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银川供电公司 朱燕
“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电子对账功能的探索与实践
国网银川供电公司 朱燕
在电费资金对账中,面对海量数据,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核对并找出差异数据,提高工作质量,降低人员工作强度,是我们要致力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提出在“SG186”系统增加到账确认功能,与银行协商解决对账标识问题,实现了电费资金核对的信息化管理。
电费资金 对账 探索 应用
在电费管理中,快速准确地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对于核查银行到账与企业记账是否相符,找出未达账项,并提供准确、完整的信息以便相关人员催收、落实,调整未达账项以反映企业真实的银行存款情况,从而对电费的及时、完整收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电力企业客户的用户数量庞大,每个月的银行账目核对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存在对账周期长、人员工作量大且提供的银行余额调节表信息不准确、不完整等问题,不便于未达账项的落实和催收。因此,如何提高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电费资金安全管理成为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结合“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现有功能和电费资金对账要求,我们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即开发电子对账功能,利用收费人员录入的进账单和从银行获取的对账文件通过到账确认功能完成银行账和核对工作,对不明款项发起相应的账务核实处理流程,形成闭环管理。
(1)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增加到账确认功能,使供电企业与银行对账工作前移。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增加了强制到账确认功能,并在到账确认功能中设置了银行回单手工导入和系统自动获取两种方式,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与财务管控系统进行实收数据交互,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每日自动从财务管控系统获取前一天银行电费账户的入账明细数据,营销账务处理人员可依据每日各银行电费账户的存款明细数据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日实收表报信息比对,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进行二次销账,将供电企业与银行对账工作提前至营销环节,同时,将每月月底对账前移为每日对账,减少月底对账的工作压力。
(2)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设立银行信息汇总表与财务管控系统银行账建立了明细对应关系,为电费账务人员与银行对账提供了依据。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新增了银行信息汇总查询功能,通过出纳进账报表编号、入账时间、回单金额、银行帐号、收费报表编号、制证人、制证时间、财务管控凭证编号等字段信息,查询出月度账期内所有完成到账确认后,并传递至财务管控系统所有凭证的银行明细,电费账务人员可根据此银行明细表与财务管控系统中产生的汇总凭证进行账务核对,并最终进行银行明细的确认与余额的调节。
(3)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到账确认环节新增“转不明款”功能,为银行电费账户的不明账款提供了必要的查询条件与记账依据。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新增了“转不明款”功能,用于处理每月月底银行已发生的收款业务,而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并没有产生实收日报信息的账务。电费账务人员在无法确认银行到账款项的来源时,可使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转不明款”功能,按笔生成暂挂不明款收入,次月在规定处理时限内查明款项的来源后,进行“不明款”销账处理。
(4)调整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实收业务关账的会计期间,由原来的次月6日改为每月最后一天,与财务管控系统会计期间保持一致,杜绝了次月因账期不一致而产生的手工调账制证工作。
(5)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新增了预收管理查询功能,系统每月1日按照自然月区间,自动将所有用电客户上月发生的电费账务数据更新记录至预收统计表,按照单位可以统计用电客户每月预收电费的账务情况,包括上期结余、本月预收、本月冲抵退费、本月结余等相关数据,改变了以前预收电费只能进行滚动实时查询而无法按期查询余额的现状。
