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尹鸿
超越娱乐:当代电影文化的多元趋势
北京 尹鸿
我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主持开幕的第一场论坛的主题是“资本与电影”。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由于资本的进入,电影商业气息越来越重,过度重视娱乐,似乎电影只有娱乐一种功能,或者我们能看到的只有一种电影,就是商业娱乐电影,如果不娱乐就不叫电影。而我今天讲的主题就是——电影不只是娱乐,而且全世界的电影也不只是好莱坞的《变形金刚》《复仇者联盟》这一类的商业娱乐电影。实际上,世界电影是多种多样的,中国也一直都有很多丰富多彩的电影,即便是在高度市场化的今天,电影的形态、类型、风格和功能都是多元化的。通过对电影发展过程的描述,我们可以看看电影在社会文化、技术、市场的推动下,是如何保持这种多样性的。电影的这种丰富多彩并不只属于电影评论家,而是属于大家,属于热爱电影的普通观众,有许多不完全是为了娱乐的电影,不仅好看而且耐看,不仅能给人带来心理愉悦,而且也能带来心灵感动甚至心灵震撼。
简单回顾一下电影的历史。1895年,世界电影诞生。中国电影晚了十年,我们在1905年拍了第一部电影,叫《定军山》,是一个京剧片段,这个电影胶片由于受到战火影响,没有留存下来,只能从一些记载当中知道。电影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时候?第一,媒介自身的发展,每个人都希望延伸肢体、感官,延伸有限的生命和空间。大家都知道一首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为什么?因为每个人的一生只有一次,不可逆转,你不可能改变空间,也不可能改变时间。我们需要通过媒介来认知更复杂、更多样的世界,扩展延伸我们的生命。我们很早就开始讲故事,很早就开始有了戏曲,有了各种艺术形式,但这些形式都有个问题,跟我们的现实生活的接近性、相似性很弱,必须通过很多虚拟假定的方式表现生活,后来有了更逼真的绘画,有了油画,有了雕塑,还有了照相机,我们可以更接近对人的真实生活的表现或者再现,但是这些影像都是静止的,不能展开一个时间过程,只是一个静态平面,这个时候电影就应运而生。电影是人类重新认识自己,扩展自己的媒介,是认知更复杂世界冲动下的产物。
第二,19世纪末期,很多人试图发明电影设备和机器,工业文明为电影提供了方便。光学、机械、化学,所有的科学技术发展为电影的出现创造了基础。电影诞生之后,最初很简单,就是一个纪录片,不能剪辑,不能把电影胶片连接起来,一部电影也就是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一个镜头完成。最早的《火车进站》《水浇园丁》都是单镜头电影。后来我们开始用电影记录生活,当看到动态镜像的时候,人们欣喜若狂,但那时候的电影还是哑巴电影,经历了三十年无声时期后,这个伟大的哑巴开了口,开始具备声画的视听手段,这就是我们讲到的第一个阶段——电影的成长年代。
电影从一个单镜头到剪辑成片,到六十分钟、九十分钟、一百分钟的长片,从没有声音到有声音,完成了对生活复杂再现的可能性。大家应该都看过卓别林的电影,就是无声片时期的高峰。当时卓别林的表演相对程式化,他不能用对白来表现复杂的人物情感,只能靠肢体动作。大家都知道他的一身穿戴,一根拐杖,两个拐脚走来走去,其实都是默片产物。有声电影出现以后,电影表现生活的能力大大提高,20世纪30年代以后电影进入黄金时代,我们今天看到的电影从有声到有彩色。
20世纪30年代,欧美国家发生了一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应该说影响到的国家和社会阶层非常广泛,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之下,电影仍然得到了快速发展。说明越是在生活困难的时候,人们越需要梦想,越需要希望。
这一段时间,美国拍了一大堆我们今天称为经典的好莱坞电影,像《窈窕淑女》《罗马假日》《鸳梦重温》《一夜风流》等很多经典电影,带给美国人,也带给全世界很多电影观众关于未来的一些梦想。比如很多灰姑娘的故事,灰姑娘一定会遇到一个小伙子,小伙子一定会遇到一个漂亮姑娘。在这些电影故事的结局,当他们纯洁的爱情得到实现的时候,会突然发现对方原来还是百万富翁,原来他有一大笔遗产可以继承。这样的电影带给许许多多人在困境生活当中对未来的一些梦想,也表达了一些美好的情感。
这个时期电影得到了高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电影得到普及,在中国也一样。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民族电影发展很快,也出现了很多大家熟悉的电影,像《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中国电影跟世界电影一样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只是中国电影发展相对来讲经历了特殊的社会转折,所以高峰滞后于世界很多国家。
