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娜 薛兴伟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和血糖代谢的影响
董立娜 薛兴伟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和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01—2015-01辽宁省复员军人康宁医院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7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阿立哌唑组(64例)和利培酮组(63例)。在入组前和入组后8周测定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空腹血糖(FPG)浓度。结果 阿立哌唑组治疗后8周的TC、TG、FP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利培酮组治疗后8周的TG、FPG且显著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患者血糖和血脂异常率均为1.6%,显著低于利培酮组的血糖异常率(11.1%)和血脂异常率(9.5%),P<0.05。结论 阿立哌唑在影响血糖血脂代谢方面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治疗安全性高于利培酮。
阿立哌唑;利培酮;精神分裂症;血脂;血糖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且呈现高度遗传倾向的慢性精神病,其起病常隐匿、病程长,预后较差[1]。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期服用,可导致精神病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体质量增加,表现为血糖、血脂水平不同程度升高,糖尿病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不同抗精神病药物的化学结构不同,其药代动力学存在差异性,而对患者体内糖代谢和脂代谢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2]。而关于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病患者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报道不一[3-4]。本研究探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和血糖代谢的影响,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01—2015-01辽宁省复员军人康宁医院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阿立哌唑组(64例)和利培酮组(63例)。其中,阿立哌唑组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36.9±8.4)岁,病程为(6±4)个月;而利培酮组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35.3±8.1)岁,病程为(6±4)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有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所有对象均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且入组时已有明显的精神病症状,未曾服用任何抗精神病类药物;所有研究对象均未合并其他精神性疾病、严重躯体性疾病、无药物及酒精依赖、女性患者处于非妊娠和哺乳期。
1.2 研究方法 阿立哌唑组治疗药物起始剂量为10 mg/d,在入组2周内根据病情变化情况逐渐调整至治疗剂量20~30 mg/d;利培酮组治疗药物初始剂量为1 mg/d,在入组2周内根据病情逐渐调整至治疗剂量2~6 mg/d。共随访8周,在入组前和入组后8周测定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空腹血糖(FPG)浓度。TBA120-FR生化仪购自日本东芝公司,TC、TG和FPG测定试剂盒均购自上海丰汇公司。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和血糖水平(表1)阿立哌唑组治疗后8周的TC、TG、FP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利培酮组治疗后8周的TG、FPG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治疗后8周的TC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治疗前两组TC、TG、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8周阿立哌唑组TG、FPG水平显著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血脂和血糖水平(±s,mmol/L)
表1 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血脂和血糖水平(±s,m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阿立哌唑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TC TG FPG阿立哌唑组 治疗前 3.47±0.83 0.96±0.47 4.59±0.68(n=64) 治疗后 3.51±0.86 1.02±0.51 4.66±0.71利培酮组 治疗前 3.49±0.97 1.04±0.58 4.63±0.64(n=63) 治疗后 3.53±1.01 1.84±0.72*# 5.84±0.73*#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和血糖异常发生率(表2)阿立哌唑组患者血糖和血脂异常率均为1.6%,显著低于利培酮组的血糖异常率(11.1%)和血脂异常率(9.5%),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和血糖异常的发生率比较[n(%)]
目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极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该药物治疗时会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代谢综合征,包括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等,严重影响疗效,同时也间接加大了患者的死亡率[5]。
本研究结果显示,阿立哌唑组治疗后8周的TC、TG、FPG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利培酮组治疗后8周的TG、FPG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阿立哌唑组TG、FPG水平显著低于利培酮组。这提示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不及利培酮明显。此外,阿立哌唑组患者血糖异常率(1.6%)和血脂异常率(1.6%),显著低于利培酮组的血糖异常率(11.1%)和血脂异常率(9.5%)。这说明利培酮在引起代谢综合征方面的副作用比阿立哌唑更显著,这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6]。但本研究显示,利培酮治疗后对胆固醇无明显影响,这一点与文献[7]报道不符,而支持文献[8]报道结论。
综上可知,阿立哌唑在影响血糖血脂代谢方面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治疗安全性高于利培酮。
[1]栗文靖,许培扬,纪志刚.精神分裂症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5):123-125.
[2]李洁,姚贵忠,刘丽娟,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关代谢不良反应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3):210-216
[3]郑伟,唐利荣,翁永振,等.托吡酯减轻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2015,10(1):71-76.
[4]傅正闯,张鹏.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性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9):101-103.
[5]龚科,白克镇,张涛.二甲双胍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7):282-285.
[6]袁海,周梦煜,袁成勇.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8):37-38.
[7]叶志远.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医药,2014,9(4):553-556.
[8]吴小立,秦峰,王继辉,等.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异常情况及停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影响[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5,14(2):156-161.
2015-06-05)
1005-619X(2016)03-0321-02
10.13517/j.cnki.ccm.2016.03.047
125100 辽宁省复员军人康宁医院检验科(董立娜);12510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3医院检验科(薛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