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安宁,张 华,唐于渝,梁进社
(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2.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淮安223300)
1982年以来北京人口时空演变研究
蔡安宁1,2,张华1,唐于渝1,梁进社1
(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2.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淮安223300)
摘要:利用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北京1982~2010年间的人口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外来常住人口的增加是城市人口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北京人口呈火山口型的分布格局虽然没有改变,但已由尖锐单峰式火山口型向较低缓多峰式火山口型分布格局转变,人口呈圈层梯度推移式辐射扩张和沿放射状干道外向发展;核心区人口逐步向外疏散,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人口不断集中;外来常住人口居住地空间分布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主要分布在近郊区的乡镇街道,形成围绕核心区的反“C”字形的环状分布带。城市化快速发展、多元化城市定位、产业结构调整、低层次产业吸引、城市规划引导是北京人口时空演变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时空演变;人口普查;北京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人口的时空分布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1-3]。对北京人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量增长、空间分布、人口迁移、集聚和扩散、外来人口等方面。在城市化大背景下,北京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既遵循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也遵循世界首都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更有自己比较特殊的规律。胡兆亮认为高度集中的权力体制,强烈的首都情结,庞大的全国人口规模,这独具一格的比较优势使得北京具有一般城市罕见的超强集聚力,催生人口规模膨胀,带来了人口问题[4]。李国平认为北京人口发展面临规模过大、布局不合理等突出问题[5]。黄荣清认为人口问题与其说是人口规模问题,不如更确切地说是人口空间分布问题[6],并从居住地、工作地和昼夜人口比分析北京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7]。对北京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演变研究,一般是按照三大圈层(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来进行的,不同阶段,不同圈层地域的人口增长存在极大差别[8]。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开始了郊区化过程[9],已形成中心城区人口不断减少,近郊区人口快速增长、远郊区人口低速增长的区域差异格局[10],城区平均人口密度是近郊区的近10倍,而近郊区人口密度又是远郊区县的10余倍[11],人口空间布局过密与过疏并存,居住和就业空间严重错位[5]。1990年代以来,北京人口郊区化的幅度加大、速度加快,人口增长过程的差异性大于相似性,异质性特征日渐突出[8]。2000年代以来,北京人口形成一个圆环加上走廊的快速发展区域,即核心区的人口密度小幅下降,而紧邻核心区外围地区的人口密度快速增加,在广大的远郊地区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以新城为核心的城镇周边以及几大交通走廊沿线,外围交通条件较为落后的地区人口却在减少,表现为大尺度的集聚,小范围的扩散[12-14]。短期内人口以面状扩散的方式不断向近郊区已完成城市化的地区和中心城区集聚,长期内人口分布将向整个区域均衡化发展,受到地形的影响,人口将采用点状跳跃式扩散至远郊区县的城镇区域和卫星城镇[15]。自1982年以来,北京核心区人口分布趋于疏散和合理,城市功能拓展区趋于集中和不均衡[16]。由于集聚的经济性引发的集中效应远远大于集聚的不经济引发的扩散效应,导致北京人口持续不断的增长[17]。
以上研究,虽然对北京的人口时空演变做出了较详细的研究,但缺乏最近10年来北京人口时空演变的新特点,而近10年北京人口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进行了新的重组和分异。本文以第六次人口普查乡镇街道数据为基础,结合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来研究北京人口时空演变特点,为北京人口时空布局提供参考。
首先,根据2006年出台的北京市“十一五”功能区域发展规划,将北京市16个区县划分成了四大功能区: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西城)、城市功能拓展区(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城市发展新区(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和亦庄开发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
其次,选取乡镇街道为基本空间单元作为分析底图。因为北京市经济普查和基本单位普查均以乡镇街道为最小空间单元进行统计,数据资料准确性高。考虑到乡镇街道的行政单元区划变化较大,以2006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公布的北京市行政区域界线基础地理底图,利用ArcGIS10.2为平台,对相关街道进行过边界调整、更名、合并与拆分,建立1982、1990、2000、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的空间数据库。
图1 北京1982~2010年人口增长图资料来源:2011年北京统计年鉴。
北京作为全国首都,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1982~2010年期间,全市常住人口从1982年为935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1961万人(图1),共增加了1026万人,年均增长36.68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78%,人口密度也相应的从562人/km2增加到1195人/km2。全市户籍人口从1982年为917.8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1257.8万人,共增加了340万人,年均增长12.14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17%。全市常住外来人口从1982年为17.2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704.7万人,共增加了687.5万人,年均增长24.55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4.74%,是户籍人口增长量的12.58倍。2010年常住外来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5.9%,常住外来人口的增加是城市人口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
