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晓能[贵州大学, 贵阳 550000]
存在主义视野下的苔丝
⊙才晓能[贵州大学, 贵阳550000]
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面对荒谬的社会,她以自己的力量去和整个世界对抗,最后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灵魂的故乡。就其一生来看,无论其性格还是其行为都体现着存在主义的思想。
存在主义苔丝荒谬自由选择存在本质
提起哈代,我们知道由于他受到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影响,其描写的“威塞克斯小说”都体现出对时代的失望与无奈,“这种带有悲剧主义的描写,不仅沉重打击了维多利亚时代虚假的乐观主义,而且还揭穿了英国社会在宗教与道德风尚方面都臻于完善的谎言。故此,卢纳查尔斯基说,哈代是一个‘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①而苔丝作为托马斯·哈代塑造的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其悲剧的一生让人惋惜,但她对命运的抗争与对生活希望的不懈追求却给人更多的震撼。本文将试图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透视命运的捉弄和苔丝的选择来分析苔丝的形象及其生命的意义。
萨特提出的存在主义第一个原则是:存在先于本质;在此之前,萨特区分了“自在”与“自为”,其中“自在”是人存在的境遇,“自为”是指人的意识,萨特认为:“如果上帝不存在,至少有一种存在物,在他那里存在先于本质,他须是在任何概念被规定以前就存在的存在物,这种存在物就是人。”②而苔丝的行为证明她是一个敢于担当、自尊、勇敢,并有责任心的一个人。她的父亲作为一个小商贩,是个爱喝酒的又昏聩无能的人。而苔丝的母亲是个既虚荣又简单的家庭主妇,当她听说苔丝家是德伯家的后裔,她就一心期盼女儿去豪门亲戚家认亲,最好能和豪门亲戚结成姻亲;她一直为自己打算而不顾忌女儿的反对。弟弟妹妹年纪尚小,作为家中的长女使她不得不去承担家里的重任。这样的成长环境铸造了她勇敢和敢于担当的性格。当老马“王子”不幸离去,她家的经济命脉就不复存在。她认为“王子”的死是由于自己的疏忽造成的,她要为此负责。于是为了一家人的生存,苔丝来到所谓的亲戚亚雷家打工。苔丝作为一个年幼的孩子,对世事懵懂,最终使她失身于亚雷。在失身于亚雷后,她选择了自尊——回到马勒村。在经过短暂的失落后,她出走塔布篱找寻生活的希望;在塔布篱她遇到安玑,在世俗的“良心”与爱情面前,她选择了爱情。在遭到安玑抛弃后,她为一家人的生计做苦工。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她顺从了亚雷。不久,安玑回心转意,她选择回到安玑的怀抱,杀死亚雷。纵观苔丝的一生,无论是出走塔布篱的行为,还是两次抛弃亚雷,都体现了她的勇敢和自尊;两次选择重新爱安玑,更是爱得义无反顾。种种行为表明:苔丝是个看似柔弱却有着强烈个性与自尊,在苦难面前勇于担当,对生活不懈追求的少女。
“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这是萨特提出的存在主义第二个原则。对于“荒谬”一词,萨特这样解释:“荒谬既是一种事实状态,也是某些人对这一状态的清醒认识。”③在本文中的“荒谬”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不理解,个体孤独的状态。这种事实状态主要表现:“他人即地狱”,也就是萨特所说的:“如果与他人的关系被扭曲了,被破坏了,那么他人只能够是地狱。”④人与人之间的不理解,造成苔丝苦难而短暂的一生。故事一开始在美好的山谷,几个年轻的女孩在欢快地舞蹈,“她们中间每一个人,都有暖和的太阳,在她们身上晒着,同时,她们每一个人心里,也都有一个个独有的小太阳,晒着她们的灵魂;一种梦想、一种爱情、一种心思,至少一种渺茫的希望,虽然也许因为所欲不遂而终于渐渐成为泡影,但是却依然不断地生长,因为希望原是这样的啊。”⑤而这些文字就像是预言家,预测着命运对苔丝求生希望的捉弄。
