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庭永 吴银华 黄建锋(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浙江 庆元 323800)
灰树花“庆灰152”的工厂化栽培管理要点
姚庭永吴银华黄建锋
(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浙江 庆元 323800)
关键词庆灰152;品种特性;工厂化栽培
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又名贝叶多孔菌、舞茸、栗子蘑。其富含多糖类物质,具有抗癌、抗肿瘤、治疗肝硬化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等独特功效。庆元县灰树花栽培有近 30年历史,为全国最大的灰树花生产地。灰树花栽培季节性强,每年春秋各收1潮,采收期集中,无法满足市场周年需求。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研究摸索灰树花的工厂化周年栽培模式。
灰树花“庆灰 152”是本单位新育成的中温型品种,经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编号:浙(非)审菌 2014001。在工厂化栽培中采取本地菌棒割口出菇栽培,表现子实体性状良好,商品价值较高,每棒产量280~300克,与常规栽培每棒产量 290~310克非常接近(图1)。现将工厂化栽培情况简介如下。
1.1形态特征
子实体盖面灰色,朵大肉厚,菌柄灰白色,肉质、柄短,多分枝、重叠成丛。
1.2生物学特性
(1)温度。庆灰 152属中温型菌株,菌丝体生长温度为5~32 ℃,最适温度为20~25 ℃;子实体生长温度为 12~27 ℃,最适为 18~23℃。
(2)水分。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0%~63%,培养室的空气相对湿度宜为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左右。
(3)空气。庆灰152好氧,栽培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氧气。栽培环境通气性不足或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造成子实体生长迟缓、不分化、多畸形。
图1 子实体生长情况
(4)光照。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原基形成需散射光的刺激;子实体生长阶段给予一定的光照,有利于子实体生长,减少畸形菇的发生。
(5)pH。菌丝生长pH为4.0~7.5,适宜pH 为5.5~6.5。
2.1栽培流程
原材料购置→配料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培菌→割口搔菌→出菇管理→采收包装。
2.2厂房设施
厂房主体采用钢构结构,墙体材料采用聚苯夹心彩钢板,主要功能区包括:原材料储备区、搅拌室、装袋室、锅炉房、灭菌室、接种室、培菌室、搔菌室、培养室、出菇室、采收包装室、保鲜冷藏室、废料处理区等,各个功能区面积由生产能力决定。培养室主要功能是促使灰树花原基形成发育,也可以当作出菇室使用。
2.3栽培管理
(1)管理要素。①温度:采用制冷机器降温,室内温度范围为 18~25 ℃;②湿度:采用自动加湿器,室内相对湿度为85%~95%;③通风:采用外循环通风系统,间歇式通风供氧。进风口处设缓冲区,进风前先加温或降温,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④光照:可采用LED灯作光源,白光与蓝光皆可。
(2)培养料配方。杂木屑34%,棉籽壳34%,麦麸 10%,玉米粉 10%,山表土 10%,石膏粉1%,红糖1%,料水比1︰1.1~1.2,pH自然。对配料要求优质、新鲜、干燥。
(3)装袋、灭菌。培养料中因添加有泥土和棉籽壳等原料(棉籽壳要先加水预湿),须充分拌匀。采用低压聚丙烯筒袋(规格为 15厘米×50厘米)装料,灭菌时间:常压 98~100 ℃条件下保持14~15小时,或高压0.12兆帕下保持4~5小时。
(4)接种培菌。灭菌后,待料棒温度降到30 ℃以下方可接种。使用固态菌种,通常每棒接种 2~3穴,每穴接种量要适当加大。培菌室要求洁净、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25 ℃左右,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80%范围。
(5)出菇管理。①割口搔菌管理:将长满菌丝并经过适当后熟的菌棒移入搔菌室。釆用孔径12毫米皮带冲打孔,深为3~6毫米,每个菌棒割口 1~2个。割口应择在菌丝浓密部位,菌丝淡的部位割口会造成原基形成的时间长而不利于管理。②原基形成阶段:菌棒割口后,培养室内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5%~98%、温度22~25℃,约5~10天割口处即可形成原基。原基形成期间光照强度约控制在 80勒克斯,适当通风增氧,保持原基表面附着颗粒状水珠(图2)。③子实体生长阶段:原基分化形成叶片期间室内温度控制在18~22 ℃、光照强度80~200勒克斯、空气相对湿度90%~95%;叶片生长期间室内保持空气相对湿度 85%~95%,温度宜在 18~25℃,光照强度大于150勒克斯;加强通风供氧,促进子实体生长。
图2 原基形成情况
(6)采收包装。在适宜条件下,经 10~15天的培养,子实体达七八成熟时即可采收。按不同等级对鲜菇分级包装,冷库存放保鲜。
灰树花“庆灰 152”在工厂化栽培中,子实体生长良好,产量稳定,商品价值较高,能满足市场周年需求。现阶段工厂化栽培采取菌棒割口出菇栽培模式,主要栽培环节仍以栽培者的经验来判断为主,栽培管理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
参考文献
[1] 黄毅.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践[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2] 吴应淼, 吴银华, 姚庭永, 等. 灰树花新品种“庆灰 152”的特性及栽培技术[J]. 食药用菌, 2012, 20(1): 36-38.
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934(2016)01-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