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荦+郭一琦
“《摇滚藏獒》里很多东西也是我来源于个人经历的故事,我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去世早,家里没钱没势,我知道我没有任何可靠我母亲的,一切都只能靠我自己。我口袋里怀揣了800块,背着一把破吉他就到北京做歌手,最重要的是我不怕失去,因为我本来也没拥有什么。当我歌手做得还不错的时候,又想做动画电影,也是因为不怕失去,拥有这么点东西还怕失去吗?那就干吧,把钱和时间往里砸,没什么了不起的。”
历时近七年,根据郑钧原创作品改编,并由他担任出品人和编剧之一的动画电影 《摇滚藏獒》终于要公映了。我们前往郑钧位于北六环的家里采访他。采访时间是上午11点,头天晚上郑钧刚刚从外地结束电影《摇滚藏獒》的跑站回到北京,两天之后他还要奔赴拉萨宣传,藏獒回到自己的故乡西藏,这也让郑钧很兴奋。如此高密度的宣传,郑钧直呼太累了,但没办法,自己种下的苦果,只能咬着牙咽下去。
郑钧口中的这个“苦果”诞生于七年之前。2009年,郑钧以“漫画家”的身份出版了漫画书《摇滚藏獒》,他自己写故事,做人物设计和创意,然后请人帮忙一起画。虽然因为摇滚歌手的身份而被大家熟知,郑钧其实却是学美术出身,画画根本难不倒他。采访间隙,他跟我们介绍挂在房间一角的一幅画,一匹水墨的骏马,四蹄奔腾,神采飞扬:这是我之前接受采访时记者让我画,我随手画的,我妈觉得特好,就给挂起来了。从小学美术,后来专业学商贸,至于如何走上音乐这条路,完全和《摇滚藏獒》中那只背着吉他的小狗一样——为了心中的梦想。
当初画漫画《摇滚藏獒》时,之所以选择藏獒作为主角,是因为郑钧喜欢狗和西藏。主人公藏獒波弟(原书中叫麦头)生长于喜马拉雅山深处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本该按家族传统担当村庄卫士,却在邂逅摇滚乐后沉迷其中,并毅然决然走上了摇滚之路。故事带有鲜明的郑钧烙印——他不仅爱摇滚乐,还是一位养犬达人,他对狗的品种如数家珍,对每种狗的外貌特征、脾气秉性、甚至智商排名也都一清二楚。
郑钧小时候一个朋友的爷爷是养警犬的,送了他一条刚生下来的小警犬,郑钧抱回家养了三天被妈妈强行送回去了。事情让郑钧有点耿耿于怀,所以等他独立了,第一件事就是养狗。所有狗中,郑钧最欣赏的就是藏獒。很多朋友知道郑钧喜欢藏獒,送过他藏獒幼犬,其中不乏名贵品种,但都被郑钧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自己不配拥有:“藏獒这种狗很高贵,如果你不能给它足够空间、足够照顾的话,最好别养。藏獒不是宠物,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藏獒这种狗非常有尊严,它像个人;臧獒是领地犬,职责是守护主人的财产,并不是在家里陪你玩的宠物犬。所以如果藏獒被带到内地,很多人把它当宠物玩的话,它基本就疯了,就跟如果谁把我关在笼子里,我肯定也得疯,因为我不是干这个用的。另外,它身上有人类最看重的一些美好品质:绝对的忠诚,它的忠诚远远超出别的狗;勇敢,不是欺软怕硬,豹子、狼来村里的时候,所有的狗都躲在笼子里不敢出来,只有藏獒会出去主动迎击,但它对小狗却很善良,不会欺负小狗,它有保护弱小的性格。它看似很冷漠,其实是很有激情的一种狗,吃苦耐劳,你把它放在艰苦的环境下,它也绝不会嫌贫爱富。”很多人为了收藏或炫耀,圈养藏獒的方式让郑钧觉得难以接受,他觉得自己不配养它,因为自己没有草原,即使他对藏獒发自内心的爱着,他也只能把自己对臧獒全部的爱和敬意都放进漫画和电影里。
没有养过藏獒,郑钧却养过很多条狗,但是有了儿子Jagger之后他再也没养过狗,因为真的伤着了。之前开酒吧的时候,郑钧养过两条罗威纳,后来不开酒吧了,五环以内不让养,郑钧就把两条狗送到朋友的藏獒厂去,其中一条狗后来“越狱”了——在墙底挖了一个洞,自己跑了,再也找不着了。这件事让郑钧特别伤心,觉得对不起那条狗,从此之后,郑钧再不养狗,“它就跟家人一样,如果你养个孩子每天把他关在笼子里,太残忍了。”郑钧说。至于未来还会不会养,郑钧也说不好:“但现在不会养,我现在这么忙碌,连孩子都没时间好好陪,养了狗更没时间陪陪狗,那狗太可怜了。我觉得我以前虽然爱狗,但对狗很残忍,没时间陪它。如果不能好好善待它,就不配养。”
