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足球与建设体育强国的关系

2016-07-18 08:46刘波郭振苗争鸣
体育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足球运动体育产业强国

刘波 郭振 苗争鸣

摘 要: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这一国家战略要从促进青少年国民性形成、带动群体活动开展、提升竞技体育影响力以及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等4个方面进行思考。研究认为,足球是一项全面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足球项目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项目以及群众体育的开展,为全社会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推广足球这项世界性运动,能够提升中国竞技体育的影响力;足球产业的发展对改善我国体育产业落后的现状有积极意义。

关 键 词:体育管理;振兴足球;体育强国;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G80-05;G8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6)04-0040-0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vitalizing football and building a sport powerful country

LIU Bo1,GUO Zhen1,MIAO Zheng-ming2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2.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Revitalizing football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a sport powerful country, and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part of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To understand such a national strategy, we should consider such 4 aspects as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teenagers citizen characters,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oup activities, increasing the influence of competitive sports and boo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industry.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inions: football is a sport that comprehensively promotes teenager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otball event can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events and mass sports, and build a nice exercise atmosphere for the whole society; popularizing such a worldwide sport as football can promote the influence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industry is positively significant for improv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ports industry in China being falling behind.

Key words: sports management;revitalizing football;sport powerful country;Chinese dream

2008年,胡锦涛[1]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并强调“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2015年,中央深化改革小组会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体育强国梦息息相关,发展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2]

那么,振兴足球与建成体育强国之间有何关系?在体育强国语境下,足球能否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突破口?

研究“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内涵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包括田雨普和周爱光。田雨普[3]认为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和判别体育强国的两项基本标准。而体育产业、体育科教、体育法制、体育传播、体育管理和体育交往等构成了体育强国的支撑系统;体育精神、体育威望、国际体育话语权等是体育强国的软实力表现。判别体育强国与否,不能追求指标体系的尽善尽美,面面俱到,不能苛求竞技体育的方方面面都要领先世界,更不能要求群众体育的各个领域都达到名列前茅的水平。需要做到的是,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对均衡和谐发展的前提下,在主要项目和总体层面达到质和量的统一,达到公认的世界较高水平。根据以上判断,他认为我国目前已是体育大国,可以通过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共同和谐发展迈向体育强国。

周爱光[4]在对国内关于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几种主要观点评析的基础上,从体育人口、奥运会成绩和国内体育产业总值(GDS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3个方面探讨了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内涵及必要条件,认为我国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3 个领域中,除了竞技体育已达到体育大国的水平外,其他两个领域均未达到。另外,在学校体育、体育科学研究、体育场地、体育组织、体育指导员等方面也应当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以便找出更能全面反映体育大国的指标体系。因此他认为目前我国体育总体上处于大国体育阶段,尚未达到体育大国,而建设体育强国是我国未来体育发展的目标。

从胡总书记讲话及以上两学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尽管对体育强国内涵的描述不完全一致,但学校体育(教育价值的体现)、群众体育(体育人口数量)、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水平及影响力)和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应该是实现体育强国的4个重要指标。因此研究振兴足球与体育强国之间的关系,也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即从促进青少年国民性形成、带动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提升竞技体育影响力以及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等4个方面进行阐述。

1 振兴足球对体育强国的意义与价值

1.1 振兴足球是促进青少年国民性形成的需要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其精神品质、身体素质、价值取向决定着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命运。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国民性面临极大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体质健康指标逐年下降;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缺乏勇敢、担当品质,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体育作为教育手段的重要一环,对于青少年的价值塑造要能够体现出时代的价值。而足球运动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方面具有更大的价值,因此,有理由选择足球作为青少年体质和品德提升的载体,进而成为体育强国的突破口。

