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瑛
(天津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天津 300450)
“营改增”对企业影响的分析与对策
马瑛
(天津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天津300450)
[摘要]国家为了规范市场经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制定并开始实行“营改增” 。 “营改增”的实行,一方面,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对企业的税收经济政策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新政策的实施使得企业的发展面临各种不可预料的风险。文章详细分析了“营改增”的内容以及“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针对性地提出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的措施,以使“营改增”政策更好地在企业中实行。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发展;经济政策;税收政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8.116
1引言
“营改增”政策是国家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推出的一项全新改革政策,是我国税制改革的关键点。如果将这项政策很好地与我国的企业相适应,将会对企业的发展和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现在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严峻的市场环境,还要应对国外对市场的影响,这就对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企业必须进行相关的改革来适应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些大型企业主要运用新出台的“营改增”政策进行综合的改革和发展。企业的改革可以把重心放在税制改革中,尽可能地减少成本,降低税率。不但要对“营改增”政策进行具体的分析,而且要加强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建设,及时有效地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2“营改增”的主要内容
通过减少企业的相关税收来减轻企业的经济压力,进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是“营改增”政策一直倡导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实现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为了达到预先规划的效果,国家首先在一些企业进行试验工作,这些企业涵盖了邮电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文化体育业、服务业等,采用的加税、减税方式与以往的方式相同,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之后,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工作,发现“营改增”政策对我国企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2016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要继续推行这项税收政策,使得“营改增”政策在企业的实施范围扩大。通过对企业实行这项政策,使得各行各业都能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在进行优化税制结构的过程中,可以避免重复征税的情况再次出现。这样可以在税收改革方面更快地实现公平,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国家税收,保证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营改增”政策在我国的实行可以在某一程度上减轻税收水平,降低企业的财务税收负担,使企业有多余的资金投入到其他生产环节中去,在充满竞争力的市场经济中脱颖而出,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营改增”产生的影响
根据“营改增”政策中的相关规定,一个企业若在一定时期内的销售额不足200万元,即符合“营改增”政策中对小规模企业的定义。从税收的角度而言,改革前后相对比,这类企业的税收率始终相同,没有任何改变。如果这类税率突然改变,税收的基础也会随之变化,含税税收额会影响营业税税基,不含税销售额会影响增值税税基,这样可以明显降低税负。“营改增”政策可以减少应得税税收额,减少了小型企业的压力。实行“营改增”之前,企业的纳税额发生了变化。由于营业税收率过低、增值税太高导致对一些企业产生负面影响。换言之,并不是所有企业都会从中获得好处。不同的企业其自身的适应特征也不同,对增值税的税率适应也不一样,有可能导致部分企业的税收压力过大。
3.1“营改增”对企业运行的影响
详细地了解“营改增”在企业运行相关环节中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明确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制定出具体的计划并开展相关工作加以解决。在运行的环节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出现的重点问题进行综合、全方位的研究整理,认真分析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这样做可以避免“营改增”政策对企业产生更深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渐渐涌现出新的活力,财务会计首先应该详细明确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对自己的企业分析利弊,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应急策略,保证万无一失。同时,要保证企业管理工作的良好运行,只有真实了解企业的战略思想,真实深入企业内部,了解企业的内涵,做到自己与企业融为一体,才能做到与企业共同进步,在全新的市场经济政策的引导下迈入一个新的台阶,使企业呈现出新的活力。对于现在的企业来说,“营改增”的推行以及政府的其他政策的实行对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营改增”政策在建筑业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业行业总体的增值税税收,这样一来,税收的成本也会降低。由此可见,企业要更好地运用和实施“营改增”以保证良性快速发展。