郑钧身上一直有种孩子气。出现在演唱会或是照片中的他总是很屌的高冷范儿,见面时却发现他很爱笑,也平易近人,没有任何架子。去年,郑钧带着儿子Jagger参加真人秀《爸爸回来了》,让很多人感到很意外。镜头下的父亲郑钧严厉又不失温情,虽然他直到现在依然自认为是一个糟糕的父亲。Jagger 学骑自行车时骑得跌跌撞撞,郑钧坚定地放手:“没有人会帮你,你要自己爬起来。” 他想让儿子学会坚强。照顾孩子的过程也让从小缺乏父爱的郑钧对亲情产生了更深的理解。有一次录完节目后,他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单独相处才发现,带孩子真累啊,做三顿饭差不多就需要一天。养儿方知父母恩。郑钧的父亲在他7岁时去世,郑钧是母亲带大的。青春叛逆时,母亲多说一句话他都嫌啰嗦,现在却变成了每天不通个电话聊聊心里就不踏实,哪怕是听母亲唠叨一两个小时也觉得很幸福。去年父亲节,自认为糟糕的父亲郑钧在微博里晒了儿子和女儿各一张照片,他说,爸爸为你们感到骄傲。这样的话,若是放在若干年前,郑钧绝对说不出口。
Q&A
如果你失败了就回来,以后不要再提唱歌这件事
Q:电影即将上映,对自己的首部电影作品满意吗?有没有遗憾的地方?
A:我自己评价,80分。那扣下的20分是因为一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是白丁,不懂,所以跟好莱坞打交道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会妥协,没办法。还有一个,电影在第一部的时候还没形成一个国际认可的IP,所以对《摇滚藏獒》现在这部电影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打入国际市场,这是我们梦想所在,在这个前提之下,势必会和发行商、合作的团队做出妥协和让步,这是20分不见的一个主要原因。太个性化、太东方的结果可能是国际市场不承认的,所以我们不得不牺牲一些个性,但如果按照我的思路来的话,可能会更个性化一些。
Q:你说这是电影的第一部,所以还会有第二部吗?
A:应该会有吧,看这个局势。
Q:做第一部时都觉得上了贼船了,为什么还打算做第二部?
A:这六七年对我最大的帮助是把我培养成一个专家,现在有关好莱坞品质的动画电影怎么做的,我完全可以说是一个专家,因为我参加过所有剧本会议,所有人物造型会议,所有制片人的会议,也全都参与了发行宣传的事,所以我知道怎么完整地运作。如果让我再做一部的话,各方面成本要低很多,要快,省去了交学费那一部分。但是说实在的,我太累了,再做的话,我要参与到什么程度,我也得好好想想,因为实在太累了。而且我歌手的事儿也为了这电影撂在一边,荒废好多年,歌迷对我的意见也很大,所以我想这电影弄完后我好好把音乐的东西做一做,回归一下。电影是一个梦想吧,对我而言更大的意义是实现这个梦想,至于这个梦想带来的名利是另外一件事,不是我干这件事的初衷。当时我们几个人说要做这电影的原因是我们希望有一天全世界的电影院放着《摇滚藏獒》,上面有我们名字,是几个中国人。做歌手没有圆的梦让电影帮我圆了,我作为歌手去别的国家的时候,发现一个大的问题无论摇滚乐还是流行乐,都有语言的隔阂,一个中国歌手在美国演出,没人听得懂你在唱什么。只有动画电影,还不是真人电影,只有动画电影,是没有国界的,它可以完全跨越种族的隔阂,文化背景和宗教的隔阂,传播你想传播的东西,这就是当时我要做《摇滚藏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事如果做到了,梦想也就实现了,剩下的就再说吧。从商业角度来讲,你想挣钱的话有一万个挣钱的办法,没必要非要花六七年时间干这个事情,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说这个电影对我而言是不合算的,我做这件事真的是因为热爱,因为有一个梦想。
Q:猫王算是波弟的第一位导师,你人生中有这么一个角色吗?
