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周 君
从生态翻译视角谈中日文互译技巧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周 君
翻译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特别是在近年中日关系复杂的局势中,恰当的翻译可以减少两国间因文本误解而产生的冲突,也是双方进一步了解的基础。该文结合中日文翻译实践,以生态翻译学作为理论基础,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者中心、译有所为”和“汰弱留强”等视角探讨了中日文互译技巧。
中日文互译 生态翻译学 翻译技巧
在文化、政治、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中,翻译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也是对外语学习者最基本的要求。恰当的翻译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同时也可以让世界更好地接受我们的文化。在近年中日关系复杂的局势中,更为恰当的翻译自然就成为了两国的文化交流、政治沟通、经济往来的基础。翻译结果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双边关系的发展方向。
笔者是一名日本文化与语言的研究者,在不久前有幸受邀参加了《丰子恺漫画集》的翻译工作,并顺利完成。在翻译工作过程中,笔者深刻感受到译者作为两国交流“桥梁”的使命感。如何让中国文化走进邻邦日本,如何让日本人民不太费力地了解中国文化?这是笔者在整个翻译工作过程中一直思考的两个问题。《丰子恺漫画集》是一部具有极其浓烈中国时代色彩的文学作品,如何在翻译活动过程中保持其固有的中华民族风格以及时代意义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结合笔者在本次翻译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中日文互译技巧。
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是“翻译生态环境”,该概念于2001年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首次提出,随后不断发展完善。 “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1]。笔者解读认为,翻译生态环境是融合了一切翻译活动的生命体与翻译活动有关的外界环境。它可以对笔者进行适应与选择的活动产生一定的作用。由此可间接得出,翻译生态环境是影响适应与选择活动的其中一个因素。
这个理论被概括为“以达尔文‘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为指导,以‘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主题概念为基调,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为核心,能够对翻译本体作出新解的翻译理论范式”;该理论“致力于揭示和复现翻译之本来面目,并试图找到一种既有普适的哲学理据,又符合翻译基本规律的译论范式。”[2]
总的来说,生态翻译是具有跨领域性质的翻译,需运用生态学理论来进行翻译活动。而近几年关于近年关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研究文献越来越多,生态翻译学所研究的理论视角也越来越广泛,本文致力于分析中日文翻译在“‘三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者中心,译有所为”“汰弱留强”三个视角下的呈现形式。
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将翻译方法简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1]。
中日两国的翻译生态环境存在许多相似却又不同的地方,这与差异较大的欧美国家相比,译者在“三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过程要格外小心翼翼。因此,只有能够灵活地在两种思维环境下自由转化,才能更好地领悟翻译的精髓。
2.1 语言维
中文表示为语言文字意义的“意思”这个词,通常被翻译成日文后,会写成“意味(いみ)”两个汉字。然而这两个表示为语言文字意义的日文汉字“意味(いみ)”,在中国现代汉语词典里又被解释为“含蓄的意思,或情调、情趣、趣味。”
反之,日文中的“意思(いし)”二字,通常被翻译成中文后,会写成“想法”或“打算”。而不管是“想法”还是“打算”,在中译日的词典中是找不到匹配汉字的。所以它们又会经常被以意译的方式呈现出来。
所以对于母语为中文或日语的译者来说,这样既相似却又不同的语言维,让中日翻译生态环境变得更为错综复杂,给中日文翻译工作埋下许多容易被忽略的陷阱,由此可见,中日翻译工作过程中进行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时应谨慎选择语言措辞,消灭因语言维不同而带来的歧义。
2.2 文化维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特别在意细节的民族,特别是在沟通上,你的语气、动作等每一个细节都将影响日本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例如,在中国,当听话人对说话人的观点表示认同,服从时,通常会用“是是是”的口吻来回应对方。而这里的“是是是”若被翻译成“はいはいはい”的话,显然不太恰当。
在日语里,一个 “はい(是)”代表干脆利落的肯定。然而两个“はい”在一起,就会被认为是一种不耐烦的回答。笔者在日本生活期间,就曾多次因为一时的口误,被一些好心的年长者提醒到:“‘はい’一个足矣”,重复三遍或者三遍以上,就有可能引起口角之争,因为这是一种对说话人极其蔑视的回答。
在中国,“是”重复的次数越多,则越能表现出听话人对说话人的遵从。可见中日文翻译时,为避免曲解原文现象的发生,译者在文化维角度上转译时不仅要关注到语言转译用词的重要性,更要注意到该语种所属的、涉及到的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2.3 交际维
