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晓黎和国祥何 敬万启南万春平吕红玲李 潇*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闵晓黎①和国祥②何 敬①万启南①万春平①吕红玲①李 潇①*
[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患者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的检查图像,以DSA检查结果为标准,对图像进行综合评价。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似然比及Kappa值等指标,并进行准确率判断。结果:55例病例中,CTA发现47例48个动脉瘤,DSA发现49例50个动脉瘤;CTA诊断的脑动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5.8%、100%和96.3%。结论:本研究揭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动脉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高,可用于筛查脑动脉瘤和指导治疗,但检查仍有一定的假阴性,不能完全取代DSA。
[关键词]脑动脉瘤;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闵晓黎,女,(1977- ),博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云南中医学院临床学院,从事影像医学工作。
[First-author’s address] Clinical College,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unming, Yunnan,650500, China.
脑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脑出血起病常隐匿,突然起病发生,以脑血管破裂出血为主,是临床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生率约占80%,脑出血后造成的急性脑卒中脑梗死的比例高达70%~90%[1-5]。因此,需要对脑动脉瘤患者给予及时、准确的治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长期以来一直作为诊断脑动脉瘤的金标准,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创伤性,需要在导管室无菌环境下进行检查,而且导管费用高,限制了DSA的临床普及[6-7]。随着CT设备及后处理技术不断的更新和完善,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具有无创、快速及有效等特点,其三维重建技术即表面遮盖重建、容积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能清晰显示脑动脉瘤,已成为临床筛查诊断脑动脉的首选方法[8-9]。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5例经CTA检查及DSA证实的动脉瘤的患者资料,探讨CT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云南省中医医院和丽江市医院分别进行CTA及DSA的55例患者临床影像资料,其中男性34例,女性21例;年龄16~71岁。22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就诊,33例因头痛头晕就诊;49例患者经手术或介入栓塞证实。所有患者在接受CTA 及DSA检查时均签署检查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临床上突然起病,有头痛(裂开样、最剧烈)、呕吐及意识障碍等症状的患者;②无CT检查禁忌证的患者;③头部CT平扫证实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
(2)排除标准:①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②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③碘对比剂过敏患者。
1.3 仪器设备
采用GE LightSpeed VCT 128层扫描仪进行CTA成像(美国);造影剂碘海醇为美国GE公司生产;DSA采用GE 1000 mA数字减影机(美国GE公司)。
1.4 检查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先常规进行颅脑平扫,范围自颅底至颅顶。
(1)扫描参数:螺距为0.5231∶1,层厚为0.625 mm,X射线管旋转时间为0.35 s。
(2)扫描条件: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500 mA,FOV为40 mm,扫描时间为12.6 s,矩阵为512×512。增强扫描从肘前静脉注射造影剂碘海醇,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以流速为3.5~4.5 ml/s注入70~80 ml。
(3)扫描方法:采用预实验时间-密度曲线法,即先注射20 ml造影剂进行预扫描,感兴趣区域为大动脉起始段,进行测定预实验时间-密度曲线,计算出延迟扫描时间,制定个性化扫描方案,第1期动脉期扫描后立即进行第2期静脉扫描[8]。
(4)DSA为1000 mA数字减影机,经股动脉穿刺,确定动脉瘤后进行栓塞治疗。
1.5 图像处理
所有图像均传入美国GE ADW4.6后处理工作站,图像数据处理包括多平面重组(multi planar reforma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n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最小密度投影(minmun intensity projection,MinIP)、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表面遮盖显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及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等三维成像技术,由2位长期从事临床CT诊断工作的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和评价。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两种方法准确性的判断以其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似然比及Kappa值等指标进行判断。
(1)在55例患者中,CTA显示阳性47例,共发现动脉瘤48个(如图1所示);阴性8例。
图1 大脑中动脉CTA脑动脉瘤图像
(2)在55例患者中,DSA显示阳性49例,共发现动脉瘤50个;阴性6例。2例CTA阴性患者DSA发现有动脉瘤。24例位于大脑前交通动脉,12例位于后交通动脉,5例位于大脑中动脉,4例位于颈内动脉,3例位于基底动脉,1例位于大脑后动脉(如图2所示)。
图2 大脑中动脉DSA脑动脉瘤图像
(3)CTA对55例患者脑血管图像质量分析表明,CTA能够清晰显示脑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位置及周围血管与颅骨的关系。CTA诊断脑动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5.8%、100%和96.3%。DSA为诊断脑动脉瘤的金标准(见表1)。
表1 CTA和DSA判断脑动脉瘤的准确性比较(%)
随着多层螺旋CT的发展,CTA以其无创性、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禁忌证少以及敏感性和准确性高等特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本研究病例以前交通动脉常见(占48%),其次为后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及颈内动脉,与文献报道一致[9-11]。CT增强扫描在目前的脑血栓和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2]。64排螺旋CT所具有较好的密度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快速高效的扫描,以及强大的后处理技术,为介入手术及术前评估提供了立体而客观的依据。
