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补偿研究瓶颈问题分析

2016-07-18 05:10徐旭
中国市场 2016年30期
关键词:生态补偿瓶颈中国

徐旭

[摘要]生态补偿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是政府与学术界目前的研究热点。文章指出,现有研究在价值评估存在的瓶颈问题与产生原因;提出目前研究趋势和热点已转向生态补偿的后半段研究,即补偿的效率评估、补偿可持续性研究等,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生态补偿;综述;瓶颈;中国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182

本文以已有文献成果为基础,结合相关材料,梳理分析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现状和实践情况,试图找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产生原因,并总结目前生态补偿的前沿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对现阶段的研究进行总结,对不足提出建议,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的生态补偿改进方向。希望能对生态补偿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作用。

1生态补偿瓶颈问题分析

国内外多年的生态补偿研究中,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研究有着不同的热点与侧重。本节笔者从补偿标准制定、补偿机制建设这些生态补偿传统核心问题出发,梳理出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生态补偿研究热点已转向效率评估与可持续性分析。

11补偿标准制定中的瓶颈问题

总的来看,补偿标准制定并没有成体系的框架可以参照。实际操作中,测量成本和评估生态价值时都遇到了瓶颈,难有突破。

(1)成本测量。与生态服务价值相比,成本评估相对容易。但评估成本时仍没有统一方法。机会成本的评估阻力集中在区域异质性、信息不对称、未发生经济量估计三个方面。

第一,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保护者都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因此,每个个体的成本也不完全相同。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制定出能得到普遍认同的补偿标准仍未有定论。第二,生态服务的提供者比购买者具有更多的信息主动权,利益驱使下,生态服务提供者往往会利用自身信息优势试图占据博弈中有利位置。第三,成本中的机会成本更多是未发生的成本。其描述的是未发生的经济流量,人类不可预知未来,估计出的数值显然也难以确定真实性。目前通用的自然实验方法是将实施保护与未实施保护的两个外生因素相近的区域进行对比,进而估计出机会成本。但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众多,难以分析得出的机会成本数值大多程度上来自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

(2)生态价值评估。能够精确测量出生态服务价值是最理想的结果。生态产品目前市场化程度低,依靠市场制定价格操作性差。目前生态价值评估方法总体分为直接市场类、替代市场类、模拟市场类三种。直接市场法和替代市场法侧重于依靠生态环境所能直接或间接提供的产品进行估价,如提供的食物、进行大气调节等;而模拟市场侧重于对生态产品的非实物效用的测量,如美观、精神灵感、生物多样性等。

目前被最广泛使用的是基于模拟市场类的方法,如条件价值评估法(CVM)、选择实验法(CE)等。这些方法实施过程中通过问卷按受访者意愿来进行估价,但显然人们的意愿受教育、环境、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且容易发生变化。即使同一个受访者在不同时期,其对同一项事物的心理估价也会有很大差异。但CVM、CE等方法仍是目前被认为最为贴合实际的生态价值估价方法。

不得不指出,自1997年Costanza在生态价值评估取得突破性进展后接近20年时间,生态价值评估领域并没有再次取得令人振奋的突破进展。多数学者只是不断套用已有的方法结合研究实际稍加改进。以成本为下限,生态价值为上线的区间来作为补偿标准大致范围,结合博弈谈判能力对补偿标准定价成为了目前国内外学者默认的做法。

12国内外补偿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机制建设研究涉及众多社会因素,若不能妥善解决,不仅实施的生态补偿效果不佳,同时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创伤。

(1)补偿者与受偿者难以划定。现实生态环境中,界定产权是十分困难的问题。一片湖泊、一条河流,如何划定产权,从而界定责任?在我国,往往将不明晰产权的生态产品产权归于国家,随之保护责任也落于国家政府。长久以往,人们观念上会将生态保护责任完全归于国家,从而有偿使用生态服务的意愿更加弱化,生态资源配置想要的优化难以实现。

(2)政府与市场如何分工。政府与市场有各自的优势。政府使用特有的行政强制手段实施项目,交易环节少,使得其主导的补偿项目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但由于项目中偿付双方中地位不等,补偿实施过程中滋生腐败、权利寻租的危险性高,导致为使生态补偿项目效果达到预期不得不投入大量资源对项目进行监督、造成资源浪费。相反,虽然市场主导的补偿项目由于交易环节多导致交易成本较高,但由于支付者与受偿者地位平等,可以相互钳制,监督成本较低。

(3)是否应在补偿项目中增加副目标。生态补偿解决的是社会问题,实际实施中也要兼顾社会问题。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少补偿项目除了解决生态问题外也考虑了当地如贫困、创造就业、讨好选民等问题。在地区实施补偿项目的过程中,增加一些副目标有助于项目更容易得到当地支持,从而项目可以顺利实施。但补偿项目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生态环境,过多地考虑其他因素必然会压缩改善生态环境的能力。故在生态补偿机制设计时是否加入副目标也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2生态补偿研究中的最新热点问题与趋势

过往研究中,生态补偿研究主要是围绕着补偿标准制定问题展开。国内外学者都将其视为解决生态补偿课题的关键所在。但由于生态价值评估研究难以取得再突破,有关补偿标准制定问题的研究难有突破。

补偿标准研究中难有突破的前提下,现如今进行生态补偿研究的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了生态补偿后半段问题中,即对补偿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估、农户对生态补偿实施意愿以及项目持续性的分析。通过实地调查获取数据,并引入计量经济学方法实施定量分析。取得了很好的进展。Sierra和Russman[1]、赵雪雁[2]、邓远建[3]等进行了类似研究。

可见,学者们目前更加注重从分析补偿效果角度入手研究生态补偿问题。实践是最好的检验标准,从补偿实施效果来研究生态补偿使得研究更能支持实践,研究的实用价值也更高,更容易获得各参与者的支持。

3结论

总体而言,过往的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中补偿标准制定是最核心问题。围绕补偿标准问题,在理论、方法、实践、评价等方向进行了反复多次的研究。之所以补偿标准的制定一直存在巨大争议,核心阻力在于仅依靠社会科学生态价值评估问题难有突破性进展。近年来,研究热点也转向了效率评估、意愿分析等生态补偿后半段的研究。然而,作为生态补偿永恒的核心议题,不能放弃对生态服务定价方面的研究。

研究是一个积累、传承的过程。笔者通过对生态补偿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梳理整合,理出此类课题中的研究进展,提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瓶颈与产生原因,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希望对以后生态补偿的研究工作提供些许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Sierra R,Russman EOn the Eficiency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 Payments:A Forest Conservation Assessment in the Osa Peninsula,Costa Riea [J].Ecological Economics,2006(1):131-141

[2]赵雪雁,张丽,江进德,等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3,32(3):531-542

[3]邓远建,肖锐,严立冬绿色农业产地环境的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1):120-126

猜你喜欢
生态补偿瓶颈中国
从生态转移支付角度谈完善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补偿的建议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
绕过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