(一)人口空间分布总体特征
整体来看,北京人口形成火山口型的环形分布格局(图2)。在北京城中心是故宫和天安门广场所在地,居住人口较少。在5~25km属于是人口居住的最密集区,特别是在三环至五环之间,人口居住最多。近年来,在五环之外也出现大型居住区如回龙观、天通苑、望京。在距离天安门35、50、70km处,即新城所在地的街道人口密度较大,如顺义、房山、怀柔、平谷、密云。
图2 2010年人口普查密度分布图(横坐标km、纵坐标人/km2)
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北京全市二环以内大约135万人,约占6.89%;二三环之间大约234万人,约占11.97%;三四环之间大约262万人,约占13.39%;四五环之间大约329万人,约占16.79%;五六环之间大约529万人,约占27.02%;六环之外大约468万人,约占23.93%,形成以环线居住的分布特点。
近30年北京人口分布变化表现为由尖锐单峰式火山口型分布格局向较低缓多峰式火山口型分布格局转变(图3)。距离天安门5km的人口密度从1982年最高为59210人/km2,到1990、2000依次下降为51674、39774人/km2,但2010年又稍微上涨为40887人/km(2图3)。核心区内人口密度下降的街道增多,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人口密度增加的街道增多,说明核心区人口向外疏散,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人口不断集中。
(二)基于功能区的人口空间演变
北京人口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城市功能区域的增长特征有差别(表1)。首都功能核心区在1982~2000年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一直在下降,人口数量从241.8万人下降到211.5万人,人口下降了30.3万人,年均下降1.69万人。人口密度从26173人/km2下降到22887人/km2,下降了3286人/ km2。但是在2000~2010年十年间,人口变化的出现了新现象,人口数量和密度却呈上升趋势,人口增加了4.7万人,人口密度上升了519.4人/km2。这30年间,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在市域总人口相对比重一直在下降,从26.2%下降到11%。
城市功能拓展区近30年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和人口相对比重一直在增加,人口数量从284.0万人增加到955.4万人,共增加了671.4万人,年均增长23.9万人。人口密度从2226人/km2增长到7488 人/km2,增加了5262人/km2。人口相对比重从30.8%增加到48.7%。其中:1982~2000年人口相对比重增加较快,从30.8%增加到47.1%,年均增加19.7万人。但是2000~2010年中,人口相对比重增加较慢,从47.1%增加到48.7%,仅增加1.6百分点,年均增加17.6万人,人口增长开始变慢,但仍然是人口转移的主要地区。
城市发展新区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一直在增长。人口数量从250.7万人增长到603.2万人,共增加了352.5万人,年均增长12.6万人。人口密度从398人/km2增加到958人/km2,增加了560人/ km2,其中,1982~2000年间人口增加较慢,年均增长5万人,2000~2010年以来,人口增加迅速,年均增长26.2万。人口相对比重在2000之前处于不断下降,之后不断增长一直达到30.8%,此阶段开始成为人口转移的主要地区。
图3 人口密度与天安门距离(人/km2,km)
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一直在增加,但人口相对比重却一直处于不断下降中。人口数量从146.5万人增长到186.4万人,人口增加了39.9万人,年均增长2.21万人。人口密度从167.5人/km2增加到213人/km2,增加了45.5 人/km2。人口相对比重从15.9%下降到9.5%。
(三)基于乡镇街道的人口空间演变
1982~2010年期间,常住人口增加的乡镇街道主要集中在二环之外的首都功能核心区街道,城市功能拓展区几乎全部的街道和城市发展新区的北部、东部和南部街道以及城市发展新区的区政府所在地及其所在的街道,形成一个围绕旧城区外围的圆环形状和沿主要的对外交通线延伸的走廊(图4)。
常住人口减少的乡镇街道主要集中在首都功能核心区中二环以内除白纸坊的街道,而城市功能拓展区的建外、朝外、三里屯、酒仙桥、永定路街道和城市发展新区的西部部分街道以及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大部分乡镇街道人口也减少(图4)。
表1 1982~2010年北京市各区域人口变动状况
(四)外来常住人口空间分布
北京是一个流动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常住外来人口是指在京实际居住半年以上的、非户籍人口的流动人口。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数量大、增速快。1978~2010年,以直接就业为目的常住外来人口数量总体上不断上升,从21.8万人增长到704.7万人,以每年22.34万人的速度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高达11.5%,远远高于北京常住人口年均2.6%的增长率。
外来常住人口居住地空间分布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从乡镇街道角度来看,外来常住人口主要分布在近郊区的乡镇街道,形成围绕核心区的反“C”字形的环状分布带(图5)。外来常住人口数量最多的前五大街道为昌平区的北七家镇、东小口地区、回龙观地区、朝阳区的十八里店地区、大兴区的旧宫街道。外来常住人口数量最多的五个区域是朝阳、海淀、昌平、大兴、丰台。外来常住人口比例最高的前五大街道为:海淀区的万柳、朝阳区的十八里店和崔各庄、昌平区的北七家镇、朝阳区的王四营。
图4 1982~2010年北京乡镇街道常住人口变化资料来源:北京市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查。
图5 2010年外来常住人口占本街道常住人口比例分布图资料来源:2010年北京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一)快速城市化是北京人口时空演变的大背景
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3%,大量的农村人口正逐步向城镇转移,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在此大背景下,北京又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具有强大的比较优势,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全国各地人们涌向北京。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北京外来常住人口已经达到704万人,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和首都巨大的比较优势存在,依然会吸引大量的人口向北京集聚。
