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摘要]内部控制审计作为一项新兴业务,对于提高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具有深远的影响。企业要从财务造假和舞弊等事件中吸取经验,注重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管,规范审计程序,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审计;财务信息质量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715.3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一些基础薄弱、内部控制不严的银行、证券公司和实体企业纷纷倒闭,经济舞弊诈骗案件频频曝光,内部控制审计问题再度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目前,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已正式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之相配套的系列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也正在加紧制定过程中。因此,如何认识内部控制审计的本质特征和重要性,如何切实推进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保证其作用经济而有效地发挥,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研究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信息质量的相关根据和相关理论,结合国内外大量的实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描述,并分析关于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以提出提高财务信息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发挥财务信息在风险投资过程中的作用。
1我国内部控制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些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但是不够完善,层次较低,影响力较弱。且在这些制度规范以原则性意见和指导性规则为主,可操作性较低。对比分析《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与《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可知,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形式有四种,即标准型、否定意见、包含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的报告形式。这会导致注册会计师混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中的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的意义和有效性难以得到保证。首先,内部审计的范围对审计的质量、成本和可行性等起着决定性作用。内部控制审计内容十分广泛,边界也不是很明确,一般来说,为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各种可能的外部性进行遏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内部控制审计必须将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纳入审计的范围。其次,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也不是很明确。目前我国的相关会计准则中没有明确规定内部控制审计目标,这会导致审计的质量难以保证,同时也会增加审计的风险。最后,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也是不明确的。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实施时间不长,定义不明确,审计程序不系统。因此在相关的会计准则中要对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进行明确,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注册会计师不够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是导致其难以发现单位存在的错误和弊端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会计师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合伙人一般注重的是实质性程序,而忽略控制测试,这导致了审计人员采取敷衍的态度应对控制测试,或者照搬之前的审计底稿,对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完全没有引起重视,审计工作所处的阶段也比较低,风险导向审计难以实现。加上我国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审计人员往往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来进行审计工作,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审计结果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内部控制审计存在两面性,一些人认为内部审计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减少管理层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但是也有一部分认为内部控制审计会提高企业的运行成本,并怀疑公司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认为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花费的成本和带来的效益不能匹配。这确实是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2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
2.1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信息质量的直接影响
财务信息是连接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纽带,能够对企业的财务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近年我国一些企业常出现内部财务问题,这让企业认识到了财务报告的不足和缺陷,所以必须建立监督机制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首先,在内部控制审计中要建立财务报告监督机制,保证会计信息产生过程的规范性和质量。在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要促使信息的披露,力求财务信息的透明化,让外界对企业内部的内控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并对企业的运行情况进行客观审视,从而调整投资策略,同时建立财务监督机制也有利于企业内部制度的完善和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其次,我国的市场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资金的运行上。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企业管理层对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优化处理之后才对投资者进行披露,导致投资者得到的信息和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不对等,给投资者带来了较大的风险。而企业的管理者却不需要付出大的代价,面临的诉讼风险也较小。故很多企业在财务信息的披露工作中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导致财务信息缺乏可靠性,投资者的知情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且随着加工过的财务信息的不断积累,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效果越来越低,无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督。
2.2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信息质量的间接影响
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信息质量的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内部审计部门对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业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进行内部管理的重要力量,能够推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经济战略的实施。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过程中,审计部门要对管理层的财务信息披露工作进行审计,监督企业的财务收支和经营活动,发现企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避免财务信息造假行为,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其次是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地位对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内部审计部门应当独立于其他部门,这样才能保证审计意见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地位会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部门职能的发挥,如果其低于其他职业部门的,就会导致审计部门缺乏权威性,内部审计的效果下降,从而间接影响到财务信息的质量。最后是内部审计效率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内部审计部门持续有效的运行是保证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前提。内部审计要保证其有效性就必须甄别和筛选获取的信息,保证信息的真实有效。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是影响内部审计效果的重要因素,其工作的能力和态度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财务信息的质量。
3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对策
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就必须建立统一的内部控制审计标准。证监会应出台一些相关的会计准则,对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范围和标准等进行明确地规定,废除之前不统一的规范和制度,为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奠定基础,并保障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运行。注册会计师的素质和水平对于内部控制审计的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能力和素质,有利于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出具审计报告,这是从外部监督公司信息披露的一种方式。内部控制审计作为一种新兴业务,在我国实行的时间较短,这对注册会计师的知识水平和执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培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增强审计的独立性,发挥其外部监督的职能。会计事务所应开展相关专业的研究工作,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规范审计业务的流程,提高审计的质量,以保证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顺利开展。其次要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相关法律和法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注册会计师要严格按照规定,规范审计程序,保证内部控制审计结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其次在审计过程中要谨慎,避免发生错报。审计结束后,根据结果出具审计报告,充分发挥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监督作用,加强内控,保证公司正常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吴益兵内部控制审计、价值相关性与资本成本[J].经济管理,2009(9).
[2]杨玉凤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国内外文献综述[J].审计研究,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