A:也有也没有吧,因为我所有音乐方面的东西都是自学的,大学给我的最大好处是教会了我自学,我买了作曲法、和声学,自己在宿舍里看这些东西,然后自己买了教材学吉他,后来我来北京做歌手,身边也算有这么一个角色。本来我没想做歌手,四处溜达的时候很偶然地碰上黑豹的经济人四哥,在他的鼓动之下我就真觉得能当歌手,就当了歌手,所以现在想想还挺感谢他的。
Q:《摇滚藏獒》中百分之多少类似于你的人生经历?波弟的爸爸其实很反对波弟追求他的音乐梦想,但你的哥哥还是挺坚定支持你的。
A:一开始也都反对,这个电影写的是有关梦想的事,其实所有有梦想的人,尤其是有文艺梦想、稀奇古怪梦想的人所经历的东西都很相似,首先周围的人反对,周围的人认为你疯了,这事儿不靠谱,不管是当歌手还是拍动画片。因为周围的人首先意识到的是危险,他们认为你日子过得好好的,走一条稳妥的路比较好,这是中国人传统文化里的。我母亲家是典型的这种文化,特别善良,与世无争是他们的家庭传统,就稳妥一点,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吧,所以他们都是学工科的,那时候的话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他们观念里,搞文艺都是不靠谱的,不属于正当职业,可以玩,但不能当职业。虽然我母亲很喜欢音乐,很喜欢艺术,大学的时候还去音乐学院旁听过作曲系,但她把它当做一个爱好,没想过能当职业,职业是职业,爱好是爱好。所以当我提出要当一个职业歌手的时候,所有人直接颓了,中国人认为考上大学代表前十几二十年有个结果了,说你把青春年华全赌在一件事上,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了,这么好的东西却不要了,去追求一个全新的、未知的没有把握的东西,不靠谱。但当时我要做歌手这件事,我哥哥还是支持我的,电影里波弟的爸爸给他车票那一幕,我把我哥哥当年说的原话搬到这儿了,他说:“你去吧,去试一试,这就是梦想,如果你失败了就回来,但以后就不要再提唱歌这件事。”我到北京后发现事情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四哥说你来早了, 你先找个地儿待两天,我就像丧家之犬一样四处流浪,待了好几个月。
Q:你说过期望以动漫这种形式来传达自己的思考及价值观念,而音乐也是传达观念的一种方式,这两者有什么不同?
A:音乐更个人化。我凭自己的能力可以一个人把一首歌完整做完,我可以自己写歌、自己编曲、自己录音,自己缩混完做成一个音频或母带,甚至可以自己设计封面,一个人把这些事全干了,所以音乐是非常个人化的,可以传达特别个人化的东西。歌曲的东西出来后大家喜欢或不喜欢,我根本无所谓,因为这是个人表达的东西。但电影是特别复杂的系统,是和一个庞大的团队一起做这件事,电影的特殊性在于它有时效性,你看中国电影的宣传就知道,跟疯了似的。电影只上映一段时间,但歌曲可能十年后还有人在听,还能卖钱,所以从商业角度,电影的竞争非常残酷,投入巨大,所以个人色彩就会减弱很多。
Q:你说电影工作结束后会回归音乐,也会把重心放在APP合音量这一块吗?
A:不是,我主要是帮他们(太合百度音乐集团)做战略的架构,我擅长的是创意的东西,我招比较多,但我不是适合每天上班的人。当时我被“招安”后就跟他们说,我把摊儿交给你们了,把主意都出好后,我能不能就辞职不干了?他们说绝对不行,我们需要你,你别走。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步往哪走。我说转回音乐行业是想好好写些歌,我之前写了大量的素材,但我很懒,素材放那一直没整理过,新专辑就一直拖着没出,我觉得创作是需要时间的。
Q:所以未来很快就能看到你的新专辑了是吗?
A:那也不一定,我真的扎到其中慢慢弄的话可能又会要求比较高,打磨来打磨去的。我内心还是个文艺青年,文艺青年都比较事儿,内心比较纠结,比较拖沓,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会翻来覆去地拧巴。
真正的勇气是不怕失去
Q:电影孩子看了吗?在创作过程中有没有给你提一些建议?
