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敬 汤 超 苗金红 邓晓明 王爱霞 吕全军(通讯作者)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郑州 450052 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介入科 郑州 450052
3)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郑州 450001
急性脑血管病并意识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李德敬1)汤超2)苗金红1)邓晓明1)王爱霞1)吕全军3)(通讯作者)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郑州450052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介入科郑州450052
3)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郑州450001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并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176例急性脑血管病合并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纳洛酮,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神经功能(GOS)、意识障碍恢复情况(GCS)。结果研究组治疗后GCS评分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未见明显并发症,仅发生较轻的呕吐和恶心,对照组发生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损害。 结论采取传统常规方法联用纳洛酮对急性脑血管病并意识障碍患者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效果较佳。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疾病;意识障碍;脑出血;脑卒中;神经功能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群较易发的一类疾病,而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严重威胁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给患者家属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1-2]。本文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01-2016-01收治的176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01-2016-01收治的176例脑血管病并意识障碍患者,男114例,女62岁;年龄46~82岁,平均67.0岁。所有患者行头部CT扫描均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疾病。通过Glasgow昏迷评分对176例患者并发意识障碍进行评估,重度意识障碍52例,中度意识障碍86例,轻度意识障碍38例。176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8例,2组年龄、性别、病情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降压和控制颅内压,维持患者水、电解质、营养平衡等。研究组在传统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纳洛酮(江苏迪赛诺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631)治疗,0.3 mg/(kg·d),加入平衡液或生理盐水500 mL 24 h静滴,连续应用3 d后,减为0.1 mg/(kg·d),7 d一疗程后停用。在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的基础上,并限制钠盐的摄入量,静脉补充营养及水分,治疗3 d后进行鼻饲饮食,胃管注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食物,有高热者冰袋降温,烦躁不安、大便不通的患者用大黄、番泻叶等通腑化痰;采用理疗、体疗以及针刺等综合疗法,并对患者行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
1.3观察指标
1.3.1神经功能恢复标准:根据神经功能评分量表(GOS)评定:优:恢复良好,伴轻度神经障碍,GOS评分5分;良:中度神经障碍,GOS评分4分;中:重度神经障碍,但意识尚清醒,GOS评分3分;差:植物生存,GOS评分2分;死亡:GOS评分1分[4]。
1.3.2疗效标准:显效:患者意识障碍消失,意识恢复至清醒,无痴呆表现;有效:患者意识障碍基本消失,意识基本恢复正常,有较轻的痴呆表现;无效:上述状况未见好转或加重,甚至死亡[5]。
1.4统计学处理全部资料均SPSS 18.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描述,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COS分级比较研究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GOS分级情况 (n)
2.22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2组治疗前后GOS评分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GOS评分分别为(4.08±2.13)、(12.11±3.10)分,对照组分别为(4.09±2.25)、(9.23±2.68)分,研究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内科常发的一类疾病,主要由于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常伴失语、眩晕、肢体偏瘫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等,急性脑血管合并意识障碍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2-3]。
纳洛酮是一种阿片类受体拮抗剂,其对m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且该类药物对脑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主要机制为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使前列腺素和血栓素保持动态平衡,从而减轻脑部神经细胞的损伤[6]。此外,纳洛酮在促进神经功能快速恢复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改善脑水肿症状,从而促进患者清醒。不过,纳洛酮存在的缺陷在于,其主要作用在于唤起患者神经的高度兴奋,如果药物过量对患者心率、血压造成超负荷影响,反而加重脑血管疾病;另外,其药效期短,一旦药效退去患者又会再次昏迷,因此,严格控制纳洛酮剂量并注意静滴速度,确保药物的正常发挥至关重要[7]。
总之,传统常规方法联合应用纳洛酮对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意识障碍患者临床效果较佳,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4参考文献
[1]丁业庆.脑血管疾病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1):62-63.
[2]邢伟.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9(6):20.
[3]王天虎.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3):33.
[4]孙秀娟,侯玉超,齐素华,等.MK-801通过抑制RhoA在出血性脑损伤机制的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9):45-46.
[5]张小河.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障碍的观察及治疗[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 951-2 952.
[6]常红云.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临床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2):281-282.
[7]许康永,周烨,唐淼.髋臼骨折脱位坐骨神经损伤程度以及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0):15-16.
(收稿2016-02-15修回2016-03-08)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12-0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