(二)多元化功能定位是北京人口时空演变的主要原因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其多元化的城市功能定位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各方面的人才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导致大量人才向首都的聚集,出现人口规模膨胀的现象。例如,作为党政军首脑机关和中央各部委所在地,北京具有国内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独特政治优势;作为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城市,北京成为享有崇高声誉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邦交国家使馆和国家组织驻华机构所在地,北京是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的主要发生地;作为高精新技术创新研发基地和全国高等教育中心,北京当之无愧地成为国家创新中心。由于这些多元化的城市功能定位,使得北京在教育、文体卫、水利环境、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方面就业比上海多53.1万人,在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方面就业比上海多22.5万人,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比上海多112.2万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就业比上海多7.5万人[18]。
(三)产业结构调整是北京人口时空演变的核心动力
20世纪80年代,北京围绕“两个中心”和“四个服务”的战略定位,开始第一次产业结构调整,从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调整。21世纪以来,以提升产业素质为核心,北京进行了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使得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方向演替。北京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搬迁和改造高能耗、高污染、高耗水的工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及高技术产业,引导人口空间集聚和分散。例如,自1985年开始,对污染和扰民严重的企业实行向郊区整体转移,如纺织、铸造、锻造、热处理、电镀等行业。为了迎接奥运会,对首钢、东南郊的化工区和四环路以内200家左右污染企业全部实行搬迁。为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建设金融街和CBD,造成二环以内除白纸坊街道外的23个街道以及二环外的建外、朝外、三里屯3个街道,人口大量减少,近30年来一共减少了553817人。其中,金融街街道人口减少最多,共减少66614人。
(四)低层次产业吸引是北京人口时空演变的诱因
1982~2010年间,北京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从28.9%增加到75%,从业人员从1982年的191.5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767.5万人,共增加576万;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从1982年的228.6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202.7万人,共减少25.9万;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从1982年的115.1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61.4万人,共减少53.7万。尽管北京产业结构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许多产业仍然还停留在粗放式、高能耗、低效益的基础上,尤其是一些低层次的产业吸引着大量的外来常住人口。这些低层次产业包括建筑业、小商品批发、建材批发、服装批发等行业。产业是人口依存的载体,低层次产业的分布影响着外来常住人口的分布,可以说,北京人口增长过快的诱因是经济增长方式还过多依赖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和吸纳外来人口为主的与城市功能定位不匹配低层次产业的增长。很显然,北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采取许多措施来控制低端产业的人口容量。首先,实施“以业控人”。清理小业态,规范传统服务业,如餐饮、美容美发、洗浴、各类百货、食品、建材等行业。严格审查违法营业执照,尤其是对违法建筑内从事经营活动和纳入拆迁范围的经营活动进行严查。其次,实施“以房管人”。楼市限购、清理地下空间、清理蚁族集聚地、清理打工子弟学校。再次,实施“以证管人”。停办外来人口暂住证和营业执照、办理进京通行证,限制外来车辆进京。收紧进京指标和非北京籍学生设年龄线,毕业生留京逐渐减少。另外,采取公交地铁涨价,提高日常生活成本,鼓励用人单位使用北京籍的劳动就业者等措施。
(五)城市规划是人口时空演变的强制力量
虽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人口数量屡次被突破,但是城市规划依然是城市发展的龙头,也是城市人口时空演变的强制力量。1982年的城市规划规定60至100公顷(3至6万人)的居住区作为基本单位。每个居住区划分为若干小区。团结湖、劲松、方庄、左家庄等居住区形成人口居住集聚区。1992年的城市规划提出了要改变人口和产业过于集中在市区的状况,城市建设的重点逐步从市区向远郊区作战略转移,市区建设要从外延扩展向调整改造转移。北京主城区人口开始下降,城市发展进入郊区化阶段,人口和部分城市功能开始向郊区扩散。2004年的城市规划提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11个新城共同构成中心城区的反磁力系统,来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许多大型的居住空间和商业空间,新城人口开始增加,成为人口和产业集聚地。“十三五”期间,要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渐次有序引导把北京人口随产业外迁向河北转移,带动北京人口有序疏解。
采用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北京1982~2010年间的人口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
1.从时间看,北京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很快,外来常住人口的增长是北京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全市常住人口从1982年为935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1961.2万人,年均增长36.68万人。2010年外来人口已达到704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5.9%,年均增长24.55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4.74%,是户籍人口增长量的12.58倍。
2.从空间看,北京人口整体分布形成火山口型的环形格局,近30年人口变化表现为尖锐的火山口分布格局向较低缓的火山口分布格局转变。在5~25km属于是人口居住的最密集区,特别是在三环至五环之间,人口居住最多。在五环之外也出现大型居住区如回龙观、天通苑、望京。在距离天安门35、50、70km处,新城所在地的街道人口分布较大,如顺义、房山、怀柔、平谷、密云。近30年来,首都核心区人口不断向外疏散,城市功能拓展区和新区人口不断积聚。
3.1978~2010年,以直接就业为目的外来常住人口数量总体上不断上升,从21.8万人增长到704.7万人,其居住地空间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城市功能拓展区的乡镇街道,形成围绕核心区的反“C”字形的环状分布带。
4.机制看,快速城市化是人口时空演变的大背景、多元化功能定位是北京人口时空演变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调整是人口时空演变的核心动力、低层次产业是人口时空演变的诱因、城市规划是人口时空演变的强制力量。
