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模书写的真实、苦难与勇气
——评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创作

2016-07-14 13:09段广学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2
名作欣赏 2016年15期
关键词:阿列克谢耶维奇俄语勇气

⊙张 欢 段广学[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2]



复调模书写的真实、苦难与勇气
——评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创作

⊙张欢段广学[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本文从诺奖对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颁奖词“她的复调式书写,是对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入手,分致命的真实、复调的书写、残酷的记录这三个方面来概括与分析阿氏的创作特征,并联系俄语文学的传统与俄罗斯文化背景,挖掘出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与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并指出阿氏创作对纪实文学、战争文学、世界文学写作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阿列克谢耶维奇真实复调苦难勇气

阿列克谢耶维奇,女,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历史重大事件。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授奖词是:“她的复调式书写,是对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她以女性独有的坚忍不拔的毅力、不畏艰险的勇气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开创、丰富并完善着纪实文学体裁。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的艺术特征与其潜在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致命真实:俄语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当代继承

从普希金、莱蒙托夫开始,到屠格涅夫、果戈理,乃至最伟大的托尔斯泰、高尔基等等,俄语文学一直保有深沉伟大的现实主义传统,俄罗斯民族对于现实和心灵的苦难有着异乎寻常的敏锐感受与精确捕捉。同样,在阿列克谢耶维奇之前获得诺奖的俄语文学作家中,无论是帕斯捷尔纳克、肖洛霍夫,还是索尔仁尼琴,似乎都不为主流文坛一股又一股的写作潮流所影响,始终坚定地书写着他们对于历史与现实的记录,深刻的反思与不懈的追问给了这种现实主义以深沉而恒久的力量。

毫无疑问,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继承了俄语文学伟大的现实主义传统,从卫国战争到阿富汗战争,从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到联邦解体,前苏联近半个世纪的风云激荡与重大事件都在她的笔下被客观而真实地记录下来。但阿列克谢耶维奇与其先辈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创作体裁上她取代传统的、虚构的小说形式,采用新兴的、非虚构的纪实文学,相比那种靠有限生活经验与主观想象构思的写作经验,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文字则纯粹来自数十年的四处奔走与对成千上万事件亲历者的真实采访。光是为了写作《我是女兵,也是女人》一书,阿列克谢耶维奇四年中跑了两百多个城镇农村,采访了五百多位参加过卫国战争的女性,这种贴近地面与紧触现实的写作方式,带给了她作品一种真实感。

在记录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中,作者写到了灾后官方喉舌的记者用测量环境辐射量而非单一物品的军用辐射剂量计来测量民众的鱼、巧克力条等食物,制造虚假数据欺骗民众的事情,“这些谎言,这些天大的谎言,在我们心中已与切尔诺贝利密不可分”。最细微的历史细节和当事人最真实的内心感受,非作者这种面对面采访的写作方式不能记录,一种抛弃一切形式、技巧换来的巨大真实感时时冲击着读者心灵,而作者屡屡被政府禁言禁书甚至驱逐出境,则足见这种真实对文化专制政府与一切历史虚无者的致命打击。

二、复调书写:平等展示各种人的声音

复调理论,最早见于巴赫金的理论著作《诗学与访谈》中,其对复调定义是“有着各种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每本小说里写的都是众多意识的对峙,而对峙又没有通过辩证的发展得到消除”。毫无疑问,这种复调理论也适合用来分析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从医生、护士、士兵到孩童,平等地展示各种人的声音,是她创作的一大特色。

“关于战争的一切,我们都是从男人口中得到的。我们全部都被男人的战争观念和战争感受俘获了,连语言都是男式的。”强烈的性别意识使得这位女作家不同于其他男性书写者,大量地选择从妇女与儿童的视角来观察、描述战争和灾难,她在中国出版的作品中就有(《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妈妈,我还是想你》《锌皮娃娃兵》三部作品来描写战争中的女性与儿童,在男权书写的战争文学中发出妇孺的声音。一位战时的女飞行员曾在电话中拒绝了作者的采访,她的解释是:“我不能……我不想回忆。我在战场上三年……那三年我就没有感觉到自己是个女人,身体像死了一样,没有月经,也几乎没有女人的欲望。”战争是男人的游戏,遵循的是男人的身体逻辑,而女性一旦被迫参与其中,给她们在生理上带来的同质化、一元化就是不可避免的。一位从喀山前线工作五年回来的女护士,在战后归家后甚至忘了裙子是什么样子:“买回来一双高跟鞋,我在房间里走了几步就脱掉了,扔在角落里,心里就想:‘我可能永远也学不会穿高跟鞋走了……’”如果说战争给女性生理上造成了巨大的改变和伤害,那么其在心理上带来的性别意识的模糊和淡化同样不可忽视。而这样细微而同样却震撼的声音,不断在她的作品中跳出。

