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旅游扶贫研究综述

2016-07-18 17:58张婷王小静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扶贫模式旅游扶贫

张婷 王小静

摘 要 本文对国内旅游扶贫研究进行了梳理,认为学术界对于旅游扶贫的研究集中于旅游扶贫效应研究、特定地区旅游扶贫开发、贫困人口受益研究、旅游扶贫模式和效益研究等四个角度。通过梳理,本文认为目前学术界对于旅游扶贫的研究在其核心和主体等层面有所欠缺。

关键词 旅游扶贫 扶贫效应分析 扶贫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开发,旅游扶贫以旅游开发的形式带动经济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学术界或从理论或从实践角度对旅游扶贫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本文结合2015年5月以旅游扶贫为关键词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上的检索结果为依据,总结出目前国内对旅游扶贫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扶贫效应研究、特定地区旅游扶贫开发、贫困人口受益研究、旅游扶贫模式和效益研究等四个角度。

1旅游扶贫效应研究

唐建兵认为人们一般强调了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有利因素,夸大了旅游扶贫的正效应,忽视或缩小了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不利因素和旅游扶贫的负效应。张小利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运用旅游乘数理论,以大量的数据对我国旅游扶贫的就业、收入、环境及社会文化效应进行分析。张伟从旅游业二元结构的角度对旅游扶贫效应进行研究,认为旅游业正式部门未能充分发挥扶贫效应,并对非正式部门产生“挤出效应”,使贫困人口被挤出旅游获利圈是导致旅游扶贫失效问题的重要原因。而从实践角度对旅游扶贫效应进行研究的有马亚妮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进行探讨,旨在通过对延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定量评价,认为旅游的乘数效应可以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是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

2特定地区旅游扶贫开发

李佳、钟林生及成升魁等(2009)以青海省三江源地区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探析了民族地区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和参与行为。研究表明,当地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正面效应感知明显而负面效应不敏感,对发展旅游总体上持支持态度,具有较高参与热情。吴莎结合影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和优化措施。认为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贫困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并对利益分配体制进行不断地完善,推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进度,才能使旅游扶贫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3贫困人口受益研究

张伟、张建春以及魏鸿雁等以安徽省铜锣寨风景区为例于旅游扶贫开发对贫困人口的经济影响和非经济影响,从实际效应——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开发中实际受益和发展情况、感知效应——贫困人口对景区旅游业发展及由此产生的生活变化的感知和态度、效应的可持续性3个方面对旅游扶贫效应中贫困人口的受益和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冯旭芳、徐敏聪以及王红等以山西省陵川县锡崖沟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其旅游开发的扶贫效应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旅游扶贫开发为贫困人口提供了较多的收入机会和发展机会,大多数村民都认为旅游开发对家庭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对今后旅游业的发展持积极支持态度。

4旅游扶贫模式和效益研究

肖建红,肖江南以宁夏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为例探索出三种面向贫困人口的旅游扶贫模式(PPT),即以核心景区为基础的传统旅游PPT模式,以彭阳小流域治理生态景观和西吉马铃薯农作物景观为基础的摄影利基旅游PPT模式,以回乡文化、地域文化、丝路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文化利基旅游PPT模式。李清娥以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例,研究发现当地开发和利用地震旅游资源,恢复和整合原有旅游资源,通过各项优惠扶持政策,选择适合而有效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

5结论与讨论

总体而言,对于旅游扶贫理论及其在国内的实践,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些重大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如旅游扶贫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消除乡村贫困的方式,贫困地区居民从旅游扶贫中获益颇多。而对于旅游扶贫的模式,学术界也认为需要依据当地特有的资源条件,整合出资源优势走出自己的特色旅游发展之路。然而目前关于旅游扶贫的研究只是局限于旅游扶贫的效应、模式等层面,而没有就根本问题作出深入探讨,例如旅游扶贫的主体和核心是什么,也没有关注社区居民在旅游扶贫中的参与性问题。

参考文献

[1] 唐建兵.旅游扶贫效应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7(2):71-75.

[2] 张小利.旅游扶贫效应的经济分析[D].复旦大学,2007.

[3] 张伟.旅游业二元结构对旅游扶贫效应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1):44-49.

[4] 马亚妮.延安市旅游扶贫效应评价[J].现代经济信息,2014(18):474.

[5] 李佳,钟林生.成升魁等民族贫困地区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和参与行为研究——以青海省三江源地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8):71-76.

[6] 吴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效应分析及优化探讨[J].管理学家,2013(11):369.

[7] 张伟,张建春,魏鸿雁,等.基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扶贫效应评估——以安徽省铜锣寨风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5,20(5):43-49.

[8] 冯旭芳,徐敏聪,王红,等.基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扶贫效应分析——以锡崖沟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1(5):91-92+130.

[9] 肖建红,肖江南.基于微观经济效应的面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PPT)模式研究——以宁夏六盘山旅游扶贫实验区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4(1):76-80.

[10] 李清娥.5·12震后旅游扶贫的实践效应——北川羌族自治县旅游开发模式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33(5):128-132.

猜你喜欢
扶贫模式旅游扶贫
遂川县金融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产业扶贫是实现精准脱贫之主策
畜牧产业联动扶贫模式分析
解决甘肃扶贫问题的对策探析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旅游扶贫发展战略研究
关于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助力平山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广西各地区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时间演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