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社会科学院 王会芝
经济新常态下的绿色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
天津社会科学院 王会芝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开始进入到经济“新常态”。“新常态”下服务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特征,而绿色服务业的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重要支撑。本文探讨了“新常态”下绿色服务业发展的途径和模式,并对未来绿色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绿色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相关理论支持。
新常态 绿色服务业 发展模式
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服务业的发展与扩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表现。我国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迅速,2012年~2014年,我国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连续三年高于同期GDP增速和第二产业增速,2014年我国的服务业增加值为30.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48.2%,比“十一五”末期高出5%左右,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此外,2014年,我国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占就业总量的40%,高出2010年5%左右。无论从服务业的增速还是就业比重方面,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提前实现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目标。从国际水平来看,我国服务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01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仅次于美国,超过了日本。
发展服务业可以有效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此外,服务业的大力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和必然选择[1]。因此,服务业的大力发展对于我国重构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经济向“新常态”过渡,急需增大服务业发展的规模,提升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之一,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2]。我国服务业的资源消耗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在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同时,应努力减轻其对资源的消耗,减轻服务业增长产生的生态环境压力,实现服务业的绿色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模式。服务业绿色转型是新常态下服务业发展的重点,绿色服务业强调在不损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通过绿色服务替代传统服务,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减缓对生态环境的压力[3]。绿色服务业的发展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重要支撑。
2.1 加速发展绿色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的重点行业主要包括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以及专业性质的服务行业。在开展绿色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鼓励发展绿色金融业。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在投融资决策中将潜在的环境影响纳入考虑,将与环境影响相关的潜在风险、成本以及回报都纳入决策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环境保护。加快发展绿色金融,首先应建立健全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完善和修订,推动金融业务结构的调整,通过实施绿色金融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其次,建立新型的贷款评价指标体系。将环保参数等指标纳入现有的会计核算指标体系中,将生态环保意识纳入信贷的决策环节。对有利于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给予低利率的贷款优惠,而对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项目给予高利率贷款限制。最后,应鼓励绿色金融产品的推出,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以及绿色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创新,加快建立为绿色金融和绿色技术投资的基金产品,开发资源再生和环保产业相关的信贷业务与保险产品等。
第二,推动绿色物流业的发展。加快绿色物流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在物流业领域,优先对具有绿色物流理念与行动的企业给予税收、市场准许、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激励与优惠政策,为绿色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二是加快绿色物流业公共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按照绿色物流的理念对物流规划进行整体设计,并对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进行规模、布局和功能方面的整合改造,提高现有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三是我国在物流业领域的研究以及教育等方面较为落后,缺乏高级物流人才,因此,政府应支持和引导绿色物流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一方面积极支持绿色物流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加强企业与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强应用性绿色物流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四是制定较为严格的绿色物流管理机制以及相应的产品标准。
2.2 积极发展绿色生活服务业
第一,绿色销售业。在产品促销方面,改进销售方式,融入生态环保意识,尽可能将销售做到可翻新、可重复利用,同时到无纸化、低消耗的促销方式,并反馈绿色消费的零距离对接。在营销方式方面,选择电子交易平台进行销售和消费,并选用绿色物流与电子交易相互配合的销售消费方式,以更好地推动绿色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绿色商业。发展绿色商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积极推进新能源材料和节能灯具等节能产品和设备的使用,减少能源与资源的消耗,注重可再生能源以及无污染材料在商业中的应用;(2)大力倡导能源的循环利用,为冷冻系统提供余热回收装置,使用蓄能电梯等。同时,通过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节水装备等方式,降低水资源的使用量。
第三,绿色采购。开展绿色采购,鼓励企业购买环境友好型产品,引导消费者实行绿色消费。在推动绿色产品采购过程中,开展信息技术的使用,形成耦合采购方式与供应商的信息交换体系,这样一来,供应商可以掌握商贸企业对绿色产品的现实需求和社会变化趋势,以便供应商对企业的发展进行长期的可持续规划。加大对绿色产品的生产投入,形成有规模的绿色产品供应商群体。
第四,倡导绿色消费观念。绿色消费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保证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因此应大力倡导绿色消费,通过媒体、网络进行宣传,引导并鼓励消费者展开绿色消费,建立绿色采购通道,开展多样化的绿色消费模式,创建绿色服务途径。另外,应提高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知识水平,通过绿色消费知识教育,向消费者推广绿色消费,提高消费者绿色环保意识。消费者通过掌握绿色产品的相关知识,如绿色标志、绿色包装等,才能提高其对绿色产品的辨别能力和购买能力,并有效的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此外,应鼓励消费者适度消费,倡导鼓励循环消费,减少消费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通过减少浪费、产品的循环式消费利用以及消费品的回收利用,可以有效地减轻消费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和压力。
2.3 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
培育壮大服务业的新亮点,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科技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健康养老、文化休闲、医疗保健等新兴服务业,推进健康养老产业的模式创新发展,建立养老服务与医疗、生态旅游等产业相融合的养老产业集聚区。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推动软件信息产业的服务支撑能力,扶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信息和数字内容的服务业。
3.1 制度保障是绿色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通过制定财政补贴、减免税收、信贷优惠等政策,鼓励绿色服务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推广,逐步形成绿色服务产业,这既满足了社会的绿色需求,又能实现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相应完善的法律规章,加强对绿色服务业市场的监督管理,为绿色服务业提供公正透明开放的市场,保障绿色产品的畅通。通过取消财政补贴、收取排污费等政策,促使部分服务业逐渐退出高耗能、高污染的业务,将其逐步转移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通过制定与绿色服务业相关的发展规划,将生态环境指标融入服务业发展规划中,如制定绿色物流发展规划时,应从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物流系统进行提升,还应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在包装、运输、储存等过程中,体现出生态环保理念。
3.2 资金保障是绿色服务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拓展服务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以政府投资为引领、民间投资为主体、外商投资为突破,实现政府资金、民间资本以及外商投资共同推进绿色服务业的发展。还要逐渐加大政府资金对绿色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搭建绿色服务业融资担保平台,引导金融机构逐步增加服务业的贷款规模,加大对符合条件的重点服务业的授信额度。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渠道筹集资金。
3.3 科技保障是绿色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构建低碳生态服务业领域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便捷的公共技术和资源。设立低碳生态服务业科技促进专项基金,采取计划资助、财政补贴、税收抵免等财税政策促进服务业发展,并通过政府资金的介入,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绿色生态服务业,推进服务业高级化,提升服务业的科技含量。搭建科技型服务企业的融资平台,解决融资瓶颈。积极发展风险投资,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服务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引进风险资本运作现代服务业,培育风险资本运作的市场环境,建立风险资本的引入和退出机制。
3.4 人才保障是绿色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力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以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促进绿色服务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鼓励高校设立信息服务、专业设计、旅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相关专业,全面建立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培养及储备体系。支持服务业企业和机构建立大学生实创基地,鼓励现代服务业企业积极引入专业性人才,对引入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给予政策与奖励支持,以全面建立现代绿色服务业高级人才引进的激励体系。
[1] 夏杰长.推进新型城镇化要高度重视发展绿色服务业[J].中国发展观察,2013(8).
[2] 王珂,秦成逊.基于生态文明的现代服务产业发展模式探析——以云南大理为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
[3] 夏晶,吕根法,钱瑜.服务行业的环境影响及其对策[J].四川环境,2003,22(1).
F719
A
2096-0298(2016)07(b)-003-02
王会芝(1984-),女,河北保定人,博士,天津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预测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低碳发展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