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燕春
(新疆岳普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喀什 844400)
新疆岳普湖县警纹地老虎种群消长动态分析
杜燕春
(新疆岳普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喀什 844400)
摘 要:警纹地老虎是一种重要害虫。研究发现,该种地老虎是新疆棉田发生普遍而且为害严重的苗期害虫之一。因此,警纹地老虎的种群动态一直备受关注。
关键词:警地纹老虎 群种 动态
警纹地老虎为多食性害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据调查表明,警纹地老虎在岳普湖县主要危害作物为玉米、甜瓜、棉花等,主要危害蔬菜为白菜、萝卜、马铃薯、大葱、甜菜等[1]。从种群各代发生概况、成虫年度间发生关键节点比较、发生月蛾量分布和月(周)增长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并利用Excel作图功能开展深入分析,力求掌握警纹地老虎种群的年、月、旬、周发生动态,科学指导该县警纹地老虎综合防治,降低其对主要农作物的危害损失,保证农业生产安全。
2014年累积诱蛾量4 891头,其中越冬代成虫发生期3月23日至6月12日(诱蛾量1 782头),1代成虫发生期6月13日至9月30日(诱蛾量3 109头)。
2015年累积诱蛾量1.106 8万头,其中越冬代成虫发生期3月22日至6月15日(诱蛾量2 283头),1代成虫发生期6月16日至10月1日(诱蛾量8 785头)。
全年警纹地老虎成虫出现两次蛾高峰:2014年4月18日至6月6日,6月24日至8月9日;2015年4月12日至5月30日,6月19日至8月30日。
2014年始见日3月23日,终见日9月30日,全年发生天数192天。始见日与第1高峰日(5月9日)间隔天数为48天,第1高峰日与第2高峰日(7月31日)间隔天数为84天。
表1 岳普湖县2014年和2015年警纹地老虎月诱蛾量变化
2015年始见日3月22日,终见日10月1日,全年发生天数194天。始见日与第1高峰日(5月9日)间隔天数为49天,第1高峰日与第2高峰日(7月19日)间隔天数为72天。
将岳普湖县警纹地老虎3~9月各月灯下诱集蛾量占当年总诱蛾量的比率进行分析发现,每年5月、7月两月灯下蛾量大,且7月蛾量在全年发生月份中占比最大。
按照公式[当月增长率(%)=(当月蛾量-上月蛾量)×100/上月蛾量]计算蛾量月增长率[2]表明:每年7月成虫月增长率最高,而每年的6月、8月、9月3个月的成虫月增长率为负增长,见表1。
按照公式[本周增长率(%)=(本周蛾量-上周蛾量)×100/上周蛾量]计算蛾量周增长率并运用Excel 作图分析该县警纹地老虎旬消长动态。
对图1的分析表明:每年4月中下旬、5月上旬末期到中旬初期、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和8月下旬等时间段,成虫数量明显上升,可在上述时段根据不同危害寄主作物生育期,适时开展物理诱杀工作。
根据自动虫情测报灯监测,该县警纹地老虎年发生代数为2代,成虫发生期为每年3月下旬初期到9月下旬末期,年均发生天数在190天左右。期间出现两次蛾高峰,第1次在4月中旬到6月上旬,第2次在6月中旬到8月中旬。
图1 2014年和2015年岳普湖县警纹地老虎周增长率消长
1代警纹地老虎幼虫是造成岳普湖县6月底到7月上旬复播玉米(5叶期)危害损失的主要农业有害生物,并常与黄地老虎在该县混合加重危害。
厄尔尼诺现象等气候异常对警纹地老虎影响,主要体现在该县1代成虫种群数量的消长,直观地反映在对第1代成虫发生总量、峰日蛾量和第2峰日等方面。
(1)农业防治:在11月中旬前完成秋翻冬灌措施。
(2)物理防治:选择在每年4月中下旬、5月上旬末期到中旬初期、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等时间段,大田危害作物开灯集中诱杀;菜田采用糖醋液(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敌百虫适量)诱杀越冬代和1代警纹地老虎成虫,在明显压低田间落卵量方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治理效果。
(3)化学防治:复播玉米6月底到7月上旬傍晚时分选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 000倍液或30%甲维.杀虫单微乳剂500倍液叶面喷雾,杀死低龄幼虫以避免大龄危害形成枯心苗。
参考文献
[1] 吕佩珂,刘文珍,段半锁,等.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续集.内蒙古:远方出版社,1996,560
[2] 刘容,陈婧,梁虎军,等.新疆阿拉尔垦区灯下警纹地老虎种群动态分析.中国植保导刊,2015,35(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