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爱
(兰州文理学院社会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10)
简析高校瑜伽教学中融入中医养生理念的途径
杨 爱
(兰州文理学院社会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10)
本文首先简述了中医养生与瑜伽的关系,然后根据高校瑜伽教学与中医养生结合现状,就如何将中医养生理念融入瑜伽教学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高校;瑜伽教学;融入;中医养生理念;途径
1.1 瑜伽与中医养生理念
瑜伽是印度古代修行者在修炼身心时所形成的修炼方法。瑜伽一词出自梵语,意为自我、原始动因的和谐、统一。瑜伽练习方法由体位法、呼吸法和冥想法构成,与其他健身运动项目相比,瑜伽更加关注如何通过提升人力意志来改善人体、精神、情感和生理状况。瑜伽中有许多伸、拉、扭、曲肢体的动作,这些动作轻柔、舒缓,对有骨骼僵硬、脊柱侧弯、盆骨倾斜、高低肩等状况的人来说,瑜伽可以起到增强矫正的作用。再者,瑜伽还具有塑造形体、通畅经络的功能。研究表明,瑜伽练习可以有效降低体脂百分比,缩减腰围和大腿围。因此,在生活速度不断加快的当下,瑜伽这种“绿色健身方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瑜伽传入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但是,真正促使瑜伽在中国大规模发展的是1985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每集30min的张蕙兰瑜伽电视系列片,就是这部系列片促使瑜伽真正地在中国落地、生根、发芽。很快,我国高校就相继开设了瑜伽课程,高校瑜伽教学也如火如荼地开展开来。
中医养生理念起源于我国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医养生理念的核心主要有2点:其一是调和阴阳,其二是“治末病”。关于调和阴阳,《黄帝内经·素问》之《上古天真论》有云:“法子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其说的就是顺应自然、保持阴阳平衡的养生之道。《素问·保命全形论》有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意为人的生命起源于自然,人的生活也时刻要受到自然和自然法则的影响,人类要想活得更好,必须根据寒暑阴晴、日月运行等自然变化来调节体内的阴阳之气,以实现“天人合一”的最佳养生状态。关于“治末病”,《黄帝内经》主张“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即未雨绸缪,力求用力少而成功多。例如,《灵枢·逆顺》有云:“上工治未病不治己病。”说的就是未病先防、有病要做好预防疾病发展的准备。
1.2 瑜伽与中医养生的关系
中医养生与瑜伽一样,都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在健身理论和做法方面,两者有诸多相同和相通之处。例如,中医养生理论认为,经脉具有“决生死,处百病”的作用。并且,中医认为,人体有十二正经和奇经八百,打通经脉可以蓄积、渗灌气血。同样,印度瑜伽典籍《瑜伽经》和《哈他之光》中也有“三脉七轮”之说,认为经脉具有控制身体部位功能的作用,它们也将瑜伽修炼看作是打通静脉和激发根轮的一个过程。再者,中医养生理论所提倡的“天人合一”说,与瑜伽所推崇的“梵我归一”说,强调的都是大我(宇宙)与小我(个体灵魂)的结合与统一。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是进行瑜伽教学或中医养生教学,都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此外,瑜伽和中医还具有互补作用,如许多瑜伽学员都有湿疹、痔疮等问题,一些中医学生日常也会出现身体酸胀等现象,在中医养生的同时进行瑜伽锻炼,在瑜伽教学中融入中医养生理论,可实现二者的共生和互补。
2.1 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严重缺位
如今,我国高校在瑜伽教学上已经初具规模,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尝试着将中医养生理念融入到瑜伽教学中去。但是,结合实际来看,对许多学校来说,将中医养生理念融入到瑜伽教学中去,还是一个未知的领域。例如,许多高校的瑜伽教学至今仍停留在动作姿势讲解、示范和学生动作纠错阶段,瑜伽教学内容和方式都非常老化,在教学中根本不会涉及有关瑜伽教学与中医养生理论的关系、二者结合路径等方面的内容。即便是一些学生在瑜伽学习过程中出现了湿疹等问题,许多教师也不知道从中医养生角度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单就那些在瑜伽教学中融入中医养生理念的高校来看,绝大多数高校在这方面的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教师在瑜伽教学中关于二者的结合运用讲述的较少。例如,讲述瑜伽姿势的拉伸、安抚功能时,许多教师都无法将这些体位的中医养生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讲述,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2.2 学生对中医养生理念的认识水平较低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瑜伽教学大都是按照瑜伽教材编排来安排课程结构、进行课程教学的,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都是直接照搬、照抄教材内容,并且许多瑜伽教室对中医养生理念的认识都比较浅薄。受此影响,他们在瑜伽教学中也难以根据瑜伽教学内容进行中医养生理念渗透。受教师影响,许多学生都对中医养生理念一无所知。某高校曾就学生对传统医学的认知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将近60名瑜伽班学生认为,中医养生与瑜伽是2种截然不同的养生方法,只有10%的学生对中医养生与瑜伽的相通之处有所了解。由此可见,在瑜伽教学中引进中医养生理念具有一定的紧迫性。
3.1 提高教师队伍的融会贯通能力
