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
(青州畜牧局山东青州265200)
集约化鸡场禽白血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控
王菲
(青州畜牧局山东青州265200)
禽白血病在我国存在地域广泛,对养禽业影响很大。本文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禽白血病的临床综合诊断方法进行了总结,同时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定的参考。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或肉瘤病毒群中的病毒引起禽类的多种肿瘤性疾病的总称。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血管瘤等,其中以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最常见[1]。本病在许多国家甚至养鸡业发达的国家均存在,在我国几乎波及所有商品鸡群,必须要加以注意。
1.1流行特点
在自然条件下,只有鸡会出现感染禽白血病的情况。不同品种鸡的易感性有差异,产褐蛋的母鸡的易感性高。传染源为病鸡和带毒鸡,病鸡直接把本病通过种蛋进行传递,并最终在整个鸡群中得以扩散,这也是本病在规模化鸡场中发生的主要原因。感染后的种蛋在孵化为雏鸡后,血液和体内组织中都终生携带有该病毒,并最终通过排泄物和黏液等排出体外,通过鸡与鸡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造成水平感染。由免疫母鸡的蛋孵出的雏鸡不带病毒,母源抗体可维持4~7周。失去母源抗体的雏鸡,可能被感染产生一过性病毒血症,并出现抗体。本病常见于4~19月龄的鸡,出生后最初几周接触感染的雏鸡,发病率很高,随感染时间的后移,则发病率迅速下降。公鸡是病毒的携带者,通过接触及交配传播。
本病的感染虽很广泛,但临床病例的发生率相当低,一般多为散发。
1.2症状和病理变化
自然感染潜伏期很长,发病常见于14周龄后的任何时间,但通常在性成熟时发病率最高。由于感染的毒株不同,禽白血病有多种病型。下面对常见几种总结如下:
1.2.1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这一类型最为常见。鸡群的发病时间往往从14周龄开始,当进入产蛋期时发病率骤然升高。病鸡开始时体能下降,喜卧不喜站立,进而出现鸡冠苍白等贫血症状,腹部异常增大,羽毛凌乱污浊,直至最终衰竭死亡。剖检可见肿瘤主要发生于肝、脾、肾、法氏囊,也可侵害心肌、性腺、骨髓、肠系膜和肺。肿瘤呈结节状、粟粒状或弥漫性,灰白色到淡黄白色。其中肝脏部位肿瘤最为密集,呈粟状分布,导致肝部肿大,因此本病又据此称为“大肝病”。
1.2.2成髓细胞性白血病自然条件下很少有此类型。本型病鸡表现为消化能力下降,病鸡不断腹泻和消瘦,羽毛毛囊部位出血,发病时间长。血液检测可以发现白细胞大幅增加,其中成髓细胞占3/4。剖检发现病鸡骨髓颜色变为灰红色,质地坚硬。实质器官体积增大,易碎,偶尔可见肝部肿瘤,到了发病后期肝、肾、脾等内脏表现为灰色浸润。
1.2.3血管瘤本型亦不常见,病鸡于皮肤或内脏表面出现病变。其中血管中常出现单个较大的“血疱”,一旦破裂即会造成病鸡出现严重的内出血而死亡。内脏血管瘤剖检时可见肝脏、脾等器官有暗红色血瘤,并有出血,内脏附近有大块凝血块。
2.1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消毒
给鸡群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减少应激。特别是育雏期(最少1个月)封闭隔离饲养,并实行全进全出饲养管理制度。病毒抵抗力不强,重视日常消毒,及时处理粪便。发现病鸡、可疑鸡应坚决淘汰,以消灭传染源。
2.2重视种群净化
禽白血病的发生途径以母禽与禽蛋的垂直传播最为常见,只要是携带有病毒的鸡,即有可能在产蛋过程中将病毒传染给种蛋,而且由于雏鸡对免疫耐受,对疫苗几乎不产生应答,因此通过注射疫苗的方法来阻止本病无法实现。基于此,对鸡群进行合理的净化则成为控制和预防本病的最主要方法,主要是通过种鸡群的筛选降低发病几率。具体方法是对8周龄和18~22周龄的种鸡群采用阴道拭子采集原料检查抗原,在22~24周龄时,检查是否有病毒血症,同时检测蛋清、雏鸡胎粪中的抗原,如果检测结果呈现阳性,则应该把对应的种鸡以及其种蛋和后代全部淘汰,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并不能代表该鸡群就一定符合要求,需要继续收集其种蛋进行孵化,并且选择一定的独立空间对雏鸡单独饲养,然后重复继续上面的检测方法直至第四代为止,如果依然没有出现阳性检测结果,则可以以鸡群为基础组建种群。该方法虽然较为彻底,结果可靠,但是持续时间长,成本也比较高,中小鸡场往往不能实施。
2.3提高非特异性免疫
使用免疫增强剂,如黄芪多糖、人参多糖、党参多糖、白细胞介素等,以增强禽对白血病病毒的抵抗力。另外近年来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在饲养中的部分添加也证明可以预防本病的发生,常见的如板蓝根、穿心莲、大青叶、金银花、黄连等,都具有较好的效果,在鸡的日粮中作为保健药物添加,能够比较明显的提高鸡群对本病的抵抗能力。(编辑:赵晓松)
参考文献:
[1] 郝春丽,胡梅,柴建亭.禽白血病病毒特性的研究进展[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0(01):20-21.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16.6.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