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特约记者 张晓鸣
“播一批种子,收获一片蓝天”
——国产大飞机总装下线将于2016年首飞
□本刊特约记者张晓鸣
2015年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中国商飞公司总装下线,朝着国产大飞机飞上蓝天又迈出重要的一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向广大参研单位和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希望大家继续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脚踏实地、精益求精,扎实做好首飞前的准备工作,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装备制造能力、使自己的大飞机早日翱翔蓝天再作新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希望继续发扬拼搏进取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前行,集全国之智,聚万众创新,不断提升我国大型飞机自主研制生产能力,完善现代民用飞机产业体系,为增强高端装备制造实力、建设制造强国作出新贡献。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基本型混合级布局158座,标准航程4075公里,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客机于2008年开始研制,计划于2016年首飞。
本刊2014年第10期曾刊发《国产大飞机逐梦蓝天》的报道,本文再作这方面最新情况的介绍。
中国商飞克服研制道路上的种种困难,终于迎来了总装下线这个重要时间节点。这当中,有喜悦,有泪水,不变的是付出。展望未来,C919研制还将继续深入。
中国商飞公司董事长金壮龙在C919总装下线仪式上表示,根据工程发展阶段计划安排,C919大型客机项目后续还将开展航电、飞控、液压等各系统试验、机载系统集成试验和全机静力试验;首架机作为试飞飞机,2016年首飞前需要完成系统调试、试飞试验设备和仪器安装等工作。
C919研制时间的顺延,让中国商飞一度面临很大压力。对此,曾经参与大飞机专项论证的北京大学教授路风表示,社会应该对中国商飞更宽容些。表面上看到他们正在做的产品是C919,但其背后是正在搭建和不断提高的产品开发平台与技术能力。
中国商飞表示,C919研制参照国际民用机研制经验,分为立项论证、可行性论证、预发展、工程发展、批生产与产业化五个阶段实施。目前,C919正处于工程发展阶段。由于在大型民机领域没有走过完整的历程,因此面临一些比较大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由于没有预先研究的支撑,需要在研制过程中攻克100多项关键技术;另一方面,C919大型客机采用了大量新材料、新工艺,需要开展系列试验验证,以确保安全性、可靠性。
根据“自主研制、国际合作、国际标准”,C919采用“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择优选择了国内外几十家机体、系统供应商。有人因此质疑C919是“黄皮白心”,说中国只是自己设计了图纸和做了个机壳,关键系统都是采购别国的,由此认为C919其实是个组装货,与“运10”相比,并不值得过多自豪。对此,中国商飞副总经理、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认为,“主制造商—供应商”发展模式并不代表简单的系统供应集成,因为自主研发包含研制总要求设定、主要技术指标设计、飞机总体方案、制造总装、供应商管理、试验试飞、适航审定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性工作。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总体气动部操稳特性室副主任余圣晖举例说,C919采用的是全权限电传飞控系统,其中的核心技术——控制律,是国内首次自行研发设计。“国外供应商提供的只是软件代码,而我们研发的是更高级的算法。”
还有一种说法,C919即便造出来,也没人敢坐。有人提出,飞机研制成功后要让总师先坐,让领导先坐。面对这样的质疑,吴光辉说:“C919经历了将近七年时间,做了大量设计、计算、试验,我肯定第一个坐这个飞机。”他表示,中国人第一次做出这么一个大飞机,将来要投入到试飞、运营,可能会遇到不少挑战;有质疑,也可以理解。但他表示对C919很有信心,这种信心来自于积累。比如,六年多的ARJ21试验试飞工作积累将有助于提高C919试验、试飞工作的效率。
中国商飞还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主制造商-供应商”发展模式,重点打造设计研发、总装制造、客户服务、市场营销、适航取证、供应商管理六大核心能力,努力实现型号的研制成功、市场成功和商业成功。
“很多人期待中国成为国际民机市场的‘第三极’。我们要以不断创新提升中国民机制造能力,让中国飞机不仅为国人出行带来便利,也为国外航空公司提供更多选择。”吴光辉说。
