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芸贵州省桐梓县人民医院
子宫肌瘤挖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李晓芸
贵州省桐梓县人民医院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挖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为术后复发预防与疾病管理提供指导意见。方法:筛选2012年2月~2014 年12月,医院进行的子宫肌瘤挖除术患者350例,门诊或电话随访诊断复发,将复发患者纳入复发组,未复发者纳入对照组。结果:复发率20.29%(71/350),复发组与对照组年龄<50岁、初潮年龄≤13岁、多发肌瘤、粘膜下肌瘤、家族病史、内分泌代谢疾病、术后辅助用药、经期≥7d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肌瘤数目、初潮年龄、术后辅助用药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子宫肌瘤挖除术后复发影响因素较多,应关注初潮年龄较早、多发、年龄相对较小患者,就辅助用药,预防复发。
子宫肌瘤;肌瘤挖除术;复发;影响因素
子宫肌瘤是人类最常见的肿瘤,患者以腹痛、腰腹坠胀、月经紊乱等为主要症状表现,生活质量受损,特殊类型肌瘤如妊娠合并肌瘤,还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本次研究试分析子宫肌瘤挖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为术后复发预防与疾病管理提供指导意见。
1.1一般资料
2012年2月~2014年12月,医院进行的子宫肌瘤挖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以肌瘤为第一指征;②临床资料完整,获得随访。排除标准:①特殊类型肌瘤,如妊娠合并肌瘤、不孕症合并肌瘤;②合并其它类型生殖系统肿瘤、子宫腺肌症。共入选对象350例,年龄32~55岁、平均(45.5±2.6)岁、肌瘤体积3cm3~18cm3、平均(8.4±6.0)cm3。多发126例。
1.2方法
调取患者资料。将复发患者纳入复发组,未复发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以WPS xls数据表录入数据,转SPSS18.0软件进行数学处理,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描述统计,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单因素分析
年龄≤50岁:复发组60.56%(43/71)、对照组29.03%(81/ 279)。初潮年龄≤13岁复发组35.21%(25/71)、对照组16.49% (46/279)。不良孕产史复发组8.45%(6/71)、对照组3.94%(11/ 279)。多发肌瘤复发组61.97%(44/71)、对照组29.39%(82/279)。肌瘤>8cm3复发组30.99%(22/71)、对照组32.26%(90/279)。粘膜下肌瘤复发组45.07%(32/71)、对照组11.47%(32/279)。家族病史复发组38.03%(27/71)、对照组10.04%(28/279)。肌瘤变性复发组2.82%(2/71)、对照组2.87%(8/279)。肥胖(BMI≥24kg/m2)复发组26.76%(/1971)、对照组19.71%(55/279)。合并营养不良复发组28.17%(20/71)、对照组26.52%(74/279)。内分泌代谢疾病复发组23.94%(17/71)、对照组9.68%(27/279)。术后辅助用药复发组23.94%(17/71)、对照组36.56%(102/279)。术后药物避孕复发组33.80%(24/71)、对照组25.45%(71/279)。经期≥7d复发组15.49% (11/71)、对照组32.97%(92/279)。开腹手术复发组15.49%(11/ 71)、对照组19.00%(53/279)。复发71例,复发时距肌瘤挖除术11个月~32个月,平均(25±1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复发组与对照组年龄<50岁、初潮年龄≤13个月、多发肌瘤、粘膜下肌瘤、家族病史、内分泌代谢疾病、术后辅助用药、经期≥7d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0.041,95%CI(1.806-4.711)]、肌瘤数目[OR=0.003,95%CI(2.134-7.172)]、初潮年龄[OR=0.031,95%CI(1.048-3.261)]、术后辅助用药[OR=0.047,95%CI(0.491-3.571)]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
关于肌瘤挖除术后复发研究并不多,从本次研究来看患者,平均(35±12)个月内复发率为20.29%(71/350),处于正常水平,其中11例再手术治疗,复发损害患者身心健康,影响患者治疗信心。因素分析显示肌瘤复发与年龄、初潮年龄、肌瘤数目与位置、遗传、合并内分泌代谢疾病、辅助治疗、经期等因素有关。其中年龄、初潮年龄等被证实与初发肌瘤有关,提示肌瘤复发机制与肌瘤初发基本相同,手术治疗本身并不能阻断肌瘤发生机制。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40岁以前,肌瘤发生率明显增加。在度过性成熟期后,女性激素内分泌水平明显减退,复发风险更低,流行病学调查也证实30~40岁是肌瘤发生的高峰时期。度过此阶段,患者出现复发风险明显下降。子宫肌瘤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肌瘤,若女性出现激素紊乱,便可能复发,术后辅助用药,调节激素水平,可增进疗效[2]。多发肌瘤者散在微小肌瘤病灶较多,术中可能无法有效的剔除,导致肌瘤复发。
目前可供选择的药物主要包括米非司酮、中药等,激素治疗长期应用有致癌风险,应慎用,中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可能引起内分泌代谢紊乱[3]。基于内分泌疾病,笔者认为积极控制体重,有助于协调性腺轴,预防复发。女性激素水平影响因素较多,性生活、避孕方式对雌激素水平影响较大,患者应规范避孕,避免滥用药物。
对于复发的肌瘤,应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复发者可多次手术,对于无生育要求、病情较重患者,也可选择子宫切除术。
综上所述:应关注初潮年龄较早、多发、年龄相对较小患者,积极辅助用药,预防复发。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69-271.
[2]张前.雌激素在生殖内分泌疾病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1,4(2):8-9.
[3]李莉君.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体会[J].深圳中医药结合杂志,2014,24(3):122-123.
李晓芸(1974-),女,贵州省桐梓县人,毕业于遵义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本科,学士学位,就职于贵州省桐梓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