大家可能有这样的电影经验,在某个阶段,可能全中国人只能看几部电影,如著名的“三战”(《地道战》《南征北战》《地雷战》),当时每个中国人平均看它们的次数不下三十次,记得这些电影我是坐在树上看的,都是露天放映的,在篮球架上看,台词倒背如流,每个动作都能掌握节奏点,那时候全中国只有这些电影。“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国产电影开始恢复,1979年是中国电影的高峰期,那一年观众达到了二百九十亿人次以上,什么概念?当时中国总人口十亿左右,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年大概看了三十次电影。所以,“文革”结束之后的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当年,谢晋的《天云山传奇》《牧马人》等电影所创造的观众人次记录是今天那些高票房电影难以望其项背的。
欧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影发展面临一个巨大挑战,就是电视的出现。由于有了电视,家里摆上了有声音、有影像,同样可以播剧的家用电器,我们只需要用遥控器选择就可以了。不用多花一分钱,不用出去淋雨、晒太阳,我们可以坐在沙发上,舒舒服服地不花钱看电视。这个时候,电视对全世界的电影都带来了致命冲击,所有国家的电影观众急剧下降,大家都在家里看电视,尤其在中国更加突出。中国跟世界其他国家还不太一样,中国是世界上免费电视频道最多的国家,而且在中国的免费频道上播电视剧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大家知道,在美国、英国的电视频道当中,电视剧通常一周播一集,而且是季播,一季播两到三个月,播完了以后,这个故事没有完,要到第二年再播,有时候一个剧要播十年。可是在中国,电视观众非常幸福,每天晚上你在家里拿着遥控器有四十个频道在播电视剧,而且一晚上播三到四集,应该说中国电视观众有了这样的条件之后,对电影很难产生消费需求,中国电影面临着一个低谷。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中国电视的发展比西方国家慢,所以中国电影的危机来得也慢。在全球范围内,电影危机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但中国是80年代才开始出现,通常把这个时代叫作电视后时代。有了电视,电影必须发生改变。电视后时代对今天我们看电影应该说有很大影响。在电视出现之前,电影内容无所不包,当时只有这一种影像媒介。当年我们看电影,有两个最不喜欢看的东西,一是新闻简报,由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胶片电影。还有一类叫作科教片,北京科学记录电影制片厂拍摄,怎么喂猪,怎么放羊,怎么施肥,怎么挖水库等,那个时候我们的电影承担着用影像对社会传递知识的功能,包括政治教育功能、科学教育功能等。但是有了电视这样的媒介替代品后,电影的这些功能被分化了,变得更加需要满足人们的这些消费需求。人们为什么放弃在家里舒舒服服看电视,而愿意跑到电影院里面看电影,必须要满足这样的一种转换。
我们今天进入了电影的数字时代。数字技术的出现,带给整个电影工业巨大的改变。从生产、发行到放映,所有的方式都出现了新特点,电影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今天我们每个人的电影记忆都会不太一样。早期电影在操场上看,在单厅电影院看,后来是多厅电影院,再后来在非常舒服的沙发电影院,还有好多情侣电影院。有段时间只有两类人看电影,一类是在城里打工的人,还有一类是谈恋爱的人,这是电影最危机的时候。但是今天我们都在数字化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电影院观影,其效果是家庭电视机、电脑所无法比拟的。
今天我们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带来了什么改变?就是没有什么拍不出来,只有我们想不出来。
过去拍电影受到技术条件限制,你拍不出来就拍不出来,我们没有办法呈现;但是现在,只有你想不出来的,没有拍不出来的。而且现在拍电影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如果看过一些电影花絮,你会发现在很多演员背后有一块绿屏,演员完全在一个虚拟空间里表演,最后是数字影像合成到某个特殊空间。现在对演员的要求更难、更高,在一个虚拟世界,看不到真实环境,最后通过计算机把这个环境合成上去。
现在电影进入了一个用数字可以创造你一切想要创造出来的镜像和影像的时代。为什么这段时间幻想类电影这么多,发展这么快,跟数字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最近五年来,由于《阿凡达》普及带来的3D,我们有了3D电影体验,现在逐渐可以成为主流商业电影的标准配置。
