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里酥花也斗开

2016-07-22 18:08
看天下 2016年18期
关键词:酥皮金瓶梅馅儿

《金瓶梅》里的许多寻常食物,背后都有玄妙机关。

第一回“西门庆热结十弟兄 武二郎冷遇亲哥嫂”,花子虚派家里的小厮给西门庆家里送东西,“刚待转身,被吴月娘唤住,叫大丫头玉箫在食箩里拣了两件蒸酥果馅儿与他。因说道:‘这是与你当茶的。你到家拜上你家娘,你说西门大娘说,迟几日还要请娘过去坐半日儿哩。那小厮接了,又磕了一个头儿,应着去了。”

初看那两件“蒸酥果馅儿”没什么稀奇,不过是吴月娘赏给小厮的茶点。或许是果馅儿的酥皮点心?但前面有“蒸”字,酥皮点心如果用蒸的,显然不能成形。所以,这里的“酥”,并不是我们常见的酥皮。

清代小说《醒世姻缘传》第十七回:“叫人把那些盒子端到船上,二盒果馅饼,两盒蒸酥,两盒薄脆。”在这里,“蒸酥”和“果馅”是并列的点心。那么, “蒸酥”的“酥”究竟是什么呢?

一个“酥”字,打开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千年历 史。

最早对“酥”做出解释的,是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齐民要术》中,第一次详细说明:牛乳初步加工为酪,熬制奶酪时冷却凝成的浮皮为酥,把酥进一步提纯,是为醍醐,产量有限,品质最高,有所谓“乳成酪,酪成酥,酥成醍醐”的说法。所以,按照“抨酥法”做出来的“酥”,和我们今天所说的酥油、奶油较为相似。

“酥”本身的颜色是白色的,我在拉萨大昭寺,曾见过僧侣供奉所雕刻的酥油花,洁白无瑕,叹为观止。古人在“酥”中加入各种染料,呈现绿色,谓之“眉黛青”;呈现红色,谓之“红酥”,陆游悼念唐婉的“红酥手,黄藤酒”,典故即出于此。

在唐朝时,“酥”曾经被做成一道高级夏日甜点——酥山。这大概是具有唐代特色的冰淇淋。唐人王泠然曾经在《苏合山赋》里记载了一次高级宴会,出席宴会的都是“英髦俊彦”,然而,宴席上虽然“绮馔齐列”,人们还是被酥山(苏山)倾倒了。这道甜点“味兼金房之密(蜜), 势尽美人之情。素手淋沥而象起,玄冬涸冱而体成。足同夫露结霜凝,不异乎水积冰生”。从《苏合山赋》可以得知,“酥山”一般由女性制作,先将“酥”加热到近乎融化、非常柔软的状态,然后,向盘子一类的器皿上滴淋,一边淋一边做出山峦的造型,然后,放到冰窖里冷冻,这个过程叫做“点酥”。经过冷冻后的酥山晶莹剔透,上面还点缀有花朵和小树,远看就像一座洁白瑰丽的小山。章怀太子墓的壁画上,亦绘画了捧着“酥山”的侍者。

宋朝人把“点酥”技艺继续发扬光大,点酥渐渐不再是为了入口,变成了纯粹的观赏品。比如,《师友谈记》里曾经记载,“澈之妇闭户不治事,惟滴酥为花果等物。每请客,一客二十,皆工巧,尽力为之者。只用一次。复速客,则更之。以次诸妇日夜滴酥不辍。”这个方法实在太过靡费,实在不值得提倡。

经过一番分析,我们可知,《金瓶梅》里的“蒸酥果馅儿”,可能指的是以奶油和果仁做馅儿,然后蒸制而成的点心。夏日炎炎,“蒸酥果馅儿”也许吃不下去,但做一份穿越千年的“暖金盘里点酥山”,却比古人要容易许多——说穿了,就是一份奶油刨冰嘛!

猜你喜欢
酥皮金瓶梅馅儿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好运”饺子
?种酥皮叫妃乐
1949年后《金瓶梅》的几次出版情况
包饺子
酥皮山楂叉烧包
老北京民俗饮食大观
用钢笔换来的月饼
被视为“禁书”的《金瓶梅》将出版
月饼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