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下高校课程制度建设探讨

2016-07-19 01:21丁德惠倪自银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盐城405盐城工学院教务处江苏盐城405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4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制度

丁德惠,倪自银.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盐城 405.盐城工学院教务处,江苏盐城 405

媒介融合下高校课程制度建设探讨

丁德惠1,倪自银2
1.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2.盐城工学院教务处,江苏盐城224051

媒介融合下正在重构的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对教育及高校课程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媒介融合环境下,高校课程建设受到了学生、教师、所属主体、制度等方面的种种阻碍和挑战,使传统课程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因此,颠覆大众传播下旧有的课程制度,构建媒介融合下的课程价值观、行为导引和程序规范,从制度上保证课程的知识产权、符号多元、传播渠道和融合技术及能力,为媒介融合下课程建设与发展构筑制度上的保障。

媒介融合;课程建设;课程制度;理念;内容;技能

当前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社会环境及人类进步一样面临急速的变化和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变化和挑战中,信息是其中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特别是日新月异的技术因素促使媒介融合的生成和发展,进而增强、放大了信息的影响。媒介融合使高校课程处于困境之中,既面对崭新的机遇,又遭遇强烈的挑战。

1 媒介融合建构全新教育发展模式

在人类历史上,生产力永远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最直接的驱动力,即使是现在也不例外。但经过几千年演变,生产力的涵义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生产力不再只是体力劳动的代名词,脑力劳动、科学技术、注意力、信息等都成为生产力,信息的作用和影响犹如原子弹一般巨大。这是单一模式的信息,而现代科学技术使向着融合方向发展,也即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下,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的深化过程。”[1]21-22

媒介融合应该不再只是一个传播问题,而是已深深嵌入社会的各个角落、各个领域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在:1)媒介融合正在加速民主政治进程,催生扁平化的民主管理模式,底层受众的信息接受与反馈渠道日渐增多,有限性增强;2)媒介融合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剂,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媒介机构的重组、壮大,财政资源的重新分配,而且看到了实体金融与网络金融的共生,如网络支付、移动端支付等;3)媒介融合进一步催生技术革新,既给受众便捷的使用体验,又给以充分的安全保障,传受双方对技术的依赖度日益加深,同时也意味着破坏力的增大;4)媒介融合重构人力资源分布,包括核心技术的开发人员、核心管理团队、专业的生产团队等等,凡是媒介技术关系紧密的行业、产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就越高;5)法律的变迁速度明显落后于媒介融合的进程,法律空白较多,既是媒介融合的机遇,但挑战和阻滞也是不确定因素,如网络支付管理引起的讨论说明媒介融合遇到的规制问题。

2 媒介融合对高校课程建设的新挑战

首先,媒介融合对高校课程的挑战来自于学生。就高校传统课程而言,绝大多数高校依然秉持大众传播观念进行课程的设计、建设,强调传播者的中心地位,因为学生好比医生眼里的患者被动地接受医治,却有着神奇的效果。但对于年轻的学生而言,传统课程并不受待见,与传统课程相应的教学方法等也饱受争议,主要原因在于在过去十年里学生的接受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年轻学生也易于认可和使用新兴的传播方式、内容,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年轻学生自认为是新的一代,标新立异,彰显个性,并凭借外化事物表现出与父母或年长者的差异。网络传播在速度扩张后正在经历着传播模式、编码解码等方面的深度变革,向着多元融合的方向发展,另外在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革新下内容、网络和终端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速度越来越快,程度越来越深,同时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三种传播方式也呈现加速融合的态势。这在智能设备的广泛使用上得以体现,而这些设备较容易受到年轻学生的青睐。尽管现今课程建设向智能化、融合型方向转型,但事实上这类课程少之又少,大多数课程是传统课程的翻版,只是载体不同而已,纸质教材直接转换到电子设备或网络上,授课录像只是传统课堂的再现。

