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屿汀
青年艺术家
背景与前提
八五美术思潮开始,中国艺术界缩短了从“现代”到“当代”的距离。以至于在短短三十年间,艺术家们经历了欧美艺术家百年间的演变历程。与此同时,对于这一种“革新性”的势头,质疑从未有停止。
油画等媒介从西方被人们逐渐开始认同。在全球性的语境下,西方对于话语权的绝对掌握的确让东方艺术家困惑不已。这不仅仅是中国的状况,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同样受到猛烈的冲击。从“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路线到“中国梦”的崛起,“中国画”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被强硬的推送到前线。但是从谷文达的“实验水墨”再到今天的“当代水墨”,一批真正的文化守护者从未放弃抵抗,从未放弃对这种荒谬的“伪文人情怀”的抵制。
一个国家的某种变化,通常是与大环境相关的,而“经济发展”是一切的导火索。八十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之下,西方文化思潮正式踏进国门。与此同时,中国在经济上的迷茫导致社会气氛极度压抑。以胡耀邦和赵紫阳为首的一批领导人推动之下,中国对于开放国门的决心异常坚决!在艺术界,艺术青年决心用“直接”的方式,抒写艺术史的一段空白。这其中,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有两点是最重要的改变核心。去界限化,以“表达”为中心和去大师化
其中第二点“去大师化”,从杜尚开始,艺术正式开始了“反权威”性,但是实际上,早在印象派开始,画家就已经开始了“反权威”,甚至可以说,从印象派开始,绘画就已经开始了“反大师化”。这种反大师化,便是使绘画开始脱离大师的条条框框,脱离种种对于“好绘画”的审美,让绘画更加接地气,更加回归本质,在这里我不做过多的分析与陈述。我的另一篇文章“伤痕的转变,绘画的反大师回归”做出了详细的探讨。
而第一点“去界限化”,实际也是文人墨客口诛笔伐的焦点。从八五开始,这一场“去界限化”的文化认同,影响了许多保守派的核心利益,同时使得以中国画为主要阵地的艺术家与学者争论不休。而在今天,当我们站在一种国际性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毫无疑问,这种辩论是非常“虚伪”以及“荒谬”的。
何为“文人情怀”
这一场对于“东方文化融入西方文化”的抵抗,文人墨客们义正言辞的用“保卫中国的传统根源”进行批判,最终在互联网为主导的“数据时代”中,很自然的消失了,但是余波仍存,并且一直影响到今天的青年。
实际上,我认为对于文化和传统的尊重与学习,这些文人墨客们是不理解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复制”,这一社会趋势也深深的影响这些“正义”的文人墨客。
中国古人常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新艺术流派的产生和新艺术价值观的横扫,无一例外都是在摸透了之前的艺术脉络,进行“反权威”的革新。你并不能说这些“革新者”是挑衅之前的历史文化,恰恰相反,正是由于这些斗士的争取,让艺术世界一直都在涉足未知的区域并且处于“鲜活”状态。
因此,我认为真正的文人情怀便是“尊重”。尊重这个时代的变化,让艺术与文化与时俱进,表达“今天的呼吸”。同时具备深刻性与批判性,这种深刻与批判是很纯粹的,很纯粹的审视这个世界。这种尊重绝非“复制前人”,也绝非复制前人的“笔墨”。说的再直接些,今天真正的文人墨客,理应是走在时代前头的斗士。八十年代之后的“文人情怀”被“直接化”了,音乐界和文学界分别出现了崔健与王朔,美术界出现了各种“群体”,如“厦门达达”。而,当年不可一世的诗人群体里,出现了“直接”且深刻的北岛,这种变化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直接关系。
上述的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具有文人情怀。他们尊重文化,但是也不忽视“当下”,他们对于传统的态度不是复制,而是让传统“活”起来,让传统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当下的时代。试想,如果这些“革新精神”在一夜之间不复存在,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将被彻底切断,艺术世界将失去“流动性”。
对于东西方艺术的“答案”
互联网开始的数据时代让全世界连接在一起,这使得讨论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或“排斥”显的很单薄。
三十年前,西方思潮“激发”起了中国青年强烈的探知欲望。在当时,讨论这个问题是有“土壤”的。中国的“50”后与“60”后的成长环境和童年记忆都是“本土化”的,所以当面对西方文化,面对完全不同的体系,当时的青年迫切的希望找到它的“关联”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从“80”后开始一直到今天的“90”后,整个成长环境完全的改变了,他们的成长环境与童年记忆跟世界接轨,所以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文化背景也由“中国本土”变成了“全世界”。
三十年前,我们强调“变革,反抗,群体”。三十年后,我们强调“个体、内心、孤独”。西方人很早就跳过了这个问题,当巴尔蒂斯晚期的绘画显现出“日本浮世绘”对于他的影响时,你很难去想象会有人批评他“西不西,东不东”。正如西方人惊讶于中国的老师批评学生“东不东,西不西”。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用什么来“表达”的问题了,而是如何去“表达”。
是否坚持绘画的继续创作,取决于哪种媒介最适合艺术家的表达欲望。换个思维来想,什么才是绘画呢?是“精神”!电影也可以是“绘画”,只要你站在“画者”的视角上。实际上在今天最前沿的展览里,涌现出了一批用“影像”来画画的艺术家,他们虽然以“影像”为媒介,但是他们是站在画家的角度去“表达”的,他们的影像有很强烈的绘画性。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文化与传统开放于全世界,我们不应该以“文化保护”为借口,为了利益,与之妥协。若是妥协,便是对文化与传统的“不尊敬”。伪文人情怀以“保护传统和文化”为借口复制前人,与“中国梦”所营造的艺术市场一拍即合。
伪文人情怀的未来
艺术的发展与政治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在战争期间,艺术是“响亮的口号”,在经济发展期间,艺术市场是促进国家经济的一针“强心剂”。正如传统国画市场的火热,就是在“中国梦”的语境下,进行的一系列文化复兴的授意成果。可是,真正的文人墨客必然走在时代的前端,他们让艺术“生活”在当下。
“伪文人情怀”必然会继续发光发热,对于传统艺术的“复制”也必然将继续。但是,在今天这样的全球化语境之下,这种以“地方性”为“视野”的“伪文人情怀”终究会在某一天遭到抛弃。这种“抛弃”并非是经过批判完成,相反,它会悄无声息的进行。这是我们今天这个数据时代的特点。同时,随着全球化语境在中国的愈发深刻,“中国符号式”当代艺术也即将“告别”。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阶段,将“中国符号”融入到“西方语境”,将“中国思维”放到“西方形式”,强调东西方的融合,一直是很多艺术家的出牌套路。最明显的便是60后和70后艺术家,由于他们的成长环境是“本土化”的,又由于中国当代艺术史的空白,很自然的出现了这种类型的作品,并且大获成功。但是从80后开始,从孙逊为代表的艺术家一直到未来的90后,“本土化”正在被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更具有国际性的“东方精神”,这种精神是“隐藏”在深处的血统,而非一种形式。(撰文:蔡屿汀 图片提供:蔡屿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