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搞得好,官位跑不了?

2016-07-23 18:44张鸣
百家讲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亲信北京城沟渠

张鸣

明朝重建北京城的时候,有石子马路,城内有大小的沟渠用于排水、排污。但是,满人入关,当了北京的家。于是,石子路完蛋了,沟渠也塞了。他们不是不懂沟渠需要随时疏浚,而是没这个心思,也没这个习惯。于是,每年疏浚费用都进了负责此事的大小满官的口袋,他们只不过隔三年,淘一淘最大的那条臭沟,应付一下了事。正好,淘沟的时间,跟举人进京考试之时重叠。所以,时人有谣谚曰:“举子来,臭沟开,闱墨出,臭沟塞。”连三年一次的疏浚都这样糊弄,于是,清代的北京城,无论内城外城,污秽遍地。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皇帝看不见。皇帝住的紫禁城,排水沟渠一直完好无损,所以,皇宫里头,没有城里的景色。而皇帝出行,则净水泼街,黄土铺路,皇帝即使将头伸出了轿帘,看到的,也是一片干净。

皇宫里太挤,憋闷,所以,清朝的皇帝都喜欢进园子住。三海(南海、中海、北海)之类的小园子死角不多,因为太监们不知道皇帝会从哪个角落里出现,所以不敢马虎,哪儿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但是,圆明园大,皇帝根本逛不过来,园里的太监早就摸清了皇帝的行动规律,知道有些地方皇帝根本不可能涉足,于是他们只做表面文章,以致好些房间和亭台脏、乱、破,多少年不仅没有人修整,也没人打扫。

即使是紫禁城,到了后来皇帝精神头儿不足、国力也差了的时候,太监们也跟着糊弄。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些边边角角打扫得马虎了一点,逐渐地,连三大殿的侧面,也会有太监们留下的粪便——反正这些地方,皇帝是绝对不可能来的。皇帝上朝,都在正面,正面保证一尘不染就行。

天下是皇帝一个人的,无论做什么,都是给皇帝看的,皇帝目力所及,肯定会做到万无一失,一丁点儿差池都不会有。上下人等,要付出一百倍的努力做好。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王朝,大家都在做局给皇帝表演。皇帝看到的所在,永远都是好的。人是忠臣,事是好事,所到之处干干净净,光彩照人;看不见的地方,永远都一塌糊涂。所以不难理解,皇帝为何那么害怕被欺蒙,但却总是被欺蒙。派出亲信去打探实情,最后连亲信也欺蒙他——亲信是人,是人就有人的弱点,知道江山不是自己的,能应付了皇帝,应付就是,干吗那么累,跟自己过不去?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念头,才有了一批一批的平庸官吏,他们不去忙着做实事、出政绩,只在接待领导方面下功夫,迎合领导的口味。他们以为做得天衣无缝,便可继续自己的清闲生活,甚至得到升迁。如此只做面子工程的庸吏,随着时代的发展迟早会被淘汰。

编辑/冰如

猜你喜欢
亲信北京城沟渠
浅析农田建设项目中沟渠施工技术及受到破坏后的治理方法
北京城建:从标杆到引领,兴胜公司在跨越
“漂”来的北京城
灌区沟渠对氮磷的截留机理及去除效果研究
老北京城里的故事
洞庭湖典型垸内沟渠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阅读理解Ⅰ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