MPR技术显示了脑血管之间及血管与动脉瘤之间的关系,通过多方位成像旋转观察颅底动脉环的结构及动脉瘤的大小、形态及位置,准确地测量动脉瘤的大小及瘤颈的长度,更清晰的显示动脉瘤、瘤颈及载瘤动脉之间的关系。MIP可以显示迂曲血管的全貌,同时通过调节窗宽、窗位可鉴别钙化及造影剂,对显示病变有一定帮助。SSD显示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多时可去除血肿影的干扰,更好显示瘤体形态。容积再现技术VR图像立体感强,能清晰显示动脉瘤、血管及颅骨的空间关系,与术中所见完全一致,最大限度显示动脉瘤及其周围结构并可以进行任一角度的旋转,同时也显示骨骼、软组织脏器及血管内表皮等三维结构[13]。CPR则能将不在同一平面上的迂曲走形的血管拉直后显示在一个水平面上,以便更好地观察血管走形及变异。
本组病例中55例患者CTA诊断脑动脉瘤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分别为100%、95.8%及96.3%,表明其诊断脑动脉瘤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很高,且具有方便、快捷、安全以及无创等特点,能够为脑动脉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全面的信息,可作为筛选脑动脉瘤的首选方法[14]。通过对本组55例患者的观察发现,CTA诊断脑动脉瘤仍存在有一定的漏诊,本组病例中2例为假阴性,阴性预测率仅为75%,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造影过程中,造影剂注射速度过快,动脉瘤过小,瘤颈过长,造影剂短时间内无法充填,动脉瘤无法显影或显影不满意。VR显示不清时可适当地结合MIP观察减少动脉瘤的漏诊和误诊[15]。
综上所述,CTA与DSA在诊断脑动脉瘤病变上,在患者自身相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行CTA检查,若需要进一步治疗则多考虑DSA,虽然CTA在空间显示方面优于DSA,但对于CTA检测阴性的患者,DSA的动态观察和介入治疗方面仍优于CTA,故CTA检查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完全取代DSA。两种检查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和互补性,不完全具备可比性,在临床上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55-158.
[2]吕正文,吴承远.蛛网膜下腔出血[J].国外医学:脑血管分册,2002,10(5):329-334.
[3]聂薇薇.16排CT全脑低采样灌注及血管成像对早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7):28-30.
[4]俞胜男,邢伟,陈文华,等.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6(6):1-4.
[5]陈雄钊,龙晚生,李伟,等.头颅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3):114-115.
[6]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3-295.
[7]徐红军,邓燕贤,周智鹏,等.脑动脉瘤64层减影CTA 与DSA对比研究[J].华夏医学,2010,23(6):761-763.
[8]尹东,李宏宇.CT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J].医学综述,2008,14(21):3315-3318.
[9]腾才钧,黎志文,廖明壮.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脑动脉瘤与DSA对比研究[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6,3(4):270-273.
[10]姜飚,陈海军,刘志鹏,等.64排螺旋CT扫描对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J].中国医学装备,2011,8(3):41-42.
[11]李锦平,赵继宗,王硕,等.前交通动脉瘤的分型及外科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13(9):513-516.
[12]吴雷,李国晖,杨燕,等.高压注射器联合静脉留置针在CT血管造影评价兔脑血栓模型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43(31):4179-4184.
[13]曹晓红,陈海军.16排螺旋CT进行脑部灌注检查急性卒中的临床研究与操作配合[J].中国医学装备,2011,8(2):44-45.
[14]Papke K,Kuhl CK,Fruth M,et al.Intracranial aneurysms:role of Multidetector CT angiography in diagnosis and endovascular therapy planning[J].Radiology,2007,244(2):532-540.
[15]悦保士,温平贵.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容积重建成像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9):904-907.
①云南中医学院临床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21
②丽江市医院神经内科 云南 丽江 674100
[文章编号]1672-8270(2016)05-0067-03 [中图分类号] R81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270.2016.05.021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2015-10-30
*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应用基础研究计划(2013FZ199)“云南纳西族COL3A1、COL1A2基因多态与颅内动脉瘤的关联研究”
*通讯作者:857489979@qq.com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64-layer spiral CT angiography for cerebral aneurysm
MIN Xiaoli, HE Guo-xiang, HE Jing, et al
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6,13(5):67-69.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64-layer spiral CT angiography(CTA) in the diagnosis of cerebral aneurysms. Methods: 64-layer spiral CT angiography and 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 imaging findings of fifty-five case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using DSA interpretation as the reference standard, and the imaging were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Youden index, likelihood ratio and Kappa value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accuracy was estimated. Results: Forty-eight cerebral aneurysms were found in 47 cases CTA, and fifty cerebral aneurysms were found in 49 cases. The specificity,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CTA were 100%, 95.8% and 96.3%. Conclusion: The 64-layer spiral CT angiography has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pecificity,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for cerebral aneurysm. It is suitable for screening purposes and directing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aneurysm.
[Key words]Cerebral aneurysm; 64-layer spiral CT angiogram; Angiography;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