A:我儿子Jagger不仅看了,还在其中配了音。他没有提建议,完全是无条件地喜欢。孩子其实都喜欢动画片,只要你故事热闹好玩,他们就全疯了。《摇滚藏獒》这部电影其实非常受孩子们喜欢,因为它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复杂。动画电影不能太复杂,比如《疯狂动物城》,我个人很喜欢,但小孩看就有点累。波弟是个简单的小孩。我去过很多次西藏,很热爱西藏的东西,我也在跟一个很好的老师学习藏传佛教里有关禅修的东西,藏族的快乐完全来源于单纯、善良和勇气。《摇滚藏獒》要表达的内容我总结下来就几个:单纯、真诚、激情、勇气。勇气是什么?勇气并不是勇敢地去做什么事,那不叫勇气,叫鲁莽,真的勇气是不怕失去已有的东西,藏族身上有这几个非常美好的品质,我几个康巴的朋友说我们就是藏獒,我们就是牦牛。我有点像康巴人的性格,也有点像藏獒的性格,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能有这样的性格。这电影是给所有孩子和有童心的人的,你想获得快乐和幸福的话,首先你要有勇气,不要怕失去。
Q:你说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有藏獒一样的勇气,但看《爸爸回来了》觉得Jagger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孩子。
A:Jagger的天性是非常温和的,没有侵略性。幼儿园的老师跟我说,这孩子太善良了,别人抢他玩具他也没什么反抗,别的小孩打他一下他也没事,他妈特别着急,学校里他被别的小孩打了,他妈和他外公就怒了,把我强行拉到学校,把校长叫过来一通怒斥,校长都吓傻了。其实我觉得没这个必要,小孩的成长靠他自己。这说到另一个话题,其实跟Jagger的相处过程中我学到很多东西,我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中没有父亲的角色,因为我父亲去世的早,我的生命中只有疑似父亲的角色,就是我哥哥,所以我并不知道怎么去做一个好的父亲,我也想做一个好父亲,但真的没有可借鉴的东西。在摸索过程中我学到很多东西,第一是所有的小孩都不一样,个体差异很大,我们不能用一种模式去套一种小孩,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你不能因为你是这样的所以希望他也是这样,这是不现实的,所以对Jagger的教育,我鼓励他所有自我的东西,他想干嘛就干嘛。按照刘芸说的,Jagger的性格有点懦弱,别人欺负他也不打回去。父母都是暴脾气他却是没有脾气的小孩,我跟他老师聊过这个问题,他老师就说他性格就这样,你没必要去改变他的性格,你改变他性格的结果就是他会过得非常不快乐,他天性是温和的,你要他变成一个勇士是不现实的。所以我对Jagger的态度就是他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没事,多点耐心吧。但是你要教会他勇气,并不是要他跟别人打架,而是要他有勇气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有勇气去承担选择的后果,这要教他,这个不是性格,是品质。当他真有勇气的时候他就会有勇气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完美,通过改变自己去改变这个世界。
Q:现在觉得自己算是一个合格父亲吗,打多少分?
A:我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父亲,打60分吧。因为我对父亲这个角色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确实我是自学成才当父亲,很难,交了很多学费,但我一直努力地想做一个好父亲,虽然我给我自己打分很低,但我的诚意还是值得肯定的。别人给我提意见的时候我也会学习,我在和女儿相处过程中,她批评我的时候,如果我觉得说得对,我也接受,会道歉,因为我想在我家里实现一个平等的氛围,大家都是平等的,如果我错了,别人有权力批评我,我会悔改,别人错了,我也有权力批评他们,他们也应该改正。
Q:现在完全脱离年轻时候的迷茫状态吗?
A:我现在完全没有迷茫了。好的艺术家一辈子都在寻求生命的意义和答案,这是艺术家的动力,他的作品都传达的是这过程中的理解和感悟,我从8岁起就开始考虑生死是怎么回事,思考为什么我父亲一个非常健康善良的人突然就死了,为什么会这样?我从八岁就开始寻求一个答案,但一直没有这么一个答案,所以我年轻时候很迷茫也很愤怒,今天我不敢说别的,我觉得我找到了这个答案,这个答案不是能说出来的,而是一种体验和体会,古代禅师的开悟就是在一瞬间体验到原来人是这么回事,体会到生命是这么个东西,当你明白的那瞬间,你不再会有原来的痛苦和烦恼,就跟结突然打开了一样,不就结了?所以今天我确实没什么纠结的,是完全不迷惑的状态。脾气还是会有,依然暴脾气,但比原来好多了,因为人是血肉之躯,都是有情绪的,很正常,完全没有一点情绪是圣人,我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