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萨尔曼·拉什迪研究三十年:现状、问题与建议

2016-07-14 13:09刘苏周陈建华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235000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241
名作欣赏 2016年15期
关键词:萨尔外国文学文章

⊙刘苏周 陈建华[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 200241]



作家创作评介

中国萨尔曼·拉什迪研究三十年:现状、问题与建议

⊙刘苏周陈建华[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235000;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241]

摘要:近三十年来,国内有关萨尔曼·拉什迪研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我们不仅出版了相关文学史,也陆续发表了数量可观的期刊、学术论文,这对我们当下展开拉什迪研究和印度英语文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回顾国内的拉什迪研究可以发现,当前的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研究的作品过于集中、研究视野不开阔、研究深度不足等,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既要重视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译介,还要立足本土研究及其作品多元化的解读。

关键词:萨尔曼·拉什迪国内研究现状问题建议

印度裔英语作家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1947—)与奈保尔和石黑一雄一起被称为“英国移民文学三杰”。他是近三十年来世界文坛上最有影响、最具争议,同时也是最有新闻价值的文学大师。他在小说、文学评论、影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后殖民文学和印度英语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1981年《午夜之子》(Midnight Children)荣获当年的布克奖以来,拉什迪先后荣获英、美、法、德等国各类奖项三十余个。《撒旦诗篇》(Satan Verses,1988)所引发的“拉什迪事件”,更是引发欧洲与东方伊斯兰国家之间的文学界、文化界、宗教界的论争乃至政界的“大地震”,随着欧洲学界掀起的拉什迪研究热潮,他在欧洲文坛的地位日益上升。在中国,最早将拉什迪推介给国人的,应属张中载,他在《外国文学》1986年第3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婆罗室伐底女神式的丰采多姿——〈子夜出生的孩子〉》的文章,首次向国内读者介绍拉什迪及其作品。此后,国内在译介出版、文学史及相关著作、课题基金研究项目、评论文章四个方面对拉什迪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国内对于拉什迪作品的译介出版可谓一波三折。1992年北京少儿出版社出版了田工翻译的《哈伦与故事海》,开启了拉什迪小说译介的先河。遗憾的是,由于并未获得作家本人授权,因此该译本不再印刷发行。2009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高调宣布,将在两年内陆续译介出版除《撒旦诗篇》之外的所有拉什迪著作,并称“对于这样优秀的小说家,拉什迪来得越晚,我们的羞耻越深”①。然而,江苏人民出版社于2009年译介出版了黄灿然翻译、莫言校注的《羞耻》一书后,该出版计划就因种种原因被搁置一旁了。不过,中国台湾地区的拉什迪的译介出版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现已译介拉什迪的七部小说:《羞耻》《摩尔人的最后叹息》《愤怒》《午夜之子》《撒旦诗篇》《哈伦与故事之海》。此外,拉什迪短篇小说,如《先知的头发》《金碗》等,也相继被译介并刊发在国内的报纸杂志上。这不仅让中国读者快捷地了解拉什迪及其作品的最新动向,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的相关研究。

中国学者在编写文学史时,也从不同侧面勾勒出萨尔曼·拉什迪及其文学创作历程,对拉什迪所取得的文学成就及其对印英文学的贡献和影响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为日后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之前,国内仅有两本文学史教材提及拉什迪及其作品,即王佐良、周珏良的《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1994)以及石海峻的《20世纪印度文学史》(1998),但相关的介绍所占篇幅甚少。进入21世纪,涉及拉什迪及其作品的文学史教材逐渐增多,如高继海的《英国小说史》(2003)、蒋承勇的《英国小说发展史》(2006)、瞿世镜、任一鸣的《当代英国小说史》(2008)、刘文荣的《当代英国小说史》(2010)、常耀信、索金梅的《英国文学通史》(2013)等;同时,其相关的内容也从初期的简单介绍扩展到对部分作品的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国内拉什迪研究先后获得多项各类科研基金项目的支持。如黄芝的“萨尔曼·拉什迪的‘越界’诗学研究”,获得2009年江苏省高校哲社研究项目;张晓红的“拉什迪的童话诗学和文本政治研究”,获得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刘苏周的“印裔英语作家的家园书写与身份建构——以萨尔曼·拉什迪为中心”,获得2016安徽高校人文社科项目资助,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推动了国内的拉什迪研究工作。