今年电影节主题就是VR,就是“虚拟现实”,还有AR,即所谓“增强现实”,很多人预言这两大技术会对电影美学带来颠覆性挑战。观众戴上一个头盔、眼镜,可以环360度看到周围所有的影像世界,我们似乎置身在一个现场,这就叫VR。很多人说VR改变电影,原来的传统电影美学一定会被颠覆,每个人不仅成为看电影的人,而且成为走进电影里的人。但是我一直认为,VR不可能替代原来的传统模式。为什么?因为人有被动接受线性故事的天然需求,我们不需要在每个故事当中都把自己变成主角,我们希望自己是被动的观看者,我们被别人的故事感动,这是故事天然的本性。我们希望通过看别人的故事来扩展我们的生活,扩展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了解不一样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如果你非要把我放到那个故事里,我变成了主人公,那不又是在经历我自己的人生吗?虽然我的环境不一样,但还是我在经历,而不是我在看别人不同的人生。所以我讲VR不可能改变电影,至少在很长一个阶段,不可能改变传统的电影叙事美学,因为我们有需求。
总之,数字化时代,电影可以创造一切人们想象的内容和奇观。所以幻想类电影开始大量出现;同时,全球同步发行变得更加简单容易;再到后来,出现了3D电影的主流化,改变了人们的电影体验方式。可以说,数字化最大限度地解放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电影的美学观念也有了根本变化。电影与日常生活距离越来越远,而与人们的想象越来越近。数字化为电影的想象插上了翅膀。
20世纪60年代之后,在电视的竞争下,世界电影科技飞速发展,荧幕变大了。早期电影的长宽比,跟我们电视机的长宽比是一样的,但是为了跟电视竞争,我们把电影变成了宽银幕,边框就跟电视机不一样,画幅也就不一样了,要跟它形成差异。这个时候开始变宽银幕、超宽银幕、穹幕、环幕。总之屏幕变得越来越大,可以表现千军万马,可以细致入微,电影出现了大场面,可以表现磅礴气势。
电影声音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从单声道到立体声,然后环绕声5.1、7.1,这还是还原听众的声道。在录音过程当中,我们可能有几十个音轨,可以重新设计,重新对比,重新平衡,然后把它们组合到一起。现在,如果你们进好的电影院看电影,你们不仅能够享受画面,而且能够享受到生活当中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声音效果,因为你在电影院听到的声音的每个细节,每个物品的声音都不一样,而且给你分解透视得非常好,比我们生活当中声音的分解能力强很多。非专业观众可能没有觉得声音对我们有多么重要,你为什么会去影院,实际上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影院里面的声音给你创造了与众不同的体验,而且是你在生活当中没有过的体验。有一些电影里面的声音本身就是一首交响乐,所有的音效都像交响乐一样组合在一起,经过音效师非常认真的调校,每个声音都经过精心设计,声音的魅力非同凡响。
现代电影在声音上所花的功夫一点也不亚于画面。媒介发生分化,整个制作也开始升级,这时候电影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开始出现我们今天在中国叫作大片的电影,当时把它叫作重磅炸弹,就是高投资电影。现在好莱坞的投资规模都是过亿美金,一两亿美金已经非常正常,大约相当于十亿元左右人民币。大制作的电影使得电视难以竞争。其实,所有这一切的变化,就是区别于电视的“影院性”。
电影还有一个重要改变就是内容上的分级。在电视没有出现之前,电影要给男女老少看,对电影的管理在全世界相对比较严格。但有了电视以后,电影行业有了理由说,普通的小孩子,当他们不能够理解某些成年人内容的时候,现在有了一个新的影像媒介可以选择,他们可以在家里看电视,不需要去电影院,电影院毕竟是成年人主导的消费场所,小孩不能自己跑到电影院。像美国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电影分级制,亚洲地区,像香港、韩国、日本先后出现电影分级,让电影的题材得到了一定的扩展。过去我们认为电影不能拍的东西,分级之后,可以拍了。
一说分级,我们非常容易联想到拍三级片,色情电影。其实,分级不是为了拍色情片做的制度上的安排设计,分级的核心是让合适的电影提供给合适的观众。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采用了三级的分级方法,第一级普通级,任何人都可以看;第二级叫辅导级,不限制未成年人观看,会告诉成年人电影当中可能有部分内容、个别内容,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成年人有责任、有义务帮孩子判断这个电影适不适合他这个年龄段看,或者有义务引导他,告诉他不要学《猫和老鼠》打架,这么打会受伤,或者说告诉他窗台不能跳,你有义务辅导孩子;第三个级别叫限制级,通常不允许未成年人观看。限制级别的内容不仅包括与情色相关联的部分,也包括黑社会,可能有吸毒,可能有过多暴力镜头,或者一些内容反社会倾向,或者反主流价值观的倾向,未成年人观看这些内容,由于缺乏成熟的鉴别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通过用限制级的方式让孩子们不能接触这些作品。