作者简介:丁德惠,讲师,研究方向为传播学、媒介与影视文化。

倪自银,教授,教务处处长,研究方向为管理工程及教学管理。

其次,媒介融合对作为传播者的教师的挑战超乎想象。面对媒介融合,教师是有惰性的。事实上,每个人都有惰性,传统课程自有一套完整的体系,突破这一体系不仅耗时耗力,还要大胆突破原有的理念和观念,更深更大的阻力则是来自于惰性。因此,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包括年轻教师)不愿也不会主动尝试媒介融合理念的课程建设。教师缺乏媒介融合的理论和技术。如果问一名普通教师课程建设是什么,可能得到的答案是“我的课程都上几十年了还要建设?”实际上,不少教师对课程建设比较模糊,更未接受理解新环境下课程建设的含义和内容,有些教师认为课程建设仅仅是课程内容的更新。但教师不是转变理念就能实施媒介融合下课程建设,因为媒介融合下的课程建设不同于只集中于内容建设的传统课程建设。教师不仅需要高超的学术造诣和适时更新的知识,也不只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而是建立全新的适应媒介融合传播的技术,原因在于教师面对的不再是纸质教材的编撰、教案及习题的编辑、演示文稿的制作、授课日记的整理等等,而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媒介载体,在媒介融合这一平台上课程以纸质形式展现内容,以电子书形式实现电子化阅读,以甜美或磁性的声音吸引听众,以声像俱美的视频全方位展示课程,等等。但一门课程的建设不是分门别类地各自建设,而是结合课程的性质、内容实现各种方式的融合或者说聚合,互为补充、互相作用。这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是一项缺乏媒介融合技术或技能的繁复工程。

再次,媒介融合对于课程所属主体来说是严峻的考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课程被认为是教师的个人作品;从“十二五”起,教育部明确课程属于职务作品,也就是说课程归属学校所有[2]。尽管只是归属主体的变化,看似解决了课程的知识产权问题,但这一变化对课程及建设来说却是致命的变化和影响。以往教师认为课程是自己的,对课程负全责并付出全部的努力,也就是说,教师要把自己的课程建成优质资源、精品课程应该会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地开展课程建设,包括媒介。而学校成为课程建设、使用的主体,但学校作为法律意义上的主体却不能实施建设工作,仍由教师具体实施,不过教师对课程的意识、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显然已经受到影响。另外,教育教学是社会进步的反映,但不能做到与社会同步发展;同样,课程建设对媒介的反应也总是落后一拍,尤其是迅速发展的媒介融合更是落下几拍,现在自上而下进行的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微课以及风靡全球的MOOCs等等仅仅是网络技术的利用,并不是与媒介融合相适应的新型课程。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媒介融合既是一个陌生的课题,更是不可预知的考验。当然,对于高校来说,媒介融合下的课程建设不只是载体融合问题,教学方法、信息符号(文字、图像、图片、声音、视频、网络符号等)、课程内容也是媒介融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媒介融合引发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关系变化更是棘手的考验。

最后,媒介融合对高校课程制度的冲击巨大。媒介融合对学生、教师、学校的影响相对来说是显性的,政策制度则是隐性的,而媒介融合的发展正遭遇政策制度的瓶颈。这从各类“互联网+”事物发展就可以看出端倪,网络金融的牌照、叫车软件的叫停等等。虽然课程制度每隔三至五年就会依据时代发展和实际情况进行修订或重新设计,媒介融合发展一段时间后课程制度已经进行过相应的设计;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政策制度都是陈陈相因、萧规曹随,媒介融合下制订的课程制度也是如此,显现裹足不前的制约。首先,课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校和教师课程建设理念、观念的更新,尤其是当下新近发生的事物和理论。其次,课程制度制约着人财物的配置问题,传统课程建设的重点是以文字为唯一符号的内容生产,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认为只需付出足够精力和时间就可以建好;媒介融合下课程建设的重点不是唯一的,音、视、图等形式的内容生产被提升到与文字形式的内容生产同等地位。而此类内容生产不仅耗费精力和时间,更需要丰富的设备资源、大量的经费投入以及充足的人员保障,但现有的课程制度却不能给予充分的支持。例如课程的动漫、flash素材是耗费高科技的人力成本,而高校课程制度及财经制度不能保证酬金的支付。再次,知识产权也是媒介融合下课程制度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媒介融合使课程的传播速度加快,也使传播渠道、途径多样化,也使他人较为容易获得课程材料并且不需要授权,或者现有的课程制度不能保护媒介融合下课程的所有权。