3.2“营改增”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营改增”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影响,我们必须充分了解企业情况,然后采取一些措施去消除不利的影响。采取的措施应该结合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要仔细研究所制定的改革措施,明确改革所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则。这样做可以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但是这样做的真实目的是促进企业的平稳发展。目前“营改增”政策刚刚在企业中开始实行,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旦出现问题,我们应该对问题进行仔细的研究,不要只从表面上去单纯解决。“营改增”政策最开始在建筑行业展开,在企业的定价不变的情况下,销售总价会因为出现种种情况而降低,导致总体利润减少。但是,如果同样的状况是发生在矿山企业里,影响则恰恰相反,税收成本减少,利润相应增加。
4“营改增”的利弊
“营改增”政策有多方面的影响,有利也有弊。其中带来的好处有多方面:①从税收分权来说,改革影响了税收体制,导致税收体质发生改变。实施“营改增”后,一旦出现财政缺口没有及时补上,选择增值税分段方式弥补还是重新分成方式去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考虑和研究。虽然这项政策为我国分税体制提出了新的改革方式,增加了机会,但如何改革还是没有详细的计划,是否按照分税路径去改有待明确。②“营改增”的税收改革体制在各大行业的具体实施计划不够明确,应当开展健康合理的计划,完善相关行业中缺少的制度,根据每一行业的不同情况制定措施,促进各大行业的健康发展。
5企业应对“营改增”政策的措施
5.1加强对“营改增”的分析并做好预算工作
及时有效地促进“营改增”的发展,有必要提前做好分析与预算工作。详细地了解“营改增”政策,这样不仅可以明确该政策的积极作用,而且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平稳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该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同时仔细观察一些相关企业,尤其是与自身相差不大的企业,从中学习好的方面,然后根据学习到的知识,反过来仔细考虑自身存在哪些弊端,并积极进行改革。借鉴好的经验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当提前进行预算工作时,可以从盈利、现金、税负等方面进行思考,要认真研究结果,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促进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另外,进行预算工作时要做到严谨,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从而得出正确的结果。分析企业在预算工作方面的利弊有利于减少“营改增”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5.2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
现在的市场经济千变万化,企业的财税政策也应该紧跟时代的脚步,及时更新以适应与时俱进的市场。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规避“营改增”带来的风险,有必要想办法从另一方面去改变这种情况。可以从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方面着手,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企业的业务效率,从而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同时,企业应当根据国家的要求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水平,不仅要加强工作能力,而且要加强道德素质及专业素养。尤其是财务核算及管理能力最为重要,做到财务人员的素质水平与企业的水平相一致。除此之外,企业应该让财务人员详细了解企业的政策,做到符合国家规定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发挥在工作中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做出贡献。
5.3充分利用国家政策
国家实行“营改增”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由于实行的时间较短,国家需要不断完善制度的细节。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种不足在所难免,可能会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国家新推出了消除这些影响的政策,避免了对企业造成更严重的影响。一些企业在“营改增”实施以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税收成本大大增加,导致利润急剧下降,最终有可能导致企业破产。企业应该利用国家出台的政策去解决出现的问题,学会利用这些优惠政策促进企业的发展。
5.4灵活调整企业经营策略
国家税收政策的改变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应该把企业的管理与市场的变化相适应。企业的经营战略应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政策相一致可以为企业实现更大的效益。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必须积极适应国家的政策,提高适应能力,以立于不败之地。
6结论
总之,“营改增”刚刚实施,政策不会对所有的企业都产生有利影响,各种不同种类的问题会渐渐浮现出来,对企业也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影响。国家也会根据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实行过程中,可能不会达到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的目的,但是企业通过适应“营改增”政策也可以得到不断发展。企业要积极调整企业的运行模式和运营方式,发现并积极应对“营改增”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保证良好健康运行,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尹旭.浅谈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以及加强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3(13).
[2]王者.探讨增值税转型对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外资,2011(22).
[3]杨军,庞劲松,刘斌.“营改增”触发的企业管理变革探索[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3(5).
[4]林敏莉.浅谈“营改增”对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4(4).
[5]李胜荣.我国现行税制中的重复征税现象及其政策建议——以所得税和增值税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2(35).
[6]郭治财.建筑业的“营改增”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1.
[7]宫丽文.试论“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J].经济师,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