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的人性美

2016-07-13 12:35赖斌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人性美中学生

赖斌

摘要: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辞皆美的文章。我们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挖掘教材蕴含的人文价值,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对课文形象展示,分析探讨,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欣赏人物的人格魅力中,受到人物高尚品质的感召,并自觉的在学习和生活中参照榜样,形成良好的个性。

关键词:教本学;中学生;人性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53-02

如今,功利化的社会使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隔阂,这也使得学生的情感世界荒芜一片。许多初中学生似乎不懂得什么是感动,他们只关注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追求自我享受。如何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他们能关注别人,关爱别人,善解别人,这是做教师的责无旁贷的责任。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辞皆美的文章。我们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挖掘教材隐含的人文价值,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对课文形象展示,分析探讨,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欣赏人物的人格魅力中,受到人物高尚品质的感召,并自觉在学习生活中参照榜样,形成良好的个性。

七年级上册《散步》一文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真善美的颂歌。读完这篇文章,会给人一种接受了一次道德的洗礼的感觉。

作者将散步这一日常小事写得一波三折,在波谷与波峰上折射出亲情、人性的亮丽之光。文章开篇写"我们"一家去散步,母亲年迈体衰本不愿意出来,由于我的劝说,母亲信服的出来了。"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一个"慈母",一个"孝子",一个真诚的理解,一个绝对的信任。这种良性的因果循环,正反映了古朴的伦理道德之美。

在散步遇到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时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呢?当然取决于我了。此时,作者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拆散一家人又于心不忍。于是我决定委屈儿子,原因是"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体现我爱幼更尊老的情感。当我作出"走大路"的决定后,结果竟出人预料:"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忽然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人的真诚善良在此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一家三代的温和、谦让与体贴都融进了这深深地爱之中。"有意思"的小路的确不平顺,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了母亲和儿子,走得极仔细、极小心,"好像我背上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一滴水可以辉映太阳的光辉",作者通过这一三代同堂散步的小事,深深打动学生心灵,让学生们懂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去尊老爱幼?

八年级上册《老王》一文,提出了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如何关注、关心弱势群体?文中的老王一辈子很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他的眼睛又不好,生活更是凄凉艰难。但是他心好,老实厚道,关心人,知恩图报。老王临死时还蹒跚着拖着病重的身躯给作者送香油和鸡蛋,而那些香油和鸡蛋又是老王省吃俭用省下的,他倾其所有对作者,对作者是在太好了,情谊太重太重了。就是这颗善心,感动了作者,也感动了读者。作者也是个善良之人,她不但从生意生活上关照老王,更主要的是,他尊重老王,从不歧视他。作者写道:"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绝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不管你是幸与不幸,都应对人常怀一颗关爱之心。"

这学生深思:我们该如何关爱弱势群体?通过探讨明确: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更是幸运的。作为幸运者,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关爱所有的不幸者。虽然我们没有雄厚的财力,但我们有无限的爱,爱是人间的春风,爱是生命的源泉。

1.改变两个观念

1.1建立师生平等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师要在新的课程环境下要逐步从所谓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中的首席"作根本位移。教师要由课程知识体系的传授者转换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就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认识。

1.2培养终身学习观。就我来说,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是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还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学习学科相关领域的知识。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一个语文老师除了掌握扎实的语文知识之外,还要了解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各种艺术等知识。此外,还要不断地学习新技能,以适应新时代的课程改革。

2.做好两个优化

2.1优化教学实施及反馈体系。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一般包括教学实施和反馈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针对这两个过程的不同特征,我们应分别遵循"好生吃得好――中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和"差生做得了――中生做得好――好生做得巧"的分层次教学原则。应坚决摒弃"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情景,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才能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教学全过程。

2.2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在应试教育中,对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升学率的高低,学校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就是分数。于是考试成了老师的指挥棒,分数成了学生的存在价值。这样,人为地加大了师生的双方心理负担,严重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彻底摒弃惟分论、惟升学率论,由看谁的课讲得好,到看谁对学生指导得好;由看谁对问题分析上得透,到看谁的学生学习效率高。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到最优化的过程。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我们语文教师就要带动学生用心去阅读,用心去体味感受,进而受到熏陶感染。学习语文,不仅是学语言,更应该学会如何做人。要让学生在优美的文章中,进行一次次心灵的净化,点亮他们心中那盏"灯"。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塑造他们自信、乐观、勇敢、勤奋、诚实、善良、宽容、孝敬等诸多优秀品质,让他们懂得如何追求人性美,切实完善打造学生的完美人格,让其身上始终洋溢散发着人性美的暗香,并且伴随其一生。

猜你喜欢
人性美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云中记》的人性美与灾难文学的美学意蕴
论三毛作品中的人性美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