首先,足球运动是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最好的手段之一。有研究表明进行足球教学能有效提高儿童姿势控制能力,促进儿童动作发展[5]。足球运动主要靠脚部完成技术动作,能够锻炼距离大脑神经中枢最远的部位——即通过脚下动作的训练,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展,充分调节与其他身体机能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足球是一项相对比较难掌握的运动项目。足球场地大、比赛时间长,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训练时间,在比赛和训练中,可以使青少年在耐力、速度、力量、协调性、灵活性、反应速度等各方面的身体素质都得到很好的锻炼。比如,在足球比赛中,参与者的跑动就有冲刺跑、加速跑以及中场距离的跑动。职业比赛中,中场队员的跑动一般要在10 km以上,前场队员要做大量的冲刺跑来获取空间和球权。跑动是体育锻炼中较为枯燥的训练内容和手段,但在足球运动中却能够展现较强的游戏性,从而对青少年产生吸引力。

足球运动又是促进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最佳途径,对青少年的团队意识和人格培养具有重要价值。足球是身体直接对抗的项目,规则又允许通过合理冲撞的方式增加比赛的强度和精彩程度,因此对抗强度远大于其他项目,这对培养参与者的勇敢精神和不服输的劲头非常重要。足球是场上比赛人数最多的集体项目,场地大、技术难度高,这就要求个人的技术和战术要服从集体战术安排,与场上队员进行配合。相比较篮球、排球、手球等其他集体项目,足球在时空上对于团队的要求更强。一支队伍想要取得好的成绩,基本技术、个人能力和战术体系固然重要,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和团队精神则更加重要。参加足球训练与比赛,对于全面人格的促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作用不言而喻。特别在当下社会,我国青少年以独生子女为主,体质健康逐年下降,缺乏勇敢精神、集体意识和奉献态度,更需要通过足球这一手段来全面提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弱民则无强国。“体育是产生优秀公民最有效、最适当和最有趣的方法”[6],是塑造国民性最有效的手段。通过体育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形成团队意识、培养奉献精神,从而促进青少年社会化进程。在“满足增强体质和培养后备人才的基础上,形成‘足球发展-青少年成长-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体”[7]。当今世界,足球已经超越了其运动本身,形成了文化图腾,既代表了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方向,也融入了世界发展趋势的需求。每一届世界杯(包括预选赛)既是各国足球技术展示的舞台,也是民族文化宣扬的机会,足球与各国的文化形象鲜明融合在一起。因此,足球运动的强盛,不仅可以在竞技赛场上取得相应的话语权,也能够很好地展现民族文化。这对于青少年的文化意识塑造也有促进作用。

1.2 振兴足球是带动群体活动开展的需要

从我国当前整个全民健身的现状来看,振兴足球应当是必要的选择。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末的统计:我国有体育系统机构7 089个,从业人员15.23万人,而2013年我国总人口13.61亿人,这样平均下来9万人才能有一个体育从业人员[8]。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体育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体现在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参与率上。中国的体育人口只占总人口30%左右,而美国体育人口约占75%,美国每年大约有94.5%的成人(16岁以上)至少会参加一次户外运动。德国实行体育俱乐部制度,至今有9万多个俱乐部,会员2 700多万人,在2012年德国幼儿园有50.2%、小学有72.5%、中学有59.4%的学生参加俱乐部的锻炼[9]。具体到足球人口,据2006年国际足联将中国和英国资料对比:中国13亿人口中业余和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仅有70.8万人;英国4 100万人口中业余和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有73.8万人[10]。德国的统计数字更加惊人,全德国共有2.56万个足球俱乐部,会员人数达到680万人[9]。可见,我国体育人口、青少年足球人口都远落后世界体育强国。足球运动的发展需要全民支撑,足球运动水平的提升是建立在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基础之上的。

