由现象和个人特殊化行为。在管理上必须通盘思考,强调人尽其长,才尽其用,人尽其责,职责分明,考核明晰。既要深爱,又要严管。各级部门应按界限处理工作要项,不要越权指挥,不也要包办代替。不断深化出版社的保值增值能力,使出版社发展达到效能、效率、效益的统一,确保出版社“1+1”战略的顺利进行。

出版人认为,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必须依托科学规范的管理才能得以实现。为了规划业务管理,必须对选题、编校、印制、发行等各个工序的岗位明确职责,各项考核指标予以量化,制定出科学规范的作业流程,在全社形成“用制度管理、按规矩办事”的良好风气。如果没有一支具有真才实学,能够扎扎实实工作的编校队伍,绝无书籍之精品、善本可言。精品和善本图书的第一要义在于编校质量。出版社必须严抓质量管理,对“三校三审”丝毫不得放松,要定期进行质量通报,实行奖优罚劣。在具体进行把关时,从选题申报、版式设计、封面装帧、编校差错检查、图书印装等每一个层次都要逐关把好,严防死守,形成立体化的图书质量保障系统。

出版社在发展时,要一手抓选题,要一手抓市场。对营销人员实行绩效考核,从发货率、退货率、回款率等方面细化管理,从实际出发制定每年的营销考核目标。抓好营销人员的激励措施,做好营销人员的思想激励工作。营销人员要心怀业务,想到自己肩上所承担的销售担子,一定要深知库存积压的严重损失,主动出击市场,与全国各地的馆配商、网店、新华书店等加强合作,与经销商建立相对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互惠互利的社店关系。

社委员应当保持开放的气度、商量的风气,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定期在出版社内部召开来自编辑室、校对科、总编室、市场科等多个部门的调研会,倾听一线员工的心声,及时吸纳他们的意见和诉求;实行出版社社务公开透明的方式,让出版社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得到实现。建设廉洁自律的干部队伍,确保干部队伍真正为整个出版社谋福利、想办法。在选拔干部时,要让群众信得过、说得通的人走上领导岗位,树立他们的权威,给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在实行科学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爱岗敬业教育,把想要干事、能够干事、干得成事的人,从思想到行为上,都统一到出版社的具体业务上面。只有职工上上下下保持一心一意,民主渠道的沟通畅然无阻,整个出版的事业才会蒸蒸日上。按照“用感情去留人、用待遇去留人、用事业去留人”的理念,在出版社建立一岗一薪、薪随岗变的薪酬管理制度。将职工的收入真正与贡献实行挂钩,让等、靠、要的思想荡然无存,让闲人靠边,让懒人走开;在当今这个双向选择的时代,杰出人才如果缺乏施展的舞台,就会断然离开。为此,出版社要健全各类人才和培养、选拔、任用和激励政策,打破论资排辈、先来后到的陈旧观念,实行择优上岗,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将一流人才尽快推向发展一线。为出版社打造出活泼的朝气、高昂的士气、蓬勃的生气。

3 品牌打造“塑形”

依靠上乘的质量、鲜明的特色作为基础和后盾,才可能在读者中打造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出版人以精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出好书推精品。出版人一定要记着,“无错不成书”是广大读者对出版界的严厉批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领导重视不够有关,也与编校人员的素质尚不过硬以及敬业心、责任心不强有关。此外,编校任务过重而导致编校时间不足,也是其原因之一。因此,出版社领导要对此足够重视,并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

全社上下一定要齐心协力,把品牌当作家业,把品牌当作未来,把品牌当作生命。将图书品位和商业诉求完美结合起来,将文化操守与商业运营良好地融合起来,学会善于利用市场化的手段促进自身发展,打造出版社在读者中的金字招牌。这是出版人的共识。

图书品牌的树立,必须靠图书真正走到读者手中,才能扎下根来。出版社必须狠抓灵活多变的多渠道发行。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的重要支撑杠杆,良好的社会效益是要通过市场运作来实现的。

在出版社集团化的当下,就出版社的前景来看,日后所面临的国内外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是不可避免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有若干强者扩大规模成为大户,这是可以想见的。为此,出版社一定要改变产品竞争的路子,将产品竞争发展为品牌竞争,制定一整套营销策略。出版社的营销主任要当好营销带头人,指挥全体营锁人员从省内到省外,从线上到线下,从零售到团购,多渠道、多方式地去推广自己的出版品牌。

必须狠抓图书的广告宣传工作,这是出版界同行的共识。随着竞争态势的加剧,近些年来,各个出版社在图书品牌宣传上的投入越来越大,也在社内设立对接纸媒和网媒记者的专人,由专人负责专项宣传推广工作。在图书品牌宣传时,要把握重点,把握节奏,精兵精用,突出名家名作的宣传,突出主题出版的宣传,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书的宣传等。

通过社会正面形象的塑造来为出版品牌加分的做法,有利于改变出版社的单一产品形象。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等地方,配合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书城书店等,出版社可以采取出钱、出力、出人、出书、出物等的方式,肩负起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打造综合立体的品牌内涵,企业形象的优化,为出版社品牌注入旺盛的生命力,市场占有率因之而稳固,美誉度因之而日盛,竞争力因之而愈强。“某社出品,必属精品”,不只是读者对出版社的一种肯定,更是对出版社本身的出版文化的一种赞誉和期待。为此,出版社也必须水涨船高地将品牌打造工程不断升级,举办知识讲座、联谊沙龙、主题读书会、跨媒体平台传播等。

4 人文关怀“凝心”

关心职工痛痒,让职工得到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真心实意地为职工过上体面尊严的生活想办法,解决职工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提振其精神,保持其勇气。人文关怀的重要成效,就是人人关心出版社,人人情系出版社,最大限度地杜绝“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查,查而不效”的不良现象。

