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颖丹
·临床研究·
超声造影与增强CT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对照分析
冯颖丹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与增强CT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辽宁省凌海市人民医院2013-03—2016-02之间收治的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48个病灶),行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分析不同检查手段的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血流灌注表现。结果 超声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为87.5%(42/48),增强CT检查的准确率为89.58%(43/48),两种手段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超声造影可见,36个病灶呈现快进快出,其中有3个病灶动脉期呈现不均匀增强表现、门脉期快速退出等表现;应用增强CT检查有3个病灶表现出动脉点片状的强化影,门脉期呈现等密度;此外,两种方式检查的动脉期高增强和等增强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与增强CT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各自拥有不同的优缺点,但是超声造影能够实时观察病灶血流灌注、经济便捷,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超声造影;增强CT;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诊断;临床价值
肝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占各类恶性肿瘤的前列。根据统计学资料报道,我国每年有超过20万人死于肝癌,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很多患者在发现的过程中已经是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指征,存活期也较短。因此,探讨科学可行的原发性肝癌诊断方式,是提高疾病检出率、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肝脏超声指的是通过声学对比剂,使肝脏组织和血管显影的检查手段,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发展,通过肝脏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地了解肝脏血流状况以及肿瘤组织的灌注情况。而增强CT具有快速扫描、图像丰富以及不存在盲区的特点[1],同样成为原发性肝癌诊断最为常见的手段之一。本文对我院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检查,回顾性分析影像学检查资料,探讨超声造影和增强CT的临床价值,现总结方法和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03—2016-02之间收治的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48个病灶),所有患者均通过穿刺活检或者手术证实。其中男性26例,女性15例;年龄42~69岁,平均为(56.3±7.2)岁。
1.2 方法
1.2.1 超声造影检查 使用本院现有的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诊断,将探头频率设定在3.0~5.0 MHz之间,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位或者侧卧位,使用常规超声对肿瘤的数量、直径大小、回声、血液供应和边界状态等进行观察和记录;随后使用微气泡造影剂,在征得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注入5 mL质量浓度为0.009 g/mL的氯化钠溶液,并摇晃均匀。通过患者左肘静脉注射,随之继续使用5 mL氯化钠溶液冲管。超声造影的过程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动脉期,注射造影剂后0~30 s之内;第二阶段为门脉期,具体指的是注射造影剂之后31~120 s之间;第三为延迟期,为注射造影剂之后121~360 s之间。将得到的超声影像资料存储在仪器内置硬盘中,随后进行分析;结合病灶3个阶段的结果与肝实质的对比,将增强的程度分为高度增强、等增强和低增强。
1.2.2 增强CT扫描 采用医院现有的美国GE进口64排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检查,首先实施向腹部平扫,设定参数为:层厚为5 mm、层间距为0,平扫结束之后使用3 mL/s的速率静脉注射100 mL碘海醇,注射后25 s为动脉期、60~70 s之内为门脉期、180 s行延迟期扫描。主要观察指标有平常状态下的肝癌病灶数量、密度和边界情况,同时了解动态增强扫描下病灶的增强退出情况。所有得到的影像学资料均由放射科室中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两位医师进行分析,出现疑问的情况下统一意见后确定结果。恶性肿瘤的诊断依据为超声造影或者是增强CT扫描提示动脉期病灶为高密度增强影像,而门脉期或是延迟期增强退出表现出低密度影像。
患者的病理诊断方法:41例患者通过组织穿刺活检或手术证实,其中39例患者行穿刺活检,在超声的引导下开展,选择不同强度灌注区域中的组织穿刺。手术之前常规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及肝功能,使用18 G穿刺活检针进行操作,同样由两名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医师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记录。
1.3 统计分析 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录入到SPSS 18.0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处理,所有计数资料均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比较则通过χ2检验,以P<0.05代表不同诊断方式之间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超声造影和增强CT扫描的诊断准确率分析(表1) 超声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为87.50%(42/48),增强CT检查的准确率为89.58%(43/48),两种手段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超声造影和增强CT扫描的诊断准确率分析[n(%)]
2.2 超声造影和增强CT扫描的表现(表2) 应用超声造影可见,44个病灶在动脉期呈现高增强、4个病灶为等增强,门脉期和延迟期有10个高增强、38个等增强;42个病灶应用增强CT扫描可见动脉期高增强4个、等增强44个,门脉期和延迟期有34个高增强、14个等增强。两种方式检查的动脉期高增强和等增强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 超声造影和增强CT扫描的表现[n(%)]