足球是大众化的和全面的体育手段,通过发展足球可以带动其他运动项目的开展,全方位提升我国体育人口的数量。当前,我国体育人口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限于区域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在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运动项目的背景下,国家选择足球为突破口,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当然在操作层面上,要避免足球发展中的“大跃进”思维,舍本逐末,为振兴足球而牺牲了其他运动项目。在发展理念上,要树立振兴足球同样能促进其他运动项目发展的认识。如解决中小学场地资源紧张问题,由于足球场地的面积大、功能性强,修建足球场就意味着学校有了多功能的室外操场。只要设计合理,除开展足球项目以外,篮球、排球、田径、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多数的室外体育项目都可以在“操场”里开展;政府大力投入人力和物力推广足球在学校的开展,客观上为体育场地匮乏、设施落后的地区提供全面发展其他体育项目的机会,从而成为实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 m2的重要途径。

足球的发展和社会影响力的提高,不仅可带动整个社会对体育的关注度,同时可以促进其他体育项目的协调发展。教育部近期出台文件,把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体操和武术列为7个重点发展的项目,已体现出在足球的带动下,其他有影响力的大球项目、基础项目和传统体育项目均衡发展的势头。

1.3 振兴足球是提升竞技体育影响力的需要

近代工业革命触发了竞技体育的现代化进程,这一过程首先开始于欧洲和北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传播到世界各地。其中,现代足球运动诞生于19世纪60年代英国公学,与当时贵族和绅士阶层所崇尚的板球、猎狐、网球相比较,足球运动在工人阶级为代表的下层社会找到了生存的土壤,野蛮的、激烈对抗的足球运动在简约的规则约束后,迸发了鲜活的生命力。

体育运动虽无优劣高低之分,但竞技文化在时代发展中则会选择某些项目成为主流,个人项目如网球、田径、游泳,集体项目如篮球、排球等。而足球运动无论是在业余时代还是商业化时代,都充当了世界体育发展的领头羊。其本身所体现的公平正义的伦理逻辑、强身健体的生活理念、群体社会的情感认同,更超越了地域和文明的限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身体语言。可以说,足球运动是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世界公认的体育强国几乎都是足球强国,如欧洲的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亚洲的日本、韩国以及澳大利亚等体育强国足球水平都很高。美国看似足球水平与其世界第一体育强国的身份不匹配,实际上美国女足两夺世界杯、男足多次进入世界杯16强的成绩并不算差。另外,在美国人思维中,他们认为“美式足球”(American football,即美式橄榄球)才是真正的足球运动。美式足球的对抗更激烈、场上分工更明确,既强调团队配合,又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这体现了美国的精神价值追求。因此,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自然成为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

自1984年首次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我国的竞技体育不断取得突破,在体操、跳水、乒乓球、羽毛球、举重、射击等项目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目前我国只能算“夏季奥运强国”,远未达到“竞技体育强国”的高度[9]。因为我们只是在夏季奥运会奖牌榜上稳居前两名,而冬季项目发展依然落后。若以金牌质量来看,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较大的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球类项目,田径、游泳等基础项目,赛车、高尔夫、网球等商业化项目水平相对较低。在足球世界杯、篮球世界锦标赛等国际大赛中,我们的水平还不高,甚至没有资格参赛,没有赢得应有的国际地位,尤其是男子足球的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体育强国,使我国竞技体育的影响力大大下降。因此,要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国际影响力,足球水平的提升是必然要求。

我国竞技体育的影响力看似很大,但多局限于政治价值。从乒乓外交到北大学生“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呐喊,从女排五连冠到女足“铿锵玫瑰”,从许海峰的第一枚奥运金牌到北京奥运会金牌总数第一,竞技体育对政治的影响力已发挥到极致。从而应当转变发展思路,实现竞技体育在其他方面的价值。例如,从体育文化的角度,“发展推广足球运动有助当代中国建立一种集合民主、法治、竞争、合作、科学、系统,兼顾民族特色与独立理性,开放引领,融入世界的现代型社会文化”[11]。这种文化是大气开放、兼容并蓄,并且与世界相接轨的文化,只有发展这样的足球文化、体育文化,才能更好地提升中国体育的国际影响力。