日本教科书对历史战争描述用了“進出(しんしゅつ)”二字,这种对自我恶行的轻描淡写,被认为是日本不尊重历史的证据,“進出”二字也引起不少中国人民的反感。但在铃木洋子的《日本における外国人留学生と留学生教育》一书中,对历史战争也有所阐述,并且也出现了“進出”二字。不过这是一本为了让在日留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日本社会所编写的书籍。笔者认为,这里的“進出”二字并没有那么恶劣的意图。所以在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时,为了两国双边关系的积极发展,译者可在翻译时考虑选择其他词汇将其淡化,甚至在不影响作品精神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中国读者的情绪,舍去全文,选择不译。
“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把活生生、感性的、富有创造性的译者推向译论的前台,使翻译理论建立在真实的、具体的译者基础之上[1]。这是对译者提高其想象力、感知力和创造力等自身素质的一种推力,也对译者翻译活动的能力层次起到升华的作用。
二战时期,原日本近代小说的译者们为适应抗战需求,有选择性地译介了一些揭露法西斯尤其是日本法西斯滔天罪行的作品。在这时期,日本法西斯曾试图让中国译者选择类似于愚民政策的相关文学作品进行译介,为的是能够适应宣扬日本文化的优越性与侵略的合理性。从此例可以看出,译者进行翻译活动时首先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然后,译者又要依据翻译生态环境决定对译文的“选择”[2]。然而这种选择并不代表译者所处的位置是被动的,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后,他们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和价值观去选择翻译作品和翻译形式。如1918年,鲁迅为打破当时的封建思想道德与封建文化猖狂的翻译生态环境,在《新青年》第五卷第一号《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演讲稿中,高度赞扬了日本文学,同时开始大量译介日本文学。随着这篇文章的问世,也掀起了当时日本文学的研究风气。从译者随意盲目的翻译活动转变为有目的、有适应性与有针对性的翻译活动,一大批优秀作品被译介问世。
笔者认为,译者能否顺利进行或者是更好地进行翻译活动,是需要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中日文翻译活动中,译者应充分意识到自己在环境里的中心地位,因为该主导性作用不仅会影响翻译结果,甚至影响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现今两国双边关系相对复杂的情况下,要追求稳定发展,选择作品的时候应有所甄别,译者的翻译要与中国现当代的翻译生态环境相衔接。
生态翻译学认为,适应目的为求存,适应手段为优化选择,而选择是“汰弱留强”。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文化需求程度不断提高,各个国家的科学水平也随之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互联网社会,每年都会涌现出许多新生词汇。这样的“生态环境”要求译者须跟紧时代步伐,及时扩充自身的新词汇量,同时对旧词汇在新“生态环境”里的意义进行及时更新。早几年我国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盘点通常为一年一次,并且时间都在12月底至1月初之间。2015年7月2日,人民网日语版对2015年上半年的网络流行语作了阶段性总结,可见我国翻译新生态环境中的语言发展速度之快。
另一方面,日本的移动互联网社会比我国更发达。饭野公一就曾对日本语言的创造新词汇作了如缩短发音、顺序倒置、名词动词化、词汇混用等规律总结[5]。如之前流行的“壁ドン”,这里的“壁”是名词,意为“墙壁”;而“ドン”是拟声词,表示碰撞时发出的声响。将它们合在一起成为新名词后的意思是:男生将心仪女生逼退到墙角后进行表白。这里的“壁”指的是墙角,而“ドン”指的是为避免女生逃脱,男生将手按在墙上发出的声响。在对新生词义有了准确清晰的理解后,中国的译者将它翻译成“壁咚”,同时在中国社会也流行了起来。“壁咚”这个词汇是通过日本少女漫画以及偶像电影流行起来的,它不仅仅是日本语言意义的一种传达,还传递着日本特有的文化信息。如此日新月异的“生态环境”想不被淘汰地生存下去,对译者与时俱进的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在如今极其复杂的中日局势中,“翻译桥梁”的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笔者在日常翻译工作中得到启发,分别从生态翻译理论的“三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者中心、译有所为和汰弱留强等理论视角对中日文翻译发表了个人见解,希望能给中日文翻译工作者带来一些借鉴。若众译者能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重新对自己做出定位,或许能给自己翻译生涯带来突破。
[1]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 中国翻译,2011(2): 5-9.
[2] 胡庚申. 关于“译者中心”问题的回应[J]. 上海翻译,2011(4): 7-9.
[3] 孙立春. 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史的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131-134.
[4] 王友贵. 鲁迅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翻译文学史、中外关系的贡献[J].外国语言文学, 2005, 22(3): 182-188.
[5] 饭野公一. 新世代の言語学——社会・文化・人をつなぐもの[M] .くろしお出版,2003.
[6] 铃木洋子. 日本における外国人留学生と留学生教育[M] .春风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