(一)邂逅安玑,却失身于亚雷
苔丝早在马勒村的时候就曾与安玑邂逅,安玑当时就对苔丝就有所倾慕。二人邂逅,在对彼此都有好感的情况下,安玑遗憾地走了,苔丝失落地回了家。就在当天晚上,苔丝的父亲因醉酒不能驾车去赶集,她作为家中的长女不得不代替父亲去赶集,没想到的是在中途,老马惨死。苔丝认为是由于她自己疏忽才致老马惨死,因此她要为此事负责。于是,她来到所谓的亲戚亚雷家打工。亚雷对她一见钟情,她对亚雷则厌恶至极;亚雷迷恋苔丝的美色,而由于苔丝对亚雷疏于防范,才导致自己失身于亚雷。失身之后,她坚持宁可做令人侧目的“不正经的女人”,也不选择和她厌恶的亚雷结合。亚雷反而对她这种倔强的行为更为欣赏:“我所以没有看不起你,因为你能出淤泥而不染,你一明白了当时的情况,你就立刻决心离开了我,你不留在我那儿当我的玩物;因此,如果天地间,有一个我一点儿也不鄙视的女人,那就是你。”⑥亚雷为了留住苔丝,更是许诺诱人的条件,苔丝却不为所动地说:“我要是继续要你的东西,那我不就成了你的哈巴儿狗了吗?我决不干!”⑦她与亚雷的事在马勒村传开后,她成了大家警戒的样本。不久,她生下亚雷的孩子,作为社会罪恶延续的孩子不幸夭折,在他生命的最后也得不到牧师的洗礼,苔丝也一再遭受社会的责难,而作为祸首的亚雷却摇身一变成了牧师。因恶少亚雷的引诱,苔丝失去少女之身,虽然她内心一直保持着纯洁的心灵,却始终受到社会的责难。内心邪恶的亚雷却转身变成了社会的仰慕者。苔丝没有正视亚雷的爱情,亚雷成为她的地狱。亚雷从没有把苔丝的厌恶放在心上,小觑了这个厌恶之情,最终死于苔丝的刀下。他们没有正确处理好人际间的关系而变成彼此的地狱。
(二)选择了安玑,却被安玑抛弃
为了重生,苔丝来到了塔布篱,在此她只想过一种清静的生活。在这里她遇到了安玑。安玑为她的美貌所吸引,苔丝对安玑也有所倾慕,而因为苔丝曾失身于他人,苔丝面对近乎完美的安玑却是无比的愧疚。安玑对此全然不顾,一味地对苔丝展开疯狂而又热烈的追逐。安玑浓烈的爱让苔丝看到了爱的希望与人间的温暖,这样的温暖让苔丝选择奋不顾身地和安玑厮守终生。在他们新婚之夜,他们向对方讲述自己的过往。苔丝听了丈夫的告白后,欣喜地原谅了丈夫,原以为丈夫也会像她原谅丈夫那样原谅自己。可是安玑在听完她的诉说后,非但没有像苔丝原谅自己那样原谅苔丝,回馈给苔丝的是一场可怕的谴责。苔丝对此出乎意料甚为震惊。之后安玑抛弃了苔丝,独自流浪。安玑的嫌弃让苔丝对自己的“纯洁”有所怀疑。回顾整个故事可以看出:安玑是在没有完全了解苔丝之前就对苔丝展开了浓烈的爱情攻势。这样的爱情省略了彼此了解的过程,刚开始安玑好像心如赤道的太阳可以把一切都融化,可他一旦看到瑕疵,就瞬间变得异常冰冷,这样的冷漠使苔丝陷入悲绝之境。亚雷虽然在身体上对苔丝造成了莫大的伤害,但他并没有让苔丝丧失对生命的希望。但是安玑看似天使,却带给苔丝致命的打击。在缺乏了解的爱情里,爱与被爱对苔丝来说都是一种苦难。
(三)委身于亚雷后,安玑却回心转意
回到娘家之后,苔丝迫于生计,到寒冷的棱窟槐做苦工。在此期间,苔丝不但要应付流氓农夫阿米·西丁的骚扰,而且还要对付亚雷的百般调戏。面对他人的爱情,她不曾背叛她的丈夫。而在一家人流浪街头的情况下,苔丝迫不得已委身于亚雷。不久,安玑回心转意,苔丝内心波涛汹涌,一颗始终向着安玑的心使苔丝与亚雷发生冲突,最终苔丝杀死亚雷。无疑,苔丝为爱情付出的代价是惨烈的,但苔丝为爱不顾一切的行为却让人震撼。
