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狩猎民族服饰和器物造型中图案的应用

2016-07-19 11:57郭太林郭世奇
中国民族美术 2016年2期
关键词:桦树皮鄂伦春族狩猎

文:郭太林 郭世奇

北方狩猎民族服饰和器物造型中图案的应用

文:郭太林 郭世奇

郭太林

1963年9月1日出生, 1984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工艺系,大学本科、学士学位。1980年至今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工作,副教授。研究方向:北方三少民族﹙鄂温克、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民具造型与图案。先后有40多篇专业学术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

现为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世界书画家协会会员。

郭世奇

达斡尔族,1989年7月18日出生。现就读于白俄罗斯——维杰布斯克国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有部分作品获奖和收藏。研究方向:北方三少民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民具造型与图案,先后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

北方狩猎民族以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为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衣食住行方面基本都依赖于原始狩猎生产,并创造出了特有的狩猎民族文化。如“兽皮文化”和“桦树皮艺术”,他们在生活中逐渐创造出了各类生活用品和装饰品。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创造出了非常优美的图案艺术,这些图案充分反映了他们的淳朴生活和民族信仰,从而赋予了装饰品更高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狩猎民族;器物造型;服饰;图案;应用

在人类发展之初,原始狩猎生产方式决定了以野兽肉为衣食生活条件,并创造了人类的原始文化。他们创造了“兽皮文化”和“桦树皮艺术”,并相继创造丰富多彩的狩猎民族文化和各种形式的装饰艺术图案。服饰和生活用具就是他们的生活写照、时代的缩影,这些装饰品记录了狩猎民族的生活,凝聚了狩猎民族的文化特征、思想感情、民族信仰,积淀了民族的历史血脉,体现了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狩猎民族服饰和器物造型的艺术特征

北方狩猎民族民具器物和服饰包括兽皮民具类、皮毛服饰类、兽皮镶嵌类。鄂温克人的兽皮制品有挎包、筷子袋、火柴盒皮袋、盐口袋、针线袋、驯鹿驮箱、滑雪板、兽皮、皮囊等物。皮包类从造型上看一般是以长方形为主,但有横式与竖式之别。皮包上有皮制覆盖,有的在底端两侧垂挂饰穗,并且挎包的盖上均装饰着图案,纹样主要以鹿纹、云卷纹为主,也有几何纹、植物纹等。纹样大多粗狂奔放显示出狩猎鄂温克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价值观念。

服饰主要以女士长袍最为特色,款式以现代大衣相近似,大翻领,领的下端较长,对襟紧袖口,并配有一条腰带。在衣领、袖口、对襟以及裙摆下端均分别镶嵌红、蓝、白条带来装饰。鄂温克妇女还喜欢穿软底长筒靴,在靴的腰部装饰图案,纹样有云卷纹和鹿角纹,颜色以蓝、红、粉色搭配组合而成。

鄂伦春族兽皮艺术在北方狩猎民族“兽皮文化”中占重要地位,并且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兽皮选材以鄂温克人基本相同,但他们以掌握了兽类的生长期,以不同时期的兽皮制作不同季节的服装。皮制服饰主要以大襟长袍为主,女士和男士皮袍基本相同,女士皮袍下摆长,左右开衩,在立领背面刺绣图案,整体风格古朴典雅端庄华丽。

达斡尔族妇女用的装饰品独具风采,头饰是爱美女士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饰品,发簪式样较多,彩色图案较为复杂,簪子上镶嵌有各种花、草、蝶虫造型纹样,并有多条下垂串珠或链饰。图案多以凤、朱雀、蜜蜂、蝴蝶、花草,十二属相等。色彩有金黄色、粉绿、宝石绿等色彩交织成的图案,风格独特,深受达斡尔妇女的喜欢。

达斡尔族在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个性的服饰文化,服饰文化特色的形成与每一个民族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文化内涵、民族信仰、审美意识等多方面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一个多方位的立体的文化和艺术的体现。

鄂温克族兽皮挎包

狩猎民族服饰图案的艺术表现形式

北方狩猎民族的以兽皮为衣,以兽皮为囊,以兽皮做的各种民具用品种类繁多。从目前来看北方“兽皮文化”从内容上分有兽皮镶嵌工艺、兽皮民具器物、兽皮服饰等三大类。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创造出了各类生活用品和服饰,并且创新出非常优美的图案艺术。

鄂伦春族的皮毛镶嵌工艺非常有特色,不论是造型、皮毛镶嵌工艺,还是装饰纹样的组合均已达到了娴熟的地步,在北方狩猎民族皮毛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皮毛制品有挎包、背包等。多以狍、灰鼠、鹿兽皮毛为原料,组成了不同毛色镶嵌图案,制作工艺大体有三种形式:一是不同毛色的几何形镶嵌组合,这种形式多为各种毛色等量均衡排列的骨架形式,如四方连续图案;二是中间以刺绣的形式作适合纹样,四周镶嵌几何形色块,以二方连续组成的边饰图案,形成了以周边粗犷的皮毛色块烘托出纤细绣丽的刺绣纹样,从而形成了强烈的艺术对比;三是在板皮上绣出以几何纹、云卷纹为主的底纹,在中央镶嵌适合纹样。

