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为官讲原则

2016-07-23 17:16唐瑾
百家讲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生母巡抚朝廷

唐瑾

河南项城的袁家有兄弟六人,其中袁世凯是第四子。袁家老大袁世昌一生没做过官,一直在项城老家各农兼经商,算得上家境殷实。袁世凯在朝鲜任总理交涉通商大臣时,袁世昌曾前往汉城(今首尔)探亲。说是探亲,实际上是想谋个差事。袁世凯知道袁世昌没有当官的本领,勉强做官会闹笑话,一口回绝了袁世昌。

袁世昌不甘心,提出要一笔钱。袁世凯问他要多少,袁世昌说要1800元,在当时,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袁世凯问要那么多钱做什么,袁世昌说将来给儿子娶媳妇用。袁世凯一听就火了,当时袁世昌的大儿子才七八岁,哪有这么早预备娶儿媳妇钱财的道理?他当场狠狠说了大哥几句。袁世昌文化不高,脑子里塞满了长幼尊卑的旧思想,见四弟口气那么凶,心里也生气,上来推了袁世凯一把。袁世凯练过武术,顺势还了一掌,袁世昌被推搡得坐到了地上。

兄弟纠纷本不是什么大事,但外人知道后却大肆渲染,尤其是在家乡,袁世凯因此“恶名远扬”。但袁世凯对袁世昌其实是不错的,袁世凯将袁世昌的次子一直留在身边,袁世昌死后,袁世凯收其为养子,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培养他。

袁世凯的为官原则属于儒家的封建士大夫自我约束的范畴:有机会,他会为自己的兄弟争取利益,但是他有一定的为官底线。只是,他没想到自己因此开罪了二哥袁世敦。

袁世敦是正室所生,属于家族唯一的“正宗”。他参加科举考试不中,出钱捐了个官。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期间,袁世敦兼管营务处事宜。山东闹义和团,给朝廷出了个难题,洋人抗议后,清廷拿义和团开刀,处理了一批官员,袁世敦也被赶回了老家。他迁怒于袁世凯,怪袁世凯在关键时刻没能帮忙说情。兄弟两人的关系自此也闹僵了。袁世敦性格极强,打算伺机报复袁世凯。

袁世凯是个有名的大孝子,在任山东巡抚期间,他把生母接到济南照顾,不久母亲病逝,袁世凯十分伤心,上奏朝廷要请假回老家守孝。朝廷认为时局维艰,没有批准,不过准许他在巡抚衙门内穿孝服上班。袁家兄弟几经协商,最后定于次年秋天将母亲厚葬。到了第二年秋天,袁世凯给朝廷打报告请假两个月,这一次朝廷恩准了,慈禧太后专门下旨,赏予他40天丧假,并加恩赏给他母亲正一品封典,派河南巡抚专程前往项城致祭。

在传统社会,这样的风光可想而知。然而,袁世凯万万没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刻,袁世敦以嫡子的身份,竭力反对袁世凯的母亲与他们的父亲合葬,理由是:有资格与父亲合葬的,只有他的生母也就是正房夫人,而偏房只能葬在旁边,另砌一座小坟……袁世凯气急败坏,与袁世敦大吵一架,两人差点动手。为这件事,从京城前来参加葬礼的军机重臣徐世昌等都出面调解,但是袁世敦就是不听,摆出一副一家之主的派头说:“不要以为官大就能压我,袁家的事,还是我说了算!”

这场窝囊的葬礼让袁世凯刻骨铭心,他和三个同母兄弟商量后,另选一地,安葬了生母。离开项城时,袁世凯指天发誓,这个伤心地,他再也不会回来了,死了都不会回来。后来,他在安阳购地建宅,死后也葬在了安阳。

编辑/冰如

猜你喜欢
生母巡抚朝廷
生母认女剑指弟弟婚房:此情不堪哟此心可悯
一字一师
生母
三国鼎立之黄巾大起义
设施葡萄“2+1”栽培技术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应对策略
陈县令拍错马屁
遥远的道德箴言
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