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磊
对小学生来说,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思维能力,除了用普通的讲授法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提高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教师需要营造合适的教学氛围,在此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数学,再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辅助教学,并给学生适当的空间展示自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同时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小学数学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兴趣的培养,而在教学中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则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尽量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能够独立思考。联系实际生活,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再辅以多媒体课件,给学生直观的画面,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下提高课堂效率,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定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距离感,特别是刚刚进行数学学习的小学生。因此,教师为学生创造合适的情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体现。而利用多媒体则能够比较好地创设合适的情境,并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年纪小,接受能力较差,需要教师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展示出来才能深刻理解,进而才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建情境,以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多种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形式,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实际学习状况为基础进行教学。以学生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体,让学生真正进入到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如学习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时,以图片形式展示过后再以动画形式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学到新知。
二、小组形式讨论学习
小组形式进行学习是适应新课改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体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还可以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通过自主学习,增强了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由于小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学习能力方面还有待培养,所以教师在使用小组形式进行学习时,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客观恰当的评价。
1.建立学习小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可以采取建立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学习小组中,各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共同学习,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采用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知识,并且在动手、动口、动脑的体验式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学习小组的教学形式也丰富了教学课堂。在组建学习小组时,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根据学习能力的高低和数学理解能力划分小组,要让每个小组均匀。在小组进行学习时引导小组成员互帮互助,也要帮助各小组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帮助。研究表明,动手学习获得的知识量和记忆程度是最大的,因此,采用学习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不仅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还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2.将学习小组形式延伸
学习小组的形式不仅仅要在课堂中体现,更可以延伸到课前,延续到课后。实际上,学习小组应当从教师备课,做教学设计时开始,到课堂参与再延续到课后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设计出全体成员参加的学习小组的具体开展方式,并且要保证能够控制住课堂,能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以小组形式进行数学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应当给学生一个具体目标让学生自主探讨学习,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互相帮助。在各小组有成果后进行展示,小组间进行评价,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将新知系统地教授给学生。这样就能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的情况下,让学生学习到新知识并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在课堂学习结束后,教师也可以留下趣味性的数学题目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趣味性的数学题可以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比较轻松且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而采用学习小组讨论学习的形式,则能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互相交流和互帮互助,学习小组共同解题体现合作精神,在实现知识目标的同时实现德育目标。
三、小结
总之,在小学数学这样基础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很好地创建合适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生动形象且贴近生活,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组织教学,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互帮互助,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了数学思维,提高了综合能力。这些方式都体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为主体的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让数学学习富有活力,而这也正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