在美国,三个级别还太粗糙,或者太简单,美国后来扩展成了五级:从G级,到PG级,到PG13,所谓的G级就是普通级,PG级就是辅导级,PG13就是十三岁以下需要辅导;还有一个级别叫R级,不强制限制非成年人观看,只是告诉说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成年人需要判断未成年人是不是适合观看;到了NC17,十七岁孩子不能观看,这是美国最高级别,需要验证你的身份证,必须年满十七岁才能观看。
有了分级措施以后,全世界电影题材有了很大改变。美国电影《教父》是写黑社会的,但这些人物有某种正面性,如果没有分级,这样的电影就不能拍。有了分级,这样的电影可以拍,可以不让十三岁以下孩子看,或者家长自动地就不会带十三岁以下孩子看,我们就可以用成年人的方式鉴别里面的善恶是非,这样一来题材就发生了很大改变。
韩国的电影为什么后来能够崛起,同电影分级有很大关系。电影分级使得韩国电影题材有了巨大扩展,关于暴力,包括情色的尺度有所扩展。不是说,有了分级以后,大家都会拍色情电影,曾经一度,有一些国家和地区有分级制度之后,确确实实拍过色情电影,但很快这个过程就过去了。在全世界主流商业院线当中,很少能看到类似NC17级别的电影。为什么?因为这些电影有严格的法律限制,电影院都不愿意放,而且会影响电影院的品味,大部分主流商业院线不放这样的电影。
最早的像《邦妮克莱德》,两个年轻人抢银行的故事,开始变成主流电影,包括《教父》,包括后来美国拍过的一系列越战电影,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而且电影更加强调影院效果,更加强调这部电影必须到影院观看,才能享受到、体验到它带给我们的美感。
整体上来讲,内容差异产生了一些新的经典电影,同时增加了电影的娱乐性,解决了观众为什么要进电影院的问题。我刚才讲了,看电影跟看电视不一样,看电视没有成本考量,看电影有交通成本考量,有电影票成本考量,还有时间成本考量,因为电影是定时定点放映的,你必须要在固定时间观看,所以这些成本考量决定了你在看电影之前会做一个判断:我为什么要看电影?值不值得我付出专门时间走这么远的路花这么多的钱看电影?因此必然会增加电影对观众需求的满足,所以需求性成为电影的必要前提。电影不仅要有可看性,而且要有必看性。电视只要有可看性就行了,在家里看觉得还行就可以看,电影不行,电影有必看性,必须要说服我,我为什么要看。电影发生了很多改变,出现了新好莱坞。
过去的电影很多时候还是在本土市场发行,现在电影开始全球共享,尤其是美国电影。借助“二战”之后它所获得的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美国电影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覆盖和影响。到现在为止,美国电影占全球市场份额最多。大部分欧美国家,包括拉丁美洲国家,本土市场电影份额60%、70%都是美国电影。在亚洲稍微好一点,比如在中国、韩国、日本、印度,这四个国家基本上保证了国产电影票房份额超过美国电影,超过好莱坞电影。但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是好莱坞电影占主导,这是全球化的一个大趋势。
在这样大的时代改变当中,现在我们面临的是全球的电影文化。今天,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电影,不仅是中国电影,还有美国电影,美国电影几乎在全球同步发行。同样的时间,我们也看韩国电影、日本电影、欧洲电影,所以电影在全球作为一个最重要的文化形态进行流通。我有个观点,电视就像我们家的窗户,更多的是让我们看到同步生活发生着改变,就像邻居在发生变化。看到窗外发生什么改变,跟我们是同步的。电影更像是一个梦,虽然外表各种各样,有的像中国人,有的像外国人,但是梦的核心是我们内心的欲望,我们内心的期望,我们内心的梦想,所以梦反而可以全球共享。
在所有的艺术形式当中,电影是最大众、最全球共享的一种艺术形态。现在全球的国际电影节是最多的,观众也是最多的,影响面也是最大的。音乐、舞蹈、戏剧,都没有像电影这么受大众欢迎,这是电影特殊的形态,所以电影变得越来越全球化。
因为它的全球化,所以它要更多地表达人类的一些共同意识。大家可能会看到,现在不管商业电影、普通电影,表达环保主题的越来越多,表达人类共同面对的危机越来越多。面对生化危机、环境危机,人类开始越来越一体化。随着经济全球化,随着国与国之间边界的逐渐开放,我们会发现世界变成一体,现在很多电影题材,我们分不清是哪个国家的。很多人问《功夫熊猫》,它是哪个国家的电影?中国题材,中国美学,却是美国人在制造。《指环王》是哪个国家的电影?《哈利·波特》是哪个国家的电影?我们越来越分不清楚它们的国家性,而它越来越代表人类共同的意识,在创造一些共享的价值,这也是电影为什么能够跨越一些国别到不同国家被人观看的原因。
电影要满足表达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出现多元文化融合。很多电影当中既有东方文化,也有西方文化,而且要表现文化之间的相互平等、相互尊重。《通天塔》表现的就是不同种族在同样一个社会当中,他们互相的生活命运差异有多么巨大,最后他们仍然是一体的,他们任何一个人的命运在改变,都可能会影响着另外一个人,人类的文化越来越融合。