2.3 48个病灶的超声造影结果与病理结果 应用超声造影可见,36个病灶呈现快进快出,其中有3个病灶动脉期呈现不均匀增强表现、门脉期快速退出等表现;应用增强CT检查有3个病灶表现出动脉点片状的强化影,门脉期呈现等密度。48个病灶中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肝细胞肝癌的39个,其中高分化的25个、中分化12个、低分化2个。
根据疾病调查资料,新发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人数大约为65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肝癌早期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等到肝区出现不适、患者自觉难受而就诊的时候大多已经到达晚期,自然生存期通常不超过半年[2]。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非常重要,探究有效的诊断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螺旋CT的应用对肝脏病变的诊断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通过碘海醇不但能够检出肝癌病灶,对其性质进行判断的准确率也得到明显的提升。作为一种新颖的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的渗透性低、黏度较小、没有电荷、不发生解离[3],人体神经血管对此具有较好的耐受性,病变组织和正常的肝实质之间具有较大的密度差异,显著提高了CT图像的结果清晰度。扫描能够得到肝脏动脉期、稳定期和延迟期的结果,获得丰富的肿瘤内部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图像,从而准确反映出血液供应的特征,很大程度上提高肝脏病变组织的早期检出率。常规二维超声在肝癌诊断过程中发挥出了较为重要的价值,具有经济快捷、无创、可重复性强的优势,但是对病灶进行定性较为困难。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中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显示出患者肿瘤内部的血流特征,但是由于早期新生的血管不多、血流的速度相对较慢,显像结果相对较差,还容易受到患者呼吸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难以对肝癌进行定性诊断[4]。但是随着超声影像学手段的革新,造影剂的应用推进了超声对肝癌的诊断水平。应用特殊的造影剂注入,通过了解动脉期的增强程度能够较好的反映出肿瘤内部的微血管密度。有国外学者认为[5],肿瘤生长过程中,其生长的速度大于微血管在其中的形成速度。如果此时发生缺血,则会通过增大血管管径代偿,从而获得更多的血流供应。使用微米级造影剂注射,其渗透性差,无法自由地穿透血管壁,而是敏感地反映出肝脏局部的病变微血管空间分布状况,从而实现对病变组织血流灌注的定量分析[6]。尤其是如果肝脏实质内出现异常回声,但是常规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无法确定性质的情况下,更能很好地观察病灶的血流灌注,从而实现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癌变早期,病灶组织内没有明显的新生血管,主要通过门脉供血,这意味着造影剂会通过门静脉持续性注入到肿瘤组织中,这也是造成造影剂慢出的病理基础,超声造影表现为门静脉期或是延迟期有一定程度的增强[7]。所以在动脉早期肿瘤可能出现一过性的轻度增强,但是门脉期延迟期受到血液灌注的影响不会出现消退。再生结节转变为肝细胞肝癌的过程中,门静脉的血液供应越来越少,肝动脉内血流逐渐增加,并成为肝癌组织的主要滋养血管。由于肿瘤的主要供血动脉,常常伴随有动静脉短路现象,因此表现出富血供型,造影剂在动脉期快速到达病灶中呈现出高增强的状态,而门脉期与延迟期则会出现迅速消退、低增强表现。本组中36个病灶存在快进快出的现象,提示分化较差的肝细胞肝癌患者门脉供血较差,异常主动脉为肿瘤的生长供血。应用增强CT扫描的48个病灶中,动脉期高增强的只有4个,分析未显示的原因在于不同患者肝脏的纤维化程度不一、血液循环的个体差异也较大。所以动脉期的增强时间不同,且CT扫描还会出现时间“缝隙”,价值受到患者呼吸、早期病灶体积较小、滋养动脉持续增强的时间较短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动脉期没有明显增强。
总的来说,超声造影和增强CT扫描对于原发性肝癌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是受到成像原理和病变组织强化过程的影响,表现出不一样的灌注特点,能够为诊断提供良好的依据。相比之下,超声造影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更好的观察肝脏病灶动脉期强化现象,提高病变的检出率。但是,临床中二者联合起来对于肝脏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起到良好的互补作用,为疾病诊治提供更多的临床信息。
[1]薛改琴,郭荣荣.超声造影对增强计算机层析成像肝脏低密度病灶的诊断价值[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1,23(6):396-399.
[2]鹿皎,王兴田.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引导下微波消融疗效比较[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2,32(11):758-760.
[3]王惠,杨东红,马苏美,等.超声造影和增强CT对甲胎蛋白阴性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28(4):261-263,266.
[4]叶显俊,隋秀芳,刘力,等.超声造影诊断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复发转移的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2):140-143.
[5]Ryu SW,Bok GH,Jang JY,et al.Clinically useful diagnostic tool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forfocalliver masses:comparison to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Gut&Liver,2014,8(3):292-297.
[6]钟国成,吴超群,陈青,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的免疫学效应及影像学评估[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9):709-713.
[7]武金玉,林淑芝,吴薇,等.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邻近肝表面的原发性肝癌[J].中华肿瘤杂志,2015,37(12):933-937.
2016-05-07)
1005-619X(2016)12-1266-03
10.13517/j.cnki.ccm.2016.12.014
121200 辽宁省凌海市人民医院电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