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组织检查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探讨

2016-07-18 03:15:56彭芝梅蔡爱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骨髓细胞涂片白血病

彭芝梅,蔡爱玲

(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434000)

骨髓组织检查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探讨

彭芝梅,蔡爱玲△

(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434000)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骨髓组织病理学特征,为提高诊断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初诊的53例CML患者,以及3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取骨髓组织后采用伊红(HE)染色法、网状纤维染色(Gomorri)法,观察其骨髓切片形态特征。结果CML患者骨髓造血组织容量明显增加,骨髓细胞增生以中性粒细胞中、晚阶段为主,慢性期CML患者75%可见幼稚细胞异常定位(ALIP),而加速期CML患者100%可见ALIP,53例CML患者全部可见巨核细胞明显增多且形态异常,其中有43例可见纤维化。38例MDS患者中各型患者粒、红、白3系形态异常检出率低于骨髓细胞学涂片,部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始细胞增多型(RAEB)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CMD)患者可检出ALIP,78.95%患者Gomorri结果显示+~++,2例RCMD和2例RAEB患者Gomorri大于++。结论CML的骨髓病理表现为极度增生,以中性中、晚幼粒细胞为主;大部分可见ALIP及并发骨髓纤维化。骨髓组织Gomorri对MDS诊断和分型有一定价值,可以正确判断增生程度和骨髓纤维组织状态。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组织活检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影响血液及骨髓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骨髓中、晚阶段中性粒细胞的异常增殖,并伴原始细胞增多,骨髓涂片检查是该病确诊的重要依据之一,但骨髓涂片检查受取材等因素影响较大[1],且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升高,这就使单独进行骨髓涂片检查易与感染等疾病难以区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主要表现为1~3系细胞增生异常和无效造血[1]。骨髓活检技术能够全面、直观地观察到骨髓组织整体形态结构变化,是重要的血液病诊断技术。本研究对53例CML患者和38例MDS患者进行骨髓组织活检观察,对其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旨在探讨骨髓组织检查对CML与MDS的诊断价值,为提高CML与MDS诊断的准确性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初诊并进行骨髓活检的CML患者53例,其中女20例,男33例,其中慢性期36例,加速期17例,年龄22~75岁,平均(55.3±6.6)岁。本院初诊MDS患者38例,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23~71岁,平均(51.2±5.7)岁,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2001年提出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和分型[1],其中难冶性贫血(RA)10例,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S)6例,全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13例。

1.2方法在患者髂后上棘处采用一步法获取标本。骨髓切片采用伊红(HE)染色法、网状纤维染色(Gomorri)法进行常规染色。骨髓活组织块经预处理后,采用包埋剂进行包埋后,制成切片,所有患者均进行骨髓铁染色和骨髓组织网硬蛋白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骨髓切片,观察其间质出血、水肿情况、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造血组织增生程度和各系细胞病态造血情况。Gomorri阳性程度分级参考相关文献进行[2]。

2结果

2.1CML患者骨髓组织检查53例CML患者骨小梁区均以粒系中、晚阶段细胞增生为主,红系增生低下,脂肪组织少见。53例中5例出现基质水肿。CML慢性期造血组织容量中位数为88%(76%~93%)明显升高,ALIP在CML慢性期检出27例(75%),而CML加速期检出17例(100%),且部分区域可见小片状分布。CML加速期造血,组织中位数为84%(73%~90%),也明显升高。见表1。CML慢性期患者网状纤维阳性患者29例(80.56%),强阳性(≥+++)患者7例(19.44%);CML加速期患者网状纤维阳性患者14例(82.35%),强阳性(≥+++)患者5例(13.88%);CML患者网状纤维阳性患者总数为43例(81.13%),其中12例为强阳性(≥+++)。53例患者可见巨核细胞明显增生并可见形态异常,巨核系也可见明显形态变化,主要表现为单圆核、多圆核及过度分叶核细胞,部分患者可见小巨核细胞。见表1。

表1 53例CML患者骨髓组织检查结果

2.2MDS患者骨髓组织检查MDS患者中除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始细胞增多型(RAEB)患者骨髓组织增生减低,其余36例增生程度为活跃至明显活跃;RA、RCMD和RAEB患者可见粒系形态异常,分别占10%、30.77%、44.44%;22例患者可见红系形态异常,分别为RA 7例(70%),RAS 4例(66.67%),RAMD 9例(69.23%),RAEB 2例(22.22%),RAEB与RCMD患者可检出ALIP,78.95%的患者Gomorri结果(+~++),且镜下可见巨核系形态异常,2例RAMD、2例 RAEB患者大于++。

表2 38例MDS患者骨髓组织检查

3讨论

骨髓增殖性疾病(MPD)是一组以骨髓系粒、红和巨核中一系或多系增殖为特征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3]。CML是MPD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疾病,临床上分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诊断主要结合临床表现、外周血象、骨髓细胞涂片、骨髓活检及其他分子及免疫学检测方法来综合判断。通过观察CML骨髓病理的改变情况。发现CML患者骨小梁区造血组织明显增加,脂肪组织少见或几乎消失,均以粒系中、晚阶段细胞增生为主。红系增生低下,这是CML的一个明显特点。CML患者巨核系均可见明显形态变化,主要表现为单圆核、多圆核及小巨核细胞为多见。其中,单圆核巨核是CML的特征性改变。