文化产品能不能够被输送到全球流通,被看成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我们知道,目前来讲,世界上物质产品在流通,更重要的是文化信息在流通。国际品牌大多数是在发展中国家加工生产,实际上质量一样,但是它的价值为什么差异很大?加了一个标牌,它的价格就会产生很大差异,其实是因为负债的文化。未来,全世界商业流通也罢、人际交往也罢,我们的名片都是文化名片,这也是为什么电影在全球商业贸易、文化贸易当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电影变成一张名片,恰恰是文化让你的产品,让你的民族,让你的国家与众不同,可以识别。
电影在今天变成国家文化实力的一种体现,这也是各个国家都提出电影发展政策的原因。美国虽然没有电影的政府管理部门,但是在美国的商业政策当中,把电影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我国国务院也提出了电影发展规划,相关部门也一直在推进中国电影不仅要跟外来电影文化之间形成平衡,而且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韩国、法国也有电影发展相关规划。电影成为各个国家最重视的一个文化走出去的样本,这是全球电影文化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当代电影文化开始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多样。这些年整个全球的电影态势应该说越来越丰富。我们每年可以看到很多大制作的商业电影,年龄大的观众对一些电影可能不习惯,《变形金刚》《复仇者联盟》《蜘蛛侠》《蝙蝠侠》,钢铁的,肉身的,老的,新的,而且它们都系列化,出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大堆侠,在我们的荧幕当中,特别是暑期档。这些主流商业电影,在满足青少年失败的英雄梦想,满足青少年时代渴望变化、渴望奇观、渴望看到不同世界的那种心理需求,我们要承认这种需求。每个孩子都曾经张狂过,每个孩子都梦想成为英雄,这些电影给孩子们提供了超级英雄的模版,我们希望不仅是美国超级英雄,也应该有“大圣归来”,有中国超级英雄。
电影可以分成两大类型,一类是主流商业电影,强调内心假定。有些很多年不进电影院的观众,现在进电影院看不懂电影,不光是他们,像我经常看电影,也觉得有些电影看得比较费劲。比如《X战警》,它有几个系列,看完了以后,里面的人物记不清。我经常要让我孩子先给我做一下普及,这里面究竟谁是正的,谁是反的,给我讲完了,再去看的时候心里会比较踏实。商业电影伴随着一代人的记忆,这些年轻人看动漫、漫画成长起来,同我这个年龄段的人确实有隔膜。
我打游戏的时候只玩过《魂斗罗》,没有打过《魔兽》,《魔兽》是电脑时代的产物。我们当时是游戏卡机的时代,打《魂斗罗》,打《坦克》之类。看《魔兽》之前我心里很惶恐,因为我从来没有打过《魔兽》。后来我发现,孩子们是跟着《魔兽》一起成长过来的,而且很多孩子们没日没夜地打《魔兽》。
这些电影可能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是很多年轻观众在某个青春成长阶段的选择,因为主流商业电影越来越多地强调内心的假定、玄幻。假定一个不知道的世界,《哈利波特》《指环王》都是虚拟假定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世界观,有自己的设定,有自己的叙事方式,这是一堆满足青少年观众的商业电影。这些电影看起来很夸张,也很有经验,好莱坞主流商业电影价值观上都非常主流,都是爱人、爱家、爱国、爱人类、爱地球。有时候,简单、单纯让我们成年人觉得太梦幻、太虚假、太漂浮,越主流的商业电影,反而价值观越非主流。
这些商业电影虽然是娱乐电影,但在满足人的娱乐需求的同时,总体上讲,可以引导青少年认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在内在的价值观上,带有非常强的教育性。而这种教育性是通过娱乐的方式来呈现的,这是很多西方国家主流电影的一大特点。
商业电影中还有大量的类型电影,比如恐怖片、青春片、动作片、悬疑片,不是大成本的,不是高投资的,类型假定,像麦当劳、肯德基一样吃的就是汉堡,不可能吃出一个鲍鱼来,但是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比如今天工作很辛苦,这一周加班太多,到周末,我想受点刺激,选个恐怖片;最近爱情遭到挫败,到了周末,我想治疗情感创伤,选个浪漫题材的爱情片,满足我们日常的一些精神娱乐需求。
在商业主流电影当中,有一类电影是精品,在分类学当中我们把它们叫作情节剧电影。《泰坦尼克号》《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幸福来敲门》等都属于这一类型的主流情节剧电影。这类电影有一个完整的事件和人物命运的交代,但是它通常会采用相对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它的戏剧性,它既有戏剧性的命运,又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这样就能够跟我们的情感,跟我们的生活产生更紧密的联系。这些电影在量上不是特别多,往往是电影当中最雅俗共赏的那一部分。
