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以来,受国际天然橡胶供大于求的局面未根本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原油价格低位徘徊、美元持续走强等综合因素影响,全球天然橡胶市场价格阶段性波动加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胶价最低跌至9000元/吨,2009年初胶价开始反弹,2011年2月达到43000元的历史最高,此后价格急转直下,一路狂跌,下降到目前的10000元/吨左右,远远跌破生产成本。
以马来西亚为代表的产胶国都在面临胶价下滑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在中国,受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低迷的影响,农户扩大种植橡胶的积极性降到了低点,扩大种植的农户和单位极少,部分更新胶园改种香蕉、澳洲坚果、火龙果等其它农作物。初步统计,2015年底,中国橡胶种植面积为1720万亩,同比小幅下滑,产量同比减少5%,天然橡胶消费约减少1%,市场仍属于供大于求,天然橡胶库存增加。2015年底,青岛保税区的天然橡胶和复合橡胶库存为25.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83%;上海期货交易所年底库存达24.9万吨,同比增加59%。加上当年中国经济增长减缓,导致胶价一路走低。
天然橡胶价格的滑落,使得长期以来隐藏在产业深处的一些短板也随之显现。中国天然橡胶协会秘书长郑文荣提出,目前全行业严重亏损,按2015年平均价格计算,种植环节农垦每吨亏损9500元、民营4500元。由于价格持续下跌,初加工和贸易环节大多也处于亏损状态。据调查发现,2015年,多数胶乳收购站的收购量同比下降了40%、有1/3的初产品加工厂停产。同时,割胶工大量流失,虽然目前胶价止跌或被看好,但仍在亏本价里徘徊,难招来割胶工。以云南农垦集团下属企业江城公司为例,即使2015年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稳定胶农收入,但仍有部分胶工放弃岗位外出打工。该公司自2015年至今退岗胶工达107名、2016年因外出打工而未参加割胶技术复训的胶工达到632人。
胶价的持续下跌造成职工收入锐减、生活困难。云南垦区胶工平均产量约2吨左右,在当前的价格背景下,年收入也就2万多元,生产干胶少的胶工,生计出现问题。除此之外,国内弃割弃管现象凸显。2015年,被砍伐胶园达17万亩,在980多万亩投产胶园中,停产达140多万亩,延迟投产胶园达50万亩,停割胶园超过200万亩,未投产树丢荒弃管率达80%,农垦胶园施肥量减少60%之多,民营胶园处于饥饿状态。
郑文荣表示,由于越冬落叶不彻底,抽叶时间要推迟,2016年3月初胶树芽期出现倒春寒,投产期后延迟20天至一个月,2016年减产已成事实。继续受进口资源特别是低价混合橡胶无序进口的冲击,也影响了国内胶价的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