瑜伽与中医学在天人合一关系的探究和养生理念方面是不谋而合的,如瑜伽和中医学都认为疾病是人体失衡所致,意志平静,饮食得当,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调养,是人体健康的关键。二者最大的不同是理论叙述和养生方式的不同,但是两者的思想本源是完全一致的。若能将二者融会贯通起来,必有进一步促进个体内在精神和身体状态的和谐。因此,在高校瑜伽教学中,瑜伽教师要客观认识瑜伽与其他健身运动、健身方法的区别,尽快走出“时尚外形瑜伽”误区,同时加强中医知识、中医导引术等理论研究,以提高自身融会贯通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在日常教学中,高校瑜伽教师还要尽可能将中医养生理念、养生方法等应用到瑜伽教学中来,如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解读瑜伽运动,诠释瑜伽的功效,引导学生通过瑜伽和中医养生方法来进行外形塑造和内功修炼,目的是激发学生对中医养生理念和养生方法的学习热情,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打好基础。
3.2 完善瑜伽教材,规范瑜伽课程体系
瑜伽教材是瑜伽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瑜伽教学顺利实施所必须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高校所用瑜伽教材有《大学瑜伽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普通高校瑜伽课程教材》(南开大学出版社),这些教材虽然基本能满足高校瑜伽教学需求,但是它们仍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高校可以结合学校瑜伽教学实际,编著瑜伽校本教材,也可以与出版社联系,精心编选瑜伽课程教材,并在教材中融入更多的中医养生理念和内容,以提高教材质量。在此基础上,高校还要开设更多的瑜伽养生选修课程,并本着“身体健康、社会适应”的发展理念,加大瑜伽与武术、太极等传统体育的联系,从横向方面加强瑜伽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利用中医养生理论为瑜伽课程体系提供一个理论和技术讨论平台,以体现瑜伽课程建设的创新性、时代性。
3.3 根据中医养生理论安排瑜伽教学和练习
理论联系实际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中医学有关人体四季保健的理论来安排瑜伽教学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瑜伽、对中医养生理论的认识。鉴于此,高校可以根据中医学人体春、夏、秋、冬保健理论来安排四季瑜伽、时辰瑜伽,以提高瑜伽教学质量。传统中医认为,人体一年四季应沿着生、长、收、藏的顺序来养生,因为在五脏六腑之中,肝主生机;而夏季气血运动充足;秋季人体进入收养状态,肺和大肠左右人体之收;冬季五脏需要“藏”,是养肾的好时机。所以,春天宜养肝,夏季宜养心,秋季宜养肺,冬季宜养肾。高校可以此为依据,在春季教习瑜伽呼吸法,以疏通经络,舒心养肝;在夏季进行瑜伽心包经和小肠经练习,以改善个体心火过旺等症状;在秋季主要进行疏通肺经和大肠经的瑜伽练习,如树式、弓式瑜伽体位练习,以起到滋润身体、疏通肠经的作用;在冬季以拉伸为主,多安排一些能刺激肾经和膀胱经的瑜伽教学内容,以增强肾脏功能,增强身体素质。同样,高校还可以根据中医12时辰养生法来安排不同的瑜伽教学内容和练习内容,同时要求教师尽可能从中医养生视角对瑜伽的功能和作用进行解释,以提高学生对中医养生理念的认识。
3.4 加强中医养生理论宣传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瑰宝。在阴阳说和气一元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中医学,体现了中华民族辩证思维的精神。中医养生方法不仅具有强身健体功能,还具有祛病健身、益寿延年的功效。在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越来越高的今天,高校不仅要重视和加强体育教学,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还要利用校内网、校报、校园广播等加大中医养生理念宣传力度,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文化宣传和实践活动,如邀请名老中医进校开展卫生保健讲座,或将中医药专业的学生组织起来,在学校运动会期间为运动员进行推拿按摩,组建中医宣传社会实践小分队在学校、社区进行中医药知识宣传等,以提高广大师生对传统医学的认识。与此同时,高校还要在学生健康教育、瑜伽教学中大力宣传中医养生的作用,一方面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一方面要求瑜伽教师根据学生体质状况,选择不同的瑜伽动作类型,并将中医健身法与瑜伽健身法结合起来进行运动指导,以增强瑜伽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效果。
瑜伽和中医养生是2种形式不同、功能相近的健体方式,两者在强身健体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将中医养生理念融入到高校瑜伽教学中去,可以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增强瑜伽教学的功效。鉴于此,高校在瑜伽教学中,要有效整合中医养生知识,将中医养生理念和方法应用到瑜伽教学中去,同时引导学生在瑜伽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利用中医学知识和方法去改善、减轻身体不适的状况,以增强瑜伽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从而又快又好地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
[ 1 ]郭红艳.基于瑜伽与中医理论相融理念下的养生研究[ J ].湖北体育科技,2014,3 (8):662-664.
[ 2 ]龚小芹.浅谈如何结合中医经络养生进行瑜伽的教学[ J ].教育教学论坛,2013 (45):175-176.
[ 3 ]周松贤,黄敏.将中医养生理念融入高校瑜伽教学课堂的可行性研究——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 J ].怀化学院学报,2011(2):94-96.
[ 4 ]周松贤.如何有效地将中医养生理念融入高校瑜伽教学[ 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4):145-147.
G807.4
A
1674-151X(2016)06-10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1.060
投稿日期:2016-04-28
杨爱(1972—),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