3 媒介融合下课程制度的重构可能性

前述部分我们探讨了媒介融合对社会发展和高校课程建设的影响,一部分是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感受到的,一部分则是我们非常不易察觉的,制度正是这种不易察觉的隐性力量,其作用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料和想象。因此,要使课程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实现有效传播,就必须构建适应媒介融合的课程制度。

首先,要创新甚至颠覆课程制度的观念。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人类信息是用来交流的,是传播思想的,并影响人类的思维模式。一般认为,人际传播是双向循环模式,大众传播是单向线性模式,网络传播被认为重回双向循环模式,但两种双向循环模式并不相同。人际传播的双向循环模式是面对面(face to face)交流,而网络传播的双向循环模式既包括面对面交流,也包括非面对面(non face-to-face)交流或不在场(absent)交流,因此可以说传播模式既受到人类思维模式的影响,也影响人类思维模式。高校课程制度是大学设立以来经过漫长时间逐步建立起来的,在神学统治时代以《圣经》为核心的课程占据欧洲大学课程的绝对地位,古登堡印刷术使课程的信息量增大从而削弱了课程口口相传的力量,而电子革命在进一步加大课程信息量的同时改变课程的呈现形式、资源类型、传输方式,作为电子革命的延续和深化,媒介融合在保留前述特点时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式、资源类型、传输方式等趋向交叉、趋向融合。因此,创新甚至颠覆传统课程制度的理念,树立适应媒介融合的课程制度理念远比制定一套具体课程制度的意义深远得多。

其次,什么样的课程制度适应媒介融合传播呢?课程制度是价值观的体现,但没有具体措施支撑的价值观是毫无意义的。“制度的理念化并不意味着制度仅仅是一种理念,恰恰相反,制度的理念化乃是为未来实践活动提供一个坐标,根据这个坐标,相应的实践活动都会在其中获得相应的位置。”[3]8媒介融合下的课程制度体现较为复杂的价值观,既要体现传统课程的价值延续,又要突出媒介融合体现出的开放、共享等新价值观;既要确立教师课程建设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又要塑造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媒介融合下的课程制度利于融合传播的行为导引,既要保持大众传播模式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性和独特性,又要体现融合传播下以网络为载体的课程走出校门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颖性;既要显现大众传播模式下“教”与“学”的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又要彰显融合传播模式下“学”的自主性、合作性、反思性、共享性以及“教”的开放性。媒介融合下的课程制度要确保适合融合传播的课程的设计、开发的程序规范,在完善现今大众传播模式(现今学校机制)下课程选择、决策、开发和管理的机制、机构、程序、方法的同时,探讨构建融合传播的课程程序性制度,既要延续原有的完整性、严谨性,又要突破藩篱,使课程制度具有一定弹性和灵活性,给予新生事物发展的空间。

再次,媒介融合下课程制度可以优先考虑的课程建设内容。媒介融合使课程轻而易举地被复制和获取,同时媒介融合也使课程的交易可能性增大,任何受众缴费学习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在线课程,只是国内课程交易还尚未启动或者说面临制度性障碍,因此首先要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媒介融合使课程符号出现多样化趋向,语言、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符号尤其是适于融合传播的符号都运用到课程建设上,而事实上课程符号的使用较为单一,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比较模糊,两者的融合更是难题。大众传播下教材等纸质型材料是可见型载体,这些材料被学生持有并纳入学习成本;而媒介融合下部分课程材料不再被学生持有,向学生收取费用不再合理,另外目前网络学习成本由学生负担,增加学生的学习成本,因此创新媒介融合下课程的传播渠道建设,从制度上、经费上予以保障,降低学校、学生的经济成本。媒介融合下的课程制度绝不是用几行字显现课程的价值观和理念,更需实践特别是媒介融合的技术和能力来保障理念的实现,因而从制度上保障学校和教师享有不断提升课程融合技术的机会和能力是媒介融合下课程发展的根基。

总的来说,媒介融合潜在地改变社会发展模式,对高校课程相关者——学生、教师、所属主体及制度——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而在这种冲击和挑战中课程制度与媒介融合则是一种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突破固有思维和制度的控制,方使媒介融合下的课程建设持续发展。

[1]王菲.媒介大融合[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2]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EB/OL]. (2012-06-07).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s3843/201206/137250.html.

[3]李国均,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096-0360(2016)14-0071-03

G2

A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制度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