总体来说,北京的人口规模继续在扩大,如何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如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疏解人口,在当前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依然是重大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陈一夫,李豫,孙彦.北京人口与城市发展[J].城市问题,1991(6):34-37.
[2]刘志.北京人口调控的战略要点[J].前线,2013(2):59-61.
[3]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课题组.怎样破解北京城市人口过度聚集压力难题[J].前线,2011(2):51-53.
[4]胡兆量.北京人口规模的回顾与展望[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4):8-10.
[5]李国平,席强敏.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北京人口有序疏解的对策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5(2):28-33.
[6]黄荣清,段成荣,陆杰华,等.北京人口规模控制[J].人口与经济,2011(3):24-36.
[7]黄荣清.1980年代以来北京市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分布的变化[J].人口研究,2005,29(5):19-26.
[8]冯健,周一星.1990年代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最新变化[J].城市规划,2003,27(5):55-63.
[9]周一星.北京的郊区化及引发的思考[J].地理科学,1996,16(3):7-15.
[10]冯健,周一星.近20年来北京都市区人口增长与分布[J].地理学报,2003,58(6):903-916.
[11]王雯菲,张文新.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人口分布及其演变[J].人口研究,2001,25(1):62-66.
[12]张尔薇,李力.2001—2010年北京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与机制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12(5):13-18.
[13]王静文,毛其智.北京城市近10年人口分布演变态势分析[J].北京规划建设,2010(1):131-137.
[14]饶烨,宋金平,于伟.北京都市区人口增长的空间规律与机理[J].地理研究,2015,34(1):149-156.
[15]俞路,张善余.近年来北京市人口分布变动的空间特征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6(1):7-12.
[16]张耀军,刘沁,韩雪.北京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动研究[J].人口研究,2013(6):52-61.
[17]张真理,罗瑞芳.北京人口调控的反思与转型[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5):6-11.
[18]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The Spatio-Temproal Evolution of Beijing Population Since 1982
CAI An-ning1,2,ZHANG Hua1,TANG Yu-yu1,LIANG Jin-she1
(1.School of Geograph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875;2.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Huaian,223300)
Abstract:By using ArcGIS spatial analysis technolog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o-temproal evolution of Beijing population based on the third,fourth,fifth and sixth population census of Beij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1)Beijing has a large population and fast population growth.The main reason why the city population scale is that increased foreign resident population.(2)The spatial pattern of Beijing population formed volcano mouth as a whole.Which has undergone“a single peak volcano type”to“multi peak volcano type”reconstruction process.The outward expansion radiates as a circle and along multiple main streets.The population move outward in the core area while the population is concentrated in the city function development area and the city new district.Distribution of foreign resident population has an extensive dispersion with localized concentrations.It shaped the inverted“C”around the core area of city.(3)The mechanisms of the spatio-temproal evolution have the rapid urbanization,diversified functional orientation,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the low industrial levels and the urban whole planning.
Key words:Spatio-temproal evolution;Population census;Beijing
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672(2016)04-0001-08
收稿日期:2015-12-02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2015KJJCB30);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YETP0290)。
作者简介:蔡安宁,男,江苏淮安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淮阴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规划;张华(通讯作者),男,湖北松滋人,北京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地理、人口地理;唐于渝,女,重庆北碚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发展;梁进社,男,陕西咸阳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济地理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