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电教优势,提高学科教学德育实效性

2016-07-20 03:40李正银
关键词:学科教学电教实效性

李正银

摘要:学科教学德育在现实中的缺失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具有一定的优势,利用电教手段可以提高学科教学德育的实效性策略。

关键词:学科教学;德育;电教:实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2-0005-03

基础教育阶段是青少年道德成长的关键时期,因而这个阶段的道德教育自然被寄予特别的厚望。虽然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未能取得期望的效果。这种工作中的高投入低产出,迫使我们有必要对德育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反思。我们知道,学科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教育活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育人工程。因此,笔者认为,利用电教手段,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强化、挖掘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应是学校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种良策。

一、现实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缺失

我国是有着长达一千多年科举考试历史的国度,因此考试引导教学成为一种传统和定势。这种功利性的教育价值观使人们丧失了对知识本身的热爱,失去了对求知本身乐趣的体验,忽视了对文化和精神方面的需求,知识学习过程中的道德教育更是沦为“概念游戏”。学生中道德情感的淡漠,道德信念的迷惘,道德意志的薄弱,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偏离等等,成为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指出:“我们并不否认除教学之外,还有其他的德育途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课堂教学是德育最主要的途径,并不能舍此而另搞一套。如果不把德育纳入课堂教育的轨道,不从德育的角度考虑教学,动辄喊口号、搞运动,那么,德育只会变得越来越苍白无力。”虽说人们普遍同意学科教学本身具有作为认识社会及文化发展的教育功能,但是在以考试为主导的传统课程框架下,却无法看到这种理念能够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感悟、价值观等在书本知识面前都变得苍白无力,只能退居其次,甚至无一席之地。

二、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优势

相对于空泛的道德说教,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学科的德育功能是由教育的社会性和学科的教育性原则决定的。从学科教学内容特点看,任何学科都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是通过挖掘学科知识所蕴涵的道德因素,利用日常的教学行为使德育寓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始终,与教学相伴、相随、相融、相合。经过长期的熏陶,使学生逐步养成遵循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由于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更加重视启发诱导、联系实际,避免了直接讲授规则或强迫灌输某种意识形态,因此,这种德育行为可能比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效果会更好,更容易上升为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行为,对接受力和可塑性都非常强的年轻人更容易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任何伟大的学术成就凝聚着人类最高贵的智慧一样,也凝聚着人类最高贵的道德力量。学科教育作为一种潜在的道德影响源,在以无声的方式对广大学子渗透着德育。科学研究活动以理性为基础,以怀疑为起点,以批判为武器,以求真为指向,以创造为目标,在宽容的氛围中自由地探索,是在公平的制度下独立思考的活动。自然科学的德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性的认识活动,如同道德活动一样,也会包含着两种因素:即善的因素和恶的因素;二是科学对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重大意义;三是学习科学对人的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增强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四是科学有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五是科学学习可有效训练人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六是科学对于培养人的独立人格具有十分独特的、很难被其他因素所代替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就文科学科而言,它们与自然科学一样,同样也具有能促进人成长和发展的价值。科学的价值体系转化为人的内心活动的指导原则,能净化人的思想,美化人的心灵,塑造人的灵魂,从而对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的构建作用。

三、电教辅助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的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及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我们的学科教学领域之中。借助电教手段,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可以从视、听、触多维度展开,会使德育更加生动、具体,教育效果更加显著。其突出特点有以下几点。

(一)活化人物形象,发挥榜样作用

丰富的人物形象和内心世界,准确、深层次地反映人格的高尚。历史是人类创造的历史,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在社会发展史中,这些杰出人物在追求真理时所表现的奉献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水滴石穿般的坚韧和铁棒成针似的劳作与科学精神、他们的成长与发展道路、他们的品德力量等等,所有这些给人的启迪与教育,甚至超过了他们对知识的贡献本身。通过电教手段,运用视听器材作辅助,结合课程内容,把这些杰出人物的光辉事迹以影片、幻灯片、图片或短剧这些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不仅活现了榜样形象,还使抽象的道德标准趋于人格化。使学生能在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范例中,感受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和优秀品德,在情感共鸣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规范。

(二)展现动态变化,揭示辩证内涵

多媒体电教手段具有快捷、清晰、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感染力和演示力极强。利用多媒体呈现知识对象的动态变换过程时,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揭示教学内容中的内在辩证关系。创设动态情境,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可提供丰富而动感的图像、图形。它生动、直观、形象,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知识世界,对学生认识并揭示物质本身的运动及变化规律,会有极大的帮助。如在学习二次曲线的形成时,用几何画板设计并创作“离心率与圆锥曲线的形状”的课件,通过这些课件的访问,让学生用鼠标单点控制时间进行探索,观察形成过程,学生可看得明明白白,对椭圆、抛物线、双曲线间的辩证关系便有了深刻的了解。

(三)模拟山河美景,强化环保意识

紧密结合知识学习,教学中选用一些新闻报道、记录片、图片、数据、视频片段等当今有代表性的事例,把祖国山河的美丽和富饶、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以及土壤沙化、沙尘暴、水土流失等生态平衡破坏的课件或录像,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的体验情境,把近乎真实的情景透过视听媒体呈现出来,使学生产生临场感,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体验,然后在感悟中内化,在体验中升华,从而优化自主体验地理环境活动,增强学生保护地球,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揭示创新过程,培养坚强意志

前人的成功和失败,都会给后人带来启示、启迪。利用信息技术具有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图形、图象、动画、视频和声音的能力,可生动地再现科学知识的缘起、产生、发展、争端直至成熟的各个历程。这其中有倒退有疾进,有黑暗有光明。有激烈的争端和惊心的默契,有古怪的思辩和简明的哲理,有天才的思想和智慧的火花,有流传千古的典故和佳话,有探索的沉默和欣喜的飞跃,所有这些,对学生形成坚忍不拔、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至关重要。

(五)展示辉煌成就,激励爱国热情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与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不仅有许许多多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过的光辉灿烂的文明,而且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也不胜枚举。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发明创造和重大的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其它各国占42%左右。近年,我国在经济、科技、体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如三峡工程、神七飞天、青藏铁路等等。教学中要善于利用电教手段,制作直观形象、新颖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把这些辉煌成就充分展示给学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将是对学生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 李经普]

猜你喜欢
学科教学电教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与方法
有效解决初中英语课堂沉默不言现象的方法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浅论师范教学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电教使初中数学教学锦上添花
电教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不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