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惠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宁夏银川 751000
报纸隐性差错勘误实践
杨宗惠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宁夏银川751000
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经常会发现各种藏匿很深的差错,似是而非、具有歧义、逻辑混乱是其主要特点,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文字专业水平、不刻意深查细究,往往很难发现并纠正。文章结合工作中发现的具体实际案例,将隐性差错细分为文字、逻辑、标点符号、数字、常识等类别一一剖析,抛砖引玉,为将新闻表达差错率降到零提供一份试探性方案。
隐形差错;第一读者;阵地关;勘误
在纸媒的文字性差错中,似是而非的隐性差错最容易蒙混过关,且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究其原因,有些是编采人员把关能力欠缺造成的,有些是因为记者编辑功力不足造成的,有些则是态度不端疏忽大意酿成的,还有些是以讹传讹沿用错误表达造成的。
粗览在新闻编校实践中发现并校正的隐性差错,大体可分为文字类、逻辑类、标点符号类、数字类、常识类等。
文字类隐性差错往往涉及隐性的时间概念和语法等,似是而非的特征最为明显,在诸多隐性差错中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最易蒙混过关。
案例:妻子外出半年返回家中,没想到丈夫将房屋出租给他人……李女士的丈夫嗜赌成性,欠下赌债后躲藏。债主找不到丈夫,就上门讨债。
评析:这是一条消息的导语和主体部分的开头语。如果不仔细推敲,我们很难发现其中的细微差错。先说导语,粗看它没有任何差错,语言似乎还很精炼。但仔细推敲一下,就不难发现其中的不妥之处:不但没有李女士返回家中的时间或最新的新闻由头,而且时间概念错位,以致字面意成了丈夫新近才将房屋出租,应改为“妻子外出半年返回家中时,没想到丈夫早已将房屋出租给他人居住”。“债主找不到丈夫就上门讨债,”应改为“债主找不到李女士的丈夫,就上门讨债”。此句不能简单承前省略,否则就成了债主找不到丈夫,有歧义,而加上“李女士的”4个字表述更加准确、到位。
逻辑类隐形差错多出现在新闻标题中,歧义或表述失准是其最大特点,令人啼笑皆非是其最大的“社会影响”。
案例:《母亲患病女儿面临缀学(肩题) 银川民政局长资助一困难家庭4年(主题)》。
评析:这条新闻讲述的是:有户困难家庭母亲患病女儿面临辍学,银川市民政局局长得知后资助其达4年之久。但是,标题的意思竟成了这个局长的母亲患病女儿面临辍学、该局长仍在自家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资助一个困难家庭4年之久,真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新闻作品中,标点符号类隐性差错出现频率较高,表现形式五花八门。有人行文,整个段落无论长短,除了段末的句号外,其余全是逗号,甚至该“逗”的地方不“逗”,不该“逗”地方乱“逗”,加之不注重逻辑关系,往往错上加错。
案例:2008年6月中旬的一天傍晚,在永宁县胜利乡八渠村一个民风淳朴的乡村,人们脸上难以掩盖的笑容诠释着平安、和谐。
评析:细看这句话,八渠村似乎是个乡镇的名字,下辖好几个行政村。事实上,八渠村是一个行政村,行政村怎么会下辖行政村呢?此言明显出错,应在八渠村后面加破折号,并将“乡村”改为“村”,方能符合实情和文理。其实,“一个民风淳朴的乡村”完全可以删除,其在语境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上,与“人们脸上难以掩盖的笑容诠释着平安、和谐”有一定的重复。淳朴与笑容不是天生的必然联系,这段话新闻表达很不到位,明显是语言文字功办不足的表现。
作者简介:杨宗惠,主任记者,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与政府舆论形象建设。
数字类隐形差错多表现为前后数据不一、总数与各项之和不符,以及量词的混用、乱用等。
案例:石嘴山监狱特意购买了一台“美的”牌空调扇和电蚊香。
评析:暂且不论此处在语言表达上的逻辑错误,空调扇可以用量词“台”,电蚊香用“台”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在具体的新闻写作中,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文字精炼而混用、乱用量词。
数字类隐形差错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小问题容易酿大错,轻视不得,应引起新闻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并加以消除。
常识类隐形差错大多是由于采访不深入,抑或想当然地认为“差不多”或“应该是这样”造成的。其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是主要因素。常识类隐形差错包括文史常识类、生活常识类、法律常识类等。这类差错一旦出现在报端,受众嘲笑的就不仅是稿件的作者,而是整个媒体的公信力。
案例:2008年7月1日,银川市公安局、中国电信系统集成公司、中国电信宁夏公司城市综合监控报警联网项目在银川正式签约。该项目的签约与实施,标志着银川市公安局科技强警、公安信息化工作步入了一个新阶段,为“平安银川”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评析:暂且不论此举是否“标志着银川市公安局科技强警、公安信息化工作步入了一个新阶段”,但“为‘平安银川’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之说,应该是作者想当然的说辞。试问,这些年的“平安银川”建设难道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都是在做表面文章?实际情况绝非如此。新闻报道不能为了突出某项工作的重要性,就在想象中潜意识贬低、否定以前或其他方面的工作。这种说法既违背了新闻事实,又犯了想当然的毛病,以致造成“次新闻”报道失实,甚至酿成重大新闻安全事故。
报纸的编辑、记者如何消除隐性差错,将其危害降至最低?
首先,记者把好源头关。记者是稿件的采写者,最为熟悉采写的内容、表达设计及具体的句法段落的安排意图等,为整篇稿件生产程序的第一人责任人,应对初期产品高标准、严要求,树立精品思维,精益求精拿捏好每一个细节,消灭掉每一个差错,这是最基本的职业要求。
其次,编辑要把好阵地关。编辑除了对稿件进行编辑外,还要负责把握好稿件的政治关、质量关、结构关。作为中间环节的重要把关人,版面责任编辑更应细之又细,慎之又慎,对于一些模棱两可的说法、一些事实不清的细节及背景、一些陌生的表达词句及一些专业性用语,一定要及时与记者沟通,避免因为沟通不畅而造成失误,甚至错误。
再次,“第一读者”要把好审核关。目前,很多报社都建立了“第一读者”工作机制。报纸大样经校对、责任编辑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后,再交由因年龄原因退居二线的编采人员挑刺找毛病,最后再由责任编辑和值班编委定夺。由于退居二线的编采人员经验丰富、业务积淀深厚,查找问题找得准、找得狠,可谓报纸内容质量的最后防线。遇上重大新闻报道稿件,责任编辑应多征求“第一读者”的意见,以便站在高处消除各类差错,特别是隐性差错。
最后,完善隐形差错的纠错制度。新闻单位对显性差错一般都能做到依规处罚,但对隐形差错往往采取得过且过的思想,甚至存在只要没人投诉就不纠错的错误思想,以致隐性差错及其制造者钻了制度的空子,甚至常年延用错误的用语或新闻表达方式。要想避免隐形差错,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
[1]郑鑫.浅析新闻隐性差错的校对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216.
[2]董微.新闻隐性差错的校对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3 (6).
[3]杨洪玉.校对应学会识别“隐性差错”[J].传媒观察,2008(2):60.
[4]周维.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与审美情感表达[J].现代视听,2012(7).
2096-0360(2016)14-0156-02
G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