纵观苔丝的一生可以发现:阴差阳错给苔丝造成太多的苦难,苦难与社会的道德要求每每把她逼到绝路上,但她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竭尽全力去“介入”社会。在一次次积极参与生活的行动中,都体现了她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当她刚刚和安玑邂逅,却失身于亚雷。而当安玑苦苦追求她时,她害怕自己的不洁之身于他们的爱情有伤害,而迟迟不答应安玑的求婚。但当她决定把安玑作为一辈子的伴侣时,安玑却离她而去。而当她历尽千辛万苦为安玑守候的时候,安玑却迟迟不归。而当她为了一家人的生存委身于亚雷的时候,安玑却决定和她厮守。在苔丝这短暂的一生中与安玑有太多的错过,这一次他们在心灵上终于相遇了,但等待他们的结局却是生离死别。人与人之间的不理解造成太多苔丝恋爱的悲剧,在苔丝的心中,亚雷好似魔鬼,给她的一生造成很多苦难。而安玑却是能把她从地狱中解救出来的天使;殊不知,安玑的抛弃却把她打入万丈深渊。由此可见,无论是亚雷还是安玑在苔丝生命中都是一种地狱。安玑爱了苔丝,安玑抛弃了苔丝,苔丝杀死了亚雷,从中可以看出:彼此是另一个人的地狱,这些是由于人与人的不理解造成的。
自由选择是存在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萨特认为“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承担责任时,他完全意识到不但为自己的将来做了抉择,而且通过这一行动同时成了为全人类做出抉择的立法者——在这样一个时刻,人是无法摆脱那种整个的和重大的责任感的”⑧。面对问题,人有选择自由的权利,但在人选择之后必须为选择承担责任,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他人负责。在小说中,苔丝的每次选择都体现着她的淳朴、善良等人文精神,以及对命运的反抗和对希望的勇敢追求。而在这一系列选择中也体现着她生命的光芒及存在的意义。
(一)违抗世俗,选择自尊
小说里多次提及苔丝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女孩儿。父亲的荒诞行为成为别人的笑柄时,她引以为耻。老马死后,“苔丝觉得,是自己把父母陷到这一团烂泥里的,所以老心里盘算,不知道怎么才能把父母从这团烂泥里再拉出来;她母亲就趁着这个时候,提出了她的计划。”⑨她母亲利用她对一家人的愧疚,来说服她去德伯家认亲。“不过苔丝的自尊心重,觉得叫她以穷本家的身份向人伸手,可真不是味儿。”⑩她坚持找个事做,但母亲再三请求,让她去德伯家探个究竟。亚雷见到苔丝之后,这个放荡不羁的恶少对她一见钟情。亚雷的粗野之气,在苔丝看来是对她单纯心灵的践踏。亚雷的强制与强硬让苔丝对其憎恶、反感。最终,她放弃认亲而回到马勒村。她想找轻省的活儿来做,只是在附近没有找到。一天回家,一个孩子告诉她亚雷给她提供了一个工作机会,她并不愿意做。在弟弟妹妹的哭诉和母亲百般劝说下,她才答应去德伯家做事。她只是把这次工作当作一个能挣钱的机会,命运却扰乱了苔丝自尊的决定:让她失身于亚雷。失身于亚雷后,在面对委身于亚雷与听从自己自尊的心声时,她抛弃腰缠万贯的亚雷选择自尊。
(二)违背理智,选择爱情
在塔布篱,苔丝遇见了安玑。对下等人有些许鄙视的安玑,在看到貌美的苔丝后为之疯狂,于是他就几次创造和苔丝谈话的机会。他不明白,像她这样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子,却害怕活在世上。而“苔丝也不懂得,为什么一个出身牧师家庭、受过良好教育、不受生活压迫的人,会把活在世上这件事情看作是一种不幸”⑪。这些潜在的因素为他们后来的不欢而散埋下祸根。起初,苔丝把安玑当作智慧的圣人;与他相比,她异常自卑。这份落差和伦理上的失身,要她与安玑保持距离。然而苔丝的美貌时不时地惊现在安玑的面前,他为之着魔致使他突兀地把苔丝抱住,这出乎意料的拥抱使苔丝的理智不由自主地泄露了真心。安玑趁机表白。苔丝为自己还可以被爱深为感动,冲动地答应了安玑的求爱。在理智恢复以后,面对安吉的求婚,她躲闪不及,始终向着安玑的那颗热烈的心。苔丝打败了自己内心的理智,接受了安玑的求婚。安玑在不了解苔丝的情况下,就唐突求婚,多少有些盲目。苔丝心中暗暗把亚雷与安玑作对比,她认为与亚雷的强制相比,安玑很自制,很尊重她,好像安玑就是来拯救她的天使。事实证明安玑对苔丝的爱更多的是偏于想象,经不起现实的考验。虽然苔丝不顾理智,选择接受安玑,他们浪漫的爱情最终还是败给了安玑的处女情结。在安玑表露他的嫌弃之后,苔丝选择让安玑全身而退,不纠缠安玑。这样勇敢的行为,显然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表现。
