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彭剑 在案头找寻四两拨千斤的力量

2016-07-14 16:02
北京青年周刊 2016年25期
关键词:逆光物象图像

“其实我是在制造一个画面的‘规矩,所有的画面物体都在这个被规间的气氛中置放,然后再有一个小小情绪来略微地破坏一下看似过于安宁了的气氛。一方是严苛的现实,另一方是朴素的勇气。”

——彭剑

彭剑“逆光”正在艾米李画廊展出,极具个人色彩的80后艺术家彭剑以水墨为媒介,投身于布满书籍、魔方的书房案头,以精微的画面关系和古朴的配色法则来营造“逆光”下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在目力所及的桌面案头和逐渐充盈的内在空间中找寻一种四两拨千斤的力量。

“物派”的概念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日本,顾名思义其核心论点便是专注于“对物的观察”,并强调其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存在关系。这一观点的提出对当时的日本前卫艺术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更多后世艺术家对“物”的思考、运用与艺术再创造。物派式的观察与运用方法,将所见之物随心组合突破规则、条框、结构的枷锁,甚至不做任何处理和加工,仅仅只是排列、堆叠、并置;这种建立在对“物”静态潜心观察的直观觉聚焦,而从深度解析物象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对于绘画创作在空间层次递进、多重视觉及文本秩序的延伸方面也起到重要而深切的影响;提供了绘画语言层次突破单一的静态叙述,而得以致动的充分必要条件。

彭剑,祖籍湖南,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现生活工作于杭州。也许是有旅居海外的家庭环境,让彭剑有了更多接触西方文化、艺术、思想的机会;这种自然而然的东西方文化碰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彭剑,使其作品有了更为开放的视野,将西方哲学思考与更具传统东方禅意之“空” 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一套具有个人特点的类“物派式”艺术语言风格。

生活中的彭剑有着极为简单的一面,亦有关注细节注重品位与格调的另一面;赏味、品茶、把玩物件成为他的生活常态。在他的工作室中,书刊、魔方、快递盒子等日常用品随意摆放,只留出一块相对安静够用且可走动的创作区域;他似乎观察着周遭点点滴滴的“静”与“动”,用绘画去呈现他对生活、见闻的感动与感受。彭剑倾心于收藏颇具文人气息的古典家具与具有文化宗教内涵的佛教造像,并乐于与投缘之人分享他对这些钟情之品的“物我”故事;他喜欢品茶,逸啧人生百态;他用“吃货”发现的眼光去探寻杭州街头小巷的美食佳肴,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彭剑对“物”的观察融汇在常态下的平凡与偶然中,用内心的读白诠释“物”的生活色彩与艺术真谛。

正所谓,以静“致”动;“逆光”展览将彭剑的绘画以“静观”的方式完成“致动”的效果,以简单扼要的创作态度建立了存在于物象背后的深层抽象关系;表层物象的梳理在视觉层面外,又提供了其绘画内在精神、情绪、力量与经验主义文本含义之外,深度对撞的可能性。平衡了整体空间局域范畴内的理性、透视化、稳定性表述,也完成了内在静观物象的致动可能。彭剑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关注“物”,用禅宗的态度去剖析、呈现“物”,用中西方融合的哲学思考去解读、重释“物”;他对物的观察赋予“物”新的存在方式与哲学思考,从而使常理中的平凡有了更多层次关系解读,带来了对于“物”阐释的多样性视角,塑造出更为饱满鲜活的物象关系与含蓄爆发力。

Q = 《北京青年》周刊A =彭剑

Q: 你作品当中多次出现了书、魔方、积木的形象,这些物象代表着什么,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A:当代艺术审美语境宽泛了,什么都可以述说。但我还是会谨慎地选择适合自己来表现的题材。事物的形象本身不是我关注的重点,书籍、魔方、积木,还有木盒子。我只是把他们看做具有个性的图像,这些图像都共有含蓄的特质,在画面空间的大背景中,我会刻意的将各个图像的意味淡化 ,根据整件作品的需要,在一个关系链上相互串联呈现一个虚化后的表征。

画面中物体透视都是平行而相同的,在传统中国画中这种透视法则很常见,而我在这里把这种主观的“偏见”看做是一个规定的框架,给画面套上一个“枷锁”人为的矛盾出一个画面的破坏力。在整个画面里,我想呈现这样的一条线索,它既是图像的也是观念的,似乎有意地显示某种暴力的渗透,一开始是不经意的到后来变得合情合理。我觉得对于一个视觉艺术家来说,现实应该为你的图像与思考服务。现实本身就已经在那里了,是因为有了人的情感才充满想象。

Q:你对于相对微观、细节的精准却又抽象的描述是受哪些方面或者哪些人的启发呢?