卢兴国[4]对外周血涂片细胞学检查、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骨髓组织印片细胞学检查和骨髓活检组织切片病理学检查这4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骨髓活检组织切片检查在评估有核细胞数量的价值方面优于骨髓涂片和印片,同时是检查巨核细胞异形性的最佳指标,检查巨核细胞移位性结构的唯一指标,检查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的最佳指标和检查造血肿瘤细胞集积性异常增生的较佳指标。ALIP是常见的移位性结构,为原来多位于骨小梁旁生长的原始细胞或原、早粒细胞(或原、幼单核细胞)移位至造血主质,呈三五聚集成簇生长,≥3处每平方毫米为阳性[5]。本研究发现75%CML慢性期患者可见ALIP,而CML加速期的17例患者全部检出ALIP,并且部分区域存在原始粒细胞小片状分布,表明ALIP是区分感染性骨髓疾病的主要特征。

网状纤维染色结果显示,有43例(81.13%)CML患者出现阳性,12例患者为强阳性(≥+++)。其中29例(80.56%)慢性期患者为阳性、14例(82.35%)CML加速期患者为阳性。53例患者巨核细胞明显增生并可见形态异常,巨核系也可见明显形态变化。本研究中网状纤维染色阳性率高可能与CML患者伴有巨核细胞增生有关,因为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可通过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6]。

骨髓细胞涂片检查是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主要依据,其操作简单且诊断快捷,能够有效地观察到细胞的形态,但由于骨髓穿刺时容易被稀释、干抽,它不能反映骨髓细胞组织的全部状态。MDS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表现为无效造血合并1系或多系细胞病态发育[7],病态造血表现形式复杂多样,且患者在感染和患自身免疫疾病等情况下也会出现病态造血现象,利用外周血及骨髓细胞涂片方法来诊断MDS,往往不能给临床上提供明确的诊断结果。赵琴[8]通过比较骨髓穿刺涂片和骨髓活检切片两种检查方法在MD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来看,骨髓活检对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显著优于骨髓穿刺涂片,且活检切片对网状纤维增生的观察优于穿刺涂片,应用价值更高。文献[9]报道利用外周血及骨髓细胞涂片对35例MDS患者进行诊断,研究显示绝大多数MDS患者外周血及骨髓细胞的病态造血复杂多样,其中外周血中更易出现异常细胞,但有2例RA患者病态造血不明显,诊断困难,需要结合临床及骨髓活检等检查方法来综合进行诊断及分型,其他研究也表明基于骨髓细胞涂片的方法无法准确诊断难治性血细胞减少(RCUD)及RCMD[10-11]。

2000年WHO发现了新的MDS分型方法,本研究按此方法将38例MDS初诊患者进行分型并做骨髓组织活检,探讨骨髓组织活检的诊断价值。本研究显示36例MDS患者增生程度活跃至明显活跃,2例RAEB患者骨髓组织增生减低;Gomorri结果显示78.95%的患者+~++,且镜下可见巨核系形态异常,2例RCMD和2例RAEB患者大于++,表明MDS患者骨髓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可能是导致2例RCMD患者骨髓细胞增生减低,骨髓组织增生活跃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在诊断CML与MDS方面,骨髓组织检查作为一种独特的诊断技术,具有直观、全面等优点,可作为CML与MDS诊断必要指标之一。同时骨髓组织检查在判断造血增生情况,鉴别病态造血,了解基本状况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是考虑到MDS在细胞形态、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复杂多样,临床上需要充分综合外周血涂片、骨髓细胞涂片、骨髓活检以及其他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的优点[12-13],联合使用,互为补充,不断提高MDS的诊断水平。

[1]周志韶,张智弘.骨髓活检的诊断[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7,18(2):75-76.

[2]浦权,杨梅如.血液病骨髓病理诊断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27-141.

[3]陈辉树.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3,26(4):307-311.

[4]卢兴国.四片联检模式在血液形态学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4,3(3):641-664.

[5]赵瑜,李红华,王全顺,等.慢性白血病Id4甲基化研究[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31(1):43-44.

[6]吴纯,米运强.51 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病理特点观察[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34(2):161-163.

[7]廖长风,陈懿建.196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骨髓象与临床病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23):3398-3402.

[8]赵琴.探讨骨髓穿刺涂片和骨髓活检切片同步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36):116-118.

[9]邢丽丽,秦卫玲,窦敬芳,等.细胞形态学异常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4(1):12-15.

[10]Greenberg PL,Tuechler H,Schanz J,et al.Revised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 for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J].Blood,2012,120(12):2454-2465.

[11]程虹,杜伟,江明,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分型中的应用[J].白血病·淋巴瘤,2012,21(5):297-299.

[12]谢春艳,牟娜,多亚莉,等.五项技术联检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6,24(2):515-518.

[13]曲伟.69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表型及骨髓象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7):898-903.

2016-01-21修回日期:2016-03-23)

10.3969/j.issn.1673-4130.2016.12.060

B

1673-4130(2016)12-1731-03

·经验交流·

猜你喜欢
骨髓细胞涂片白血病
白血病男孩终于摘到了星星
军事文摘(2024年2期)2024-01-10 01:59:00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案例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法在骨髓细胞形态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低温高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查分枝杆菌与直接涂片法查分枝杆菌的比较研究
哈尔滨医药(2016年1期)2017-01-15 13:43:09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骨髓细胞涂片会诊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LIMD1,VEGF-C,CTGF和Survivin的mRNA异常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