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文明

2016-07-21 16:51
南方周末 2016-07-21
关键词:欧洲人尼斯恐怖主义

南方周末评论员 朱迅垚

一个法国小女孩儿躺在尼斯深夜的街头,她的身上已经盖上了遮尸布,在她身体一旁,放着一只洋娃娃。

这是尼斯恐袭之后的一张现场照片,恍然间,让人想起2015年9月3日的一张著名照片:三岁的叙利亚小难民艾兰·库尔迪趴在土耳其海滩上,仿佛睡着了。他们全家偷渡希腊,而偷渡船只因超载沉船。

法国小女孩儿的照片没有广为传播,而海滩小男孩儿艾兰·库尔迪之死登上全世界几乎所有主流媒体的头条。

当时英国《金融时报》社评如此评论:“地中海难民事件应当激起一场有关良心与记忆的危机。如果欧洲人不能宽宏大量地回应那些到欧洲大陆寻求救助的人们,欧洲人就不能自称为文明人”。

这是欧洲主流政治话语的典型逻辑,欧洲人站在世界文明之巅,他们就必须“宽宏大量”,否则,这就有违欧洲人几百年来自诩的文明。这套文明包括以下教条:平等、博爱、人道主义、和平主义。

欧洲文明在其内部完成了历史逻辑的自洽,但在面临外来问题时,总显出理想主义的自负。它跳过现实政治的复杂性,以己度人,甚至自欺欺人,以至于面临欧洲式的文明危机。欧洲确实拥有璀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文明的单线思维里,我们既提供物质庇护,又提供文明宽容,人类推倒巴别塔,共同建设大欧洲,这难道不是我们共同要的吗?

可惜,社会民主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的政治正确在残酷现实中遭到无情戏弄。这两张照片堪称欧洲陷阱的最佳隐喻。海滩小难民之死拷问欧洲乃至全世界的良心,而法国尼斯小姑娘血洒街头则是更加无奈的文明之殇。文明总是试图怀柔野蛮,而野蛮却毫不领情,这就是现实欧洲的残梦梦醒。

要知道,这是法国18个月以来的第三次恐怖袭击,而整个欧洲,在过去两年里,的确要面临一个现实。他们接纳的难民数超过了过去十数年的总和,这已经永久改变了欧洲的人口版图与政治版图。与此同时,难民带来的社会治安冲突快速上升。而恐怖主义像病毒一样悄悄潜入欧洲,你完全不知道它会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爆发。

法国人心力交瘁地确保欧洲杯安保安全,却万万没想到在国庆日稍微松懈一刻便吃到了苦果,法国人苦心孤诣死守巴黎,却忽略了尼斯。即使恐怖主义组织已经认领了尼斯恐袭,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嫌疑人有可能只是临时起意。

恰恰是这样的恐怖主义更令人细思恐极,犯案者犹如突然恶化的癌细胞,事前几无察觉,病后快速发作,情报和安全部门防不胜防。

是时候了。欧洲必须反思移民政策与难民政策的各种隐藏漏洞,欧洲人必须打破他们单线条的文明就能怀柔野蛮的天真迷梦。数百年的启蒙运动让欧洲人对文明过于自信,对文明的力量过于自负。

当此之时,欧洲亟须保卫文明。孔子说,如果蛮族占领中原,但蛮族懂得了廉耻礼义孝悌忠信,这里依然是夏。如果夏人失去了廉耻礼义孝悌忠信,那么中原也就成了夷。欧洲的夷夏之辩,就是要分清谁站在文明一边,谁站在反文明的野蛮一边。

是的,夷夏之辩,本质就是文明与野蛮之辩。欧洲亦需得到世界其他文明体的支持,也应支持其他文明体保卫文明的斗争,别在反恐上玩双重标准了。在遇到真正的野蛮、邪恶与恐怖之时,全世界文明的力量都该联合起来。

猜你喜欢
欧洲人尼斯恐怖主义
本期人物:费尔南多·梅尼斯
轩尼斯门窗
防控跨国恐怖主义犯罪的困境及应对
比例原则在欧洲人权法院诽谤判例中的适用
商标权属于人权?——从欧洲人权法院判例谈起
略论当代恐怖主义问题的社会根源
漆与艺——一种欧洲人的视角
岌岌可危
让恐怖主义远离校园
关注恐怖主义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