在评论文章方面,国内专家、学者运用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观察视角,对拉什迪作品进行了多层次、多视角的解读,大致涉及总论、艺术特征、创作原则、作品分析、作品主题、比较研究等多个层面。根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在中国期刊网中以“拉什迪”为关键词检索发现,自1986年至2005年11月,国内对拉什迪及其作品的研究文章约为189篇,分别为1986—1995年10篇,1996—2005年39篇(含1篇硕士论文),2006—2015年11月140篇(含35篇硕士论文和1篇博士论文)。从以上的统计数据来看,自1996年以来,关于拉什迪的研究文章数量大增,说明国内评论界对拉什迪及其作品的关注程度大幅提升。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国内尚无拉什迪及其作品的研究专著。

通过梳理发现,1986—1995年的10篇文章,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作品介绍,主要文章有:张中载的《婆罗室伐底女神式的丰采多姿——〈子夜出生的孩子〉》,该文是国内第一篇研究拉什迪的文章,不仅介绍了拉什迪《午夜之子》的故事梗概,并简述了拉什迪小说技巧。类似介绍类文章还有海仑的《拉什迪出版新作》(《世界文学》1995,1)和毕品贵的《拉什迪新作问世》(1995,13);第二类是对《撒旦诗篇》所引发的“拉什迪事件”的评论。如蒋大鼎的《一起小说掀起外交风波》(《世界知识》1989,7)和武岳添的《可怜的拉什迪》(《读书》1994,5);第三类是作品艺术特点的探究。谢永新的《浅谈拉什迪的小说创作》(《南宁师专学报1994,1)一文归纳了拉什迪的小说创作的三个特点:即其在神话故事的框架中标新丰富的历史内涵,把宗教与政治融合在一起,运用奇特的想象来反映印度现代社会的现实,并认为拉什迪是一个“创造新意境的大师”。不过,这一阶段对拉什迪的研究不仅数量不多,且研究深度不够。

进入19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学界对拉什迪的研究逐渐增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研究者们不仅继续介绍拉什迪的新作,而且增加了对其作品解读、比较研究的力度。通过耙梳这一时期的39篇论文,可以看出,学者主要关注以下五个层面:一是拉什迪新作的介绍。这类文章主要有海仑的《拉什迪又出新作〈她脚下的土地〉》(《外国文学动态》1999,3)、潘小松的《站在语言的炼狱门口——关于拉什迪新作〈她脚下的那方土地〉》(《书城》1999,10)、海舟子的《拉什迪发表新作〈愤怒〉》(《外国文学动态》2001,6)、空草(石海军)的《拉什迪的〈愤怒〉》(《外国文学评论》2002,1)等。二是从文化冲突的角度分析“拉什迪事件”,这类文章占比最大,主要包括:吴锡民的《“拉什迪风波”论》(《外国文学研究》1998,1),从“拉什迪事件”入手,探讨了文学与宗教的关系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冲突。瞿世镜的《后殖民小说“教父”拉什迪》(《中国比较文学》1999,1),则对拉什迪的生平、文学观念和小说创作进行了分析,并认为拉什迪是“以欧美主流文化的视角来评判故土同胞的宗教文化”③,从而导致了作家个人的悲剧。韦建国的《拉什迪:东西方文化夹缝中的悲剧人物》(《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4),认为拉什迪在前宗主国文化的影响下,背离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文化身份发生质变,成了东方主义理论的传声筒,起到了加剧东西方文化冲突的消极的文化功用。类似文章还有吴锡民的《白热化对峙的一点警示——从拉什迪〈撒旦〉诗篇谈起》(《阅读与写作》1999,1)、田浪的《从拉什迪事件看文明冲突和自由限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6-1)、阮炜的《拉什迪事件与“与文明的冲突”》(《读书》2004,8)等。三是侧重作品主题、艺术手法分析。主要文章有熊朝晖的《萨尔曼·拉什迪与〈午夜的孩子〉》(《外国文学》1996,2),对《午夜的孩子》中表现出的作家的历史观进行了反思,认为小说中“包含着对经典式的中心论、一元论的怀疑和否定”④。杜心源、沈培法的《流放者的寓言——论拉什迪近期小说创作》(《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3,3),认为拉什迪的《摩尔人最后的叹息》展示了自由“身份”与压制性“中心”的对抗,而《她脚下的土地》“开放出一种融合性的多元文本空间,从而使主体获得真正自由的‘身份’”⑤。四是侧重比较研究。韦建国的《后殖民时代环宇作家宗教观解析——艾特玛托夫与拉什迪宗教意识及文化功能比较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1),认为两位作家在新母语民族文化的影响下超越了本民族传统的宗教文化,形成了表面相同实则完全不同的宗教观。史安斌的《“边界书写”与“第三空间”的构建:扎西达娃和拉什迪的跨文化“对话”》(《民族文学研究》2004,3),从“边界书写”和“第三空间”两个方面比较了扎西达娃和拉什迪的文学创作。这类的文章数量明显不多。五是拉什迪的诗学研究的文章。这类文章包括尹锡南的《拉什迪:印裔移民作家的后殖民诗学观解读——“殖民与后殖民文学中的印度书写”研究系列之四》(《南亚研究季刊》2004,4),从拉什迪的历史书写、民族叙事、文化身份、英联邦文学等多个层面,论述了拉什迪的后殖民诗学观。这类文章数量也较少。不过,这个时期首次出现有关拉什迪及其作品的硕士论文,即苏州大学陈枫艳于2003年撰写的《建构“第三空间”——论拉什迪的“杂交性”书写》一文,为国内拉什迪研究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自2006年起,国内学者对拉什迪的研究进一步加深,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升。这个时期的期刊论文大都集中于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总论性的文章。主要包括:石海军的《破碎的镜子:“流散”的拉什迪》(《外国文学评论》2006,4)和《故事与历史:“流散”的拉什迪》(《东方丛刊》2006,4),探讨了主人公的文化断裂和自我身份的碎片化,并认为只有通过杂交的方式方能弥合裂痕和修复自我;潘晓燕的《“爱”并“憎恨”着——萨尔曼·拉什迪的故土情结》(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会议论文),探讨了拉什迪在矛盾中的自我认识的成熟和提升;刘雪岚的《拉什迪与布克奖》(《外国文学评论》2008,3)介绍了拉什迪与“布克奖”之间的情缘。类似介绍性文章还有海仑的《拉什迪出版新作〈佛罗伦萨的女巫〉》(《外国文学动态》2008,4)、邱华栋的《萨尔曼·拉什迪:魔耶生死观》(《山花》2009,21)等。

