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丽全,李大兴,强远华
(1.云南省大关县种子管理站,昭通 657400; 2.云南省大关县植保站,昭通 657400)
大关县魔芋高产栽培技术
罗丽全1,李大兴1,强远华2
(1.云南省大关县种子管理站,昭通 657400; 2.云南省大关县植保站,昭通 657400)
摘 要:魔芋是一种集食用、药用为一体的高产作物,其经济价值高。大关县魔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为野生、隔生的零星种植,买卖的很少,90年代后逐渐转入大田种植分散种植。1998年,连片种植了2 万m2白魔芋,进行了魔芋加工销售。由于市场不稳,价格波动大,所以未稳定发展。2005年,大关县开始小规模连片生产,并成为了农业优势产业。
关键词:魔芋 高产 栽培技术
魔芋在大关县种植面积在不断地扩大。但是,由于缺少相关的栽培技术,导致产量仍比较低。通过多年栽培研究,该县总结出一套魔芋高产栽培技术。
1.1选种
大关县主要的栽培品种为花魔芋与白魔芋两种。白魔芋品质较好,但产量与适应性都不及花魔芋。通常是选用无病无伤、圆形或长圆形、顶芽矮壮、叶柄痕较小、芽窝较浅的小球茎或根壮茎作种芋。根状茎最好是选用一年生的。
1.2种芋
在播种前要晒2~3 d,还要用农用链霉素150~200 μl/L稀释液喷洒或50%多菌灵可湿粉剂1 000倍稀释液喷洒,再晒干,也可用40%福尔马林1倍液,然后将种芋捞出即可播种或1∶200倍的草酸溶液泡种30 min晒干备用。
魔芋喜欢土地肥沃、湿润、阴凉。在大关一般选择海拔600~1 600 m、土层深厚肥沃、通透性好的沙质土壤。适宜的温度25℃,土壤pH值6.0以上。
3.1轮作
可以有效地切断病源的传播,最好是三年一轮。通常是与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若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最好。
3.2间、套作
选择植株高过魔芋的作物以加强光线穿透力、增加叶面积指数、提高对光的利用率。
4.1整地
冬前深翻土壤30 cm左右,春后深耕细整,开厢理沟,在种植前用2 250 kg/hm2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预防魔芋病虫害。
4.2合理施肥
魔芋需要大量的有机肥,通常底肥要采用腐熟堆肥1 500~2 000 kg/667 m2。再用魔芋专用复合肥40 kg作底肥,肥料要隔开种芋,决不能在偏施化料。基肥占总肥量的75%以上,一般在栽种前15~20 d施用,主要是在沟底施堆肥,然后把种芋放在斜上坡,决不能与肥料接触,这样既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也不会伤到种芋。
5.1播种期
当温度回升到12~14℃时,才可以播种魔芋,大关县通常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栽种,同一地区花魔芋可以早一点种植。
5.2密度及用种量
魔芋种植密度一般较稀,提高单株的产量,但总产量下降。一般采取宽窄行栽种。种芋越小种植密度越大,反之越则小。用种量3 000 kg/hm2左右。种芋100 g左右株距为26 cm,行距62 cm;种芋150 g左右的株距32 cm行距62 cm;种芋200 g时,株距39 cm、行距62 cm,和玉米套种,可以150 cm开厢起垄,垄面100 cm,沟深16cm,垄上种2行,沟中种玉米。
5.3选用高洼窄厢的种植方法播种
每厢开2沟,为了增加栽种的沟数可以通过宽洼浅沟来实现。根状茎可依同一方向将种芋横放沟中;小球茎依其大小按16~22 cm放1个;250 g以上的种芋可采取窝栽或沟植,依种芋大小,沟深10~15 cm。种芋平地均按45°斜种植,若为倾斜地,则应顶芽顺坡向上种植。
6.1除草
在春耕后采取边整地边除草。一旦魔芋展叶,就只能进行人工拔草,以防伤到魔芋植株。
6.2培土追肥
(1)培土。种植的35~45 g后,当魔芋开始萌芽出土时,可趁根系尚未布满土层前进行浅中耕,一般培土厚度为8~10 cm。(2)追肥。分3次,第1次于5月底至6月上旬进行,以促进魔芋上部生长;第2次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促进魔芋地下部分发育;第3次于8月下旬,用磷酸二氢钾灌根。
软腐病和白绢病是魔芋的主要病害,影响魔芋的主要虫害有红蜘蛛、甘薯天蛾、蜗牛等害虫。
7.1软腐病
魔芋软腐病是魔芋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发病主要是因土壤和种芋带菌,发病率达20%~30%,尤其是一些多雨地区,其发病率高达80%以上。主要症状:魔芋的整个发育期都可能出现病症,主要是块茎膨大期后发病。植株上如果有伤口,也容易病菌侵染引起软腐。防治:主要搞好综合防治,首先是预防和控制,杜绝200~300 km远距离常规运输调种,加强短距离调运种芋的挤压碰伤防护措施,防止带病种芋引入,保持该县土壤清洁。第二是加强种芋选留防病、病株及发病地块处理、播前种子处理、高发期前药剂防治等技术示范和指导服务,推广轮作套种,增强魔芋的抗病性,切断病菌传播途径。
7.2其它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是选择种植,加强栽培管理。要选用土层较厚且土质疏松的土壤,最好前茬作物是禾本科。尽量多施农家肥,并适当结合磷钾肥,发现病株及时拔出或烧毁,并用石灰消毒。二是种芋消毒,播种前用0.1%硫酸铜溶液浸种15分钟,然后再用清水洗净、晒干,才可播种。
每年11月份以后,魔芋茎叶自然枯萎其地面植株倒伏1个月左右,地下茎以完全停止生长,根状茎完全分离时即可采收,采挖过早导致产量降低和不耐贮藏,采挖过晚易挖伤球茎,魔芋易染病腐烂。采收时选择土壤干爽的晴天及时采挖,可从头侧开始采挖,做到轻挖、轻放、轻放、轻搬、轻运,商品芋和种芋要分开放置,2~3 d即可出售或储存。
9.1就地贮藏
采挖季节不起挖,加工或出售商品芋时边起挖边出售。
9.2土坑贮藏
选择背风向阳、土壤干燥的地方挖好坑,坑深1.3 m左右,长宽按贮藏量多少而定。放芋时四周铺放干稻草或麦秸,然后将魔芋放入,再盖1层稻草或麦秸上面盖上20 cm的土层。
9.3地窖贮藏
选择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土质结实的地方挖窖。地窖挖好后,先用稻草或艾叶加硫磺熏1次,并封窖3~4 d,通风后放魔芋,关好窖门。
9.4沙埋贮藏
选择通风干燥、温度较高的室内,在地面先铺一层河沙,约15~16 cm厚,然后放1层魔芋,就这样1层河沙1层魔芋,堆6~7层,最后用干稻草或者麻袋把上面以及四周包裹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