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016-07-18 19:34陈治张泽
企业导报 2016年14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实验室

陈治 张泽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实验室;实验教师;人才培养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个高校对教学科研所需实验设备的投入不断增加,各高校的实验设备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与此同时,高校实验室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却没有和实验设备发展取得同步。

一、实验室教师队伍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实验室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国内高校当前普遍存在重视教学科研,轻视实践教学,对实验编制的教师没有给予足够支持的现象。在很多高校,实验室教师都被归为“教辅”人员,相比一线专职教师来说算是二线人员,无论是从学校的人才定位还是工资待遇等各方面都和专任教师有很大差别。这种不受重视、“低人一等”的感觉严重挫伤了实验教师的工作热情。

(二)实验室教师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由于学校对实验室教师队伍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人才引进等方面对教学科研岗位有所倾斜。很多高校基本上是博士进入专职教师队伍,硕士乃至本科进入实验室教师队伍。甚至还有的学校将引进人才的家属等非专业技术人员也安排到实验室工作。这些都造成实验教师队伍专业性不强,高学历、高水平人员偏少,缺乏理论水平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务技术骨干。

(三)实验教师发展空间受限。学校往往更重视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而对于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则缺乏完善的培养机制和长远的发展规划。致使实验教师队伍没有足够的成长提升空间。以职称为例,实验教师系列最高为高级实验师,仅为副高级别,而且在实际待遇等方面还低于教师系列的副教授。很多实验教师为了自身进一步的发展不得不通过转岗、学历提升等各种办法来离开实验教师队伍,直接导致了实验教师队伍的人才流失,影响了实验教师队伍的稳定。

(四)实验教师工作职责定位不清。实验教师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是什么?有的仅仅是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而有的还包括了实验教学,更有的还有科研任务等各种要求。对实验教师工作职责的定位决定了对实验教师的管理和考核机制。没有明确的工作职责,管理和考核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二、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一)转变观念,重视实验教师队伍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首先需要转变以往“实验只是教学的辅助,实验教师只是教辅人员”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实验作为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科研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认识到实验室和实验教师水平的高低对培养当代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重新定位实验教师在学校中的位置,而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把实验教师作为教辅人员看待。配置再好的实验室,没有好的实验教师进行管理和维护,也无法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没有受到良好专业实践训练的大学生,他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是有缺陷的。需要改变实验教师长久以来的从属地位,做到在工资待遇等方面对实验教师和专职教师一视同仁。

(二)引进人才,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结构调整。应该限制非专业人员进入实验教师队伍,对于实验教师队伍中已有的非专业人员,要积极通过培训、进修等各种方式提高其专业水平,使之能胜任实验教师的工作。实在无法胜任的,可以安排转岗。同时,积极引入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充实到实验教师队伍中来,不断提高实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三)加强培训,提升实验教师队伍的发展空间。对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规范化、制度化、长期化。应给予实验教师更多的进修培养机会,鼓励他们攻读更高一级的学位,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历和专业能力。在实验系列职称暂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实验室教师纳入教师系列的职称评定中,让实验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有更多发展空间,这有利于留住实验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人才,稳定实验教师队伍。可喜的是,已经有一些高校的实验教师队伍里出现了副教授乃至教授。

(四)明晰职责,明确实验教师队伍的职能定位。应该明确实验教师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并将其与岗位考核、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挂钩。例如,如果该实验教师仅仅是负责实验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可以继续保持其实验编制,而同时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实验教师,则可以考虑列入教师系列。

三、结语

一流的大学,不但应该有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科研,也应该有一流的实验室和一流的实验教师队伍。高等院校教学科研质量的提高,需要高水平的实验室作为支撑,而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则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教师队伍来作为保障。只有转变一直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积极加强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才能更好的发挥实验室在高校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高校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具体的措施需要在实际运转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范娇莲,王海波.对高校实验队伍建设的探讨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0):11-14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实验室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