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培山,李琳莉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深耕细作:高校文化之家品牌的创建
黄培山,李琳莉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随着高校学分制在我国实施,学生自由度加大,班级成为形式上的“集合体”,学生成为了集体中的“自由体“,传统的班级管理难以为继,给高校的学生服务和管理增加了新的难度。另一方面,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社会思潮激荡,大学生,尤其是90后大学生面临的选择和诱惑增多,“宅男”“腐女”等文化心理导致大学生极容易游离于集体之外,而忽略了自身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育人”和“培育什么样的人”成为高校学生工作者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大学里打造家文化,出发点是汇聚共识,凝聚力量
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地域文化不同,成长环境迥异,不利于集体凝聚力建设,不利于个人归属感形成。大学里打造家文化,前提是要汇聚共识,凝聚力量,有效弥补班级离散所带来的集体凝聚力不足问题。
一是营造人文氛围,塑造文化内涵。学生工作的内涵从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管理和日常生活延伸到艺术、国学等人文领域,引导学生认识传统优秀文化、了解文化内涵,修养品行,提高素养,真正做到全面发展。自主开展中国传统美学文化沙龙活动,如茶艺、琴艺、诗经诵读等,让文化氛围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是营造关怀氛围,彰显集体温暖。广泛开展“走寝室,解疑惑,送帮扶”主题服务活动,走访新生寝室,为新生解疑答惑,鼓励他们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学习、工作、生活,凭借努力收获精彩大学生活。高校领导、校友、学长、学姐对寝室走访,及时了解了学生生活状态,给刚入校的新生指引了方向。
三是搭建家校连心桥,延续乡情、凝聚力量。开通新生家长QQ群,让新生家长在QQ群里与孩子一起“上大学”,进一步凝聚了家庭在高校育人过程中的协同作用。从新生一入校开始,助班们每天都会把新生的各种生活、学习照片传到高校的家长QQ、微信群里。开学第一天报到,学院就向家长发了四百多张印有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辅导员联系发式以及2013级家长QQ群的小纸条,当天便有100多名家长们先后加入该QQ群。每天学院新生辅导员、班主任都会在群里不定时向家长们发送新生的最新安排情况,解答家长们的各种疑惑。
(二)大学里打造家文化,着力点是优化服务,回应关切
学分制下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由教室转向寝室。随着寝室在学生服务和管理中的重要性不断体现,以公寓网格化管理创新为基础,扩大和延伸了网格化服务内容,推出了立足和服务学生的“学生之家”。“学生之家”以生为本,以德育人,以文化人,在形式上更加靠近学生、内容上更加贴近学生,进而把学生工作的“管理”和“服务”与学生的“成长”“成才”这个目标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学生之家”,实施“阵地前移”、“结构配套”、“文化搭台”三步走战略,优化服务,回应关切,体现关怀。
一是学生工作触角向苑区延伸,送服务进公寓。开放每月第二周、第四周的周四为导师接待日,让导师走出实验室、领导走出办公室,利用公寓楼下的液晶电视,提前公布参与接待导师的相关信息,同学们可以根据导师的信息作针对性的交流。
二是回应学生关切,提供全方位便利服务。免费开放自行车打气筒、急救医药箱、图书借阅、运动器材、公寓基金等物品借记。
三是突出心理安全的优先地位,精心呵护学生心理健康。开展辅导员工作日,建立特殊关爱学生档案,定期约谈心理困难学生;通过走访、谈心、帮扶等形式,保障心理预警学生和特殊关爱学生心理健康。
(三)大学里打造家文化,落脚点是传递爱心,传承关爱
大学文化是育人为本的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家文化发挥着引导人、激励人、影响人的重要育人作用,其落脚点在于传递爱心,传承关爱,大学生既是家文化的受益者,更应自觉成为家文化的营造者,领跑爱心接力,勇担使命。
一是打造品牌活动,传递爱心。将大学德育实践与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相结合,与服务宜昌社区发展相结合,着力打造“走基层·进社区·学雷锋——三峡大学千名志愿者走进帮你工作室”精品活动,去年4月活动启动仪式在西陵区中书街社区区委会议室举行,三峡大学学生工作处李瑾处长出席活动并宣布活动正式开始,20名志愿者随后为西陵区“爱心小课桌”活动室内的20余名留守儿童开展了特色课教习和辅导,截止目前,活动仍在延续,500余名志愿者累计支教600余次,近40余名学生直接受益。
二是建设学雷锋平台,传承关爱。依托高校公益协会,大力弘扬雷锋精神,进一步加强对雷锋精神的宣传和志愿者活动的引导,重点就学雷锋分会创建、雷锋精神弘扬、精品主题活动打造等开展了深入的交流。
家文化发挥着引导人、激励人、影响人的重要育人作用,大学生既是家文化的受益者,更应自觉成为家文化的营造者,领跑爱心接力,勇担使命。大学文化是育人为本的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是凝练了德育主题,把握了育人大方向。将家文化作为德育实践主题,充分酝酿,稳步推进,是十八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精神在高校中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是对“如何育人”和“育什么样的人”的深度思考和正面回应。
二是丰富了教育内涵,营造了人文氛围。在学院系列传统文化雅集、民族器乐欣赏等中国传统美学活动引导下,“高校搭台,学生唱戏”学生自主承办的文化沙龙活动蓬勃发展。
三是拓展了公寓服务,弥补了班级成员管理的不足。打造学生之家,推进公寓网格化管理创新升级,精细服务,温情育人,有效弥补了班级离散的不足。
四是弘扬了社会主旋律,汇聚了青年成长成才的强大正能量。大力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主流价值取向,通过家文化的建设,引导学生看到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全体大学生当中掀起“知爱、友爱、传递爱”的激情,激励青年学生抢做“传递仁爱、传承关爱、勇担使命”的先锋力量和排头兵,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成长为凝聚爱心、引领校园风尚、传播正能量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