孩童,和妇女一样永远是战争、灾难的受害者,由于其自身力量的弱小和话语权的被剥夺,他们总是承受着最大的伤害而发不出一点自己的声音。阿列克谢耶维奇对孩童的生存境遇与内心想法表现出了巨大的兴趣和空前的关注。战争结束后,一大批失去父母的孩子被送去保育院,在需要亲情和关爱的年纪里整日与驱赶、辱骂他们的押送人员和凶恶的狼狗为伍,他们心灵的虚弱与对爱的渴望并无法表达,以至于“保育院”出现一个陌生男人或者陌生女人,所有的孩子都会跑过去喊叫着:“我的爸爸……我的妈妈……”这样原生态的平静的记述中,我们感到的是无与伦比的悲剧力量,而孩童的声音,也罕见的大规模地出现在了战争文学中。

不仅仅是妇女和儿童,从母亲、爷爷到军官、士兵……各种身份与性别的人的声音都真实而平等地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中展现了出来,而这些声音从言语逻辑、话语方式到思想观念,都彼此独立甚至互相矛盾,这一切并不服从于作者的思想调度和安排。而在“众声喧哗”中,观察同时共存和相互作用之中的一切事物,让不同的声音发出,使沉默喑哑者,浮出历史的地表,让他们的命运得以被关注,从而呈现真实而多元的历史,而不是整肃端庄的单向记忆,正是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伟大力量所在。

三、残酷记录:全面反映时代的苦难和勇气

俄语文学带有一种很沉郁的气质,像伏尔加河一样宽阔浑浊,流动起来缓慢沉重,而我们在其中看到的是这个民族和人民面对苦难的惊人勇气。当代以来,作者的祖国——白俄罗斯乃至前苏联依旧苦难深重,从卫国战争、阿富汗战争再到苏联解体、经济崩溃,阿列克谢耶维奇将祖国的苦难和勇气,都残酷而全面地反映到了她的作品中。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反应堆发生爆炸,邻近的白俄罗斯遭到了国家级灾难,灾变释放到大气中的五千万居里的放射核素,百分之七十降落在了白俄罗斯,受害最深的地区,死亡率比出生率整整高出了百分之二十。这场灾难发生后,当局对此表现出了惊人的冷漠,不仅没有第一时间转移民众,反而是对外封锁消息、对内控制舆论,使得大量人口毫无防护继续暴露在核辐射之下,从而造成了更大的损失与伤害,对待这样的事件作家自然不会失语,她冒着损害健康的风险,深入到第一线收集证据、记录事实。核辐射后生下的女孩,没有肛门、没有阴道、肾发育不全……“她出生时不是婴儿,而是一个小袋子,除了眼睛之外,没有任何开口。”“女人带我们去桑拿浴池,我看到她们的子宫都掉出来,用碎布捆绑。”这样触目惊心的描写,就这样真实而残酷地屡屡见于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笔端。谁不知道战争与核灾是痛苦的呢?谁不知道痛苦二字的份量呢?但阿列克谢耶维奇笔下的苦难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她让你觉得那些核辐射、那些鲜血与子弹就在你的身边,面对它时,我们无处可逃。阿列克谢耶维奇用她的残酷记录,把苦难述说得这样惊心动魄。

俄罗斯民族面对苦难惊人的勇气,是这种残酷记录的另一方面。在回忆巨大灾难与伤痛的语境中,说话意味着勇气,记忆意味着勇气,捍卫真相同样需要勇气。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全部作品,都是建立在全民回忆与叙述的基础上,我们在她的文字中能感受到的是访谈者的害怕、悲伤、平静甚至是呼吸的声音与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语气,是那些场面来临时的巨大恐怖和震撼,而这种阅读感受的来源,是叙述者详实的回忆与作家敏锐的捕捉,而这两者都意味着巨大的勇气——面对苦难、征服苦难的勇气,是整个民族心灵的一曲悲壮哀怨的挽歌。

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创作中,我们会为她致命的真实所打动,复调的书写而惊叹,残酷的记录而震撼,她是俄语文学界伟大的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贴近地面与现实的文学体裁的选择,面对面、实对实的写作方式成就了她作品的致命真实感,她强烈的性别意识与让沉默喑哑者发声的信念使得她的作品展现出不同以往的多声部争鸣,并且呈现出多元而真实的历史。俄罗斯民族对苦难的惊人忍耐力与勇气使得她的作品获得了历久弥新的沉厚力量,而这其中孕育的书写苦难征服苦难的精神,使得她的作品既残酷无比,又坚硬十足,在纪实文学、战争文学乃至人类文学中,这种力量与精神永远鼓励人们前行。

参考文献:

[1]阿列克谢耶维奇.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159.

[2]巴赫金.诗学与访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4:4.

[3]阿列克谢耶维奇.我是女兵,也是女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405.

[4]阿列克谢耶维奇.我还是想你,妈妈[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168.

作者:张欢,河北大学文学院学生;段广学,河北大学文学院学生。

编辑: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阿列克谢耶维奇俄语勇气
寻找勇气
勇气
信息时代背景下关于针对本科生的俄语学习APP的思考
里加市长因讲俄语屡被罚
你的勇气如何
阿列克谢耶维奇诺奖奖金资助年轻作家
外刊人物
改进俄语教学方法 提高俄语教学质量
前行的勇气
中国“俄语年”俄语知识竞赛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