A: 中国古代有很多佚名作品都画得很好,有时候大半辈子都耗在一张画上了,读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领悟,一张好画是可以学习一辈子的。与画画不太相关的是我喜欢听坂本龙一的曲子和看建筑的书尤其喜欢“CARLO SCARPA”。

Q:你能解读一下此次展览“逆光”的深层含义吗?你之前曾对展览名称所做的解释既:“非平实的情景中塑造事物的个体态度”是指你所创作的场域带有一些超现实意味,并在这种意味中实现物象的非平实含义吗?

A:我所设想的“逆光”不是一个客观的具体现象,而是物体存在于既定空间背景中的一种相互关系。我画画也是这样的一个态度,有意地除去物体本身标志性的象征意味,更多的是关注于图像内容之间相互关联的意义表现。另外也特别喜欢“逆光”中那种另眼相看、含蓄地保持某种距离与张力的画面感。

Q:你想表达的“非平实的个体含义”是指什么呢?又是怎样在作品中凸显和表达的呢?

A:虽然我画的都是一些日常的具体事物,但不是为了在纸上重现一个这样的形象。我把这些对象看成是具有不同性格的形体,我只是运用一个方式来重组它们的关系来表明一个态度。

习以为常的事物,它们在常理之中是平凡。这个时候通过你的想象给它一个角度,主观的搭建一个空间,也许一切都会改变。因为想象是不固定的,所以也没法确定一个明确的意义。我只是在为了改变而在不停地寻找问题与解决问题。

每一张画都会遇到各种问题,而且你在这张画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可能在下一张的时候这个问题不出现了,你不可能麻木地就认为一切都顺利了,必须花更多的力气去发现新的问题。所以对于我来说每一张画的开始和结果意义是不一样的。

Q:你对于传统界画技法的运用与现代水墨的表达方式,是怎样在一幅作品中完美融合和表现的呢?

A:我在画画时不会想是不是抽象、具象、什么语言、什么技巧的问题。一开始想得最多的是值不值得画,大概的构想有了觉得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就开始了,我一般没有小稿,都是直接画。我喜欢这种单刀直入的方式,所有对抗都在第一时间遇上,过程中赤裸裸的残酷痕迹与美好的瞬间都存在了,不需刻意再去复制。

Q:你怎样将中西方跨文化的元素融会贯通在一幅作品的创作中呢?

A:肯定是有的,现代西方文化确实比我们要做得好,更加专业,要学的很多。每一种文化都具有特别的魅力,东方艺术比较含蓄内敛,表现是内在的,西方艺术比较有强烈的外在表现力,偏外向。东方艺术因为含蓄也不太主张个人意识,西方艺术有强烈的破坏与重建的欲望。在设色上受了日本版画的影响,图像处理上又学习了西方立体主义的方式,融合在一个东方语言的框架内来呈现个人的视觉态度。

Q:观看过你的作品后,有了很多思考,当下的关注点以及未来的创作方向是哪些呢?你对自己目前的状态感到满意吗?

A: 因为你永远不可能知道下一张画是什么样的,所以只有你开始动起手来后,才真正进入了一个思考的状态。你的思考也只能通过你所描绘的图像去表达,我觉得对于绘画来说任何越过图像的思考都显得虚伪,因为没办法,你的工作就是面对你所看到的。也有朋友建议我应该尝试更加多维的方式来创作,我觉得可能是自己能力不够,控制不了,还是接着“循规蹈矩”吧。

你通过这样规整的方式向观者表达着什么或者希望观者有着怎样的观看视角与解读?

其实是在制造一个画面的“规矩”,所有的画面物体都在这个被规间的气氛中置放,然后再有一个小小情绪来略微地破坏一下看似过于安宁了的气氛。一方是严苛的现实,另一方是朴素的勇气。我经常使用这种类似戏剧式的情节方式来处理画面,把它当作是图像的一次内心独白 。

猜你喜欢
逆光物象图像
逆光
逆光
改进的LapSRN遥感图像超分辨重建
物象再造系列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有趣的图像诗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逆光飞翔的“天使女孩”
上期主题完美逆光效果 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