二是作品分析类文章。这类文章的量较大,主要包括:张晓红的《记忆的家园,历史的想象——解读拉什迪的〈午夜的孩子〉》(《当代外国文学》2007,2),从不可靠的叙述者、魔幻现实主义、戏仿、互文等手法方面,探讨了个体的身份问题和认同危机。《消费时代的童话性和互文性:解读拉什迪的〈她脚下的土地〉》(《当代外国文学》2008,2),则从“现代‘灰姑娘’”“白雪公主”变形记和永远的睡美人几个童话隐喻入手,剖析了童话模式与消费文化的合谋关系及其作用。陆的《间质空间、混杂、“联结”——评〈倾倒佛罗伦萨的女人〉中的文化协商》(《外国文学》2011,3)认为,拉什迪试图通过构建间质空间以达到不同文化间的“联结”的策略,但是,并不能实现文化间的平等,也不能解决文化间的矛盾和冲突。类似的文章还有姜富礼的《魔幻与真实中的“东方”与“西方”——评萨尔曼·拉什迪新作〈佛罗伦萨妖女〉》(《外国文学动态》2009,6)、史龙的《以新历史主义的视角解读〈子夜出生的孩子〉》(《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2)、管笑笑的《一个孤独移民的家园想象——论〈午夜之子〉的家园书写》(《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2)、王春艳的《“第三空间”的构建——论拉什迪的复调思维在〈午夜的孩子〉中的呈现》(《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10,5)等。

三是对拉什迪创作艺术特点的探究。如:空草的《拉什迪的小说的听觉效果》(《外国文学评论》2006,2),探讨了拉什迪小说中多样化的语言和叙事,并认为拉什迪创作试图达到印度电影中“热闹”的听觉效果;黄芝的《借用·混合·转换:拉什迪语码挪用之社会语言学分析》(《国外文学》2009,1),从“词汇借用”“语码混合”和“语码转换”三个层面分析了拉什迪混杂的英语诗学特征;《论萨尔曼·拉什迪小说中的叙事交流》(《当代外国文学》2011,1)认为,拉什迪对《一千零一夜》叙事模式的借鉴,表达了拉什迪试图通过多声部历史叙事挑战权威话语的文化政治概念。类似的文章还包括杨丽的《奇异的魔幻——〈子夜诞生的孩子〉中的魔幻主义》(2006,11)、阮炜的《〈撒旦诗篇〉里的身份错位、“后现代”和双主角》(《国外文学》2008,2),李蓉的《〈午夜之子〉中的经典好莱坞叙事结构》(《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等。