鄂伦春族的狍子皮睡袋,也是狩猎人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形如大口袋,是用狍皮制作的,毛茬向内,非常保暖。几乎没有纹样,只是在损伤处以黑皮做补花。多以云卷纹为主,内衬红布。睡袋是原始狩猎民族的一大发明。

“撮罗子”是狩猎鄂伦春和鄂温克民族为适应游猎生活需求而搭建的临时住所。俗称“撮罗子”﹙鄂伦春语和鄂温克语称“仙人柱”,意为遮住阳光的住所﹚,这是狩猎人的行帐和栖息之所。“撮罗子”外形如圆锥形的伞状结构,是用30~40根桦树木搭成伞状骨架,高约3米,底部呈圆形,直径为3米左右。夏天外表覆盖桦树皮,冬天用兽皮包裹,因打猎流动性很大,搬动也方便,可以随时到一个地方驻扎营地。

狩猎鄂伦春民族的皮包、皮袋种类繁多,如皮囊、驯鹿驮箱、滑雪板、挎包等。装饰纹样多以对称型云卷纹,鹿角纹为主,还有植物纹样和几何形纹等。纹样组合疏密有致,且粗犷而又奔放,在色彩处理上以红色为主,间以黄、蓝色调。皮制口袋或皮囊边沿多数蓝色条带装饰,使皮制器物显得庄重华丽。

皮制服装主要以大襟长袍为主,女皮袍与男式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女士皮袍下摆长,在膝盖以下有的到脚面上,左右开衩;有矮立领,紧式袖,腰多系带。并从大襟向下一直到下摆都装饰图案。在立领背面多有刺绣图案,图案精美秀丽,显得更加古朴而华丽。

图案纹样多以云卷形对称花朵纹样为主,但仍可能看出植物原型的基本特征。这种植物纹样在“开衩纹”中的出现使鄂伦春人的装饰艺术有了更大的发展,在装饰艺术领域里得到了更广泛的拓展。

狩猎鄂伦春族的皮袍上的“开衩纹”独具创造性,这也是在劳动生活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并且从使用价值逐步提升到了审美价值。

从“开衩纹”的结构来看,大致从“人”字形到“大”字形,再从“夫”字形演变到“羊”字形的过程;女士皮袍基本与男士皮袍纹样相同从“大”字形、“夫”字形以及“菱”字形演变而来的,只是图案层次较多,显得更加秀气华丽。

鄂伦春族在开衩纹装饰色彩的运用上,有其明显得特色。以皮袍开衩纹装饰色彩为例,主纹样多以熏黑的兽皮板制作,以红、黄、绿、蓝彩布做装饰,与黑色主纹样形成强烈的对比,使主纹样突出,色彩艳丽。在工艺制作上以补贴绣为主,以各种彩线做镶嵌边饰纹样,增加了图案的光泽感,显的十分明快。图案结构应用以适合纹样为主,从中可以看出鄂伦春族在社会实践中从使用价值向审美价值的一次飞跃,说明了他们已经把握了使用与装饰之间有机的联系,把握了装饰艺术与使用价值之间可以相对独立的特征。

“开衩纹”是鄂伦春族在皮制服装上不断创新的装饰图案,也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他们逐步使“开衩纹”装饰图案从使用价值向审美意识推演,充分体现出了一个民族的独特个性,并展示了民族的艺术风采,在装饰艺术领域里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

鄂伦春族兽皮和桦树皮“撮罗子”2

鄂伦春族的狍子皮睡袋

达斡尔族刺绣是他们的最爱,以刺绣作为衡量一个姑娘贤惠聪明的标准之一。在当时姑娘们十五六岁时就开始在母亲的传教下学习刺绣技术。刺绣以成为达斡尔族社会时尚和高尚的风气。达斡尔族刺绣艺术品有服饰、荷包、鞋面、手帕、枕套等;绣法有平绣、锁绣、补花秀、堆绣、折叠绣等。纹样多于动植物纹、几何纹、文字纹、山石树木、亭台楼阁以及神话传说、人物故事等;吉祥图案有喜鹊登梅、福禄长寿、八结盘肠、如意纹等图案。

狍皮五指手套是达斡尔族独出心裁的装饰手法之一。其制作方法是在手背正中采用补花绣的装饰手法,图案采用植物纹﹙花草﹚作适合纹样来装饰其中,五指上指甲处绣有图案化的补花。关节和指甲之间以波浪线连接,好似五指上的血脉。手套整体纤秀华美,显示女性的优雅体态。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充分显示了达斡尔族的审美情趣,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艺术特征、思想感情和文化内涵

鄂伦春族男式(左)和女式(右)皮袍

鄂伦春族男式皮袍“开叉纹”

鄂伦春族女式皮袍“开叉纹”