(6)规范现金解款进账单填写及用电客户电费“资金对账标识”录入,确保电费资金对账的准确性。
各供电营业厅的收费人员收取电费资金,当日进行现金解款后,都会汇入供电企业在银行设立的电费账户。然而,供电营业厅数量众多,每日现金进账笔数可观,营销与财务对账耗时费工,准确性差。通过分析比对各大银行的进账单格式,制定了现金解款进账单填写规范,明确了“资金对账标识”的产生原则与填写标准,规范各供电营业大厅收费人员现金解款操作行为,同时借助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与各大银行业务往来的便利条件,有效约束银行柜台人员准确录入电费资金的对账标识,确保现金解款“资金对账标识”的电子数据信息准确地从银行系统传递至营销业务应用系统。
用电客户通过在银行设立的企业银行账户以转账或网银划转方式向供电企业支付电费资金,由于缺少“资金对账标识”作为核对唯一标识号,导致大量电费资金无法自动对账,电费账务处理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较低。通过对用电客户以银行账户转账或网银划转方式支付电费资金的单据进行比对分析,锁定了付款方名称、付款账号、开户银行、支付电费金额、支付时间五个关键要素作为用电客户“资金对账标识”。供电营业厅收费人员依据用电客户提供的电费转账单据,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一次销账环节规范录入转账单据上的付款方名称、付款账号、开户银行信息。如此,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用电客户一次销账记录就与财务获取的用电客户在银行支付电费转账记录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实现了营销与财务数据的自动交互校核。
电费资金电子对账功能模块于2013年11月份完成设计开发,成功部署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及财务管控系统生产环境,并于2014 年1月份在国网宁夏电力公司所属6个地市公司营销电费账务管理工作中全面推广应用,通过半年来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1)实现到账确认线上管控,发挥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对电费资金监控管理的作用。基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增加了到账确认的相关功能,营销稽查监控系统依据增加的数据字段,增加了到账确认率、二次销根及时率、“资金对账标识”录入准确率及系统凭证生产率四项监控校核指标,填补了以往电费实收账务统一线上管控的空白,通过对指标的管控,一方面加快了电费资金的归集速度,另一方面有效降低了电费资金的财务风险,真正实现了“大营销”体系建设后统一记账,统一对账,统一管控,高效运作的建设目标。
(2)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到账确认功能的优化,不仅大大减少了营销与财务之间的手工凭证的制证量,同时将供电企业与银行对账工作前移至营销环节,通过信息化系统自动核对到账信息进行确认,降低了银行记账的差错率。
(3)营销业务应用系统银行明细汇总表的建立为电费出纳提供了银行明细账的记账依据,电费出纳依据营销业务应用系统银行汇总明细表建立电子银行存款明细账,无需进行手工明细账的逐笔登记工作,同时,电费出纳每月月底不再进行银行手工对账,工作量减轻了95%。
(4)实现电费资金的全过程管控,账务实现全闭环管理。通过信息化系统完成电费收费日结、收费解款、解款确认、到账确认步骤,电费实收及账务处理全过程闭环线上管理,实现了对电费资金的全过程量化监管和控制,有效降低了电费资金的财务风险。
(5)银收企未收的未达款项完全线上管控。通过对电费资金进行到账确认,月末未进行确认的银行回单信息一目了然,电费账务人员通过“转不明款项”操作,将款项转至相应的财务科目,确认款项的来源后,再转回正确的财务科目,保证了每个银行电费账户对此类款项形成连续的、可查询的管理方式,确保了电费账户资金信息准确性与真实性。
(6)提高了电费入账信息的查询效率,极大缩短了退费工作的处理时限。通过营销业务应用系统银行回单查询功能,可按月检索出每个银行电费账户进行到账确认的电费的金额、到账日期,收费员信息、日报编号、财务管控凭证号等重要信息,电费账务员、实收审核员可随时进行查询,追溯用电客户交纳电费资金的历史情况,改变了以往需要手工翻阅大量凭证的查询方式,极大地缩短了用电客户等待退费的时间。
电费资金电子对账模块的应用提升了国网宁夏电力公司整体电费账务处理的电子化水平,大大减少了营销与财务之间的手工凭证的制证量。系统化收费日结、收费解款、解款确认、到账确认实现了闭环式实收及账务处理,实现了对每笔电费资金的状态跟踪,实时监控营销系统在途资金现状,减少了资金的在途时间,直观地反映了电费回收情况,从而提高了资金安全防范能力。
[1] 励文杰.大型数据库ORACLE数据库的优化设计方案[J].科技风,2011(19).
[2] 唐长红.基于Web Services技术的科技管理工作流系统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11(01).
F719
A
2096-0298(2016)07(b)-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