四是对拉什迪作品主题层面的挖掘。主要论文包括:黄芝的《从天真到成熟——论〈午夜的孩子〉中的“成长”》(《当代外国文学》2008,4),认为小说描述了主人公成长和印巴民族成长(独立——动乱——觉醒),并考量了这种“关联模式”背后的文化政治;郭秀媛、齐园的《后殖民姿态下的混杂性书写——拉什迪笔下的女性形象》(《河北大学学报》2009,4),探讨了从边缘向中心、从虚弱向力量转变的女性形象;苏忱的《拉什迪〈午夜的孩子〉中被消费的印度》(《当代外国文学》2014,1),从文化视角出发,探索拉什迪作品与文化市场的关系,并认为“小说中所描述的具有异域情调的印度及其文化,在当今消费主义时代必然成为西方读者的消费对象”⑥;张晓红的《羊皮重写纸上的童话乌托邦——解读〈摩尔人最后的叹息〉》(《社会科学》2015,2)认为,《摩尔人最后的叹息》虽裹着童话的外衣,却表现出强烈的政治表白和道德说教。徐彬的《拉什迪的斯芬克斯之谜——〈午夜之子〉中的政治伦理悖论》(《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4),探讨了《午夜之子》中后殖民语境下的政治伦理悖论。

五是比较研究。这类文章数量不多,主要有:董艳焱的《中心与边缘——〈午夜的孩子〉与〈兄弟〉中人物身份的动态建构》(《外语学刊》2011,6),通过拉什迪和余华的作品的对比,来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知识分子的身份问题。温旎的《莫言与拉什迪创作的魔幻现实主义比较》(《燕山大学学报》2014,4),比较了莫言和拉什迪作品中运用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并探究了读者不同反应的深层次文化原因。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论文不仅数量激增,而且质量也有很大的提升。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读拉什迪的作品,体现了国内拉什迪研究的多元化趋势。

此外,2006年至2015年11月的36篇学位论文中,只有1篇博士论文,即黄芝的《跨界的缪斯:拉什迪的诗学观》(苏州大学,2008)。而大多数的硕士论文集中于《午夜之子》《羞耻》等作品的探究上,所涉及的内容、方法、视角等与期刊文章基本相同。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更多硕士和博士的参与,我国的拉什迪研究必将会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前景。

尽管近年来国内对拉什迪研究呈现良好势头,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国内的拉什迪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国内拉什迪作品的译介与出版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国外拉什迪研究的相关成果的译介出版在国内仍属空白。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拉什迪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也阻碍了中国拉什迪研究的拓展和深入。另一方面,国内目前尚无拉什迪研究专著。即便是散布于少数专著中的拉什迪研究,所占篇幅也极为有限,如石海军的《后殖民:印英文学之间》(2008)中的“拉什迪与流散文学”与张和龙的《战后英国小说》(2004)中的“萨尔曼·拉什迪:书写‘后殖民’”也仅占各书的一个章节。此外,近年来国内拉什迪研究论文多集中于拉什迪的早期作品,尤以《午夜之子》最为明显,而对于拉什迪后期作品的研究则明显不足,对其非小说、文学与影视评论等领域的研究则几乎是空白。因此,我们不仅要加快拉什迪作品译介出版的步伐,还应注重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引进,扩大对拉什迪研究的范围。同时,国内的研究者还应该树立研究的主体意识,着眼于中国的当下,增加与中国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希望中国的拉什迪研究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张中江.《羞耻》打头大陆首次大规模出版拉什迪作品. http://www.chinanews.com-cul-news/2009/06-22/1744077. shtml..读取时间为2015/12/4.

[2]谢永新.浅谈拉什迪的小说创作[J].南宁师苑专科学报,1994(1):22.

[3]瞿世镜.后殖民小说“教父”拉什迪[J].中国比较文学,1999(1):95.

[4]熊朝晖.萨尔曼·拉什迪与《午夜的孩子》[J].外国文学,1996(2):3.

[5]杜心源,沈培法.流放者的寓言——论拉什迪近期小说创作[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3(3):19.

[6]苏忱.拉什迪《午夜的孩子》中被消费的印度[J].当代外国文学,2014(1):96.

作者:刘苏周,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陈建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和比较文学。

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3936@163.com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60年”(项目编号:09&ZD071)和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印度移民作家的家园书写与身份建构——以萨尔曼·拉什迪为中心”(项目编号:SK2016B426)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萨尔外国文学文章
德国萨尔锻钢厂
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报道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天价道歉信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格鲁瓦岛香水杀人谜案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外国文学动态》复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