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贵璇
安顺市以“三权”促“三变”改革为抓手,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村改革发展新路。
初夏时节,走进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山清水秀、草木葱茏,山乡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2015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不到4000元提高到8000元,村集体经济从两年前的不足4万元增加至2015年的80万元,过去的穷山寨变成了和谐富裕的“小康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村。而在两年前,塘约村还是一个二类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
变化,源自安顺市以“三权”促“三变”改革为抓手,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村改革发展新路。
立题 激活沉睡的资源
当前,农业还是现代化建设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如何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不断抓出新的成效,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着手实践的重大课题。
安顺地处黔中,是贵州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区域之一,是“定产到组”联产承包责任制“顶云经验”的发源地,有“北凤阳,南顶云”之称。而在1988年创建的“安顺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改革试验区”更是为安顺人注入了一种“超前探索、大胆实践”的改革试验精神。在深化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上,安顺再一次走在全省的前列,做出了自己的探索。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指出的那样,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我们从安顺农村改革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三权促‘三变的农村产权改革新路径。”安顺市委书记周建琨告诉记者。
所谓“三权”促“三变”,就是指通过对农村各类产权进行确权、赋权、易权,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确权,就是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林权、“四荒”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等农村各类产权权属进行明晰,颁发权证,让农民吃下“定心丸”。
赋权,就是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等权利,同时对确权后的各类产权进行评估,确定其价值,赋予权利证书持有人在产权期限内按照规定用途依法使用、经营、流转、作价入股或抵押担保权能,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给予保障。
易权,就是建立和完善各类农村产权交易平台,除法律规定不能改变的权属外,让农村各类产权进入市场进行交易,使其在流动中增值,从而激活农村沉睡资源。
破题 “三权”无缝衔接显成效
早在2014年,安顺就在全市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确权颁证和抵押融资试点工作,组建了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价格评估机构,负责对确权颁证后的土地流转经营权进行价值评估,金融机构根据价值评估报告发放抵押贷款。
当年7月,普定县政府为普定思源农业生态园颁发了全省第一本《土地流转经营权证》,并成功融资900万元。通过改革创新,该企业获得了强大的发展动力,目前完成投资6000余万元,已建成一个集科研、种植、养殖、采摘、旅游休闲、户外运动、人文建设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
“我们的主要做法就是通过围绕权属明晰抓确权、围绕市场价值抓赋权、围绕资产流动抓易权。”安顺市委副书记、市长曾永涛介绍道。
确权颁证是农村综合改革基础中的基础,安顺市始终坚守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农民房屋所有权、集体林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七权”同确,进一步厘清和明晰农村资源资产权属,为促进产权流转奠定基础。
长期以来,农村大量资源资产闲置,农民实际上是端着金饭碗,过着并不富裕的日子。面对这样的情况,安顺市研究制定了“三权”促“三变”改革的实施方案、农村资源和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的意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财政支农资金变股金、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等,从政策层面鼓励在农村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充分还权赋能。同时通过采取扶持补贴政策和适当降低民营评估机构行业准入条件等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评估、会计等中介机构进入农村产权评估市场。
针对农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弱,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压力,安顺市一方面协调金融机构出台支持农村信贷的优惠政策,持续优化农村信用环境,成功创建了全国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市,极大地降低了涉农贷款门槛;另一方面设立了由地方财政出资的涉农信贷风险补偿基金,首期出资1000万元,各县(区)财政分别配套200万元,贷款出现风险后,扣除借款人10%的保证金,贷款损失由受偿银行、合作担保公司、政府按10%、45%、45%的比例进行责任分担。目前,全市共发放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80本,发放经营权抵押贷款7000余万元。
2016年,紫云自治县松山镇新民村把财政下拨的100万元扶持发展资金折资入股到天然鹿业有限公司,采取“政府扶持、企业带动、折资入股、坐享分红”模式,每年扶持20户贫困户,农户按股分红,三年一轮换,滚动扶持贫困户。预计今年底人均将得到8000元的分红。
这是安顺市围绕资产流动抓易权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显著变化。
近年来,安顺市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和交易平台,积极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信息、合同指导、价格协调、纠纷调解等服务,引导农村产权依法、有偿、自愿和规范交易。目前,全市6个县(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实现交易120笔,交易金额9230万元,进一步激活了村级集体资产。当地还通过建立权益保障机制,把保护农民产权利益列为重大事项进行督查,确保土地流转的合法性,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股份联结机制,全市涌现出了普定“秀水五股”、平坝塘约村“合股联营、村社一体”、关岭莲花村“442”利益分配等模式。
解题 “四起来”书写脱贫答卷
“三权”促“三变”的生动实践,让安顺这片热土再次洋溢着改革的气息,安顺人血液中的改革试验精神再次被点燃。
“‘三权促‘三变的成效,简单归纳就是四句话,即农村资源活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农村产业强起来、美丽乡村热起来。”2016年6月5日,在中共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主办的“安顺市‘三权促‘三变改革研讨会”上,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在实地考察后如此总结。
记者采访中获悉,安顺全市共有6.23万亩集体土地、15.61万亩集体林地、300余处小型水利工程使用权入股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通过股权收益,2015年新增村集体经济收入2.03亿元,村集体经济积累50万元以上的村135个,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800个,剩余20.5%的“空壳村”今年底将全部消灭。
目前,全市引导8.9万农民变成了股东,入股农民人均增收1260元。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5810元增长到2015年的7402元。全市农村扶贫对象从2011年的74.65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34.4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8%下降到13.9%,先后有2个县、40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
在做强农村产业方面,该市已建成省级农业示范园区28个,乡镇农业园区实现全覆盖。沪昆、惠兴、安普高速公路及国道、省道沿线生态观光、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辐射带动了周边特色农业的发展,全市蔬菜、茶叶、水果、烤烟、中药材、生态畜牧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
当前,安顺正抓住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的有利契机,推广“1+N”镇村联动城镇化发展模式,涌现出小河湾等一批特色新村,滑石哨、桃子、浪塘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覆盖全市80%行政村。与此同时,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今年以来,共计接待人数1195.03万人(次)、同比增长55.23%,实现旅游收入113.63亿元、同比增长56.94%。(责任编辑/彭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