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肖
先秦钱币,是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出现的货币,包括原始货币、金属称量货币和金属铸币等,这是货币从产生到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根据不同的流通区域,逐渐形成了先秦四大货币体系,而布币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章。布币主要流通于三晋、两周地区,其形制源于农具铲。布币又可分为空首、平首两大类型,每个类型中根据其首、肩、足部的变化,又可以细分为若干品种。
尖足布中阳(圆头阳)
仅就平首类中的尖足、方足布而言,其上面的文字往往是纪地文字,使我们能够从币文中推断出铸造地点。尤其是有些币文中出现的带有的“阴”“阳”之地名的(见图),值得探讨研究。如尖足之中有“晋阳”“阳曲”“阳地”“中阳”“寿阴”“大阴”等;方足之中最为常见的有“平阳”“安阳”“宅阳”,相对少见的有“?阳”“阳邑”及“平阴”“壤阴”等。古人认为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这个概念主要与中原地区的太阳照射有关。黄河中下游地區在北回归线以北,太阳会从南面照射,山的南坡阳光充足,称为“阳坡”;而北坡晒不到太阳,称为“阴坡”。而水在山间流淌,水的南面被山坡遮挡晒不到太阳,称为阴;反之水的北面称为“阳”。故中国的许多地名即由附近所处山水的位置而命名。
尖足布中阳(椭圆头阳)
在先秦布币上,“阴”字的变化甚少,不但没有字形上的变化,也未见省笔现象,几乎皆作“?”形。而“阳”字的变化较为丰富,在尖足布“晋阳”“阳曲”中,皆作“?”或“?”形,没有“阝”部;“阝”是“阜”旁的简写。《说文解字》:“阜,大陆也。”其原形应是“?”,作群山连绵之形。石鼓文中的阳作“阳”,看来“阝”这个部首应该是指陆地上连绵的山。
尖足布阳地(倒三角阳)
尖足布“中阳”的“阳”字都有“阝”部,笔者采样的18枚中阳布中,大多作“?”或“?”状。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阳地”(旧释“文阳”)上,笔者采样了9枚阳地布的币文,只有一枚没有“阝”部。以上提到的四种尖足布“晋阳”“阳曲”“阳地”“中阳”都没有演化出相应的方足布。事实上,绝大多数尖足布品种都没有进化出相应的方足布,有些品种只是进化到“类圆足”或“类方足”后即戛然而止;反之亦然,绝大多数的方足布品种根本就没有相应的类圆足或类方足作为它的前身。
尖足布晋阳半(圆头阳有点)
在方足布中几乎所有的“阳”都有“阝”部,唯有通常被认为是宅阳异书的“乇阳”布,其“阳”字没有“阝”部;“乇”通常作“?”或“?”状,而宅阳的“宅”字宝盖内的“乇”几乎皆作“七”状,二者迥然不同。仅此,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乇阳”是“宅阳”之省笔。
尖足布阳曲(圆头阳)
最有意思的当属“阳”的“日”部之变化,在尖足布中,“日”部多作“○”状,少数作“⊙”状。对比青铜器的铭文,“月”字频繁出现,如《大盂鼎》:“隹九月,王才宗周。”《宜侯?簋》:“隹三月辰才丁未”等。“日”字则非常少见,只在殷商帝辛时期二、四、六“祀邲其卣”铭文中,见有“肜日”“翌日”字句,其“日”字作“⊙”状。可想当时在刻范之时,用刻具画出圆形相对不易,于是“○”或“⊙”渐渐演化成“日”或“?”,进而演化为更为方便刻写的“△”或“▽”。在方足布中,只有平阳布的“阳”字的“日”部有“○”或“⊙”的写法。在笔者采样的252例平阳布中,“○”或“⊙”的写法有18例,仅占约7%。在尖足布“阳地”中,笔者采样到的9例,有8例的“日”部从“▽”,只有一例作“日”状。
尖足布大阴半(正三角阴)
