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梁生生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
宁波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梁生生
摘 要: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到来,时代给企业经济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企业必须认清新的经济形势,对内部经济管理进行调整和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稳定企业发展大局。本文从阐述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入手,对经济管理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新形势下经济管理创新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企业 经济管理 创新 经济效益
经济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为实现特定的经营目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经济活动进行的组织、计划、指挥、控制、协调、监督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经济管理创新以价值原理为指导,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管理目标,采用科学管理手段处理各项经济事务,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项管理工作,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经济管理创新能够增强企业活力,盘活企业现有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于短期经济效益而言,可以通过优化创新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更新经济管理观念,落实相应的管理制度,实现短期经济目标;对于长期经济效益而言,可以通过制定战略部署,明确企业发展定位,以战略为导向,组织安排企业投融资活动,从而保障长期经济目标的实现。
1.2是促使企业适应经济时代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企业经济管理带来了严峻考验。为此,企业必须加大经济管理创新力度,减少经济管理网络层次,促使信息快速传递;重新组织作业流程,提高作业流程运作效率;倡导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提高经济管理效率;引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构建起学习型组织,增强企业发展动力。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经济管理创新,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从而有利于确保企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处理好科技与经济、知识与经济、信息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1.3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
当前,大部分企业的经济管理仍然沿用粗放式、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普遍存在资源浪费、效益低下、管理混乱等情况,严重制约着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此,必须积极推动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促使企业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集约型、人本型、效益型管理模式,改善企业生产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2.1管理观念落后
当前,大部分企业的经济管理观念落后,没有认清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势,导致传统的经营管理观念仍处于主导地位,制约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具体表现为:企业的现代管理意识淡薄,在经济管理中缺乏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创新意识、资本意识等,尚未建立起现代管理模式;企业没有明确经济管理观念,将经济管理活动局限在狭隘的范围内,重视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期经济效益,导致经济活动决策易出现盲目性;企业经济管理观念定位不当,存在着重技术创新、轻管理创新,重金融资本、轻人力资本的现象,使得企业难以实现预期的生产经营目标,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2战略管理缺失
部分企业缺乏战略意识,没有针对市场经济形势以及企业发展需要制定长期可行的战略规划,导致企业丧失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为:企业战略缺乏长期适应性,管理者对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没有根据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使得企业战略的稳定性较差,难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企业战略制定水平偏低,没有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系统研究战略的制定,使得战略制定过于粗放,与企业实际情况脱节,难以起到指导和规划企业经济活动的作用;企业战略忽视核心能力培养,对科技投入不足,缺乏知识产权意识,不重视产品的推陈出新;企业战略未能全面体现价值创造观念,盲目追求经营规模最大化,只顾眼前利润增长,不顾技术改造投入,使得企业经济行为出现短期化。
2.3组织结构不合理
组织结构是企业完善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保障,然而大部分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合理,导致企业经济管理无序开展,难以提升企业整体实力,具体表现为:企业产权不明确,各项职能划分不清,易形成内部人控制的局面;企业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尚未分开,董事会与经理层存在人员重叠现象,从而导致战略决策缺乏科学性,降低了企业决策水平;企业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尤其对于高层管理人员而言,没有制定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使得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与企业经营业绩相脱节,难以激励高层管理人员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
2.4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各项管理制度尚未健全,制约着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具体表现为: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更新速度远远滞后于企业的发展,致使管理制度缺乏适用性;企业虽然在组织结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制定了规章制度,但缺乏对制度执行的有效监管,使得制度多流于形式,没有起到规范、约束作用,也没有切实解决企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对员工行为缺乏约束力,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造成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3.1创新经济管理观念
新形势下,企业要针对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创新经济管理观念,促使企业适应新经济条件的发展。首先,树立可持续成长观念。企业要将利润作为生产和发展的必备条件,在合理追求利润的同时,重视核心竞争力培养,夯实基础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增强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其次,树立知识经济观念。企业要重视无形资产创新、设计、引进、应用,加大无形资产保护与管理力度,通过扩大无形资产提升企业价值,促使知识成为企业经济连续增长的关键因素。再次,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企业要不断增加人力资本投资,重视员工培训,改善员工薪酬体系,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措施,调动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员工合作精神,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3.2创新实施战略管理
企业要全面实施战略管理,增强战略意识,在抓准外部发展机遇的前提下培养核心竞争力。企业应当明白战略思维是经济管理创新的灵魂,紧紧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选择相匹配的经营环境和业务领域,跟踪预测顾客需求,制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创新经济管理运作方式,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在实施战略管理的过程中,要提升企业管理者的战略思维,避免战略制定缺乏科学性。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战略管理体系,采取科学的战略分析方法,认真分析自身优势和劣势,制定战略方案,并且优化选择适合企业的战略发展模式,如品牌战略、差异化战略、生存互补战略、联合经营战略等,在明确战略方案的前提下加大战略执行力度,确保战略计划沿着预定目标前进。
3.3创新经济管理组织结构
新形势下,企业要调整和创新组织结构,增强企业经济管理的灵活性,使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首先,构建扁平化组织。企业要打破传统自上而下的垂直多层结构,压缩管理层级和职能机构,建立紧缩型的横向组织,加大管理的影响力,促使管理信息快速传递,为提高管理效率奠定基础。其次,构建柔性化组织。在市场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可建立临时性的组织结构,提高经济管理的灵活性,使其摆脱原有组织形式的束缚,开拓创新思维,探寻发展出路。再次,构建虚拟化组织。企业要引入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将知识、信息、人才综合起来,形成内部资源利用综合体,在组织结构上突破有形的限制,充分发挥知识信息的效用。最后,构建学习型组织。企业应倡导组织机构和成员不断学习,建立共同愿景,使全体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技能,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经济建设中,增强企业经济的发展能力。
3.4创新经济管理制度
制度创新是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企业必须深化制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确保各项经济管理活动有序开展。首先,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要以预算管理为中心构建起财务管理模式,协调好经营过程中的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确保预算方案切实执行,加大企业资金支出的管控力度,提高企业财务约束力,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现象。其次,健全内控制度。企业既要重视财务内部控制,也要重视其他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使其覆盖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再次,建立监督管理制度。企业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开展情况进行审计,并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提出合理化的整改建议。同时,企业还应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审计体系,重视对企业经营风险的监控和防范。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企业要想提高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变化,就必须重视经济管理创新,转变陈旧的管理观念,构建起新型的组织结构,全面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管理,并加快管理制度创新,从而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效益,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曙东.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现状以及路径探索[J].企业导报,2013(23).
[2] 栾海波.探讨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以某零售企业为例[J].现代商业,2014(11).
[3] 张颖,任贵宏.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的研究[J].中国商贸,2013(1).
[4] 俞元洪.新形势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3).
[5] 申岩.基于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与实践[J].中国城市经济,2011(24).
[6] 李婧.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探究[J].中国市场,2014(18).
[7] 郭正青.基于新形势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5).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4(c)-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