说到主流商业电影,看看中国电影的现状。这几年,我们有很多票房超过五亿人民币,甚至超过十亿、二十亿人民币的电影。这些高票房的电影在全球的电影票房当中,当周当日都可能排到票房排行榜前几位。如果一个电影在中国市场上非常卖座,一个国产片能够在全球票房上排在前三位,那么,中国现在可以说是一个电影市场大国。但是中国的主流商业电影现在确实面临很多问题,一些影片只有娱乐没有净化,只能满足消费需求,没有社会化引导。比如有的电影骗子当道,欺骗者在电影当中不受惩罚,也会得到漂亮姑娘的爱情,实际上就会暗示人们,欺骗不重要,只要你帅,就可能有漂亮姑娘喜欢你。
西方国家也拍“才子佳人”电影,这样的电影,我如果爱上你,两个人是平等的,跟你的财富没有关系。在很多经典爱情电影里,对方很有钱,由于各种原因,他把自己变得很穷,两个人相爱以后,突然发现你家里怎么那么有钱,于是相爱的人就受伤了,觉得你没有对我诚实,所以她要跟你分手。这个人必须告诉她,钱根本不重要,只有你才是重要的,于是他才能得到这个爱情,最后他爱情和财富都得到了。
西方电影的价值观告诉我们,爱情与财富无关;但是我们的一些主流商业电影不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会爱上他,因为他是高富帅。从价值观上一开始就把大家引导到一个错误的爱情观念上,后来就有一种说法,“宁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类似这些价值观都会反映在电影当中。所以我们的商业电影不是因为它商业我们批评,而是因为它们商业却没有文化,商业却不维护主流价值观念,这对青少年、观众影响很大。实际上商业承担的文化责任要比普通的小众电影更大,因为看片子的人更多,而且大部分都是青少年观众,他们接受价值观影响的可能性比成年人大。中国电影最需要提升文化价值基本含量的,恰恰应该是这些最主流的商业电影。
世界上有很多丰富多彩的电影,不仅提供娱乐,还提供大量题材独特、风格独特、视野独特的艺术电影,这些电影来自世界各国,也来自好莱坞大制片厂之外的美国独立电影公司。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二三十年来,在世界影坛上先后刮起过中国风。从张艺谋的《红高粱》,到《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一直到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在世界影坛上,中国提供了一大批优秀电影,它们至今在北美排行榜上,还能够挤进外语片票房前五十名。除了中国电影,一大批伊朗电影也被世界观众所热爱,包括前不久获奥斯卡奖的电影《一次别离》,再到后来的韩国电影、日本电影,实际上世界不同国家的电影都有自己的风貌,丰富、充实了整个电影市场和电影文化。当然也出现了很多不同风格的艺术大家,一些作家电影,这时候的电影文化越来越丰富。
在美国,除了主流商业电影,还有一种独立电影。美国独立电影主要指的是六大好莱坞制造公司之外的这些独立电影公司生产的电影,实际上有非常特殊的电影工业的概念、含义。但是在中国,我们把这个独立电影借用过来,指那种不是最主流的大众商业的一类电影商品。这类电影通常不见得没有商业性,但是一定要强调商业性当中的艺术品位,是艺术化的商业电影,或者商业化的艺术电影,是艺术和商业的一个综合。
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通常讲的非主流商业电影仍然有两类,一类是小众的艺术电影,通常需要非常好的电影鉴赏水平和专业知识能力才能接受,普通大众很难看懂。而另一类则是试图大众化的艺术电影。虽然它看起来不是那么主流的、大制作的、大明星的,或者大场面的电影,但是它的题材、它的故事仍然可以被普通老百姓看懂。如果有机会看到这些电影,我们一定会感动,我们会觉得这么好的电影为什么过去不知道。
这类电影很多。很多观众由于接收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受到大片宣传推广的影响,往往选择看一些主流商业电影,而忽略了我们身边有很多非常动人的、非常优秀的,而且通俗易懂的好电影。于是,中国观众看电影就会出现一个悖论,每次看完大片出来,开始骂,但是每一次看电影的时候都看大片,一边看,一边骂,骂完继续看同样类型的电影。电影文化的普及不够,使得大家接收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我们说要通过电影文化的普及让更多人知道,其实世界上有很多非常好的电影,大家看了都会感动。
这些电影的第一个特点是个体视角,它们不再讲一个你所知道的故事,而是用人性化的视角看生活、看现实、看人与人的关系。第二个特点是非常强的社会关怀,比如关怀社会的同性恋人群,女性的自由平等,包括种族差异,包括我们社会当中出现的种种男女不平等的现实,包括警察跟公民之间的关系等。第三个特点是探究特殊人性,比如一个罪犯犯了罪,我们把他当成一个罪人,说他的犯罪给社会带来伤害,很多优秀的电影会引导我们从个体化的视角关心他,他为什么会成为罪犯,为什么铤而走险,为什么心理变态,为什么会反社会,是什么造成的,是他的童年阴影吗?是他跟父母之间的关系吗?是因为教师某次对他的错怪吗?还是社会对他忽视了呢?用个性视觉让我们关心每个人,哪怕他是一个罪人,这就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的人性,也帮助我们面对生活当中不同的人,有更大的包容,有更好的理解。