文字的演变是一个漫长渐变的过程,从“⊙”到“▽”,从无“阝”到有“阝”,究竟经历了多久,不得而知。从“○”状的平阳方足布,相比从“▽”阳的阳地尖足布,究竟哪一个出现得更早一些呢?从文字上看,“○”要早于“▽”;从形制上看,尖足要早于方足。如果钱币文字的差异仅仅笼统地以“版式”论一带而过,未免过于草率,这种差异可能是时间造成的演变,也可能是空间造成的国别差异。
尖足布寿阴(正三角阴)
至于“阴”字,无论是尖足布“寿阴”“大阴”,还是方足布“半阴”“壤阴”,皆作“?”或“?”状,未见有省去“阝”部的情况。“阴”字在石鼓文当中作“?”状;秦篆作“?”状,其右半部分皆与“全”或“?”“?”差异较大;不似“阳”字右半部分“昜”在各种写法中有明显的演化关系。
方足布宅阳(碗头阳有横点)
在文字变化上,平阳方足布最为复杂,不但“阳”字变化多端,连“半”字的写法也有多种。“阳”字的“日”部有如下多种写法:“○”“⊙”“?”“?”“?”“▽”“△”。其中“△”为平阳布所特有的,这种写法的“?”(阳)字与平阴布的“?”(阴)字容易被混淆。“?”字的“△”应当源自“?”(月)的象形字,其变化自“?”→“?”→“?”→“△”,这与平阳布之“△”在根源上存在着区别。平阳布之“△”可能根本就是“▽”的误写,以致讹讹相传,竟成定式。事实上,“△”式写法在平阳布中所占比例不小,在笔者采样到的252例中有54例,约占21.5%。
方足布平阳(圆头阳)
平阳,地望在今山西临汾,韩国建都于此120余年。后来,在秦国东进的过程中,平阳被赵国短暂占据;秦赵长平之战后,不但平阳落入秦国之手,连上党也被秦吞并。因而赵国未必有暇铸造平阳布。在赵国通行尖足布“晋阳”“阳曲”之时,韩国极有可能已经在平阳开始通行平阳方足布,由于铸造时间跨度较久,形成了丰富的书写方式。韩灭郑之后徙都新郑,铸宅阳方足布,其“阳”字没有“○”“⊙”或“△”这两种写法,大多为“▽”与“?”这两种在平阳布中常见的写法,且整体风格与平阳布一脉相承。
方足布安阳(倒三角阳头分笔)
韩、赵、魏三晋诸国以布币作为主要货币。韩国极有可能行使单一形态货币,方足布由于大小适中,重量适中,使用最为方便,渐渐为邻近的赵、魏所学习;魏国的河东地区、赵国的晋中地区渐渐开始通行韩式的方足布。赵铸币种类繁杂,其布币形制总无定式,自尖足演化至类圆足、类方足之后,进而演化至方足的品种不多。目前归类为赵铸的方足布除了安阳、平阳、襄垣、壤阴、同是、北亓、蔺、祁、邬等外,其余并不多见。直至战国后期,赵境北扩数千里,军事重点有两个,一是北拒匈奴,二是西拒强秦。由于军费开支巨大,极有可能在赵境内统一发行安阳方足布,以稳定经济。时至今日,安阳布不但存世极多,而且出土范围广泛,且未有第二种可与其数量相埒的布币。可以大胆推测,安阳布可能是赵国于战国晚期统一全国币制之后的产物。安阳布的大小、文字一致性极强,“阳”字均作“?”态。所谓折二型安阳布,铸造工艺上与小型安阳布迥异,可能是边境发行的早期地方性货币。
方足布虐阳(倒三角阳长“阝”)
魏国的币制最为混乱,这与其疆域最为散乱直接相关。魏国疆域曾一度扩展至黄河以西,陕西洛水以北大部,据有上郡、西河郡近70余年,此阶段以通行釿布为主。魏惠王时期,约公元前340年前后,魏国“尽失河西之地”且“东败于齐,南辱于楚”,其河东之地与都城大梁(今开封)所处的黄河以南及河内地区被韩国领土分割开来。这种情况持续了约半个世纪,直至河东地区完全被泰国吞灭;而归类于魏国的方足布,诸如“皮氏”“莆子”“?阳”等的地望皆属于这一地区。?阳(或作虞阳),地望在山西平陆县,属于河东地区,其“阳”字皆作“?”状,亦符合安阳布之“阳”字的特点,当属魏在战国后期的铸币。在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战”中,秦大败魏韩联军,魏将河东之地尽数割与秦国,魏地方足布的流通可能至此画上了句号。虽然有的书里还提到魏国在河内地区(黄河中段以北)铸行有几种方足布,诸如涿(亦释渝、?)、铸、向邑等,此地与韩上党地区毗鄰,而上党是韩国方足布的通行之地。从币制沿革看,魏币完全自成一系,魏久占河西之地,其河西釿布与安邑釿布及梁布皆为桥足布系列,与尖尼、方足布系列迥异。
方足布壤阴(正三角阴)
方足布平阴(正三角阴)
责编 陶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