狩猎民族桦树皮器物造型的艺术风格体现

北方狩猎民族中以桦树皮为材料来制作的生产和生活器物特别多,在民具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从桦树皮器物的造型装饰来看,充分显示了他们的物质创造能力以及高超的艺术造诣。每一件器物都凝聚了民族的文化气息并体现了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鄂伦春族男式服与儿童服“开叉纹”

桦树皮器物主要有盒﹙针线盒、烟盒等﹚,篓﹙饭篓、米篓等﹚,桶﹙水桶、奶桶等﹚和箱子等。装饰纹样有几何纹、动植物纹样。其中狩猎鄂温克族几何纹中锯齿状“咬合纹”独具特色。咬合纹形成的纹样变化较多,咬合纹样主要是有纵向似的正反型同锯齿咬合构成的,多用于小型桦树皮器物上,制作时按照设计好的图案裁剪下来后卷成筒状将两边对合时以锯齿形咬合而成的。在“咬合纹”的装饰艺术处理上,以三角形咬合纹装饰为主,也有方型、长方形、近似菱形咬合纹装饰。有的在大的锯齿咬合纹中套以小的几何形图案,手法多以镂空和剔刻的方法,是咬合纹样出现多层次的凹凸装饰变化效果。这是狩猎鄂温克族特有的装饰风格,充分显示了其创造力和艺术的才能。

兽角纹﹙以鹿角纹为主﹚在装饰纹样中占据了所用纹样的一半以上。兽角纹的形势变化多达几十种,从鹿角纹的写实风格向几何纹样发展的趋势。我们从鹿角纹这个演变规律来看,开始是单纯的狩猎经济特征装饰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去认识,认为鄂温克族对鹿角纹有图腾崇拜的心理,后来由于生产领域的扩大,对大自然的认识视野逐渐扩大,对鹿角的神秘性逐渐淡化。但是在装饰艺术中,鹿角纹并没有消失,而是更加向图案化的方向发展。鄂温克人在装饰桦树皮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装饰图案构法可分为适合纹样和二方连续纹样两种构形式。其中器物盖上面是以圆形适合纹样为主,如对称、辐射等构成居多; 而鄂伦春民族桦树皮器物盖上做足了文章。装饰图案以圆形、方型、椭圆形等适合纹样为主。纹样的结构形式多样,边饰环绕单层或多层式的连续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大部分装饰在桦树皮器物的腰部。装饰图案主要有动物纹,其中植物纹几何纹样运用比较广泛,几何纹样多以水波纹、直线纹、三角纹、点刺纹、圆圈纹等组合应用为主。植物纹样在器物的装饰上占有很大的比重,纹样造型粗狂奔放,写实的风格纹样较为少见,纹样的结构以对称和放射性为主,这些结构形式合理地形成了对称与和谐、疏密相间、变化与统一的艺术效果。

象征纹样在鄂伦春族装饰纹样中是较为独特的装饰形式,主要有野生植物杜鹃花,﹙又名南绰罗花﹚是男女爱情的象征。显示了鄂伦春族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憧憬美好的生活的愿望。

达斡尔族桦树皮装饰纹样主要以动物纹、植物纹,如梅、兰、竹、杏,亭台楼阁、人物故事等图案应用的较为广泛。并且有文字的运用,如文字有“卐”字纹、满文,近代用汉文如福、禄、寿等。纹样取材多样,融合了其他民族的图案,显示了多元化包容性的艺术风格。

达斡尔族儿童用的摇车独具特色,在摇车的周边和底部装饰几何纹和植物纹样,应用补花的镶嵌手法进行图案的装饰。纹样形式有适合纹样、二方连续纹样,这些装饰纹样表达了达斡尔族特殊的审美情趣。同时也表达了其艺术创作的才能与智慧。形成了独特的装饰风格。

原始装饰艺术的出现,是不受起初的使用价值制约的,是脱离了使用目的审美意识形式,所以它具有更直接的审美艺术特征。器物上装饰艺术的出现,则表明了具有独立个性的审美意识已经形成。北方狩猎民族所创造的桦树皮器物,大致可遵循这样一个发展规律。他们的装饰艺术相对来说以器物的使用价值无关,相反装饰艺术的出现则提高了器物的实用价值基础上的审美价值。

绣花五指手套

达斡尔族狍皮五指手套

鄂温克桦树皮﹙盒﹚饰“鹿角纹”

达斡尔桦树皮﹙盒﹚装饰“植物纹样”

达斡尔族儿童桦树皮摇车

结束语

北方狩猎民族装饰艺术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过程,从装饰艺术的产生逐渐发展到审美意识的观念,逐渐创造出各种形式的装饰图案,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同时也保留了北方狩猎民族的地域特征。并且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形成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形式,而且这些民族传统工艺美术是一个民族向现代文化发展的生命源泉。

猜你喜欢
桦树皮鄂伦春族狩猎
新媒体时代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以桦树皮画为例
桦树皮制作技艺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品的形式功能及传承意义
桦树皮艺术文化传承
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民居建筑文化探析
鄂伦春族文化景观变迁及对其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影响
狩猎还是偷猎
恐龙是怎么狩猎的?
秀逗原始人④狩猎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