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疑案》叙事策略

2016-07-20 03:47:49李皓婵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疑案波洛谢泼德

◎李皓婵

《罗杰疑案》叙事策略

◎李皓婵

本文从叙事学理论出发,分析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罗杰疑案》中的叙述手法,意图揭示叙事手段的巧妙运用如何造就了作品惊世之作的声名。这一分析有助于读者进一步理解该著作的艺术特色。

《罗杰疑案》是素有“侦探小说女王”美誉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成名之作,正是这本侦探小说史上难以超越的里程碑式作品奠定了作者无可撼动的“女王”地位。作品自问世以来盛名不衰,以其精妙绝伦的构思征服了无数读者。小说情节并不复杂,某个夜晚,谢泼德医生与罗杰·艾克罗伊德的管家帕克发现罗杰被人刺死在自己的书房中。其后,谢泼德与侦探波洛联手探案,试图找出命案凶手。随着案情的剥茧抽丝,嫌疑人逐渐浮出水面,最终读者发现凶手竟是谢泼德医生本人。小说讲述的故事不可谓不离奇,但考虑到其侦探小说的文类,情节离奇并不足以成就其传奇之作的声名。这部小说之所以能取得震撼人心的效果,与克里斯蒂采用的叙述手法有直接的关系。分析小说中的叙事声音与叙事内容选取,对进一步理解该著作的魅力大有裨益。

克里斯蒂在《罗杰疑案》中采用了内视角“个人声音”的叙述模式。个人声音叙述模式即所谓“自身故事的叙述”,叙述者即为故事中的主人公谢泼德医生。这一叙事模式的使用确保了小说结尾处谜底揭晓时的震撼效果,因此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快感。

采用内视角自身故事叙事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使用虚构的功能。首先,有限的视角能强化故事的真实性,使其显得更加有力,因为同时作为亲历事件的人物的叙述者从内在视角讲述自己的经历,其话语的可信度可以得到极大的增强。其次,个人型叙述声音的权威名正言顺——“我”有解释自己经历的权利,更重要的是,“我”的声音可以统筹其他人物的声音,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读者始终只能通过一个高度复杂的不诚实叙述者的叙事内容来推断究竟发生了的事情。让凶手成为个人型叙述声音的“我”,意味着读者会在潜意识中选择相信凶手提供的信息,并在阅读时建构出一个有偏差的故事。

使用个人型叙述声音“我”的另一个效果是使读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并在主观上介入故事的讲述。假设作者采用的是异故事的作者型叙述声音,读者自然不会对故事中的角色厚此薄彼,而会依循阅读侦探小说的心理模式怀疑任何与凶案有关联的人物。如果读者能够始终保持怀疑,这种怀疑的心态会产生一定的缓冲作用,部分地免除读者直面结局时的震惊情绪。然而自身故事叙述声音却破坏了这一模式的正常运作。在面对叙事中所采用的代词“我”时,读者难免会感到强烈的主体位置的引力,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置于叙述者的立场,从而先入为主地排除叙述者的作案嫌疑。而正因为读者下意识地选择了叙述者的立场,才会在发现凶手恰是在自己的认知中不可能作案的“我”时感到震惊难言。

除叙事视角和叙述声音的巧妙选择之外,作者在叙事的内容层面上对凶手身份的设定也是确保小说震撼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作为一个医生,谢泼德的身份为他提供了许多便利。谋杀罗杰后,谢泼德正是倚仗自己的医生身份通过一个小小的谎言重返罗杰的书房,趁人不备,带走了他此前故意留在现场伪造罗杰死亡时间的口述录音机。而要拿走体积不小的口述录音机,必须有一个不会引人怀疑的容器,此时他携带药品与医疗器械的皮包便有了用武之地。在阅读时,读者很难从这些符合常理的情形中找到可疑之处。

如果说医生的身份为谢泼德提供了隐藏犯罪事实的便利条件,那么他的另一重身份便起到了在心理上影响读者判断的作用。相信福尔摩斯的读者一定对华生医生记忆深刻,作为福尔摩斯的助手,华生为许多案件的破获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罗杰疑案》中,谢泼德医生正是扮演了一个与华生有一定相似性的角色。罗杰遇刺后,侦探波洛应其侄女的要求接手了案件的调查。由于谢泼德医生是最先发现尸体的人之一,且与罗杰保持过长时间的友谊关系,所以他得以以波洛助手的身份参与案件的调查,而谢泼德正是借助这一身份完成了迷惑读者的任务。

其实正如波洛所言,“所有的事实都无可辩驳地指向一个人”,纵观全书,谢泼德的犯罪嫌疑始终是最大的。是他给阿什利·弗拉尔斯开具了死亡证明,因而最有可能知道阿什利被妻子下毒害死的真相。仅从这一点讲,他就很有可能是敲诈弗拉尔斯太太的恶棍。初遇波洛的时候,谢泼德确实提到过自己近期发了一笔小财——虽然他宣称钱财的来源是一笔偶然继承的遗产,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这一说法的真实性。罗杰遇刺时谢泼德也在现场,并在看到弗拉尔斯太太寄给罗杰的意在坦白一切的信件后情绪波动十分剧烈。而最引人起疑的是谢泼德离开罗杰书房时的行为,

我的手搭在门把上,彷徨不定,回头望了望,寻思着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没处理。我想不出来了,于是摇摇头,走出房间,随手把门关上。

这一段描述与之前的叙事内容有严重的脱节现象,此前,谢泼德与罗杰因为阅读信件的事情争论不休,然而谢泼德离开书房时却在寻思自己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处理,很难说清两件事之间有什么逻辑上的关联。

可惜读者对这些线索视而不见,因为思维定式阻止他们把侦探的助手视作案件的嫌疑人。在小说开头处谢泼德与波洛初次见面时,侦探曾言称自己“结识了一位与远在天涯的好友不乏几分相似的人”,此时凶案尚未发生,作者已经开始促使读者将谢泼德与波洛早先的得力助手——诚实正直的黑斯廷斯视为同类角色,其用意不可谓不深远。

《罗杰疑案》一书不仅能带给读者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也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读者通过阅读小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思维定式带来的后果。摆脱这种思维定式,拥有开阔的思路和必要的怀疑心态,读者才能真正拥有与作者交锋的资格。

(作者单位:榆林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疑案波洛谢泼德
雨后疑案
“新谢泼德”亚轨道运载器载人首飞成功
国际太空(2021年8期)2021-11-05 08:32:10
水杯疑案
家暴疑案
WhokilledPamela Werner?
山姆·谢泼德家庭剧《情痴》主题辨析
艺苑(2019年6期)2019-02-17 10:41:09
新谢泼德火箭:历史性的垂直软着陆
太空探索(2016年2期)2016-07-12 09:57:45
棋盘疑案
冰冷的椅子
生命与灾害(2013年1期)2013-10-15 05:21:30
女盗贼的把戏
故事林(2013年3期)2013-05-14 17: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