总装下线的国产C919大型客机,马上成了网络上的超级“红人”。在去年11月举行的中国工博会上,C919还获得了工业设计金奖。评审专家表示,参评工业设计金奖的条件为产品设计概念新颖、外形美观,体现出较高的设计水准;具有独特的功能特点,能够实现工程应用或批量生产,满足市场需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针对先进的气动布局、结构材料和机载系统,C919研制人员共规划了102项关键技术攻关,包括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电传飞控系统控制律设计、主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材料首次在国产民机大规模应用,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在C919机体结构用量分别达到8.8%和12%。C919的研制成功和商业成功,将带动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使中国航空工业向更高领域迈进。8.8%、12%……在枯燥的数字背后,是C919团队付出的巨大努力。“播一批种子,收获一片蓝天”,研制大型飞机被视作新世纪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性工程,它肩负着带动一批重大领域科技提升,使中国航空产业迈向更高领域的使命。
大飞机还给产业带来质的突破,基础零部件、轴承、基础工艺、基础材料、控制技术和机械都会产生突破性发展。大型客机的发动机总装、主要航电系统、照明系统中控制板组件的制造都将在上海进行。同时与航空相关的衍生品行业和航空相关的航空软产业也将在总装基地周围集聚发展。
国产大飞机C919在沪总装下线,将于今年试飞 (傅国林摄)
在C919大型客机项目的引领带动下,参与大型客机项目研制的机体结构和机载系统供应商,充分利用所在地区的地理、人才、技术优势,推动建立了西安、成都、沈阳、南昌等民用航空产业园或航空城,推动上海航空产业园建设,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局面,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以上海为例,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经信委的信息显示,目前,上海市浦东新区已形成集设计、制造、配套于一体的商飞产业链。《浦东新区民用航空产业“十二五”及远景规划》显示,通过15-20年的努力,浦东将形成一个产值规模1500亿元以上、财政贡献100亿元以上的民用航空产业集群,将民用航空产业打造成上海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确立浦东民用航空产业的国内龙头地位,使浦东成为亚洲最大、世界著名的三大民用航空产业基地之一。
在总装下线后,C919还要进行试飞,这是在真实的大气条件下,对飞机、发动机及机载设备进行探索研究、验证和鉴定的系统工程。最终,C919还要通过中国民用航空局的适航认证,确认飞机设计、制造满足保证安全的基本要求。但无论如何,中国的大飞机梦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十三五”期间,以互联网+、通信、高铁、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将步入从量变到质变、从产业规划到发挥市场力量推动的崭新阶段。其中,航空产业覆盖机械、电子、材料、仪器仪表、化工等几乎所有工业门类,涉及空气动力学、人机工程学、系统工程学、项目管理等数百种学科。从某种程度上说,航空产业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确立了至2020年我国民用航空工业的发展目标,其中,按照“支线飞机—单通道干线飞机—双通道大型干线飞机”的发展路线,稳步推进民用客机发展。民用飞机产业化实现重大跨越,C919大型客机、ARJ21涡扇支线飞机、新舟涡桨支线飞机等一批重点产品实现产业化。其中,C919将通过技术转移、扩散、溢出,促进中国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的创新发展融合升级,为整个产业链的体系发展奠定扎实根基。
其实,就在去年11月底,ARJ21新支线飞机从上海飞往成都,正式交付给成都航空公司。这是继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后,我国航空工业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喷气式支线客机的研制能力和适航审定能力,国内航线首次拥有自己的喷气式支线客机。
通过ARJ21飞机研制,我国走完了喷气式支线客机设计、制造、试验、试飞全过程,掌握了失速、最小离地速度、颤振、自然结冰、起落架摆振等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为C919国产大型客机项目顺利推进开辟了道路,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商飞公司董事长金壮龙表示,根据工程发展阶段计划安排,C919大型客机项目后续还将开展航电、飞控、液压等各系统试验、机载系统集成试验和全机静力试验;首架机作为试飞飞机,首飞前需要完成系统调试、试飞试验设备和仪器安装等工作,计划于2016年首飞。根据工程发展阶段计划,C919计划在“十三五”开局之年首飞。航空工业界人士估计,从首飞到试飞,老百姓可望在“十三五”收官的2020年坐上国产大客机。
(编辑张广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