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朝荣
一、逆反心理的形成及其特征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接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体验,是一种有意识地脱离习惯思维轨道而向相反思维方向发展的探索。大体上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种。主动型逆反心理的形成,一般是被教育者对某些现象、某些问题有片面的认识和看法,从而有意识地与教育者对抗。如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而共产主义道德、雷锋精神或为人民服务等总是与其格格不入;或者因为自己的某种欲望未能满足,如未评上“三好学生”而对老师耿耿于怀,故意找老师的岔子,或公开顶撞老师、发泄对班主任的不满。被动型逆反心理的形成,一般是在教育者言行的直接刺激下,或者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而反映出来的违背教育者意志的心理行为。如违反纪律,受到公开批评时,感觉自尊心受到挫伤,虚荣心未得到满足,产生抵触心理,无理争三分。他们不像主动型者一样,公开对抗,而对老师布置的工作不哼不哈,也不完成,暗暗与老师“唱对台戏”;或者私下在同学中散布消极因素,借以发泄自己的不满。主动型逆反心理者一般较稳定,但也不是不可克服。被动型者带有一定的动摇性,只要我们的方式得当是容易矫正的。
二、逆反心理对班级工作的负面影响
当班级中学生有逆反心理时,轻者对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产生影响,形成一定的阻力。重者,将抱成消极落后团伙,与老师、班干部对着干。自以为是,动辄制造事端,寻衅闹事;或者对班级工作中的任何事情都看不惯,横挑鼻子竖挑眼。同学的批评听不进,老师的教育也置若罔闻。此种心理若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班级将陷入人心涣散、纪律松散的境地,再好的班集体也将成为一盘散沙。那么,要怎样才能消除学生中的逆反心理呢?
三、消除逆反心理的方法
学生逆反心理不是一朝一夕的,特别是主动型逆反心理更有其根源性。因此,要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应当耐心谨慎地进行,既不能操之过急,更不可弃之不管。依笔者的经验,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1.调查研究,掌握实情。
任何一种逆反心理的形成都是有一定原因的。有些是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偏概全,听不进正面教育;有些由于家庭教育不当,造成性格孤僻,自我防卫意识强;有些是教师方法简单粗暴,使其自尊心受损而产生对抗情绪;也有些人自私心、功利思想严重,对于集体利益和他人荣誉不屑一顾。但不论是哪种情况,调查研究,找清成因,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方能事半功倍。
2.德育为主,正面教育。
学生正是长知识的时期,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对许多是非问题认识不清,辨别是非能力差。有些往往是由此产生逆反心理的。因此,老师必须从正面加强教育,用共产主义理想、情操熏陶他,用英雄模范人物及班级中好的典型事例感化他、影响他,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自觉消除逆反心理。
3.尊重信任,融洽感情。
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师生之间缺乏理解而形成的。所以,班主任应经常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信任,加深感情,消除隔阂,统一认识。当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时候,班主任更应真诚相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4.循循善诱,启发疏导。
疏导是当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时,和学生讲道理,心平气和地做好工作。逆反心理是一个硬结,是一个恶性肿瘤,一旦产生,就可能对老师的金玉良言“不进油盐”,如果严词厉色地批评更是火上浇油。因此,对于那些对班级影响不大的个别逆反现象,应先进行“冷处理”,当其通过反思且心情稳定后找其谈心,对其逆反心理行为的形成、危害、后果条分缕析。这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会矫正。
5.坚持原则,力戒迁就。
一味迁就,可能促进学生不良习气发展。所以,恰当采取强化手段,运用制度约束防患于未然,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逆反心理对班级产生严重后果时,必须采取纪律措施,以“规”制人。否则这种逆反心理极度膨胀,不但会严重影响个人的成长,而且可能牵动一片、影响一方。当然,对于被处罚学生的善后工作也是紧迫艰巨的。
6.群防群治,舆论导向。
平时,有针对性地在班级里开展一些活动,如谈理想、前途、人生观、价值观等,使同学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好恶标准,对歪风邪气敢批评、敢抵制,从而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消除逆反心理赖以生存的土壤。当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后,除了班主任做好工作外,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形成正确舆论。并暗中安排班上的学生特别是与之关系较密切的学生做工作,也是一种很有威力的“秘密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