从足球运动的改革上看,足球振兴已成为体育改革的重要部分,并引导着体育改革的方向。1992年,红山口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足球开始职业化进程,市场的导入预示着中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多元化。体育产业逐步在中国确立,竞技体育市场化逐渐形成,篮球、排球、网球等运动项目也纷纷效仿足球进行改革。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探索发展职业足球,改革一度带来活力,但由于对足球的价值和规律认识不足,急功近利的思想行为严重,组织管理体制落后,人才匮乏,监管缺失,导致足球发展的社会基础薄弱,行业风气和竞赛秩序混乱,运动成绩持续下滑”[2]。这成为2015年新一轮足球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以此体现足球作为发展体育运动、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性。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进程中,足球始终承担了旗手的作用,通过足球改革来推动中国体育的改革,这是足球改革的初衷和根本立足点。足球改革的成功预示着足球能否振兴,体育改革能否成功,也预示着体育强国能否实现。

把足球振兴作为体育强国的突破口,一方面,因为足球振兴的背后是群众基础,足球的提高需要强大的群众体育,这是体育强国的标志之一;另一方面,尽快提升我国竞技体育在世界的影响力、成为真正的竞技体育强国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要达到这个目标,振兴足球是必然的选择。

1.4 振兴足球是推动发展体育产业的需要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目标,将我国的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全世界的体育产业发展来看,足球是体育产业中最重要的运动项目,年产值超过5 000亿美元,占全球体育产业总规模的40%以上。而且足球产业发展迅速,以欧洲为例,欧洲足球的产业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后的近30年迅速增长,2012年欧洲职业足球的年产值为193亿欧元,其占有份额在当年全球体育赛事产业中超过43%[12]。根据福布斯中文网统计:2014年全球最具价值的球队前两名都是西班牙球队:皇家马德里和巴塞罗那。2012-2013赛季,皇家马德里俱乐部营收6.75亿美元,为史上所有职业体育赛队新高,球队价值34.4亿美元,比上一年度增长4%;巴塞罗那俱乐部营收6.27亿美元,球队价值32亿美元,比一年前增长23%[13]。2015年英超官方宣布此后3个赛季的转播权出售给天空电视与英国电信公司,转播总价达到51.36亿英镑,意味着未来每一场英超的转播费将达到450万英镑左右。可以说,欧洲职业足球俱乐部个个都是“印钞机”,其高超的足球水平和娴熟的商业化运作,为其赢得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此外,以足球为中心形成了广泛而又紧密的经济链条,联结了纪念品销售业、旅游业、服务业以及博彩业等。以2014年巴西世界杯为例,平均每场赛事有1.5亿人观看,而决赛有1.88亿左右的观众。在世界杯期间,我国共有7.9亿观众通过电视收看了世界杯比赛,将近占了中国人口的60%。国际足联2014年从巴西世界杯获益43亿美元、前两届分别获利20亿和36.7亿美元[14]。

与之相比,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令人担忧。2013年我国体育产值为3 100亿元(约合500亿美元),仅占GDP的0.56%,体育产值与体育强国相比差距巨大,例如,美国体育产值占GDP的2.93%,法国则占GDP的2.85%,日本是2.54%,全球平均为2.08%[15]。而且,我国足球产业的发展现状更加落后。以中超为例,足球俱乐部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商业赞助和电视转播都不乐观,尤其是电视转播费2014年仅为3 600万元,16支球队共240场比赛,平均一场比赛转播费仅15万元,与英超每场比赛转播收入相差270倍。2015年,体奥动力以80亿元的天价购买了五年中超联赛电视公共信号制作及版权,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证明了中国足球市场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综上所述,我国体育产业落后于当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为此,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大力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并指出对发展相对滞后的足球项目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大力推广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16]。这是足球产业发展的一个总体方向和引导目标,是希望足球产业起到一个连接和纽带的作用,通过足球产业的发展,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引起社会对足球运动关注,同时也促进奥运争光计划的竞技体育发展,带动中国体育产业繁荣。如果足球不振兴,足球产业发展不上去,中国体育产业将仍然处于市场化的初级阶段,体育强国的实现就无从谈起。

