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多套房的故事如何“下回分解”

2016-07-18 11:50文丨邓海建
遵义 2016年22期
关键词:名下套房南昌市

文丨邓海建

380多套房的故事如何“下回分解”

文丨邓海建

在官员财产公示尚未成为制度的今天,在公权监督的笼子越发密实的今天,一个副科级干部、且身在司法系统,本人及家人名下房产若果真多达380多套,这无疑是个令人浮想联翩的线索。法治的信仰、制度的刚性,乃至人心的诡谲,都会在九曲回环的故事中呈现。事已至此,真相迟早也会被时间所逮住。乱麻须快刀,流言须辟谣。

近日,有网友发帖爆料,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检察院职务犯罪科副科长徐林保及其家人名下房产多达380多套。10月25日,南昌高新区检察院回应称,该院已于10月1日成立调查组,决定徐林保停职接受调查。至今一月有余,未见相关调查结果公布。媒体多次就事件致电南昌市高新区检察院、南昌市检察院、江西省检察院联系采访未果。

这是个吊诡的局:“网友曝”有鼻子有眼,官方调查亦一月有余,结果呢,380多套房产的故事依然是“蜜汁难题”。按理说,媒体大量转载,舆论高度关注,反映是否属实,纪检部门应该很快调查核实,以平息公众的种种猜疑。然而,一个多月过去了,未见相关事件的任何结果公布,央媒采访更屡屡“碰壁”,不禁让人疑惑,有何“难言之隐”使得真相一再“躲猫猫”?

在官员财产公示尚未成为制度的今天,在公权监督的笼子越发密实的今天,一个副科级干部、且身在司法系统,本人及家人名下房产若果真多达380多套,这无疑是个令人浮想联翩的线索。正如网友所言,不管有何“难言之隐”,新闻在媒体的报道下持续“升温”,总需要相关部门公布调查结果,而不可能一再地“捂盖子”,最终将“真相”推向全民搜索的“风暴”中,自损形象后,反让调查公信力被“打折扣”。

与之相关的几个疑问,自然有必要尽早厘清:第一,网贴称,徐林保及妻女名下房产达380多套,身价数亿元;徐自住的是200多平方米的豪宅别墅,名下有多辆豪车。这些传闻是否真实?其巨额财产来源的合法化经得起拷问吗?

第二,根据爆料,当事人在乡政府工作后于1992年辞职下海,1994年3月调入江西省鹰潭市检察院,且2001年8月至2005年9月,自费脱产读法律硕士。那么,下海后又“回岸”、自费脱产学习4年,于程序正义而言合法合规吗?此外,据称,徐林保女婿被指打着徐的名义,先后向多人借款上亿元。今年4月,中组部、司法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要求国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那么,其过往履历中是否涉嫌违规参与营利性活动或插手亲属生意?以上悬疑,有些问题,固然属于亟待澄清的范畴;而有些追问,显然早该纳入纪检监察的视野。

有了网友曝,有了调查组,却迟迟没有真相,这不仅是令“吃瓜群众”纠结的问题。此前,国务院办公厅还专门印发《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要求提高政务舆情回应实效。“重大的24小时内、一般的48小时内”成为基本游戏规则。眼下,“380多套房”事件,虽与传统的政务舆情有别,却直接关涉政府部门的公信、司法制度的公正,拖延跌宕,伤的恐怕不只是当事人的“羽毛”而已。

每一起公共事件,都是一碗百味杂陈的“鸡汤”。法治的信仰、制度的刚性,乃至人心的诡谲,都会在九曲回环的故事中呈现。事已至此,真相纵使再会躲猫猫,迟早也会被时间所逮住。乱麻须快刀,流言须辟谣。在党内从严监督成为共识的当下,媒体与舆论的质疑如果仍叫不醒“装睡”的公共事件,该起底的,就更该是事件背后的权力生态及作为土壤。380多套房的故事如何“下回分解”?这个问题,媒体监督中挤牙膏般的无力感,已经找不倒答案;唯能期待的,是权力监督体系的“免疫反应”。

猜你喜欢
名下套房南昌市
模拟成真
江西南昌市1169个建制村实现通客车
考了个大的
你妈、咱妈
出售继承的房屋,是否须先登记到自己名下
吃两个
登记在孩子名下的财产是否还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不能分割则由谁来管理?
香港置地文华东方酒店娱乐套房
纯净的奢华:波尔图菲拉套房酒店
车牌限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