(三)选择的人道主义色彩
苔丝在布雷谷跳舞回家之后,看到母亲在做家务,她为自己贪恋游玩而深深有愧。当他们家的老马死后,苔丝选择主动承担这个责任,最终还顺从了父母的旨意去德伯家认亲。这些都体现出她在重大事故面前勇于承担和为他人着想的性格。在塔布篱,苔丝知道女伴们都倾慕于安玑,虽然她的美貌在这场角逐中很占优势,但她想把机会留给其他同伴。在她和安玑的婚姻陷入僵局的情况下,她更是勇于承担选择的责任,让安玑在这次婚姻中全身而退。即使这样的结局对她来说是致命打击。在大雪纷飞的季节,她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自愿去棱窟槐做工。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更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她选择顺从亚雷。苔丝在一生中,都是在为他人而活。最后,面对在这个社会上是苟延残喘地活着还是勇敢地追求爱情,她选择了勇敢地杀死了亚雷,去追寻爱情。每当生命的路口,她一次次听从自己,勇敢地选择,并且勇于为其行为承担责任。
“面对荒谬的世界,重要的不是认识到世界的荒谬,而是面对荒谬的态度。加缪认为在荒谬的环境中,唯一的出路是反抗,并且是一种绝望的反抗。这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唯一途径。但是这种绝望的反抗却是一种有意义的反抗,尽管知道反抗的结果仍然是失败,但是重要的却是过程。”⑫就像苔丝从出场到身赴刑场,总共不过几年的光景,但是作为一个农村妇女,不能否定她自身的一些缺陷对其人生的悲剧不无作用,她过于担当的性格给她的人生增添了很多负担。但她作为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遭受了命运的一次次打击之后,不依赖任何人,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挣得重生的机会,从这方面来说她是伟大的。虽然最后她的结局是悲惨的,在为苔丝悲惨命运哀叹时,其背后的荒谬的社会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
①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修订版)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302页。
②转引自詹志和:《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文学化阐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③④[法]让-保罗·萨特:《他人就是地狱》,周熙良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第11页。
⑤⑥⑦⑨⑩⑪[英]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第472页,第118页,第56页,第57页,第189页。
⑧[法]让-保罗·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熙良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页。
⑫唐丽:《存在的荒谬与反抗——〈命若琴弦〉中的存在主义色彩分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09年第11期。
作者:才晓能,贵州大学2014级比较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外文学文化关系。
编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