韩国、美国都拍过很多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比如批判政治腐败的、批判法律腐败的、批判法律不公的电影。这些电影形态多样,我们比较熟悉的有现实主义角度的电影,也有一些超现实主义形态的,比如预言类电影,或者多视角的电影、结构性电影,当然还有一些情节剧形态的,比如编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戏剧性故事表现生活,还有一种很强的结构主义,故意用五个不同的角度表述事件,让我们看到一个事件的多样性,类似这样的电影很多。
我下面可以列举很多作品,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电影,普通人看了以后会受感动,像《楚门秀》,故事的展开是楚门一出生就由一个电视制作人克里斯托制作为真人秀电视节目,克里斯托策划了一个电视节目:将楚门从出生以来的生活,全天二十四小时向全世界直播。楚门对此全然不知,以为自己快乐正常地在一个宁静和谐的小岛生活。他与周围的人相处融洽,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那么美好。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切竟然都是电视台的安排。他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他的朋友、邻居,甚至父母都只不过是演员而已。从他呱呱落地开始的三十年来,他生命中的一举一动、分分秒秒都暴露在隐藏在各处的摄影镜头面前,并成为一部受到全球上亿观众喜爱的的肥皂剧——《楚门秀》。为了创造一部史无前例的真人秀,为了保持极高的收视率,电视台的幕后操纵者千方百计地隐瞒一切,但是伪装终究是伪装,虽然这个谎言持续了三十年,最终真相还是暴露出来。楚门厌倦了这种被人摆布被人观赏的生活,毅然踏上了逃亡之路,开始了对新生活的追求。其实《楚门秀》表达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自以为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实际上我们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媒介给我们建构起来的,只不过这个假象我们没有发现而已。这部电影非常有感染力。
2016年刚获奥斯卡奖的电影《聚焦》,讲述了《波士顿环球报》“聚焦”报道组的编辑和记者,面对巨大的政治压力、宗教压力、环境压力,披露世界很多国家天主教试图掩盖神父性侵儿童丑闻的故事。
德国电影《浪潮》,以德国的一个中学为题材。我们都认为法西斯主义已经离我们远去,法西斯主义不可能再出现,但是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仅在一个星期的课堂试验当中,这群孩子们就被培养成了法西斯主义者。作者用这个故事告诫大家,法西斯主义没有远去,在我们的心理当中,很容易被重新唤起,这部电影在全世界引起大讨论。
类似这样的电影非常之多。中国电影的多样化尝试也在频繁出现。除了那些主流的、大制作的商业电影,这些年中国也有很多多样化的、很好的电影,像《1942》,虽然很沉重,但毕竟告诉我们有一段沉重的历史。像《老炮儿》,它在表达我们正在没落的人的尊严,在现代社会当中的悲剧性对抗。当然还有像《十二公民》这样表达在法治转型当中,中国公民应该怎么具备理性讨论、理性判断的可能性,虽然这个故事借用了全球非常流行的一个戏剧,但是这部电影仍然有很深的社会穿透力。还有《烈日灼心》《解救吾先生》《狼图腾》等。这些年中国电影市场扩展之后,中国电影多样化跟过去相比有了快速发展,每年我们都有那么二三十部非常优秀的电影,遗憾的是普通观众了解不多,而且大家不太会选择去影院看这些电影,大家经常会选择特别商业、特别主流的电影。
另外一类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艺术电影,这类电影不是普通观众愿意选择的。比如最佳外语片《一次别离》《入殓师》《绝美之城》,还有《最后的卡罗尔》是写同性恋的。《入殓师》,通过一个给死者化妆的化妆师,来表现对生和死形而上的思考;《一次别离》表现了信念和真诚面对上帝、宗教和对孩子的考验,应该怎么做出选择。这些电影非常好,可能需要一定的文化教养和电影修养才可能更好地理解。
这两年,中国电影也有一些这样的作品,像去年的《刺客聂隐娘》,我非常喜欢,可能不会有很多观众喜欢,电影的形态大家理解起来有难度。像《山河故人》,贾樟柯的,去年这部电影超过了他过去所有公映电影的票房总和,说明我们能够接受艺术电影的观众越来越多。另外,还有引起很大争议的《黄金时代》,这部电影我看得津津有味,我是学现代文学的,从这部电影当中,我看到了“五四”一代文人的心灵史、情感史,这确确实实需要相应的文化共鸣,这是我们讲的艺术电影。
