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球变暖的趋势持续下去,我们可能会迎来一个更多暴力的时代。这是以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为首的研究小组日前在《行为与脑科学》上发出的警告。研究者指出,综合以往数据建立的模型显示,生活在四季分明、气温较低的地区会令人更期待未来、更重视自控,而生活在像赤道附近这样常年高温、四季不明显的地区,则会令人们倾向于以及时行乐、只顾眼下的态度对待生活,从而更易成为冲动犯罪的施行者和受害人。此外,由于在炎热地区人们更倾向于户外活动,也会增加冲突发生的概率。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小组对12.6万名美国人的膳食与健康状况进行了长达32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只要将日常饮食中摄入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总热量的5%,换成更健康的食源性多不饱和脂肪酸或单不饱和脂肪酸,就可以将死亡风险分别降低27%或13%。
发表于最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上的论文追踪分析了8.9708万美国护士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况后指出,经常参与宗教活动的被调查对象自杀率显著低于没有此种习惯的对照组。每周至少参加一次礼拜仪式的信奉天主教的护士自杀率仅为对照组的1/20。
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研究小组使用无线定位技术跟踪了16只生活在土耳其东北地区的棕熊后发现,越来越多的个体正在变成名副其实的“垃圾熊”:靠在城市附近的垃圾堆翻捡食物为生,从而放弃了以往的长途迁徙和觅食习惯。这不仅不利于熊群健康,也会给城郊居民带来威胁。
耐药菌的存在可能比我们认为的久远得多,甚至早于抗生素的发明。美国加州理工州立大学的研究小组分析了三具印加帝国千年干尸的肠道菌DNA后发现,众多基因显示出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性。拥有相同基因的现代耐药菌会导致一系列顽固难治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