2 结语

足球作为运动项目之一,与其他运动项目一样具有强身健体的基本功能,但足球作为锻炼效果最好和最受世人关注的项目,还具有很多其他运动项目并不具备的作用。既然体育人口数量、竞技体育影响力和国内体育产业总值是建成体育强国的主要内涵和必要条件,而振兴和发展足球运动能够全面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推动其他项目以及群众体育的开展并为社会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有效提升中国竞技体育的影响力、大大改善我国体育产业落后的现状,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振兴足球是迈向体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中国梦”;改变中国足球落后面貌,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一直是中国人民的“足球梦”。追求中国足球强盛承载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而今,足球已经超越了运动本身的意义,国家意识的介入更让足球振兴成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振兴足球在操作层面上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如足球人口少、基础薄弱、国家队竞技水平低和足球市场不完善等。因此振兴中国足球一定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而这种社会责任感必须是全方位的[17]。要校园足球和职业足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校园足球解决的是足球人口和群众基础问题,要让校园足球回归教育,重视足球文化建设;要立足学校实际,形成特色发展方式;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础条件[18-19]。而职业足球解决的是足球市场和竞技水平提高的问题,要不断提高俱乐部和联赛的专业化和分工细化的程度,打通职业足球和资本市场对接的通道,解决职业足球资源可交易、有交易价值,并在制度上推动职业联赛可持续发展[20]的问题。

足球振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全社会都关注中国足球的发展,积极参与足球改革,共同关注和维护足球改革的成果。只有这样,足球运动在我国才能真正发展起来,足球运动才能实现其被赋予的诸多含义:促进身心健康、带动全民健身、提升竞技体育、发展体育产业,从而实现体育强国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 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 (2008-09-29)[2015-12-01]. http://news.xinhuanet.

com/newscenter/2008-09/29/content_10133226.htm.

[2] 中国新闻网.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全文)[EB/OL]. (2015-03-16)[2015-12-01]. http://www.

chinanews.com/ty/2015/03-16/7131999.shtml.

[3] 田雨普. 努力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J]. 体育科学,2009,29(3):3-8.

[4] 周爱光. “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内涵探析[J]. 体育学刊,2009,16(11):1-4.

[5] 纪仲秋,龚睿,葛红燕,等. 足球教学对儿童动作发展的影响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41(6):115-121.

[6] 编辑组. 马约翰纪念文集[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91.

[7] 梁伟,刘新民. 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建与解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3):380-384.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4中国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9] 刘波,李永宪. 竞技体育发展之路——走进德国[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14-30.

[10] 赵升,张廷安. 我国城市群众足球运动发展历程回顾及策略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11,47(5):31-39.

[11] 郑萌. 当代中国发展足球运动的新型社会文化建设意义[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3):8-15.

[12] Deloitte. Annual review of football finance[R]. Manchester:Deloitte,2000-2012.

[13] 福布斯中文网. 2014福布斯全球足球俱乐部价值榜[EB/OL]. (2014-05-09)[2015-12-01]. http://www.forbeschina.

com/list/sports/.

[14] 张震洋. 世界杯缔造创富神话[J]. 新民周刊,2014(25):66-69.

[15] 中商情报网. 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EB/OL]. (2015-03-27)[2015-12-01]. http://www.askci.

com/chanye/2015/03/27/153441l4wa.shtml.

[16]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 (2014-10-20)[2015-12-01].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

[17] 熊斗寅. 振兴足球要有高度责任感[J]. 体育学刊,2012,19(3):1-2.

[18] 彭国强,舒盛芳. 德国足球成功崛起的因素及启示[J]. 体育学刊,2015,22(5):40-44.

[19] 董众鸣,柳志刚. 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4):90-94.

[20] 鲍明晓. 职业足球的发展逻辑[J]. 体育科研,2015,36(4):2-3.

猜你喜欢
足球运动体育产业强国
在足球运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路径探析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强国有我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秦晋争霸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