总体上讲,在全球多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迎来了生机。现在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最迟明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超过北美。中国电影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全面市场化改革之前,十二年之前,中国一年的电影产品不足一百部,电影票房不到十亿,很多电影厂都要关门了,全国电影银幕不超过三千块。现在是三万块,票房今年要超过五百亿接近六百亿,中国电影创造了世界奇迹,连续十几年保持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增长幅度。
市场做大了,下一步要把市场做好,要有更多的多元化电影。一方面,中国的电影改革最坚决,带来了市场非常好的卓越度。但是工业还比较落后,制造比较简陋,精品匮乏,而且有些作品价值观取向,过于拜金,过度娱乐,这样的现象确确实实在我们电影当中出现。
最后,讲到中国电影的下一步发展,我叫作小康时代的中国电影。小康时代是我们需要过正常生活的时代。意味着我们有精神文化消费满足的权利,我们需要快乐,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小康社会的价值观,我们需要找到人与人之间交往,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一种方式,所有的这些东西都需要电影帮我们一起共同创造。
中国电影要迈过征服市场的关口,走到征服人心的高度,至少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提供健康的娱乐。我一直有个观点,娱乐无罪,但是娱乐需要健康。娱乐不仅仅是让我们傻乐,而是要让我们笑了以后觉得干净,让我们觉得生活有希望,觉得人间情感是美好的,提供健康娱乐的一个核心就是人道主义,一切以对人的尊重为前提。
二是建构文明常识。有的主旋律电影歌颂一些非常英雄的、高大的、忘我的、圣人般的形象,但是另外一些作品表达过度拜金,过度情色。所以我们最缺的是一个中介,人人可以选择接受普遍的价值观,这是我们的自由,但你要尊重别人的自由,自己要权利,同时要尊重别人平等的权利,恰恰这种东西在我们的电影当中较缺乏。培养权利与义务对等的现代公民,培养尊重自由和平等意识的现代人格,是中国电影文明常识的使命。
不能说美国拍的似乎都是好莱坞商业电影,美国拍过很多其他电影,像《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表现如何让艾滋病病人得到合法权利而进行斗争,《为奴十二年》表现为黑人的平等权利而斗争。我们国家表现这类题材的东西反而比较少。
韩国也拍摄了许多被称为“改变国家”的电影,如大家熟悉的《辩护人》。它以1981年韩国第五共和国全斗焕军事独裁政权执政初期的釜山为背景,讲述了平凡税务律师宋佑硕(宋康昊饰)为震惊全国的“釜林事件”受害学生进行人权辩护的故事。这个事情对推动韩国社会的法制化起到很大作用。
归根结底,电影应该传递美好情感。我们现在表现人与人之间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各种小三小四的电影非常多,但我们还是应该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爱,甚至必要的牺牲,这仍然是人类能够相互依存、相互共存的前提。
这可能未来会成为我们对小康时代中国电影的期望。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李安先生讲,时间还很长,我们的电影要能等,我们要有耐心。社会需要电影提供娱乐,同时更希望电影提供营养,电影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未来的中国电影能够创造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记忆,中国电影才有未来,才有希望,才能够真正走向世界,才能够被大家发自内心地喜爱,这一切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观众应该更加成熟,只有爱美的观众,才有美的电影。如果我们审丑,电影就会变丑;如果我们爱美,电影就一定会变美。电影跟观众之间的互动,永远是让电影变得更好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所以,我也希望能够传达一些看电影的正能量给大家,帮助大家看更好的电影,谢谢大家。
作 者: 尹鸿,影视传播、大众媒介与文化产业研究学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著有《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当代电影艺术导论》《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等。
编辑:张玲玲 sdzll080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