出版社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紧密结合,将群众健身活动延续下来,成为社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文化生活。在社内建立多种活动团体,积极拓展员工活动载体,给员工提供展示才华、交流情感、锻炼能力的机会和空间。

建立员工归属感,保证工作环境清洁卫生,安静安全;在出版社营造“家”文化氛围,建立员工归属感,使其做到“人在出版社,心系出版社”。注重心理疏导,促进心理和谐,营造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道德风尚。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对员工的心理和心态加强预测和预警,保证出版各层级的信息沟通,防止不良心态积累恶变,保证员工的阳光心态,让员工心情舒畅地工作。

出版社是一个大集体,它的发展离不开广大职工的团结努力,善待职工是出版社对职工的应有要义,也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为此,出版社要为全体员工过上有体面、有尊严的生活全心全意地想主意谋办法,实实在在地为职工谋取福利,解决困难。

改进方式方法,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运用正面教育法、情感体验法、沟通对话法、自我教育法等体现人文关怀的教育方法,解决员工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企业善待职工,职工必然会对企业充满感情,并形成企业善待员工,员工厚爱企业的良性互动。在点点滴滴的奉献中,出版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辩证法。当员工时时体会到公司带给他们的人文温暖时,就会愿意为出版社的成长贡献自己的一技之长。

领导要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主动联系群众,积极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办理实际事务,自觉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在日常工作中,领导要带头弘扬正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奉公守法,坚持自律自重,敢于同不良风气、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正如古话所说:“其身正,不令而从。”领导的人文榜样树好了,员工自然会靠拢过来。

大力宣传优秀员工的事迹,宣传创争优活动中的经验做法和实际效果。在出版社这个人文气息浓厚的地方,让大家感受到出版社集体的浓浓人情味。使员工的工作激情得到激发,从而转化成对企业的忠诚,进而提升出版社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出版社的经济效益,最终形成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拥有了以集体利益为主,自觉服务于出版社发展大局的员工,主动高效开展工作,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凭借一股不怕吃苦、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迎难而上,不断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5 纪律奖惩“换骨”

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出版社各项规章制度。爱岗敬业,珍惜工作机会,抱定“做好本职工作”的信条。做到有令必行,令行禁止,力行贯彻,消灭散漫、懒散、怠工现象,大力杜绝个人主义抬头,缺乏团体意识、集体意识的非组织的观点和行为。在工作中应做到对事不对人,那种因个人意气之争、抱着个人成见而导致影响工作,甚至发展到人身攻击的现象,将给予其批评并根据相关规章进行严肃处理。

出版社要加强具体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对于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个人和部门,及时提出批评,并令其限期整改。

各级员工,必须按照工作时限,在各自所负责的工作流程及时发起工作交流。在信息沟通中,必须做到立即沟通、及时沟通,养成立即解决问题的工作习惯。每天上班时必须以“敏于事”的快捷行动及时处理各项流程性工作,处理突发性工作,处理领导交办的工作等。为了严肃纪律,对于不及时发起工作交流,或不及时处理工作交流的员工,由出版社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坚持层级管理,通过正确的方法实现良好的沟通。职工必须严格遵守社内的相关规章。服从领导威权,杜绝自由散漫的无组织、无纪律现象。全体员工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层级管理原则。

凡出版社已经流程化、制度化的事务,一律均应有相应的流程签字,凡各流程相应签字的任何口头式的请示、指令、承诺、批准均应视为无效。

通过定目标、交任务、压担子,实施年度经营目标责任考核,进一步增强全体员工的市场竞争意识,调动大家工作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社上下心朝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鼓舞职工参与企业运作的热情。

保持开放的心态,工作中要敢于、善于提出意见和建议。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是出版社员工的基本行为准则。出版社要努力为员工营造一个坦诚开放、民主管理的环境,而员工须忠于职守,在工作中要汇报真实情况。

6 结语

出版社是人才荟萃之地,出版人就是文化人。出版人是至高无上的称号和桂冠,出版人要时刻牢记出版的使命和担当,为选择出版行业感到自豪和骄傲,对“工作要精彩,图书要经典,精神要进取”的“精经进”三字经要常温常习,身体力行。

在出版社倡导“不怕辛劳的耐苦精神,倡导不怕琐细的耐烦精神”,倡导“长久坚持的耐力精神”。在出版社大力弘扬“有激情,在状态”“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困难找借口”“没有干不成的事,只有不想干的事”等市场拼搏精神、创新进取精神。

传承文明的出 版人是身份的标签,海阔天空的出版社是耕耘的家园。怀揣梦想,健步起航,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一支听号令、共进退的团队,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陈春华.企业文化的改造与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2] 魏杰,王波.企业文化创新的成功之路:从昆明盘房看新文化萌芽[J].管理世界,2001(2).

[3] 陈传明,张敏.企业文化的刚性特征:分析与测度[J].管理世界,2006(6).

[4] 魏永泰.企业文化管理初探[J].管理世界,2001(4).

[5] 陈伯齐.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湖南社会科学,1990(6).

[6] 陈维政,忻蓉,王安逸.企业文化与领导风格的协同性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2).

[7] 黎群.试论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与建设[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5).

[8] 黄静,游士兵.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9).

[9] 韩岫岚.注意避免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J].中国工业经济,1996(7).

[10] 张志强,吴健中.企业竞争力及其评价[J].管理现代化,1999(1).

作者简介:韩海彬(1980-),汉族,山东菏泽人,硕士,副编审,主要从事图书出版、数字出版、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4(c)-029-04

猜你喜欢
品牌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幼兔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创奇迹 流翔高钙显神威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探析
企业文化建设的三个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